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五章 變革年代 現代心理學的兩大流派 >

第五章 變革年代 現代心理學的兩大流派

第一節天命之子

題記: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本性。

——亞伯拉罕·馬斯洛

20世紀前半葉的心理學舞台主要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劍氣之爭」。雖然也摻雜著「格式塔心理學」等小眾類型但影響力都不算大。就在人們以為心理學界將始終由這兩大學派統治下去的時候,一種嶄新的心理學思潮以火山噴發一般的速度崛起,並且迅速成長為可以和前兩者分庭抗禮的心理學「第三種勢力」。它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一個提起它來就會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般溫暖的名字,一個終於開始拿人真正當人看的心理學流派。

「人本主義」這個詞並不是心理學家創造出來的,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就出現了一種要求「把人從神那裡解放出來」的思潮。到19世紀後期,以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開始流行開來,「尊重生命,肯定人生」的態度也很快就影響到了心理學界。

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空前的戰爭和死亡籠罩著整個西方世界,各國都在小心翼翼地舔舐著傷口。此時此刻,卡倫·霍妮和艾瑞克·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學派也在反對弗洛伊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特別是霍妮,已經開始意識到只用「本能」和「潛意識」來解讀人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的神經症患者發病原因也不是所謂的「童年陰影」,而是現實中的各種焦慮。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誕生,只隔著最後的一層窗戶紙了……

把這層窗戶紙一下子捅破的,就是心理學史上和約翰·華生並列兩大「革命家」的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天命之子。同時,他也是霍妮和弗洛姆的學生。

說起馬斯洛這個名字,我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他的「需求層次理論」。有一段時間他的這一理論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甚廣,算是心理學這個圈子裡除了弗洛伊德之外少有的「文化輸出」案例,連帶著馬斯洛在網友當中也算有點小名氣。不過如果你向絕大多數人問起馬斯洛到底研究的是什麼,屬於哪一心理學派,恐怕他們都要一問三不知了。其實「需求層次理論」只是馬斯洛構建的心理學大廈的一部分,他對心理學的貢獻也絕非這一理論所能概括。

馬斯洛有一個十分坎坷的童年。他是猶太人,出生在一個完全感受不到溫情的移民家庭,家裡有七個孩子,他是老大。父親酗酒無度,很少見到清醒的時候;母親則既迷信又十分殘暴,打罵孩子如同家常便飯。馬斯洛從小就跟母親關係很差,長大以後的他立刻逃離了這個家庭,甚至拒絕出席母親的葬禮。這樣的家庭環境也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膽小、敏感而內向的孩子。

幸運的是,馬斯洛的童年裡有一樣最好的朋友相伴——書籍。他在識字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小書迷,無論生活中遇到多麼苦悶的事情,讀到一本好書就立刻心情愉悅了起來。大概正是童年時如饑似渴的閱讀經歷,讓馬斯洛在擁有超過大多數同時代人的知識儲備的同時,也在心靈當中有了可以作為榜樣力量的人物。

馬斯洛是一個天才,天才到什麼程度呢?《馬斯洛傳》中說他的智商高達195,差不多相當於普通人的兩倍。要知道現任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的智商也不過140多,能比馬斯洛還高的大概得是愛因斯坦這個級別的了。天才總是不被世界理解,因此他的求學生涯也充滿了波折。

馬斯洛的父母都是文盲,可能是僅僅出於對上層社會的美好想像,他們讓他高中畢業後去讀法學專業,以便將來可以做一個能掙大錢的律師。然而馬斯洛對法律毫無興趣,僅僅學了不到一個月就自己轉學去了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系。其實他那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歡心理學,他可能只是單純想逃避法學而已。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心理學老師——我們前面曾經濃墨重彩介紹過的構造主義心理學創始人鐵欽納。然而接下來並不是喜聞樂見的「名師出高徒」故事,而是另一段心酸往事的開始。

馬斯洛很快就發現自己遇到了一個枯燥乏味而又十分執拗的老師(像是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裡的華山派弟子令狐沖一樣)。鐵欽納以研究心理學零散元素為核心的構造主義心理學雖然曾經一度在美國心理學界佔據半壁江山,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已經崛起的大背景下,更顯得格外無聊而瑣碎。他很快就厭倦了這種學習,自己跑回到了原來的學校,寧肯繼續學法律……

翌年,馬斯洛不顧父母強烈反對,和他的高中初戀,也是他的表妹結了婚。婚後的馬斯洛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該如何度過,想來想去發現自己居然還是對心理學舊情難忘,於是他又換了一所學校上學,即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在這裡他接觸到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並且和幾乎所有的年輕初學者一樣,立刻為這種看上去簡單明瞭的科學心理學思維所傾倒。他宣稱,真正的生命是從結婚和轉學威斯康星大學時開始的,大約從他師從行為主義心理學家G. 赫爾開始,馬斯洛才算是真正迷上了心理學。

隨著馬斯洛對另外幾種心理學流派如精神分析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等的瞭解愈加深入,他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興趣也日漸消退了。天才的世界總是我們凡人很難理解的,大概年輕時候這種對學術觀點比較「隨心所欲」的態度,也是他天才的一部分吧!

