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六章 百花齊放 心理學的分支 >

第六章 百花齊放 心理學的分支

第一節我們的童年

題記: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讓·雅克·盧梭

如果把心理學比作一株大樹,那麼我們之前談到的構造主義、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等各種流派可以看作是大樹的主幹,我們把它們統稱為「一般心理學」。在此之外,心理學還有許多的分支,就像大樹的枝葉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並不是那些為了理論吵來吵去的流派,而是這些更加偏於實用的分支。比如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發展心理學,比如研究人類在社會中心理狀態的社會心理學,比如研究怎樣治療心理疾病的變態心理學,再比如探討如何幫人解決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學……

我們首先要說到的是發展心理學,以前稱之為兒童心理學。不過現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早已不再局限於兒童和青少年,而是包括了人類從出生到去世的全過程。筆者之所以先聊它,既因為這一分支出現的時間最早,也因為這一領域匯聚了許多的心理學大師,更因為這方面的理論最容易讓我們產生共鳴。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如果能夠以心理學的眼光回顧當年的時光,或許會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家裡有小孩兒的家長大概都會有所感受,兒童的心理是最難揣測的。有可能這一秒還乖得像個小天使,下一秒就突然變身「熊孩子」,讓你恨不得揪著耳朵把他扔出窗外。有一些大人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比如橡皮泥捏的小人被揉壞掉,孩子卻死咬著不肯罷休,哭得稀里嘩啦;也有一些大人眼裡十分重要的大事,比如期末考試成績,在孩子心目中卻無關緊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孩子、怎樣才能瞭解到這些天使與惡魔的混合體到底在想什麼呢?不妨來學一點發展心理學吧。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以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為代表的哲學家們就已經在思考,兒童除了身體之外,到底和成年人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大人應該怎樣對待兒童?1762年,盧梭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解讀兒童心理和講述兒童教育的書籍《愛彌兒》。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叫愛彌兒的男孩兒,故事從他出生的時候談起,按照年齡順序分成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五個階段分別闡述,把盧梭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貫穿在了教育過程之中。

盧梭的書中對於兒童心理學的研究還是以感性認識為主,並沒有使用科學的觀察和實驗方法。在他之後又相繼有許多對兒童心理發展感興趣的學者如提德曼(Tiedemann)等人加入研究進程。這其中就包括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他在對一個孩子長期觀察和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在1876年寫出了一部《一個嬰兒的傳略》。

不過無論是提德曼還是達爾文,研究兒童心理的目的都並非單純是為了兒童心理學本身,比如達爾文的研究就主要是為了驗證自己的進化論觀點。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兒童心理學家是德國人普萊爾(William Thierry Preyer),他在對自己兒子從出生到長到3歲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觀察之後,在1882年寫出了《兒童心理》一書,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本被公認的科學、成系統的兒童心理學專著。平地一聲驚雷,兒童心理學就此誕生!

《兒童心理》一書包括三部分:兒童感知的發展、兒童意志(或動作)的發展和兒童理智(或言語)的發展。在書中,普萊爾不但記錄了他每天對兒子心理狀態的觀察結果,還記錄了許多比較科學的心理實驗,當然這也是歷史上最早在兒童身上做的心理實驗。

我們稍微回想一下就能獲知,兒童心理學的誕生時間僅僅比馮特創立科學心理學晚了3年。那麼很顯然,它很難從一般心理學這裡汲取理論成果,因為當時就連最早的構造主義心理學和機能主義心理學都還未成型,這就讓兒童心理學在一開始就有了幾分野蠻生長的味道。

緊隨普萊爾之後,兒童心理學早期最重要的研究者當屬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他年輕時在歐洲學過神學,當過幾天牧師,直到1874年30歲時讀到馮特的《生理心理學》一書才突然發現自己的真愛是當時新興起的心理學。於是來到哈佛大學跟隨機能主義心理學創始人威廉·詹姆斯學習,並有幸拿到了美國心理學界的第一個博士學位——就連他的老師詹姆斯拿的都是哲學博士。他仍不滿足,便再次漂洋過海來到德國萊比錫大學投奔馮特門下,成為橫跨機能主義心理學和構造主義心理學兩大流派的第一人。

