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八卦心理學 > 第三章 劍走偏鋒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狗血往事 >

第三章 劍走偏鋒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狗血往事

第一節「虐狗狂魔」巴甫洛夫

題記:自己動手,自己動腳,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是我們實驗工作的最高原則。

——巴甫洛夫

20世紀初,心理學理論一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構造主義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等諸多理論像雨後春筍一般接連冒了出來,也是在此時,那個困擾心理學發展的神秘惡魔第一次展露出了自己可怕的身影。

這個惡魔其實說穿了一文不值:人類無法真正讀取大腦的思維活動。我們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思考,是因為大腦皮層中成千上萬個神經元的活動,是這些神經細胞之間在傳輸生物電,然而即使是今天,我們對這些神經元到底是如何通過活動產生思維能力仍然一無所知,一切關於思維活動產生過程的研究都停留在猜想階段。這樣一來,一切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進行到「思維」這一步時就不可避免地碰了釘子,再也進行不下去。那些早期的心理學家們不管是馮特、鐵欽納還是詹姆斯,儘管他們有著一整套心理學理論,但卻無法通過實驗來驗證,從而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像在沒有路燈的夜裡走在大街上,只能通過劃著火柴來照明前方的路,但當火柴燃盡時,四周仍是漆黑一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種聲稱可以繞過「觀察大腦思維」這塊巨大的石頭,直接達到彼岸的心理學學派產生了,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聊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在誕生之初,它曾被認為是「歪門邪道」,甚至連「行為主義」這個詞本身也來自於當時主流心理學家對這種新興研究思路的嘲諷。但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很快便成長成為心理學的主流思想之一,我們今天的心理學從業者也都或多或少受到過它的影響。那麼行為主義心理學到底有著怎樣獨特的魅力呢?我們不妨從它的誕生說起。

追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連串充滿狗血的故事。它的奠基人之一巴甫洛夫至死都對心理學十分鄙視,從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它的另一位奠基人桑代克做動物神經實驗的最初目的只為了混個學分好早點畢業去追妹子;它的集大成者約翰·華生因為桃色事件被整個心理學圈子驅逐,後半生40年只能去從事廣告行業;它的另一位集大成者斯金納最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背離了行為主義的基本原則……

說起巴甫洛夫,我們或許更熟悉他們家的狗,畢竟「巴甫洛夫的狗」和量子物理學家薛定諤那只「既死又活的貓」(1) 一樣,是科學史上被折磨得最狠的兩只可憐動物。但其實「薛定諤的貓」只是一個思維實驗,巴甫洛夫的狗卻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虐狗狂魔」的稱呼他還真是當之無愧。除了做過我們中學生物課本上學的「條件反射」實驗之外,巴甫洛夫也確實是一位值得我們銘記的科學偉人。

巴甫洛夫全名叫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出身於沙皇俄國的一個宗教家庭,父親和母親都是東正教的牧師,他從小到大都是在宗教學校裡度過的,如果沒有意外,他也會按部就班地成為一名傳教士。但是巴甫洛夫成長的年代正是沙皇俄國實現近代化的關口,早在上中學時,年輕的巴甫洛夫閱讀到了大量自然科學書刊,比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俄國著名生理學家謝切諾夫(Ivan Mikhailovich Sechenov)1863年出版的《腦的反射》。潛移默化間,他把上帝拋到了九霄雲外,對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理學和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1歲那年,巴甫洛夫考入聖彼得堡大學,在這裡他接受了系統的生理學學習,不久就在導師指導下憑借一篇研究胰腺神經作用的論文獲得了金質獎章,從這時起,巴甫洛夫開始把生理學和神經學作為自己畢生從事的事業,至死不渝。和我們想像中不同,巴甫洛夫的整個前半生所研究的都是高等動物的消化系統及其神經作用機理,他甚至還創立了一門名為「神經營養學」的新學科。而我們熟知的「條件反射」實驗竟然也只是他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統時一次靈感勃發的產物……

1900年前後,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胃液分泌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在狗被餵食的時候,胃液當然會分泌出來;但是在沒有被餵食的時候,偶爾也會有胃液分泌,而且這種胃液的分泌現象完全找不到規律。巴甫洛夫想,一定有某樣東西讓狗知道自己進食的時間快要到了,正是這種「進餐意識」刺激了狗的胃液分泌。但是,到底是什麼呢?還是來設計一個實驗吧……

