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五節 心理咨詢 >

第五節 心理咨詢

題記:使人開心只是心理咨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長才是心理咨詢的主旋律。

本書的最後一節,我們來聊聊心理咨詢吧。

在很多人看來,心理咨詢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一方面,它不像醫生診治疾病那樣能讓外行一眼就看出技術功底,也沒有血肉淋漓的手術場面,甚至連藥都不能開。心理咨詢師完全就靠一張嘴皮子把人「忽悠」得掏錢,而且收費還不低,他們憑什麼?另一方面,我們在觀看《心理訪談》之類電視節目時又會覺得心理咨詢師的能力不可思議,甚至近似魔法。他們可以通過三兩句話就讓一個剛剛還在尋死覓活的年輕人變得開心笑了起來。

其實心理咨詢師既不是騙錢的大忽悠,也不是神奇不可思議的魔法師,他們也和其他任何職業一樣,也是一門靠技術掙錢養家的勞動者,僅此而已。換個身份,心理咨詢師們看到程序員能夠敲上幾下鍵盤就做出一個巧妙的程序,也會覺得不可思議。我們覺得心理咨詢師神秘,是因為對他們缺乏瞭解。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到底什麼是心理咨詢(counseling)。在漢語當中,所謂「咨詢」,意思就是找人詢問問題或者徵求意見。在英語中,counsel(動詞)這個詞有商討、勸告、徵求意見、尋求信息等意思。counseling作為counsel的動名詞,也有著咨詢的含義。所以說,心理咨詢就是指受過訓練的心理咨詢者(counselor)和來訪者(client)之間的一種職業關係,前者運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後者的問題,並且收取一定的費用。

那麼心理咨詢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收費啦!畢竟心理學界的鼻祖級人物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任何免費的心理咨詢,對來訪者都是有害無益的。」 ——當然,他沒說對心理咨詢師更是如此。這並不是開玩笑,弗洛伊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發現當來訪者不付費時,他們自己往往也在內心深處對心理咨詢師的建議提不起重視來,也很難有真正的動力來解決自己心理上遇到的困擾,真正改變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很多人都需要通過「付費」這個過程來給自己帶來動力:不花錢的跑道不願意跑,辦了健身年卡才會天天去;不花錢的網絡課程不願意聽,非得是花了學費才覺得不聽課太虧;自己的一箱子書懶得看,非得是花錢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才願意讀……正是因為人的這種「劣根性」,讓心理咨詢費本身也有了一定的心理矯正作用。

好吧,從本質上說,心理咨詢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一些有意義的咨詢過程,解決來訪者在情緒、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問題,幫助來訪者理解和澄清其生活觀點,學會達到自己確定的生活目標。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當然也是現代心理咨詢的大宗師羅傑斯(Rogers)將心理咨詢看成是一種幫助他人的過程,強調人際關係在咨詢中的重要性,相信人可以通過對自己的重新認識達到自我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既不是純粹的金錢與消費關係,更不是上司在「訓導」下級。所以來訪者既不能把自己置於「消費者就是上帝」的高位上,也不能把心理咨詢師看作是「救世主」,化身成為唯唯諾諾的「病人」或者「信徒」,他們兩方都應該做到不卑不亢。

歸結起來,心理咨詢本質上有三大特徵:(1)心理咨詢的捲入者為咨詢者和來訪者;(2)心理咨詢是咨詢者協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的過程;(3)心理咨詢的目的是維護心理健康,發展個人潛能。因此,我們就可以為心理咨詢作出這樣的解釋:心理咨詢是指咨詢者協助來訪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以維護心理健康、發展個人潛能的過程。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當心理咨詢師呢?首先必須經過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訓練和學習,擁有國家頒發的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書。除此之外,在個人素質方面也有一些要求。美國學者蓋(Guy)認為,一名有效的咨詢者必須具備以下特徵:(1)對人具有強烈的興趣,充滿好奇心並喜歡探究;(2)善於傾聽;(3)善於溝通,喜歡與別人交流;(4)有同理心,善於理解別人;(5)有較強的情感洞察力,善於處理各種情感問題;(6)有內省能力,善於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把握自己;(7)寬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滿情緒;(8)幽默,可以發現生活中積極有趣的一面。

在上一章我們說到了,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出現了心理困擾的正常人,或者說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如果已經被診斷為神經症或者精神病患者,我們心理咨詢師是一定會把他拒之門外的,給多少錢也不行,因為這是原則問題。