跟隨馮特學習兩年之後,霍爾發現構造主義心理學實在不是自己的菜,之前學的機能主義心理學也沒多大興趣。他最關心的,其實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過程。然而對於古板的馮特來說,任何偏離了對成人心理元素研究的心理學都是大逆不道的,於是霍爾只得收拾鋪蓋再次回到了美國。

還好他回國之後的生涯堪稱一帆風順,先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教授並培養出了包括機能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之一約翰·杜威在內的一大批心理學人才。接著又受邀擔任克拉克大學校長,把這所大學建設成了名校。1892年,霍爾走上了人生巔峰,由他主持籌辦的美國心理學會正式開張成立,他也獲選為第一屆主席。當然,這樣崇高的學界地位也離不開他心理學學術方面的貢獻。

霍爾的發展心理學觀點來自於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從出生到成年時期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發展和進化過程。比如說最早的時候人類是一顆單細胞的受精卵,之後在母親的羊水之中成長分裂為胚胎,就好像遠古時代生命在海洋裡孕育時一樣;在成長為嬰兒後,人類一開始只會爬行,不會走路,就像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一樣;人類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難以理解的心理亂象,也可以用他們在向好動活潑的「猿人」致敬解釋;最後人類進入性格穩定的成年時期,就像人類終於進入文明社會一樣。霍爾把自己的這套發展心理學觀點稱為「復演論」,意思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史實際上是在無意中模仿人類的進化歷史。

在1904年出版的著作《青春期》(Adolescence )中,霍爾把13~23歲的心理發展也拉進了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範疇,並且將其命名為「青春期」。按照霍爾的復演論觀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暴風驟雨」一樣的心理劇變期。在這裡他借用了德國文學家歌德、席勒等人在「狂飆突進運動」中的一個概念,認為青春期是一個伴隨著強烈心理衝突和情緒波動的躁動階段,就像夏天的天氣一樣隨時都可能出現狂風與驟雨交加的心理變化。

歌德有一部以青春期少年為主角的自傳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中的少年維特出身貴族家庭,但他卻對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制度充滿憎恨。他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更熱愛一名叫綠蒂的姑娘。但是現實是如此的殘酷,綠蒂最終嫁於他人,維特也在一個肅殺的冬天裡自殺身亡。在這個故事裡,少年維特身上有著青春期少男少女們共同的特質:他們精力旺盛、易走極端,追求新風尚的同時又喜歡特立獨行;但與此同時又有著迷茫和軟弱的一面。他們既憧憬美好的愛情,又往往不知道怎樣和心上人相處,往往把感情搞得一團糟。他們總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總覺得社會黑暗、權威無能,但是當自己得到權威認可時又會很快把對方引為知己,熱情崇拜對方。

現在青少年中特別流行的一部玄幻小說《斗破蒼穹》中有這樣一段情節:主角小時候是一個世人公認的天才,但是在少年時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特殊能力光環淪為廢柴,不但周圍的人看不起他,就連早已訂婚的對象也退掉了婚約。幸好主角得到了一位隱居老人的幫助重新得到了更為強大的天才能力,讓世人刮目相看的同時,也找到了能理解他、陪伴他的妻子。從霍爾對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角度看,大概是因為這種情節最能刺激青少年敏感的神經,便於他們代入自己吧。

霍爾還認為,青少年特別容易在快樂和痛苦之間擺動。他指出:「過得快樂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青少年為了快樂而生活,不管是享樂主義型的,還是唯美主義型的。」 我們會發現青少年特別容易感受到快樂,一本好看的小說、一部精彩的電影、一場酣暢的球賽或者一次浪漫的約會都會讓他們開心得彷彿飛到天上。然而青少年的壓抑和苦痛也來得同樣快,老師和家長的幾句批評或者路人一個鄙視的眼神都可能讓他們覺得人生黯淡無光,甚至尋死覓活。現在回憶一下,還記得當年那個因為考試不及格就想要飲藥自盡的你嗎?

