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三節 一代宗師 >

第三節 一代宗師

題記: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卡爾·羅傑斯

我們在講到精神分析學派時提到過,最早和弗洛伊德決裂的大弟子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出走之後自創了一門名為「個體心理學」的新流派。實際上阿德勒的貢獻遠不止於此,他同時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者之一。和馬斯洛並稱人本主義心理學「雙璧」的卡爾·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即出自阿德勒門下。

雖然阿德勒也曾屬於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員,早年也曾經以夢和潛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立足點,但是他的個體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榮格等人的理論有著顯著的區別。他並不試圖探求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陰暗面,認為正是這些陰暗面在推動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他認為要以一種更加積極、開放的心態去評價一個人。阿德勒強調,儘管潛意識很重要,但人的意識更重要!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對社會的興衰和人類的進化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他認為人們都應有一種追求向上的意志和願望,應該看到未來生活的美好,從而對未來和自己充滿信心。

在個人的人格形成上,他的觀點也和正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不太一樣。他反對那種認為心理驅動力來自於「性慾」的觀點,也反對榮格繼承自「先祖崇拜」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另一方面他也堅決不同意行為主義心理學所認為的「環境決定論」。在阿德勒看來,決定一個人思想的既不是遺傳也不是早年經歷,更不完全是外界環境影響,最重要的是人類自身的創造力量(creativ power),只有自己才能塑造自己,其他的都只是工具而已。

有沒有覺得阿德勒的觀點很眼熟?沒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們雖然各自觀點都不太相同,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都把人類心理最重要的動力驅動歸結到人類自身,這也是「人本主義」的來源。正因為此,馬斯洛在他晚年的書裡面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阿德勒的觀點顯得越來越正確。」「當事實擺在眼前時,他的人性觀獲得越來越多的理解。」

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照片

阿德勒思想的直接繼承人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開創者之一的卡爾·羅傑斯。後者在自己晚年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說:「我很有幸能夠在1927—1928年之交的冬季接觸、觀察和傾聽阿德勒博士……他選用了一種非常簡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來進行兒童心理治療,這讓當時還拘泥於弗洛伊德式心理治療的我受益匪淺。」

1902年,羅傑斯出生在一個中上層家庭裡,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新教徒,他也從小在一種宗教家庭氛圍中長大。按照父母的期許,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拿到了歷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順利進入紐約神學院,成為了一名牧師。為什麼學歷史學之後會去當牧師?當然是因為他學的是基督教歷史啦……

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對牧師這個職業的認識可能多數都來自於網絡遊戲。比如《魔獸世界》中那種可以運用神力救死扶傷的小天使,比如《爐石傳說》裡面擅長坑蒙拐騙偷的小王子安度因。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天主教牧師的工作有點接近於我們心理咨詢師:他們需要認真傾聽信眾的告解,並且為他們解決精神上的問題。羅傑斯剛剛工作時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因為他喜歡傾聽別人的心聲,也喜歡幫人解決精神問題。

不過羅傑斯彷彿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人生在這個時候還是走上了岔路,為什麼呢?因為他發現自己其實對宗教沒那麼虔誠,反倒特別喜歡那種幫人解決問題的快感。與此同時他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宗教的說教並不總是能讓一個來向他告解的人變得平靜起來,他需要一種更加「實用」的咨詢技術。

於是他毅然告別了這份理想的工作,回到學校去重新學了心理學,並且一直讀到碩士,隨後來到紐約一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兒童社會問題研究部工作,正是在這裡他遇到了影響了自己一生的阿德勒,讓他在堅定自己心理學夢想的同時,也窺見了心理學界最大的問題:理論難以運用於實踐。

儘管當時威廉森(E. G. Williamson)已經開始把心理咨詢發展成為一門全新的科學,並且心理咨詢業也正在美國成為一種朝陽產業。但是羅傑斯發現,無論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信徒主持的行為矯治還是由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做的精神分析治療,至少在同一點上是相似的:它們都以心理醫師為中心,患者處於從屬地位,心理醫師的每一句話在患者心裡都會重逾聖旨,患者能不能治好,也基本取決於心理醫師的水平高低。

只做了不到一年牧師的羅傑斯發現,很多時候,心理醫師和牧師的工作是類似的,真正要做好的並不是「說」而是「傾聽」。只有真正把咨詢師自己放到和來訪者平等的地位上,和他「同呼吸共命運」——也就是羅傑斯所稱的「共情」,才能明白他的真正困擾在哪裡,而以往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因此1942年,羅傑斯在自己的《咨詢與心理治療》一書中正式提出了一種「非指導性心理治療法」,也是世界上第一種以患者/來訪者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法——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時至今日,羅傑斯開創的這種心理治療模式已經成為當代心理咨詢行業最通用的方式,也可以說,羅傑斯重新定義了心理咨詢業。