馬斯洛在談到自己為什麼放棄行為主義心理學時講了一件有趣的事:他的大女兒出生後,他在帶孩子的同時也在觀察她成長中的各種行為和心理變化。隨著觀察的深入,他越來越感覺不可思議——一個像小蟲子一樣只會蠕動的嬰兒,不知怎的就學會了咯咯大笑,學會了爬行、翻身、學會了喊爸爸媽媽……這些神奇現象使他領悟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們企圖從研究小白鼠等小動物的結果中反推解釋人類行為的做法,根本不切實際。因此他在回憶錄中說:「我敢說,凡是親身養育過小孩的人,絕不會相信行為主義!」

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跟那些動物和機械不一樣。心理學研究應該把人當成人來研究,而不是當成機械或者動物來研究,這也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萌芽。

帶著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深深怨念和強烈的求知慾,刻苦攻讀的馬斯洛在威斯康星大學接連拿下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並且他研究世界各種猿猴行為的博士論文獲得了圈內人士的一致認可。然而1934年,即將畢業的他卻面臨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問題:找工作。

換到正常的年月,像他這樣的名校博士不該愁工作。但是那是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造成的大蕭條正在美國蔓延,羅斯福的新政尚未完全見效。這個時候想找一個能養家餬口的工作,對沒什麼家庭背景又是猶太人身份的馬斯洛來說真是難比登天。還好,這時候他遇到了一位貴人:桑代克。

桑代克的生平和學術地位我們前面曾經詳細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只需知道他當時已經是美國心理學界的大咖之一,而且他還是一個好人。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桑代克剛剛接了一個大項目,做關於「人性和社會秩序」的研究,別的不敢說,經費有的是。一個朋友把馬斯洛介紹到了他這裡做研究員,負責確定遺傳和環境因素對人類社會行為的影響程度。這也是他們相識的開始。

然而好景不長,馬斯洛的「天才病」又犯了。有一天,他給桑代克寫了一份「備忘錄」,實際上是一份「反書」。他認為桑代克的這個「人性和社會秩序」研究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所有人類活動都是基因和文化因素的混合體,人性只是一個偽概念。馬斯洛其實也知道自己不該放棄這個養家餬口的工作,但是他的個性太強以至於無法在自己不喜歡的研究當中待一秒鐘。

當馬斯洛被桑代克叫進辦公室的時候,心裡是非常不安的,老闆會不會大發雷霆?會不會罵他忘恩負義?會不會讓他立刻捲鋪蓋走人?不過他預想中的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桑代克笑瞇瞇地看著這個年輕人,告訴他,現在他可以離開這個研究組去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情,工資還會繼續照常發給他。如果他一直找不到工作,桑代克甚至願意資助他一輩子。

馬斯洛驚呆了!這是為什麼?桑代克解釋說:「你在進組的時候各項測試都頂尖水準,智商水平我都望塵莫及。如果連我都不相信智力測驗的結果,那麼誰還相信呢?所以我想,還是應該讓你獨立思考,去做自己喜歡的研究,這樣對你對我,甚至對這個世界都將是最合適的。」桑代克甚至連自己的辦公室和辦公桌都送給了馬斯洛,讓他安心工作,不用擔心後路。

馬斯洛長了26歲,第一次被生活這樣溫柔以待,他感動得流下眼淚。也許正是在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什麼是人性的光輝,一種積極的心理學思維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這就是後來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在這一時期馬斯洛又接觸到了幾位從歐洲大陸避難到美國來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比如弗洛伊德的再傳弟子、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和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馬斯洛完善了自己的「動機與人格」理論,真正開始了開宗立派的進程。

卡倫·霍妮的老師是弗洛伊德的大弟子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因此馬斯洛也可以算得上是弗洛伊德的再再傳弟子。如果再聯想到他曾經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學習經歷,我們可以說馬斯洛這個窮小子從一開始就有著兩大心理學學派的背景,最後融會貫通成了一門全新的神功。

1943年,馬斯洛在《心理學評論》中發表了著名論文《人類動機論》(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他在論文中亮出了自己完全不同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新觀點:人類的行為是被自己的「需求」所決定的,只有還沒被滿足的「需求」才能影響人的行為。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層次理論,該書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誕生的標誌之一。

與精神分析心理學相比,人本主義心理學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重視現實裡一個人的內心衝突,信奉「活在當下」,而不是幾乎每一個心理問題都要追溯到童年的心靈創傷。如果是對待同一名抑鬱症患者,弗洛伊德在治療時可能會從他的每一件童年小事問起,直至患者回憶起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件——而且多半和性有關。然後弗洛伊德就會宣佈他的抑鬱症因此而起,通過反覆的回憶和分析,最終達到治療目的。而如果給他做咨詢的是馬斯洛,就不會這麼麻煩了,經過「共情」之後很容易就可以獲知,他的抑鬱症僅僅是因為和女朋友分手或者公司壓力太大導致的,於是馬斯洛就會鼓勵他去面向新生活。

馬斯洛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相信,一個人的心理衝突來自他個人的內心需求,當需求不能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他們相信一個人會為自己的內心負責任,更看重人的潛能發揮,所以總會有解決自己現實心理問題的辦法,他只是沒有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需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全權代理。

那麼,一個人到底需求一些什麼呢?馬斯洛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