霍爾對青春期心理問題的論述可謂超前,直到10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在指導我們的青春期教育工作,這也是霍爾被世人銘記的最大原因之一。他在晚年又對老年人的心理問題產生了興趣,於是寫出了一部專門研究此問題的《衰老》,這也讓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擴充到了全年齡段。

和霍爾同一時代的另一位心理學巨匠也對發展心理學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就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他針對兒童心理發展變化的「五階段說」我們之前講過就不再贅述了。他的理論後來被愛利克·埃裡克森(Erik H. Erikson)所繼承,發展成了更為科學和規範的兒童心理八階段說。

埃裡克森的老師就是弗洛伊德的小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如果你還記得本書前面提過的「戀父情結」,就應該對安娜有較深的印象。所以埃裡克森也屬於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員,不過我們從他的理論中看,其受新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明顯更大。1950年,埃裡克森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兒童與社會》,改掉了弗洛伊德以「性驅動」為主要內因的心理發展學說,認為儘管這八個心理發展階段由遺傳(內因)決定,但是能不能度過這些階段卻由社會環境(外因)決定。

因為這個兒童心理八階段說實在經典,所以我就原文照抄如下:

第一階段:嬰兒前期(0~2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簡單來說就是嬰兒要學會信任自己身邊的家長或者監護人,相信自己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

第二階段:嬰兒後期(2~4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羞恥感。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階段要學會自己控制自己的身體做自己想幹的事。

第三階段:幼兒期(3~6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新階段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世界。

第四階段:童年期(6~11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階段要在學校裡好好學習,不要貪玩。

第五階段:青少年期(12~18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搞清楚「我是誰」這個問題。

第六階段:成年初期(18~25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交往朋友和愛人的階段,並且有可能會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25~50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簡單來說這時候人的生命意義已經不再限於自己一個人,而是要考慮家庭、工作和社會。

第八階段:成年後期(50歲以後)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簡單來說這是人最後總結自己一生的階段。

每個人身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不同,經濟條件也不一樣,家長或者監護人給予的關懷與照顧也千差萬別,所以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嚴格地在同一年齡段處於同樣的心理狀態。有的人在幼兒時期(第三階段)因為家長過於溺愛,什麼也不讓做,連飯也不讓自己吃,就有可能直到6~7歲還未能「獲得主動感」,無法進入童年時期(第四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晚熟」。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弗洛伊德的五階段說還是埃裡克森的八階段說,都和精神分析學派很多的理論一樣,僅僅建立在對某一些個案的臨床觀察和治療,以及自己的總結和思辨基礎上,並沒有經過嚴格的實驗驗證,也就很難稱之為真正的科學。

真正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並獲得舉世公認的發展心理學理論,當數20世紀30年代瑞士心理學大師讓·皮亞傑(Jean Piaget)創立的「發生認識論」。他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一位兒童心理專家,沒有之一。在2011年美國心理學權威期刊《普通心理學評論》評選出的歷史上99位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中,皮亞傑排名第二,僅次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級人物斯金納,力壓弗洛伊德、馬斯洛等名家。

那麼皮亞傑在心理學界創下的偌大名頭從何而來呢?我們不妨先來八卦一下這位兒童心理學專家的童年生活。

1896年,皮亞傑出生在瑞士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大學教授,母親則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富足的家庭和開明的父母給他提供了從小接觸哲學與自然科學的機會。或許是出於「缺什麼補什麼」的需要,儘管父親在大學教授歷史和文學之類的「文科」課程,但皮亞傑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自然科學教育,養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科學思維。

在皮亞傑的傳記中記錄了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某次他到公園去玩,在地上撿到了一隻長著純白羽毛的小麻雀。如果是一般的頑童,或許只會撿起來玩幾下就丟掉,但是當時才11歲的皮亞傑卻並非如此。他以科學審慎的態度對小麻雀進行了仔細觀察後判斷它是患上了白化病,然後他寫了一篇「研究」文章寄給了家鄉納沙特爾一家名為《冷杉樹》的自然科學雜誌。沒想到文章居然被刊登了出來,他也就此進入了納沙特爾博物館館長的視野。很快小皮亞傑就收到了一份邀請函,館長邀請這個愛科學的「紅花好少年」協助收集軟體動物的標本。

對館長而言,這可能只是提攜後進的舉手之勞,卻沒想到皮亞傑就這樣一隻腳邁入了科學的大門。

此後的兩年間,歐洲很多自然科學期刊上都收到了一些關於軟體動物的研究文章,這些觀察細緻、觀點犀利而又充滿朝氣的文章立刻引起了歐洲生物界的一陣驚歎。不過他們誰也不知道,這些文章竟然出自一位十幾歲少年的手筆——沒錯,就是皮亞傑。他此後的發展也沒有讓人失望,19歲就獲得學士學位。22歲時,憑借一篇研究軟體動物的論文,皮亞傑拿到了生物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一個生物學天才像初生的星辰一樣冉冉升起了。

