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微反應:小動作後面隱藏著什麼? > 3.2 聽覺安慰 >

3.2 聽覺安慰

音樂是個神奇的東西,能夠改變人的精神狀態,讓人興奮、讓人愉悅,還能讓人惆悵。夜總會喧囂而強烈的節奏,能強行刺激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再通過發洩身體的能量,最終使人緩解精神上的壓抑;優美的旋律或者貼心的歌詞,能夠讓聽歌的人找到心靈共鳴,獲得強烈的認同感(同時實現自我認同),從而得以精神愉悅;當然,認同感不一定都來自於高興的事情,基於悲傷的認同感會使人引發悲傷的共鳴,強化本已惆悵的心情。有的時候,基於悲傷的共情,能比基於愉悅的共情產生更大的決策影響。

視覺的改善可以安慰被測試人的神經系統、改善心情,聽覺的改善同樣可以。

如果人感到緊張或者不適,可能會自動調用儲存在自己大腦裡的音樂旋律來自我調整,例如哼歌、吟唱、頌唱、嘶吼,或者吹口哨等,從而達到緩解神經的狀態、改善心情的目的,這種反應被稱為聽覺安慰。而且,唱歌、哼歌或者吹口哨的時候,還能夠同步調整呼吸的節奏和力度,這對於獲取安慰而言,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如圖3-8、圖3-9。

圖3-8和圖3-9 聽覺安慰

在測謊的過程中,不太會出現大段的旋律哼唱或者樂曲吹奏,由於測試情境的特殊性,很有可能程度減輕而變形為簡單的一小段哼唱或者單音節的口哨,甚至不發出聲音但有呼吸動作,只是被測試人自己心裡知道。但這些微小的反應,如果是出現在負面刺激之後,則可以初步判斷為緩解壓力的聽覺安慰反應。相應的刺激源可以作為深度挖掘的線索。

出現通過聽覺安慰來自我調整的現象,說明行為人所感受到的不適還處於初級階段,非常輕微, 主動的調節行為也屬於大膽而無所顧忌的直接執行,並未進入不安和害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