除此之外,對於那些心理咨詢的來訪者也有一些要求。浙江大學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馬建青老師認為,來訪者最好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礎;(2)咨詢內容以心因性問題尤其是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各種適應不良、情緒調節問題、心理教育與發展問題等為佳;(3)人格基本健全;(4)有較強的咨詢動機;(5)有交流能力;(6)對咨詢有一定的信任度。

不過,心理咨詢在剛剛出現時並不像現在這樣有著完備的理論和規則。這個行業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在人類社會中有著巨大影響力,既是因為心理學理論本身的不斷發展進步,也是一代代心理咨詢師們不斷試錯的成果。

心理咨詢業的源頭之一是古老的催眠術。作為傳統巫術的一部分,「催眠術」可謂源遠流長。我國古代的「祝由術」,民間所謂的「跳大神」等民間迷信活動均含有催眠術的成分。不過最早被記錄在案的催眠術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1775年,一位名叫麥斯麥爾(Franz Anton Mesmer)的奧地利醫生在法國巴黎展示了自己高超的催眠技巧:他用一塊磁鐵作為催眠工具,用所謂「生物磁力」給病人治療心理疾病,實際上是通過催眠暗示讓病人昏迷沉睡。

1842年,蘇格蘭醫生佈雷德(James Braid)對該現象發生了興趣,並且經過反覆的試驗論證,正式提出「催眠(hypnosis)」一詞,並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對像被催眠跟所謂「地球磁力」無關,而是受到了某種心理上的暗示,他把這種因為催眠而進入的睡眠狀態叫作「神經性睡眠」。

1878年,法國醫師夏爾科(他也是弗洛伊德的恩師)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把催眠術納入了心理治療學的範疇,主張運用催眠術和交談方法來治療歇斯底里症(癔症)。這也讓跟隨他學習臨床精神醫學的弗洛伊德深受啟發並且在其職業生涯早期開始運用催眠的方式治療精神疾病。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催眠術的最大作用是讓來訪者(患者)真正打開心扉傾訴自己深藏在內心裡的「潛意識」,而精神醫師需要做的,是在傾聽來訪者的基礎上們,分析出他精神疾病的來源所在。催眠術只是起到了一個「渠道」作用,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更何況,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進入催眠狀態,於是他最終放棄了催眠術。

前文中我們曾講到過弗洛伊德發展出精神分析學說的經過,這裡不多贅述。精神分析心理學強調精神醫師和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他們對某一名患者的治療過程經常長達數年之久,他們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就慢慢在歐洲大陸上發展出了心理咨詢的雛形。

美國的心理咨詢業有另一個來源,即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職業咨詢與指導運動。工業革命的進程大大提高了經營者對勞動者素質的選擇性要求,同時失業、對未來的迷惘、對個體不尊重所帶來的危機等促進了職業指導的興起與發展。職業指導的目的在於根據個體的智力水平、能力、興趣和氣質等心理因素選擇合適的工作,提高生產效率。毫無疑問,職業咨詢師們需要擁有一定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於是開始有人請求職業咨詢師幫助他們解決自己遇到的心理問題——事實上職業問題和心理問題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於是心理咨詢業的行業範式在一次次職業咨詢和指導過程中慢慢固定了下來,直到有一天很多職業咨詢師宣佈自己改行成了心理咨詢師。

美國第一位正式的臨床心理學家(還無法稱為心理咨詢師)是賴特納·韋特默(Lightner Witmer),他是「心理學之父」馮特的弟子,跟隨後者學到了全套科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論,回到美國後他主持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實驗心理學實驗室。

不過韋特默身上離經叛道的一面很快顯現了出來。當時的心理學界普遍認為當時心理學只是初生階段,不適合運用於臨床實踐,以一般成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內容心理學」也不適合用於兒童心理研究上。韋特默沒有理會親友和同行們的勸告,積極參與了賓夕法尼亞州低能兒童培訓學校的工作,並且在1896年創建了第一個心理診所(psychologic clinic),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兒童指導診所,這也是臨床心理學產生的標誌。

領先時代一步可以讓人成為人人羨慕的成功者,但是領先時代兩步就很可能被當成瘋子。客觀上說,在19世紀末心理學的初生階段,還僅僅局限於對某種心理學元素進行研究的心理學理論確實不足以支撐臨床心理學的實踐應用——甚至當時連準確獲知來訪者的心理狀態都無法辦到,因為心理測量學還沒發展起來,所以韋特默的成就在很長時間裡都不為心理學界承認。不過他的工作為咨詢心理學的誕生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解決兒童心理問題做出了貢獻。