此後好學的皮亞傑把興趣方向轉向了心理學,又經過數年苦讀,不管是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分析學派還是格式塔學派的心理學知識全都來者不拒,像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的楊過那樣博采眾家之長,把別人的觀點融會貫通後創出了自己的一套神功。

和很多發展心理學的同行一樣,皮亞傑也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詢問、心理測試以及科學實驗。我們不禁要問,從普萊爾到皮亞傑,為什麼心理學家總是喜歡折騰自己的孩子呢?首先當然是因為方便,在照看孩子的同時順便也就干了;其次是為了防止類似出現華生那個「嬰兒恐懼實驗」所造成的倫理難題。當然,即使是自己家的孩子,設計實驗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要太過於變態才好。

皮亞傑就設計了很多既有趣又不會留下心理陰影的兒童心理實驗,其中有一些早已經成為了經典。比如著名的「皮亞傑三山實驗」是這樣做的,他在桌子上擺上三座顏色、形狀各不相同的假山模型,然後要求兒童從「三山」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告訴他們要記下每個角度山的形狀。之後要求兒童面對「三山」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由此,皮亞傑證明了幼童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特徵。

皮亞傑三山實驗的模擬圖

還有一個實驗也很經典,他首先給兒童兩個裝滿水的相同水杯,然後把這兩杯水倒入不同口徑的杯子裡,問兒童哪一個杯子的水多,或者兩杯水一樣多。他在實驗中發現,對這個問題,六七歲以下的兒童僅根據杯子裡水的高度判斷水的多少而不考慮杯子口徑的大小。六七歲以上的兒童則會綜合考慮水的高度和杯子口徑問題。

在大量臨床觀察與實驗的基礎上,皮亞傑提出了自己的發展心理學觀點。他認為人類心理的發展過程既受到內因(比如遺傳)的影響,也受到外因(外界環境、社會文化氛圍等)的影響,兩者是互相作用擰成一股繩子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並且隨著人的成長和環境的變化,人類的心理功能也會一直變化。所以,不管是只強調內因還是只強調外因都是十分愚蠢的。

皮亞傑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成了四個階段,不過跟弗洛伊德和埃裡克森都不同,他的劃分方式是根據兒童的認知結構來做的,又因為他的自然科學背景,帶有非常深厚的「科學感」。

第一個階段叫感知運算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y motor Stage,0~2歲),這個時候小嬰兒只會通過身體運動來感知這世界,所以你會看到嬰兒把人和自己能夠得著的東西填到嘴裡嘗,他並不是為了滿足「口唇性慾」,而是通過皮膚來感知。

第二個階段叫前運算階段(前運算思維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這個時候的幼兒開始學會用一些「符號」來代替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比如用「媽媽」代表那個經常喂自己吃飯、給自己穿衣服和幫自己拿小書包的人。也是這個時期,兒童才真正掌握了說話的技巧,知道了自己說的話代表什麼。不過,正如皮亞傑水杯實驗所揭示的那樣,他們的思維當中還沒有「運算」和「相等」這些概念。還在認為全世界都在圍繞著自己轉。這一階段差不多相當於學齡前。

第三個階段叫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算思維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歲),這個時期兒童懂得了一杯水不管倒進什麼形狀的杯子都還是那一杯水的「守恆性」,知道了世界很大自己只是一粒灰塵,會把小學應用題列成算式來計算了。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依然要靠一隻蘋果兩支香蕉等具體的東西來代替數字,還不會用x和y這些字母代替,看到列方程就蒙一臉了。這一階段差不多相當於小學。

第四個階段叫(形式運算思維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從11歲開始一直發展)從大概小學5~6年級開始,兒童開始學會了邏輯思維、學會用未知數列方程、知道了什麼叫「假如爸爸媽媽同時掉水裡並不是真的掉了進去」,思維形式上其實已經跟大人相差無幾了,此後的發展不再是跨越式的,而是一點一點地線性發展。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有時候也會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的一部分,不過這裡所說的是廣義上的認知心理學,跟後來興起的那種把人腦按照計算機編碼研究的心理學流派並不一樣。不過,皮亞傑從認知結構角度來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天才想法,也確實啟迪了後來的認知心理學。

