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二節 食色,性也 >

第二節 食色,性也

題記:人是一種受本能願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動物。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一生當中爭議最大的一個觀點可能是他這個時期創立的「性本能驅動論」,在1905年出版的《性學三論》中,弗洛伊德把幾乎一切心理疾病的成因都歸結為人類嬰幼兒時期沒有得到滿足的人類本能,或者說性慾望。由此也就引出了精神分析學派早期學術思想中,一個在很多人看來不可理喻的理論「力比多(libido)」。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一切心理活動都來源於性的驅動力,這種性驅動力就叫「力比多」。簡單來說,你吃飯是為了性,喝水是為了性,睡覺更是為了性。人們許多八竿子打不著的行為,其實也是在模仿性行為。比如你生病住院了,醫生給你做藥液注射,可以簡化為插入和射出兩個動作,這就是在模仿性交。總之在弗洛伊德的眼裡,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只是行走的生殖器而已。

按照弗洛伊德的這種看法,現代可能才是歷史上最為崇拜男性的一個歷史時期: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城市裡有著無數高樓大廈,酷似一柱擎天的男性性器官。

當然,我這是開玩笑,請不要當真。

弗洛伊德還有一種「奇葩」的理論,他認為人類從嬰兒期起就有性衝動,成年以後患上精神病或神經症,很多是因為小時候性的衝動沒有被滿足。弗洛伊德按照人在不同的年齡,將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體的不同部位,口腔、肛門、生殖器等相繼成為快樂與興奮的中心。以此為依據,弗洛伊德將兒童的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口欲期(0~18個月):一歲前的嬰兒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他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唯一認識手段。」

2.肛欲期(18個月~3歲):在幼兒2歲到4歲左右,他們感受到刺激肛門時帶來的新奇感覺。在這時期會發現自己會產生糞便,而很興奮,排泄時產生的輕鬆與快感,使兒童體驗到了操縱與控制的作用。這個時期,孩子學會了走路,能用簡單的詞語交流,開始體會到了自主性,他們開始學會觀察環境、探索環境、擺弄玩具,尋找過渡性客體,如絨動物、枕頭、指頭等。

3.性器期(3~6歲):兒童開始關注身體的性別差異,開始對生殖器感興趣,出現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或厄勒克特拉情結。男孩對母親較親近,女孩跟父親親密,企圖排斥母親。喜歡玩一些類似「過家家」的遊戲,扮演爸爸和媽媽。

4.潛伏期(6~12歲):潛伏期又稱「同性期」,最大特點是對性缺乏興趣,男女界限分明,男孩喜歡跟男孩玩,女孩喜歡跟女孩玩,甚至互不往來。潛伏期將伴隨每一名兒童的小學時代,直到青春期這種現象才有所轉變。

5.生殖期(12歲~17、18歲):又稱「異性期」。進入青春期後,生理上出現第二性徵,心理上開始對異性感興趣。關注自身形象,注重外貌、服飾、表現等。青少年竭力想要擺脫父母的束縛,也容易與父母產生衝突,出現了「第二逆反期」。所謂青春期父母難熬,多半是因為孩子在生理上快速發育的同時又遇到了心理上的過渡期。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發育的每一個時期都要滿足他們對身體器官的慾望,否則這些未能被滿足的性能量就會隱藏到潛意識當中,一旦時機成熟進入意識當中,就會引發心理問題。比如說一個人成年之後如果還特別喜歡吃棒棒糖,他就有可能在潛意識裡藏著滿足「口欲期」的成分。有趣的是,弗洛伊德本人是一個大煙鬼,他每天都要抽上至少20根雪茄,為此後來還患上了口腔癌。如果我們用他的理論分析他自己的話,會不會得出一個他沒能走出「口欲期」的結論?

