讀古今文學網 > 怪誕關係學 > 乘專機比不上開汽車 >

乘專機比不上開汽車

無論對方是選民、謀殺嫌犯、客戶,還是上司,要贏得信任,展現溫情很重要,但個人能力也是關鍵。羅恩·克萊因僅有溫情不足以當選,他也必須具有政治實力。

人們在剛剛相識的時候,就會有意無意地開始衡量彼此的信譽。可能會有意識地關注一些明顯的個人標識,例如學歷、職業成就等。前一章對姓名與標籤的討論中指出,人們展示自信的方式之一就是借助稱謂。正因如此,很多教授希望被稱作「doctor」。

但是,人們無意識中也會辨認一些更為細微的暗示。那麼,如何傳遞出這些細微的信息,展現實力,建立互信?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使用正確的術語。換言之,要「言之有物」。我們時常告訴學生,在考試中應該運用正確的專業詞彙,但是他們並不太接受。他們認為在考試中,理解清楚概念就好了,用「術語」似乎有點兒滑稽。他們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術語確實很重要。正確運用術語能夠確立專業身份——無論是律師、房產經紀人,還是理財經理——能夠幫助提升自信。

除了術語之外,人們還會關注更淺顯的信息。無論認可與否,在大多數領域,要展示能力,往往要在各個方面都顯得有實力,包括駕駛的車輛、佩戴的袖扣。我們有一個學生對待這一點非常認真。在一次午餐會面上,他特意租了一輛勞斯萊斯,展示出成功人士的形象,看似和許多高端客戶有往來,遠超他本身的實際情況。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贏得會上重要客戶的關注。最後他是否收穫商業機會我們不知道,但這確實會令人印象深刻。

當然,在某一場合中體現信譽的暗示在另一場合不一定有用。提示信息應該與情境相匹配,以外科醫生為例。如果你出現在手術台上,走進手術室的一名女性穿著手術服,立馬會贏得你的信任。但是,當你需要維修汽車時,這時走進車間的人穿著手術服,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無法修好你的車。手術服是一種「提示信息」,但與車間這個場合不匹配——出現在手術室中的手術服可以幫助建立互信,在車間的手術服顯然無法實現這一點。

贏得信任還需要言行一致。在社會比較的討論中提到一個例子,美國航空公司的管理層要求飛行員接受大幅減薪的決定,但同時又為高管們提供了豐厚的留任金,於是迅速失去了飛行員們的信任。偽善的人最不值得信任。

可能你們還記得,2008年,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高管們前往華盛頓,請求政府予以金融援助。他們表示公司瀕臨破產,財務狀況陷入絕境,唯一的生存途徑就是獲得政府援助。他們急需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助,否則只能徹底倒台。

三大公司的請求激起眾怒。但是公眾的憤怒並不是針對他們提出巨額資助的請求,也不是懷疑他們在進行欺詐。當時三大汽車公司的財務狀況的確非常糟糕。問題在於,三大公司的執行官抵達華盛頓時乘坐的是各自公司的專機。他們被斥責為「偽君子」,信譽跌至冰點。(在第8章重建信任關係中會解釋他們如何重新贏得信任。)

信譽對於個人很重要,對於各種機構也很重要。而且個人與機構之間可以相互提供信譽。例如,研究人員如果與高校、科學家同行或知名期刊有聯繫,他就能獲得更高的信譽;職場人士如果在知名企業工作或是加入了專業組織,他也會獲得更高的信譽。同時,這些機構的信譽也會提升,這種信譽就會成為競爭優勢。

不僅商界如此,在國家層面也是如此。例如,一個國家如果擁有強大可靠的法律制度,經濟往往也能夠繁榮發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們信任法律體制,所以可以放心買賣、高效交易。

進行交易的能力甚至被視為人類的進化優勢。穴居人比智人的力量大,而且大腦體積多10%,然而穴居人最終消失而智人最終進化為人類,有學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智人的交易能力。不妨回想一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貨幣。信譽與信任在錢幣的發明使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一直以物易物。然而這具有很大局限性。例如,一個勞動者可能願意接受以自己的勞動交換食物,但是地主或者另外一些人可能就不願意接受食物這種所得。貨幣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要想使貨幣有效流通,人們必須要信任貨幣交換,需要專門體制保證貨幣交換的安全。也就是說,社會的順利運轉、全球市場的公平競爭,都離不開享有信譽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