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四節 心理測量者 >

第四節 心理測量者

題記:心理學若不立足於實驗與測量上,決不能夠有自然科學之準確。

——J. M. 卡特爾

在前一章中我們說到,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間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界限,即使是專家級的心理咨詢師也沒辦法只看一眼就知道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精神疾病。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患者和正常人呢?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當然就是觀察法啦,不但包括觀察他的外表也包括他的衣著、體態、表情變化和行為特徵等,再加以綜合分析。第二種方式嘛,就是使用心理測量。

心理測量是跟心理學相關的一門輔助科學,不過在它的發展早期卻有著相對獨立的發展軌跡,因此也可以說心理測量學本身也是一門科學。如果從英國統計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在1884年搞的「人類測量實驗室」算起,心理測量學也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不妨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為心理測量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前輩們。

英國人高爾頓被認為是心理測量學的開創者,但其實他的生涯跟心理學交集很少,甚至他都很難算作是心理學家。他在心理測驗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的好友J. M. 卡特爾——後者才是真正的心理學家,我們之前在講到桑代克時也提到過他。

高爾頓除了是一位探險家、統計學家、博物學家之外,還有一重身份:查爾斯·達爾文的表弟——沒錯,就是那個發現了進化論的達爾文。可能是因為這一層關係的存在,他是達爾文遺傳和變異學說的忠實擁躉,他最重要的研究「優生學」也和表哥的學說息息相關。

更缺切點說,高爾頓關注的領域主要是「為什麼同樣是人類,每個人的能力卻相差許多」。在高爾頓看來,引起人類的能力差異原因無非就兩個,遺傳和變異。那麼除了那些不可預測的隨機變異之外,只需要控制好父母的「能力」和「特徵」,完全可以生育出擁有自己期望能力的孩子。這樣用類似控制牲畜育種的方式生育幾代之後,所有的人類不就都是通過選育產生的「超人」了嗎?高爾頓為自己的大膽想像興奮不已,並且把這種全新的學說命名為了「優生學(Eugenics)」。

先不去考慮高爾頓學說中的道德問題,我們也能發現這裡面有一個大大的問題:人類的能力差異該怎麼表達和稱量出來呢?有一些很好辦,比如體重、身高、視力、聽力、嗅覺……但是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部分乃是思維能力,這又該怎麼測量呢?為了「優生學」的下一步發展,高爾頓不得不去發明出一些可以用來對人進行測試的「工具」。

高爾頓開創的第一種工具叫「自由聯想」,簡單來說就是主持測量的人(稱「主試」)給被測量的人(稱「被試」)一張圖片或者一個詞,要求他在最快時間裡說出自己腦海中呈現的事物或者詞語。比如說主試說「太陽」,被試說「月亮」;主試說「星星」,被試說「天空」等。有時候主試還會要求被試通過一個詞聯想出一串的詞,比如太陽—月亮—月餅—燒餅—驢肉—阿膠……通過自由聯想法,主試就可以瞭解到被試大致上的知識範圍、愛好、表達能力甚至情緒等。這種心理測量工具後來得到了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大師榮格的重視,用它解決了許多問題。

高爾頓開創的第二種工具叫「問卷調查」,這種東西我們今天在網上也很常見,通常在一次新的互聯網公司開創初期用到。高爾頓的做法和現代的調查問卷大同小異。大致上他是把一些關於被試者心理方面的問題做成一個個含有若干個答案可以選擇的問卷,通過分析被試填寫的答案來測量出被試的心理狀態。

其實這兩種工具本身並不複雜,高爾頓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作為一位統計學家,指出了怎樣去分析測量得來的數據:哪些情況的數據是無效的、哪些數據可以取中位數、應該怎樣分析所有被試的心理規律……總之,高爾頓給後人留下的是一整個心理測量學體系。高爾頓運用自己在搞的「人類測量實驗室」,共收集了9337位男女的詳細資料,為人類個體差異研究提供了大量數據。他的優生學理論到現在也早已被大眾所接受,不過他給人類「計劃育種」以培養超人的計劃,卻因為違背普遍的人性而失敗了……

高爾頓發明的心理測量工具雖然已經能夠得出一些簡單的結論,但是在20世紀初的心理學家們,特別是「數字控」看來,他的測量結果是很粗糙、很不嚴謹的。這時候一種新的測量工具出現了:心理測量表。

心理量表和高爾頓的心理問卷有一些相似之處,大多數也是通過給被試發捲回答問題,並且打分,最後通過某種方式統計結果的方式進行測量,不過現代成型的心理量表要經過無數次的修訂,還要更新常模,驗證不同群體的信效度等,在嚴謹性、精確性和專業性上都遠不是高爾頓的問卷可以比擬的。

最早的心理測評量表叫「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這個名字大多數讀者都會覺得很陌生,不過由它衍生出的一個詞確實我們再熟悉不過,這個詞就是「智商」(簡稱IQ)。在我們的印象中,智商高就代表一個人聰明,智商低就代表一個人比較笨拙,那麼智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還是要從這個「比奈-西蒙智力測驗」說起。