弗洛伊德對他提出的「性本能驅動論」或者說「泛性論」愛逾珍寶,為了維護它,他不惜和任何人戰鬥到底。在筆者看來,如果弗洛伊德僅僅是說性本能可以驅動人的心理活動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把人類所有的心理活動全部歸結到性本能上就讓其他精神分析學家們有點「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味道。他的好友兼導師布洛伊爾和他決裂,原因之一就是他主張精神疾病的來源是患者受到過的精神創傷而非性衝突,這觸到了弗洛伊德的逆鱗。不過最讓弗洛伊德黯然神傷的是,連自己悉心培養的幾位弟子,最後都放棄了性本能驅動論,與他分道揚鑣。

第一個與弗洛伊德爆發爭吵的是阿德勒,他也是奧地利醫生,是最早加入弗洛伊德「星期三研討會」的成員之一,算是弗洛伊德學派的「大師兄」,弗洛伊德也與他亦師亦友。本來兩人感情甚篤,但是阿德勒的學術思想與弗洛伊德還是存在較大差異。他主張人的心理變化雖然是一種個體行為,但是仍然會受社會影響而不僅僅只是自己的本能衝動,並公開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弗洛伊德聞之大怒,研討會也不歡而散。

隨之,阿德勒退出精神分析協會,自創一門名為個體心理學(inpidual psychology)的新學說,建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自己去玩自己的了。阿德勒的學說在今後說人本主義心理學時我們還會聊到。

如果說阿德勒的「叛逆」只是讓弗洛伊德震怒的話,那麼榮格的出走就讓弗洛伊德痛不欲生。榮格跟隨弗洛伊德長達六年,是他最喜愛的一個弟子,也是一位解夢大師,一度被視作是精神分析學派的繼承人。1910年弗洛伊德創立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時讓他擔任了主席,也可見對其器重。

關於兩人關係破裂的原因,榮格在自己的自傳中這麼寫道:

我仍然能夠生動地回想起弗洛伊德是怎麼跟我說的:「親愛的榮格,請您答應我永遠不放棄性慾的理論。這是一切事情中最根本的。您知道,我們得使它成為一種教條,一座不可動搖的堡壘。」……首先使我感到震驚的是「堡壘」和「教條」這兩個字眼兒;因為教條,也就是說,一種不准批駁就加以相信的東西,其設立的目的只是為了一勞永逸地壓制各種懷疑。但這卻與科學的判斷再也沒有關係,而只與個人的衝動有關係。這就是插進了我們的友誼的心臟裡的東西。我知道自己絕不可能接受這樣一種態度。

榮格不但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且反對把無意識僅僅歸結為個體無意識,他自己發展出了一門名為「集體無意識」的獨門武功。1914年,榮格辭去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職務,真正與弗洛伊德決裂。他的心理學理論被稱為「分析心理學」(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y)的新學派,又稱「榮格心理學」。榮格的成就以後我們也會講到。

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開始反思「泛性論」的功過是非,越來越多地思考生與死的問題開始把生與死的本能驅動也算到「力比多」中去了。這可能是緣於長達數年的世界大戰,而他的兩個兒子又都在軍中服役,時刻面臨死亡的危險,也可能是每一個老人晚年時自然而然的變化,總之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唯樂原則》中,弗洛伊德提出了兩種新的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每個人都有求生的本能,這一點不必多說,那麼「死本能」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弗洛伊德認為,當人在生活中感受不到足夠的快樂,或者精神壓力讓自己感受到痛苦時,存在於潛意識當中的求死慾望就會變得強烈起來,而當人們求死的動機過於強大時,就會進一步影響到意識,從而引發心理問題。舉個例子:當你站在高樓的樓頂時,有沒有那麼一個瞬間,想要前跨一步跳下去?這可能就是潛意識中的一種求死衝動吧……

坐在高高的樓頂,你有沒有一躍而下的衝動?

晚年弗洛伊德還把「無意識」理論發展成了一種新的人格層次理論,即「自我,本我,超我」理論。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分為了三個層次:一個是只知道依本能行動的壞小孩,叫本我;一個是按照法律和道德行動的好小孩,叫超我;還有一個隨波逐流,誰贏了幫誰的小孩,叫自我,也就是外在表現的我。好小孩跟壞小孩打架,好小孩贏了,人的性格就偏高尚,壞小孩贏了,人的性格就偏低劣。當然,還有很多時候,好小孩跟壞小孩打起來僵持不下了,人就會表現得非常糾結焦慮,這也是許多心理問題的來源。

「無意識」的研究、性本能驅動論(包括後來的生本能和死本能驅動論)以及人格三層次理論,共同構築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大廈,也讓他被後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但是在和他同一時代的心理學家們如約翰·詹姆斯、鐵欽納、華生等看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根本不能算是心理學的名門正派,而更像是一個武功高強的邪派高手,一個徹頭徹尾的異類。之所以被同時代的心理學家如此評價,除了因為早期心理學界比較保守之外,也是因為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跟心理學界普遍的認識是背道而馳的。