從1930年開始,卡特爾(R. B. Cattell)的個別差異和心理測驗的科學研究帶動了以整個人格為對象的心理咨詢,其中包括職業、人格、情感、家庭與健康等方面。20世紀30年代後期,職業指導、心理測量和社會教育逐漸融為一體,同時在榮格等長期從事精神疾病臨床治療的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的推動下,心理咨詢才成為一個熱門的詞彙。

當然,心理咨詢行業的興起與發展也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在歐洲,法西斯當權的意大利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頻頻發動對外戰爭,並且最終激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美國,自1929年開始的大規模經濟蕭條讓每一名公民前所未有地需要心靈撫慰。於是到20世紀40年代「二戰」激戰正酣時,心理咨詢行業反而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1938年,心理學家E. G. 威廉森(E. G. Williamson)首次明確提出了心理咨詢的概念,並且把心理咨詢從心理治療當中分割了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是對有心理疾病的人進行的以改正其行為、情感和想法為目的的過程。而心理咨詢(counseling)則是咨詢師協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以維護心理健康、發展個人潛能的一個過程。

正如前文所說,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最大的區別在於服務的對象和面對的問題不同。心理咨詢面對的是普通人群,即來訪者不具有經驗臨床診斷的心理疾病。心理治療則側重為具有經臨床診斷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服務。

與此同時,咨詢心理學也終於取得了主流心理學家的承認。1946年,美國心理學會設立咨詢與指導分支。1951年更名為咨詢心理學分會(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ACP)。當時規定:咨詢心理學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就業和個人適應中的心理問題。1953年,美國心理學會咨詢心理學分會規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詢專家培養標準,後來成為教育訓練委員會研究生院博士課程培養計劃的認定標準。同年,美國心理學會倫理基準委員會公佈了APA倫理綱領。1955年,美國心理學會開始正式頒發心理咨詢專家執照。從此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被廣泛承認的行業走進了社會大眾的視野。

不僅有關心理咨詢的各種理論在不斷成熟,有關心理咨詢的法案和倫理規範也在不斷完善。1961年,美國人事與輔導學會公佈了心理咨詢者的道德規範條例,那些有違職業道德的心理咨詢行業從業者將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嚴重地會被直接吊銷職業資格。同時,隨著人們普遍開始接受心理咨詢的收費標準,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化也慢慢成為現實。

不知你想過沒有,為什麼要特別對心理咨詢師的倫理道德進行規範呢?因為心理咨詢這個行業,很久以前確實是倫理道德淪陷的重災區。並不是心理咨詢師們普遍道德低下,而是誘惑實在是太多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最早開始用談話治療歇斯底里症,後來啟發了弗洛伊德的那位精神醫師約瑟夫·布洛伊爾?可以說,他用談話方法成功治癒女病人安娜·歐的案例開創了心理咨詢的歷史之後,卻又有了一個尷尬的後續:女病人愛上了他。不是普通的愛戀,是不依不饒、誓要追求到天涯海角的那種「騷擾型」追求。還好布洛伊爾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為了躲避女病人,最後宣佈退出了精神治療領域。

要知道,心理上的痛苦比肉體上的痛苦要難熬得多,對於飽受心理問題煎熬的來訪者來說,心理咨詢師無異於是一根救命稻草。特別是咨詢過程中,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還會使用共情的辦法來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於是在來訪者的心目中,咨詢師的形象往往會變得既偉大又親切,既技藝高超又溫暖人心,成為最完美的人格化身。這個時候,如果心理咨詢師持身不正,利用這種信賴感和依靠感,稍微暗示一下來訪者,往往就能輕而易舉得到金錢的饋贈,甚至異性來訪者的以身相許。也有一些咨詢師在心理咨詢當時不要求金錢或者美色,而是在來訪者潛意識中植入一些心理暗示,咨詢結束後再和來訪者交往。

所以,為了心理咨詢這個行業的長遠發展,從源頭上杜絕心理咨詢師陷入道德困境才是正當的選擇。雙方發生聯繫必須在心理咨詢的情境下進行,雙方在咨詢過程中說的話、做的事都必須記錄在案。而且在心理咨詢關係解除之後,不能再發生任何聯繫,哪怕是平常一起吃個飯嚴格來說都是不允許的。

進入網絡時代之後,又出現了網上心理咨詢,甚至還有不見面、不視頻只靠打字給人做心理咨詢的。這其中當然也省略了正規心理咨詢中必備的許多步驟和工具,甚至心理量表也沒辦法在心理咨詢師指導下填寫。這樣的所謂「心理咨詢」,我們用腳趾頭想一下就知道是完全不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