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是一位法國的實驗心理學家,不過他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是人類的智力。我們都知道,人和人之間的智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這種差異該怎麼用客觀的數值表達出來呢?畢竟智力表現的領域實在太多了,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或者說,一個正常人的智力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在經過了對被試們大量的測驗之後,1905年比奈和他的助手西奧多·西蒙一起做出來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驗量表,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份科學的心理測試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這個量表考慮到了智力的各種應用:比如看一串數字然後複述,比如根據他人指令做出動作,比如根據一段話選擇合適的詞填空……歸根結底,它所考查的三個重點內容分別是短期記憶力、推理能力以及語言能力。

如果你參加過公務員考試,做過「行政能力測試」的題目,回頭再看就會發現很多考題的內核和智力測驗非常相似。原因很簡單,這種題目本身就包含著對智力的考察,借鑒一下智力測驗的內容也很正常。當然它們之間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智力測驗一般不會包括「知識儲備量」的考察,而且會包括許多非文字題目。

1908年,比奈和西蒙又發佈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第一個修改版,除了增加了幾個題目之外,最大的改進在於他們把所有的題目按照被試的年齡進行分組,3~18歲的未成年人每個年齡段都會有一個標準分(CA),用被試自己的得分(MA)除以該年齡段的標準分,然後再乘以100,得到的數字就叫「智商(IQ)」。

比如說一個12歲的孩子,測出的得分是65,查一下12歲年齡組的標準分是60,那麼他的智商就是65/60×100=109。

德國心理學家斯特恩(William Stern)首先提出了這個用「比率」來計算智商的概念,後來被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與比奈-西蒙(Binet-Simon)在智力測驗的史丹福修正方案(1916)中採用,他們根據這套測驗的結果,將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大多在85~115之間。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110左右的智商就算得上一個聰明人了;如果能達到140以上,差不多就稱得上天才了。畢竟,微軟集團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智商也不過在140左右。不過人的智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一個人在12歲時的得分是65,過了兩年之後,14歲時測驗得分依然是65,因為14歲年齡組的標準分增加了,這個孩子的智商衰退了?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小時候智商發展過快,後來趨近於正常了而已。或許這就是三國時代孔融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真相吧!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在1911年又推出了一個新的版本,這次增加了成年組的測驗項目,對18歲以上的人使用。之後這個完整版本的量表獲得了他們本人都意想不到的成功,很快就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流傳世界各國,甚至有了許許多多的改編版本。其中有一些直到現在還被廣泛運用到學校、幼兒園、療養院和孤兒院等兒童教育和扶助領域。

在智力量表發展成熟之後,心理學家們試著把這種編制量表的做法運用到了其他心理學領域。比如說心理健康,比如說人格構成,比如說是不是有精神病,比如說是否適合從事某一項特定的工作……心理學家們是如此地勤奮,以至於現在已經有了我們數都數不清的量表。心理量表也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我剛才提到的公務員考試中「行政能力測試」部分的智力測驗,很多公司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員工入職時、大學生入學時甚至罪犯入監時,往往都要做一套「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以便確定被試者的性格特徵,以便管理者對他們採用不同的對待措施。

當然,每一份心理量表都不是隨隨便便編製出來的,智力量表背後必然是有相關的智力理論的支撐。各種人格量表也是一樣,有時候理論提出者自己也會根據自己的理論來編製對應的量表。

當你感覺自己有心理問題,去找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時,往往會被要求做一份「症狀自評量表SCL-90」,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量表,將幫助你從十個方面瞭解和認知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專門用來區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的量表也有,它叫作「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可以從九個方面來測試一個人的人格健全和精神健康程度。

不過這裡要著重強調一句:所有的心理學量表,包括智力測驗都必須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使用!這是因為心理測試過程中,需要心理咨詢師來控制過程和氛圍,排除環境變量;有時會用到一些專業性的工具,只有心理咨詢師才能操作。在測試完以後,也需要由專業心理咨詢師來解讀結果。

另外,還有一些心理測試是不用量表的,比如「投射測驗」,要求被試畫一棵大樹,或者用喜歡的顏色把圖畫填滿,從中分析被試的性格。這種測試更是要求必須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心理咨詢師才可以做。

讀完本書的朋友,請絕對絕對不要自己去網上下載一個自己都看不懂的量表拿回來自己胡亂做一通,然後發現自己的人格、智力或者心理健康存在著重大缺陷,從而對自己的現實生活產生影響。尤其是青少年,認知、思維模式還沒有定型,對很多量表中體現的問題都會很敏感甚至放大,如果負面東西在做的過程中得到一個強化,而青少年正是喜歡給自己貼標籤的時候,一旦給自己貼上一個諸如「弱智」「抑鬱」「強迫症」甚至「精神病」的標籤,就很難從中走出來了。當然,那些在網上做了一份假的智力量表得了高分就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是網絡小說中的「龍傲天」附體的那些人,就隨他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