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怪誕關係學 > 第1章 比較無處不在 >

第1章 比較無處不在

多年以來,戴維·米利班德一直胸有成竹,篤定自己會成為英國首相。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這位曾經幾近執掌英國政壇的領袖最後竟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遠走異鄉。

進入新世紀的頭幾年,戴維在仕途上步步高陞。他身兼多項重要職務,其中包括在戈登·布朗內閣中擔任外交大臣。這類職務往往是走向英國政壇巔峰的必經之路。2010年布朗辭去首相一職,戴維接任似乎毫無懸念。就在布朗辭任的第二天,戴維就正式宣佈競選工黨領袖,獲得15位議會成員支持。在這場選舉中,他顯然已經獨佔鰲頭。

然而兩天之後,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戴維的胞弟愛德華·米利班德宣佈參選同一職位。

在工黨領袖選舉中,需要獲得絕對多數選票才能最終當選。當年,工黨進行了四輪投票,最終確定了新一任領導。在第一輪投票中,戴維以37.78%的選票領先於愛德華34.33%的選票。第二輪中,戴維以38.89%的選票繼續領先,愛德華該輪獲得37.47%的選票。到了第三輪,戴維以42.72%比42.26%保持領先。

在這三輪投票中,戴維的選票都超過了愛德華,但是,他的領先優勢在不斷縮小。而在第四輪也就是最終一輪投票中,愛德華以50.65%比49.35%的選票擊敗戴維,成為最後的贏家。

憑借微弱的選舉優勢,愛德華·米利班德就任工黨新任領袖。戴維·米利班德則繼續在議會工作了兩年。然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因為無時無刻不存在但又失去了平衡的比較,要繼續政治生涯已經不可能了。」2013年4月,戴維離開英國,搬到了紐約市——一個遠離他弟弟的地方生活。

輸在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上往往很痛苦。人們難免會覺得懊惱,覺得惋惜,心裡放不下另外一種結局。但是,輸在這樣一場較量上,又是輸給了一個與你相似的對手(譬如說你的弟弟)尤其苦不堪言,為什麼呢?

本書通過探究「社會比較」來回答這個問題。「社會比較」就是人們通過與身邊的人做比較來衡量自身的過程。具有社會性的人類,為何天生就要把自己與他人相比——兄弟姐妹、鄰居、朋友、同事、高中的密友、大學舍友,通通都是我們的比較對象。本書中會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在不同的情況中,社會比較可能會激勵人們與他人齊心合作,也可能會刺激人們奮力爭先,又或者,像戴維·米利班德一樣,全身而退。要理解這些不同的影響,首先要明白幾個社會比較的關鍵概念。

第一點,社會比較是必然存在的。

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環境在不斷變化且充滿不確定性,需要獲得社會比較信息以隨時瞭解自身所處的環境。要知道自己表現良好與否,看看別人就心裡有數了。因此,人們總是渴望獲得源源不斷的社會比較信息。也正因此,全球有7億人每天都要登錄臉書(Facebook),不僅僅是分享信息,更重要的是瞭解對比一下朋友們的狀況,弄清楚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誰最先結婚?誰業績最優?誰假期過得最棒?

第二點,社會比較有上行與下行兩種方向。

人們會仰望表現更卓越的人,俯視表現不如自己的人。兩種角度都會對生活滿意度或者積極性產生重大影響。仰視讓人感到沮喪,但是會刺激人們更加努力。俯視讓人感覺良好,但可能會帶來驕傲自滿的情緒。所以,社會比較極有可能讓人們奮進並難過著,也有可能讓人們萎靡並快樂著。如果要在一生中意氣風發、拚搏進取,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感受正面情緒,又能找到前進的動力。

第三點,社會比較可能會產生激勵過度的現象。也就是說,在社會比較的過度刺激下,人們可能會採取欺詐、詆毀或瘋狂冒險的方式以求得最終的勝利。

不巧的是,與自己合作最密切的人往往會將比較推向極端。人們比較最多的人就是朋友,通常正是這種比較把朋友變成了敵人。這裡我們需要討論一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社會比較來平衡合作與競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