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五節 在社會中學習 >

第五節 在社會中學習

題記:對生活環境進行控制的努力幾乎滲透於人一生中的所有行為之中,人越能夠對生活中的有關事件施加影響,就越能夠將自己按照自己喜愛的那樣進行塑造。

——班杜拉

斯金納的社會改造實驗之所以會最終失敗,主要原因當然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不允許他這麼做,不過從心理學角度看,也有著必然失敗的理由——因為他領導的「新行為主義革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讓它在研究某一個人的行為時無往不利,但當他把理論套到一個群體上時,就顯得並不合適了。

這個致命缺陷是什麼呢?斯金納的後輩,新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總結說:事實上人類並不生活在一個個「斯金納箱」或者「桑代克迷籠」裡面,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社會提供的情境裡面,通過觀察和模仿學到了許多行為,所以班杜拉主張應該把人從密封的「斯金納箱」裡面拿出來,放到自然而然的社會環境裡去觀察研究。

班杜拉出生於1925年,博士畢業到斯坦福大學任教已經是1953年了。他所處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心理學「第三次浪潮」風起雲湧的時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主義心理學兩大新學派橫空出世,打破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壟斷已久的統治,新的心理學分支也層出不窮。身處浪潮之巔的班杜拉,也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弄潮兒」之一。他獨創了一門名為「社會學習論」的蓋世絕藝,為略顯古老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又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班杜拉的理論「新」在哪裡呢?首先他並不像某些前輩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比如華生)們那樣完全否認遺傳對一個人行為養成的影響,而是認為遺傳和所處的環境同時塑造著一個人的性格。其次,他和斯金納等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一樣,否認人類大腦僅僅是一個「刺激—反應」的傳導器,他同樣強調了人類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學習主要是通過在社會環境裡面模仿他人完成的。

班杜拉把觀察學習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動作復現、動機四個階段。簡單地說就是觀察學習須先注意榜樣的行為,然後將其記在腦子裡,經過練習,最後在適當的動機出現的時候再一次表現出來。他認為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環境的變化。他們通常是用物理方法來進行的動物實驗以此來創建他們的理論體系,這種研究方法太過於「學究氣」了,對於研究社會一員的人的行為來說,其實沒有多大的價值——斯金納放下手裡的小白鼠,狠狠瞪了班杜拉一眼。

如果你看過老版《西遊記》電視劇,應該會對第二集中孫悟空初入人類社會的情節印象深刻——一隻猴子即使穿上了人類的長衫也還是一副猴子模樣。為了不被揭穿,孫悟空只好一邊走一邊模仿他人的行為方式,其中學人吃麵條一段尤其爆笑。不過你想過沒有,為什麼取經路上的孫悟空猴子模樣收斂了很多,在變化為人類時也能像模像樣?僅僅是因為「七十二般變化」帶來的加持嗎?恐怕不是,現在班杜拉會告訴你,孫悟空之所以越來越像人,完全是因為他這一階段在人類社會中的摸爬滾打和認真地模仿與學習。

現實中當然沒有孫悟空,但如果我們觀察家裡的小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同樣是通過模仿和學習「大人」在社會中表現出的言行舉止來讓自己變得「懂事」起來的。比如筆者家兩歲半的小女兒,看到筆者坐在電腦前打字的時候,就一定要坐過來小手指頭在鍵盤上面敲來敲去,儘管她什麼都打不出來。又比如,前一段時間她在看一部叫「巧虎」的幼教動畫片,沒幾天她就學會了裡面人物的台灣腔國語,並且會管自行車叫「腳踏車」。

1961年,班杜拉為了證明自己的社會學習理論,設計了一個「波波玩偶實驗」。他從幼兒園裡找來了36個男孩和36個女孩,每個孩子的年齡都在3~6歲之間。這些孩子被分為8個實驗組。在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中,24個被安排在對照組,其他的48個孩子被分為兩組,每組24個。其中一組被安排去觀察有攻擊性行為的成人模特,另一組被安排去觀察沒有攻擊性行為的成人模特。這兩組裡面又都分兩隊,一隊觀察同性成人模特,另一對觀察異性成人模特。

試驗之前班杜拉對孩子們的攻擊性做了評估,每個組參與實驗孩子的攻擊性平均是大體相等的。每個兒童在實驗過程中也都保證不會受到其他兒童的影響。孩子們被帶進一個遊戲室,在那裡成人模特們展示出不同的行為。在非攻擊性一組中,在整個過程中只是擺弄玩具,完全忽視了波波玩偶。在攻擊性一組,成人模特則猛烈地攻擊波波玩偶。而且還有語言的攻擊,如「踢死它」等。