1909年,應美國心理學界名宿斯坦利·霍爾之邀,弗洛伊德訪問了美國,並與當時的美國心理學界大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當時的美國心理學盟主約翰·詹姆斯對弗洛伊德說,你的學說理論性很強,很系統很完備,非常適合我們根據它進行全面的實踐檢驗。最終,這些實踐會證明你的理論是錯誤的,我們也就能修正它,推動心理學發展。

在主流心理學界看來,弗洛伊德的學術觀點是「不科學」的,原因是他一沒有實驗的支撐,二沒有對意識的直接觀測,只有治療經驗的總結和自己的腦補。說不好聽一點,跟現在的民科差不多。當然了,老弗本人並不願意摻和心理學界的那堆破事兒,本身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心理學的爭論就快打出狗腦子了,自己摻和進去做什麼?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醫生而不是什麼心理學家,自己的理論能用來治好病就行了,是不是正統的心理學對他並不重要。

倒是他的弟子榮格後來憑藉著嚴謹的研究態度和考察與實驗,加入了主流心理學圈子,讓自己的分析心理學正式成為心理學的名門正派。在反對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家們走投無路的時候,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接納了他們,在由此成為心理學大師的同時,也把精神分析學說引進了主流心理學界。

弗洛伊德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於心理學的範疇,他的性本能驅動論不啻於在思想界投下一枚炸彈——在達爾文把人類肉體上區別於動物的觀念砸碎之後,他把人類在精神上的優越感也扒了個精光:原來所謂「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只是一種被生理本能驅動的可憐又無知的動物罷了。他的這一觀點在當時剛一提出時就爭議很大,以後爭議也是連綿不絕,到今天已經影響到了哲學、文學、美術等多個人文領域。

弗洛伊德的晚年可謂眾叛親離又多災多難,他患上了口腔癌症,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留在他身邊的弟子只剩下了他的小女兒,同時也是他學術思想的繼承人安娜·弗洛伊德。身為猶太人,在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佔領後他又不得不離開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維也納,到英國倫敦避難。並於1939年在那裡去世,享年83歲。

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後來幾經改革,現在已經是心理學理論的幾大支柱之一,他的名字在後世也變得婦孺皆知。美國心理史學家E. G. 波林(就是前面鐵欽納那個不會抽煙偏要強行抽的學生)評價說:「弗洛伊德使潛意識心靈這個概念變成了常識……如果誰想在今後三百年裡寫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了。」

頓悟瞬間:你想殺死自己的父親嗎?

題記: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

曾經有一種表現父女情深的說法流傳甚廣,叫做「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在筆者看來這句話很誇張,甚至有些肉麻。父女之間當然會有依戀之情,但是這句話總讓我想起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觀點。如果你知道了弗洛伊德「發現」的俄狄浦斯情結和厄勒克特拉情結,大概你也會毛骨悚然吧……

弗洛伊德有過許多貌似大逆不道的觀點,不但在他生活的年代遭到過衛道士們的批判,甚至到今天還會讓許多人難以接受。比如他認為性慾是人類一切意識和潛意識的本源,再比如說我們本篇要講到的戀父戀母情結。

弗洛伊德把他提出的這一心理現象叫做「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complex)和「厄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complex),分別代指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為什麼要給它們取兩個冗長又拗口的名字?和本書很多章節一樣,我們又要從遙遠的古希臘時代說起。

俄狄浦斯是古希臘偉大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他是某個小國國王的兒子,很小時得到了太陽神阿波羅的神示:預言他將會殺死自己的父親,並娶自己的母親為妻。為了躲避這一悲慘的命運,俄狄浦斯只好遠走他鄉,浪跡天涯,來到了一個名叫忒拜的城市,做了那裡的國王,並娶了先王的寡妻伊俄卡斯忒。但是陰差陽錯,最終俄狄浦斯發現死去的忒拜先王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而且正是死在自己的手上。真相大白之後,伊俄卡斯忒自殺,俄狄浦斯被流放。

後人根據《俄狄浦斯王》畫的油畫

儘管在故事裡俄狄浦斯是無意中殺死了父親,娶了母親,但是弗洛伊德認為,他的行為正好契合了小男孩潛意識當中的某種慾望,即殺死自己的父親,奪走自己的母親,也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