在1964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羅傑斯表達了自己對於「傾聽」在心理咨詢工作中的絕對重要地位:

「我認為自己知道傾聽別人會讓我感到滿意的原因。當我能夠真正傾聽某人時,我便和他建立了某種聯繫。它豐富了我的生活。正是通過傾聽別人這種方式,讓我學到了目前自己所知的有關個體、性格、心理治療和人際關係的所有知識。因此,我感受到兩種滿足:一種來自傾聽這個特別的人;另一種則是感到自己正在觸及某種絕對真實的東西。

當然,我說我喜歡傾聽他人,我的意思是說用心傾聽——我聽說話人所說的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他的用意以及了解說話人潛意識中的意圖。有時,當一個信息看起來很膚淺,毫無意義時, 我聽內心深處彷彿有一種聲音在呼喊,這是一種『沉默的吶喊』。這種聲音深埋在這個人內心深處的某個不知名的地方。」

甚至「傾聽」本身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羅傑斯說:

「當我真正傾聽某人所說的話時,主要是傾聽對那時的他來說非常重要的那些含義。我聽見的不僅僅是他的語言,而是他自己,而當我讓他知道我聽懂了屬於他個人的含義時,局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充滿感激的目光,他覺得解脫了,他想要告訴我更多有關他的世界的內容。他正暢遊在一種全新的自由意識中,我感到他能夠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接受這一改變的過程。」

當然,要想傾聽到患者真正的內心世界,還需要一些技術,或者說態度。羅傑斯把自己獨創的這門心理治療方式歸納為四個關鍵詞:一致(congruence)、真誠(genuineness)、無條件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他最終的指導方針就是把來找他做心理咨詢的每一個來訪者當成活生生、有自尊心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人,幫助他們認清楚自己心理上的缺陷,從而克服它們並且最終痊癒。

那麼一個優秀的心理治療者應該怎麼做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呢?首先,他要擺正自己的態度,從內心深處接納和包容被治療者——不管這個人曾經做出過多麼天怒人怨的壞事,只要他坐在你的心理治療室裡,他就是你的「來訪者」。不要小看這個態度問題,很大程度上,對方能說出多少東西,都是由你對他的態度決定的。所以羅傑斯才說:「治療者的態度比起他的知識、理論或技術,更能促進當事人人格的改變。」

然後,治療者要營造一個真實的、誠懇的、自然的,使被治療者無戒心的環境。其實這也是考驗治療者技術能力和情商的過程——不要表現出一副很八卦的樣子,詢問被治療者的各種隱私;不要心不在焉假裝傾聽,其實思想開小差;不要提一些明顯有誘導性和傾向性的問題,比如「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特別人渣」之類;不要做一些容易引起誤會的小動作,比如看手機、揪頭髮和摸耳朵等。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治療者要對被治療者施以「積極關注」。在羅傑斯的理論中,積極關注是指一個人成長中被人愛、被人喜歡和被人認可的需要。比如說在我們小時候不小心跌倒時,父母輕輕把我們抱起來,拍打身上塵土的同時輕聲撫慰我們,就是一種積極關注。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在有條件積極關注的環境中長大的。小時候,我們的父母給我們愛和支持都不是無條件的——即使是我們好學、聽話得像是「別人家的孩子」,也難免會在某個地方觸碰父母的逆鱗。當我們「聽話」的時候就會獲得更多的關懷撫慰,當我們不那麼順從的時候可能就會遭受責罵甚至暴打。實際上大多數父母都只是在孩子們滿足了他們期望的時候才會愛孩子。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會收回他們的愛。

那麼心理咨詢當中的積極關注又是指什麼呢?羅傑斯認為,每一個治療者都應該對被治療者在言語和行為當中表現出的優點和閃光點予以關注,從而讓被治療者獲得比較正面的心理狀態,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關注是無條件的——如果你看不到他言行中積極的一面,至少要看到他身上的長處,如果連他身上的長處也看不到,那至少也要看到他能夠變好的潛力。並且一定要讓被治療者知道你看到了這些優點和長處。因此,在羅傑斯創立這一理論之初,曾經叫它「無條件積極關注」。

不過,積極關注並不等同於完全的放縱,更不等於讓心理咨詢師用謊話來迎合被治療者。不能為了讓被治療者感到開心,就給他編造一些並不存在的優點,更不能把他做的錯事硬生生說成正確的。