10分鐘後每個兒童都分別被帶進最後一個實驗室。這間房子裡有幾樣「攻擊性」玩具,包括錘子、標槍當然還有波波玩偶。房間裡也有一些非攻擊性玩具比如洋娃娃等。孩子們被允許在這個房間玩20分鐘,實驗的評價人從鏡子裡觀察每個孩子的行為,並給出每個孩子攻擊性行為的等級。

經過嚴謹細緻的試驗過程,最終證明了班杜拉的三條預言:1.觀察到成人模特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即使沒有成人模特在場,也會出現攻擊性行為。2.觀察到非攻擊性行為模特的兒童,其攻擊性行為要比另一實驗組和對照組少得多。3.男孩的攻擊性要比女孩強。

試驗結果還發現,男孩更傾向於模仿男性成人模特的肢體行為,而女孩更傾向於模仿女性成人模特的語言攻擊。

波波玩偶實驗的結果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一致的。班杜拉和同事們認為,他們的試驗揭示了特定的行為是如何通過觀察和模仿而形成的。班杜拉指出「社會行為的模仿很可能是在模仿中簡化或走捷徑,並不是像斯金納說的那樣,是通過試錯,一步步逼近得來的」。

和行為主義者們設計的其他各種實驗一樣,「波波玩偶試驗」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不道德的,因為按照精神分析學派的說法,它很可能給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留下一個「心理陰影」,讓他們從此染上暴力行為。當然,對這樣的指控,班杜拉等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是堅決否認的……

波波玩偶試驗照片

1969年,班杜拉發表了社會學習理論的第一部經典著作:《行為矯正原理》。在這本著作中,班杜拉總結了他以往在有關人類行為的經驗研究中的零星發現和思考,使之形成了一個系統化的學習理論體系。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首先是一部有關行為治療矯正的總結。班杜拉提出了很多種很實用的行為矯正方式,很多直到現在還在被廣泛運用。

我們在前一章講到過,斯金納把人和動物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的外界刺激稱為「強化」,到了班杜拉這裡,「強化」又被分成了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直接強化,就像斯金納那樣,給小白鼠花生吃(正強化)或者用電流電擊它(負強化)。第二種叫替代強化,也就是學習者看到了別人的行為之後,模仿和學習他們的行為,比如「波波玩偶試驗」中孩子們對暴力行為的模仿。第三種叫自我強化,指的是一個人根據自己受到自己所定下目標的激勵,對自己行為的判斷——這種行為,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自律,或者叫自知之明。

到了20世紀70年代,班杜拉在「自我強化」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一個「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他所說的「自我效能」是指人在某種特定情境下,對自身能否完成既定目標的一種預期。也可以說,是對自己個人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班杜拉指出了四點影響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和情緒的喚起。這種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應用非常廣泛,對教師心理的研究和學習動機的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效能,反覆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

筆者有一個朋友,他小時候曾經很癡迷數學,而且似乎也頗具這方面的天賦。那個時代「奧數課」還挺流行,我這位朋友當然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此道高手。他每週都去上一次奧數課,教他的老師在下課時會留下幾道題作為作業讓他們拿回去琢磨,到下次課時再交流探討。我們都知道,奧數題往往都是那種偏難怪險的路數,每一道題都需要冥思苦想。我的這位朋友每一周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憑著天賦把題目解出來。

有一次,他發現老師給的題目格外地難,他費盡渾身解數,才在上課前一天的晚上熬夜把題目做了出來,滿滿地都是成就感和對老師的怨恨。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看到他交上來的解題過程大吃一驚:因為老師上一次課時一時疏忽,給他的是一道大學高數題,如果用微積分會很容易解出來,但是用高中知識來解就非常難了。而我的那位朋友只用到了高中的知識,就推導出了結果,而且思路上隱然把微積分重新發明了一遍。

在這個案例當中,我的朋友正是因為每次都能解出老師的問題而形成了十分良好而強烈的「自我效能」,當他拿到一個比以往都難上許多,甚至不是現階段的他能夠解出的題目時,這種「自我效能」就起到了十分強烈的激勵作用,讓他完成了本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華生、斯金納和班杜拉三個人,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在三個時期的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們三人的理論成果既一脈相承,後者對前者也有著明顯的進步和改善。從華生簡單的「刺激—反應」模式,到斯金納的「學習—強化」模式,再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多種強化」模式,在整整半個多世紀的進化過程中,行為主義心理學始終堅持了這種「在繼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繼承」的進步過程,不斷推陳出新,從而始終能夠在心理學主流學術理論中佔有一席之地。


(1)  「薛定諤的貓」是一個把微觀世界裡的量子現象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按照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在這個試驗中,如果不對貓進行觀察,它將處在「既死又活」的疊加態。

(2)  路徑依賴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道德拉斯·諾斯總結的理論,是指人們總是會按照曾經成功的路徑和方式去做另一件事。他以此來解釋人類歷史上的經濟制度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