厄勒克特拉同樣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角色,出自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俄瑞斯忒斯》。她的父親就是偉大的邁錫尼國王、率領遠征軍用木馬計戰勝特洛伊人的希臘萬王之王阿伽門農。他雖然是一位蓋世英雄,卻與自己的妻子不和,凱旋歸國之後被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和情夫用利斧謀殺。厄勒克特拉十分愛戴自己的父親,發誓要為父親報仇,於是偷偷把自己的弟弟俄瑞斯忒斯送出國外流亡,並派遣忠僕照料。她自己則留在國內監視自己的母親和繼父。故事的最後,俄瑞斯忒斯學成本領回國殺死了那對害死自己父親的狗男女,厄勒克特拉也最終獲得了解放。

在這個故事裡,雖然殺死母親和情夫的不是厄勒克特拉本人而是她的弟弟,但是弗洛伊德認為,在父親被謀殺時俄瑞斯忒斯年紀尚幼,正是厄勒克特拉對父親的愛十分深沉才使得她把弟弟送走並策劃了後來的一系列復仇。所以厄勒克特拉情結被用來指代兒女對父親的深愛,甚至為此可以殺死自己的母親。

不過筆者有個小小的疑惑,在《俄瑞斯忒斯》這個故事裡,為什麼兩名子女的「俄狄浦斯情結」統統消失了呢?

為了方便,我們下面把「俄狄浦斯情結」和「厄勒克特拉」情結統稱為戀父/母情結,弗洛伊德認為,殺父娶母是每一個男孩隱藏起來的夢想;弒母嫁父是每一個女孩的終極情結。對一個初次接觸精神分析學派的人來說,這樣的理論無疑具有十足的精神衝擊力:我真的有過這麼「禽獸不如」的惡劣想法嗎?對父母有過孺慕是人之常情,但是我真的想要娶/嫁他們嗎?真的想要殺死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嗎?天哪,這太瘋狂了!作為正常人,只要在腦子裡想像一下那個場景就覺得完全不能忍啊!我們不禁要問,怎麼會有弗洛伊德這樣變態的心理學家呢?可能已經有很多正義的讀者拔出了刀。

好吧,讓我們先把手裡的刀放下看看弗洛伊德是怎麼解釋這個問題的。在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看來,它們的形成原因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在兒童性心理發展的「性器期」,也就是大概3~6歲時,他們的性要求是通過異性家長來滿足的。比如說男孩明明過了吃奶的年齡,而且已經斷奶,還非要咬著母親的乳頭才肯睡覺。女孩在過家家的時候要父親扮演毛絨玩具的爸爸,自己扮演媽媽,等等。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和父/母的接觸和愛慕,和對離開父/母的恐懼心理,他們產生了對同性家長的嫉妒乃至仇恨心理。當然,絕大部分孩子都不會做出俄狄浦斯或者厄勒克特拉那樣的弒親之舉,但是這種情結將是每一個人潛藏在心底最隱秘地方的一個秘密,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把它體現出來。

很多女生會比較喜歡一個歲數比自己大的,比較成熟穩重的男性做自己的伴侶;很多男生會比較喜歡比自己歲數大的、會在生活上照顧自己起居的女性做自己的伴侶。雖然在我們看來,這些情況並不能概括所有人的性選擇傾向,但是在弗洛伊德看來,以上兩種行為就是戀父/母情結的典型體現,可能距離殺父娶母/弒母嫁父也就一線之隔了。

這樣看來,戀父/母情結實際上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種假說,是他基於自己「力比多」推動人格演化理論的一部分。我們前面說到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派的思想很多都來自於自己的假設和推斷,無論是意識和潛意識、「力比多」還是他對夢的解析實際上都是他在臨床治療中自己總結的理論,並沒有經過正規的心理學實驗驗證,也沒有人體生理學和解剖學上的解釋,所以一直以來爭議非常大,最後就連他最看中的兩個學生榮格和阿德勒都先後開始反對他的理論,並且開創了「新精神分析學派」。戀父/母情結正是新精神分析學派最為反對的弗洛伊德理論之一。

在新精神分析學派看來,在成長過程中男孩對母親、女孩對父親的依戀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既有人類作為動物的生物性本能,也有在父母陪伴和幫助其長大過程中獲得的感恩之情。不過和弗洛伊德的說法不同,新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女孩對母親、男孩對父親並沒有因為嫉妒帶來的仇恨心,他們之間的關係和孩子對異性家長之間的孺慕之情並沒有什麼不同。事實上現實中新精神分析學派既不承認性慾是人性格形成的主要驅動力,也不承認弗洛伊德的兒童性心理發育週期。