那麼「積極關注」「有條件積極關注」和「放縱」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不妨把自己當成一個家長,把被治療者當成一個孩子。當孩子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放縱就是家長不但不教訓他反而告訴老師說以後不用管他的家庭作業;有條件積極關注就是家長告訴孩子不完成作業的話就不讓他吃飯、不陪他玩遊戲;而積極關注呢,就是耐心告訴孩子不完成作業有什麼危害,與此同時,繼續給他做美味可口的飯菜並且陪他玩遊戲。

所謂人本主義心理學,很大程度上得名於羅傑斯這種對待來訪者的積極、樂觀態度:他始終相信每個人的本性都是誠實和善良的,他會把來訪者所說的每句話都當成真心話,強調每個人的價值和人格尊嚴。同樣,每個人都有能力去發現自己心理上的不良問題,並且可以通過積極地改變自己來尋求心理健康。人的負面情緒(如失望、惱怒、悲痛、敵視等)的出現,是由於人在愛與被愛、安全感與歸屬感等基本需要上受到了挫折、得不到滿足。

對心理咨詢行業來說,羅傑斯的開創性還在於他創造出了「共情」這個常用的心理咨詢技法。所謂共情,也叫「同理心」,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深入到對方的心理角度去看問題。

很多男生被人說「情商低」,就是因為不會共情。比如在女朋友因為瑣事不開心的時候,男生如果過去跟他說:「這麼點小事,就讓它過去吧!」肯定沒什麼好結果。那該怎麼辦呢?難道要跟她說「多喝熱水」?羅傑斯會告訴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她相信你和她的感受是一樣的。

羅傑斯認為,心理咨詢師的共情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有三個層次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包括我們上面提到的「真誠傾聽」和「積極關注」等在內的,治療者對求助者的溝通和瞭解,能夠真正把握住對方的感情和思維。第二層含義更進一步,要求治療者能夠站在被治療者的視角上去思考問題——當自己處在對方那個位置上、有著對方的感情和思維時,會怎麼思考和處理問題。第三層含義還要繼續再進一步,要治療者把自己和對方同呼吸、共命運的思維和感情傳達出來,讓對方也感受到這種「有人和我站在一起」的感受。

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旦能夠共情成功,治療者和求助者之間就等於有了一條可以互相溝通思想和感情的紐帶。求助者的遭遇和困境可以源源不斷、清晰無誤地傳達給治療者,對於那些願意傾訴自己、迫切想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求助者來說,此時的心情就像滿天霧霾被風吹散了,露出藍天白雲和溫暖的太陽。這個時候治療者再引導他走出困境,無疑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心理訪談》欄目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說,「我可以想像你在那種情況下是什麼樣的心情」或者「如果是我在那種情況下,我會怎麼樣做」,這就表示心理咨詢師已經在共情,或者試圖在共情了。當然,光說還不行,還要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出來。

現在「共情」在心理咨詢業當中已經被廣泛運用了,不但喜歡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咨詢師會用,就連偏向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咨詢師也有很多人會拿起來用——因為它確實非常實用。不過筆者在這裡必須提醒大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好共情的,作為心理咨詢師,在自己感覺缺乏共情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使用。

當一個明明沒有進入共情狀態的心理咨詢師強行對求助者使用共情時,大致上有兩種後果,一種是讓對方感到不被理解、不被關心,從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吧,當一個女生告訴男朋友自己感冒了,頭暈發熱、沒有胃口的時候,是想讓他好好撫慰自己,至少也要讓他說「我知道你很難受,我也難受」的。如果這位男朋友每次都回答「多喝熱水」,他們倆的愛情基本上也就即將走上盡頭了。還有一種更壞的情況,求助者可能會被咨詢師一次次提到讓自己傷心悲痛的場景,從而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被刀子捅穿心臟那種痛苦感受——可能這也是「扎心」會成為網絡流行詞的原因吧。

對心理咨詢行業來說,如果說弗洛伊德像是物理學巨匠牛頓那樣,將其帶出了巫術的泥沼,開始了心理咨詢範式的探索;那麼羅傑斯的歷史地位就有點像愛因斯坦,他重新定義了心理咨詢這個行業,告訴後來者應該怎麼做、不能怎樣做,讓心理咨詢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

羅傑斯在心理學界也享有極高的聲望,1947年他眾望所歸地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6年,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了他特別貢獻獎,並且對他的成就大加褒獎:「羅傑斯是一位研究人格的革新者,也是組織心理學的促進者,他為心理學留下了不朽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