頓悟瞬間:人之初

題記: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禪師

有人曾問筆者,作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最容易被人問起的一個問題是什麼?當然是「人性是什麼?」實際上,古往今來凡是跟心理學沾邊的人,肯定都回答過這個問題。因為它出現的時間很可能跟心理學的萌芽一樣早,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過程貫穿了整個心理學史——或者可以反過來說,整個心理學的發展史都只是為了回答這一個問題。

一個剛生出來不久的小嬰兒,看起來肉肉的、嫩嫩的,除了扯開嗓子哭叫什麼都不會。這樣一個小東西長大以後,竟然有可能變成仁義善良的君子,也有可能變成殘暴無恥的盜匪。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變成那樣的呢?這個話題從一開始就吸引了那些哲人們的注意力。不過,中國古代對人性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了「善惡」問題上,這跟西方古代人的關注點完全不一樣。

中國古人對人性善惡問題的第一次大討論發生在戰國時代,論戰的雙方是儒家的兩位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首先出場的是正方辯手孟子同學,他一開場就提出,人生來就有所謂「善端」,就好像水天生就往低處流一樣。人心沒有不向善的,就像水沒有不往低處流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為了論證這一觀點,孟子又提出了每個人都應有的「四端」:「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社會上還有那麼多「非人」和「衣冠禽獸」呢?孟子解釋說,是因為社會上物慾橫流,本來純潔的人沾染了物慾就會變得放縱自己,從而產生惡念。所以要想保持自己的善性,就要克制自己的慾望(「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

我們知道,孟子在儒家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宋代以後被尊稱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所以他的人性觀也在很長時期內成為了儒家的主流價值觀。現在作為「國學經典教材」的《三字經》中一開篇就寫:「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正是孟子性善論最典型的體現。不過在孟子生活的時代,他的理論並沒有被所有人接受,比如荀子。

那麼反方辯手荀子又是怎麼說的呢?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是小人,如果沒有人教導,他就會變成只懂得謀求私利的壞人(「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荀子·榮辱》)。和孟子一樣,他接下來也拋出了人性中的四種初始屬性:「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說,什麼天生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胡扯,人一生下來知道什麼呢?只知道餓了要吃飯、飽了要穿衣服、累了要休息、有了利益就上有了危險就躲開。所以啊,每個人都是天生就貪婪、自私和懶惰的,這才是真正的人性!

不過荀子說這話又不單單是出於純粹的憤世嫉俗,他認為儘管人一生下來是惡的,但可以通過教育來感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積善成德,聖心備焉。」——《荀子·禮論》,荀子認為人性是可以被環境改造的,只有國家施行「禮制」才能讓全社會的人都成為君子。

如果你前面有認真讀這本書,就會很驚奇地發現孟子的人性觀竟然跟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的想法如出一轍。他們都強調人身上的美好屬性,相信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善良、純潔和可以信賴的,如果一個人不那麼善良也並不說明他本性多壞,而是受到了社會的沾染。

荀子的性惡論則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是精神分析學派大宗師弗洛伊德和行為主義心理學觀點的合體。一方面他強調人的生物屬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能慾望,這些慾望很可能是比較骯髒卑劣的;另一方面他又認為人是可以教育和改造的,生活在一個良好環境中的人,就很可能通過長期的學習,讓自己擺脫那些原始的生物性慾望。

如果一定要在這兩種觀點中選一種的話,筆者估計還是會選荀子的「性惡論」。沒有太多的原因,只因為筆者親身養育了兩個女兒,知道「熊孩子」這種神奇的物種到底有多可怕……

在孟子和荀子的時代,還有一位獨樹一幟的哲學家——沒錯,就是那位在對話中被孟子吊打的老兄。正是因為他提出了「性無善無惡論」,才引出了孟子的「性善論」。那麼他是怎麼說的呢?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下》)他認為,人的品性就像流水一樣,東邊決口了就往東流,西邊決口了就往西邊流,根本沒有所謂的性善和性惡。

當然告子還說過更有名的一句話:「食色,性也。」意思是說不管是對食物還是對異性的追求,都是人類的本性,而這種本性本身是無善無惡的。

告子的這一觀點雖然被孟子「懟」了,但在筆者看來倒是更符合現實中的情況——人生下來就如同一張白紙,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有的人接受了善的教育就成了善良的人;有的人接受了惡的教育,就成了邪惡的人。就如同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約翰·華生所說:「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種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能夠訓練他成為一個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者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