不過無論哪種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都承認父母對兒童幼年時期陪伴的重要性。父母的陪伴是教育兒童最好的方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非智力因素方面,是需要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來完成的,比如:情感培養、性格塑造、習慣養成,以及責任、自信的養成等。童年時期與父母接觸中留下的心理陰影,也確實會讓一些兒童對父母產生某種強烈的愛戀或者嫉妒與仇恨心理。筆者就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說某人小時候學習不好,經常被父親毆打,長到青春期時就因為瑣事把父親謀殺了。不過這種案例不但少,而且細究起來,恐怕跟弗洛伊德所說毫無關係——可能這些非典型性的案例就是弗洛伊德那變態到嚇人的戀父/母情結最初的靈感來源。

所以說儘管俄狄浦斯情結和厄勒克特拉情結並不是心理學界普遍認可的理論,但為人父母者仍然可以從中受到啟迪,怎樣和幼年的子女交往,是一門大學問啊!

按理說講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是我還想再說一段八卦。話說弗洛伊德有六個子女,其中唯一走上精神分析學道路的卻是他最不看重的小女兒安娜·弗洛伊德。他們父女之間的愛恨糾葛長達近半個世紀之久,其中的過往可謂一言難盡。

據說在安娜出生以前,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個男孩。所以安娜自幼缺少父愛,她自己曾在與朋友的信函中稱當時如果有避孕藥,她是不會來到這個世界的。可是這反而更讓她加深了對父親的崇拜和依戀。在她非常小的時候就開始對精神分析這門新興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4歲時終於獲得了父親的首肯,參與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討論活動。不知道確實是因為她真的熱愛精神分析,還是因為對父親的那種深深的依戀,高中一畢業,安娜便義無反顧地展開了對精神分析的熱切追求,成了弗洛伊德身邊的助手。陪他參加演講會,做各種記錄等,慢慢走進了精神分析學科的圈子裡。

弗洛伊德和小女兒安娜在一起

23歲那年,安娜患上了「白日夢」,整天被噩夢糾纏,睡覺也睡不好,生活也沒精神。用現在的話說,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作為臨床心理醫師的弗洛伊德便開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為女兒治療,這一治就是4年。父女二人朝夕相處,安娜也得以系統學習精神分析學派的知識並向父親請教各種問題,終於成長為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

1924年,安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學會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研究報告:《擊敗幻想和白日夢》,這是一份針對「白日夢」患者的個案研究,而實際上研究的對象正是她本人。後來她在學術上愈發精進,1936年她發表了著名的《自我與防禦機制》一書,擴展和深化了防禦機制的概念與功能,為自我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學領域。她一度還曾擔任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弗洛伊德晚年患上了口腔癌,始終陪在他身邊照顧起居和擔任看護工作的,只剩下小女兒安娜。直到父親去世她都是其助手、秘書和代理人。特別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黨開始屠殺猶太人,為了保護重病的父親,安娜一度被蓋世太保逮捕,費盡千辛萬苦才逃出虎口。

安娜對父親的忠誠不但體現在生活上,也體現在學術上。弗洛伊德的晚年,他的學生們大多數都叛離了傳統的精神分析學派,自立門戶,只有安娜全盤繼承和發揚了父親的思想,讓「弗洛伊德學派」得以傳承和發展了下去。《普通心理學評論》(2002年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項最新的調查研究結果,其內容是對20世紀的心理學家的知名度進行評比,列出了最具知名度的100位心理學家,安娜·弗洛伊德也和父親一起名列其中,成為心理學史上的一段傳奇。

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女孩子最初表露的感情,就是對父親的愛慕。」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觀察安娜的戀父行為後有感而發。

想想也挺有趣的,如果把弗洛伊德的學生們看作是他精神上的「兒子」,那麼他們對弗洛伊德思想的「背叛」也就微妙地符合了他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而另一方面,安娜對弗洛伊德的無條件依戀,則是對「厄勒克特拉情結」最好的詮釋。當然這些後來的故事顯然是弗洛伊德提出理論的時候無法預料到的,作為孤證也無法證明弗洛伊德理論的正確,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