到了東漢時期,又有一位提出了新的人性善惡觀——有善有惡論,他就是王充,一位在歷史書上以「唯物主義哲學家」知名的人物,我們前面講到靈魂時也提過一次。他的觀點看上去跟告子針鋒相對,但其實懟的對象卻連孟子和荀子也都包括在內了。王充認為,由於先天稟氣之不同,人的生理素質是有差異的。他在自己的作品《論衡》中說:「實則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意思是說,實際上每個人的人性都是生下來不同的,有善有惡,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樣。又說:「人之善惡,共一元氣;氣有多少,故性有賢愚。」

王充的思想就比較接近皮亞傑的兒童發展心理學觀點了。他認為每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在出生的時候是不太一樣的,但是經過後天的教育和改造,就算是天生的壞人也能變成好人——所謂「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是也。不過王充那個時代還沒有遺傳學的知識,所以他不知道人天生的性格來自於哪裡,只能簡單歸結成了「天生元氣」。

寫到這裡我們不妨回頭再複習總結一下當代各大心理學派對人性的解讀:

精神分析心理學(特別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人性論強調人類的生物本能,認為人的任何心理過程都是由「力比多」驅動。人之所以能夠表現出「人性」而不是「獸性」,全靠人格中的「超我」約束,如果哪天約束不住了,就會呈現出只憑好惡行事的「本我」狀態。簡單來說,人性本惡。

按照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人一生下來是無所謂人性的,不管是性格、愛好還是特長,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從周圍環境中學會的。不管是華生簡單的「刺激-反應說」還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抑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說到底都是把人性當成是一塊璞玉,可以在學習和教育中隨意打磨。簡單來說,無善無惡。

而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看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任何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著積極的、奮發向上的、自我肯定的無限成長潛力。簡而言之,人性本善。

最後在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中,用信息加工的觀點等研究人的接受、儲存和運用信息的認知過程。既然是計算機,當然也就無所謂人性善惡了。不過在廣義上的認知心理學中,也把皮亞傑的「發生認知論」包括進去了,這樣一來就比較接近「有善有惡」了。

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即王陽明)把前人的善惡觀總結到了一起,並且加上了自己「心學」的看法,湊成了四句口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什麼意思呢?解釋起來又要寫一本書,還是請各位讀者善用搜索引擎吧!

和中國古代對人性善惡的持久關注不同,西方古代的先哲們更關注人的思維更加理性還是更加感性。古希臘的人性理論可分為三個主要派別,即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感性學說」,認為人性在於人的感性慾望,強調對個性的解放;以德謨克里特為代表「理性學說」,認為人的本性是通過理性認識外界事物、指導自己行動;還有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一派,雖然認為人有理性的一面,但是必須排除慾望的干擾、接受法律的約束才可以達到真正的「理性」。

古希臘哲學家還把「理性主義」稱為「神性」,那麼相對應的,「感性主義」就可以稱為「獸性」了。比如柏拉圖就曾有一句名言:「人類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野獸一樣。」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總結前人關於人性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他的人性觀點。他第一次把人與動物加以區別,肯定了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得出了「人是理性的動物」和「人是政治的動物」兩個重要命題。

亞里士多德說:「動物中只有人知善與惡、正義與不正義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而在這些方面的合作關係造就了家庭和城邦。必須要對這些合作關係進行好的管理,從而實現人的優良生活。」他進一步指出,人是具有理性的,要實現幸福,就必須充分發揮理性活動的作用。

進入羅馬時代,特別是基督教稱為羅馬國教之後,整個西方世界的人性論被同一種學說統治了,這就是基督教的「原罪說」。按照基督教經典《聖經》的說法,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這種罪來自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他們違背與上帝的約定,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這種悖逆帶來了罪,也帶來了罪惡感和羞恥感。正如《聖經·詩篇》中所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史中,這種源自於宗教的「性惡論」觀點幾乎貫穿始終,甚至16世紀的歐洲宗教改革帶頭人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等人還都對「原罪說」深信不疑,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7~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才有了改觀。

西方第一位提倡性善論的是18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他提出了「歸於自然」的自然主義哲學,否認人的不完善性,信任人類個體的「性善」能夠關注並克服社會群體的性惡,達到「以善治權,以善揚善」的最終目的。盧梭的思想對後世影響非常大,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幾位大師後來回憶說,他們很多人都受到了盧梭思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