巴甫洛夫虐狗的實驗過程非常著名,相信各位讀者也都學過,我就不贅述了。大致做法也很簡單:在狗獲得食物時用節拍器放15秒鐘的節拍(或者搖鈴),這樣狗在每次聽到節拍時都會分泌唾液和胃液。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即使只播放節拍不給狗食物,狗也會跟隨著節拍分泌唾液和胃液了。從這個實驗裡面,巴甫洛夫推知,狗經過了幾次「節拍器響就會有食物」的經驗後,將「節拍器響」作為「有食物」的信號,從而引發了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巴甫洛夫把這種現象稱作「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虐狗實驗示意圖

當然巴甫洛夫的實驗做法沒有這麼簡單,肯定要有對照組,有定量分析,不過我們這裡都簡化掉了。後來巴甫洛夫在自己的弟弟身上重複做了一次類似的實驗,每當要吃飯時就在弟弟耳邊敲打節拍器,最後發現結果與狗狗幾乎別無二致,他弟弟也染上了聽到節拍就會食指大動的毛病。不過和無法反抗的狗狗不一樣,發現是巴甫洛夫在搞鬼的弟弟火冒三丈,一巴掌把他打倒在地,不愧是俄羅斯戰鬥民族的子孫。

巴甫洛夫把意識和行為看作「反射」,也就是人類機體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對自身感受到的刺激的規律性反應。反射也分為兩類:機體生來具有的、對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義的反射,比如說我們鼻子癢了就會打噴嚏,皮膚被刀子劃破了就會感覺到疼痛,這些自然而然的身體反應,稱作無條件反射;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後天習得的反射則稱作條件反射,比如說上文中巴甫洛夫弟弟在聽到節拍時會感覺到餓並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認為,人的心理和精神,一切智力行為和隨意運動,都是對信號的反應,都是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這個結論聽上去似乎平平淡淡,而且似乎非常生活化、非常容易理解,對不對?但如果我們和之前講到的心理學史聯繫起來,就會發現這個實驗的結果到底有多麼震撼!

從遠古時代到20世紀初,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們都有一個隱形的預設前提,即我們的身體中存在一個會學習、會思考,可以對自己發號施令的「靈魂」,或者說「意識」。不管是唯心主義者還是唯物主義者,至少在一點上是一致的:控制自己身體的是一個整體的「自我」,它也是我們自己的「人格」。但是現在巴甫洛夫打破了這種幻想:其實「自我意識」根本就是一種錯覺,什麼精神啊、靈魂啊、思維啊統統都不存在!人的所謂「思維」其實就是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做出的應激反應而已,人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並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只不過是神經活動的奴隸而已!

儘管以上的結論並非巴甫洛夫首創,自從達爾文證明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人類只是動物的一種後,就有人開始思考「人的意識是否存在」這一問題,但直到巴甫洛夫的實驗,我們才終於再次確認,人類並非萬物之靈,只是僅憑本能在生存的一種動物罷了!這一實驗引發的哲學和神學思考很快席捲世界,當然對本書來說這些並不是重點,它對我們心理學界來說才是真實地引發了一場革命。

巴甫洛夫在發現了條件反射學說之後又更進一步試圖把所有的心理學活動都用這種身體—刺激—反應的學說統合起來,為此他又提出了一個「分析器學說」,也就是把控制人體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大腦皮層稱作「分析器」,這樣一來就和用來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包括皮膚、眼睛、鼻子、耳朵、舌頭等知覺器官)、用來做出身體反應的「反應器(包括手、腿、腳、眼睛、嘴巴等用來行動的器官)」一起,構成了一個類似於軍隊指揮系統的完美的閉環:感受器(偵察兵)獲得外界刺激的信號,傳輸給分析器(司令部),分析器發出命令,再由反應器(一線戰士)去執行。

這麼看來巴甫洛夫的學說和後來的行為主義學說還是不太一樣的,儘管他認為人體做出的反應來源於外界的刺激但還是願意設想有一個作為「司令部」的分析器存在,而對於原教旨行為主義心理學來說,分析器這個設定是沒有意義的。

巴甫洛夫還發現,不同的人在形成條件反射時是有差別的,比如說有的人會很快建立起節拍和「餓了」的聯繫,有的人卻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有的人會逆來順受被人做實驗,也有人像巴甫洛夫弟弟一樣會暴起傷人。這些差異歸根結底是由神經過程的特性,或者說是由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不同造成的。他進一步提出了神經類型學說,作為人類氣質和性格的生理基礎。

在巴甫洛夫的這個系統裡,人的大腦皮層有兩個狀態,即興奮和抑制。興奮,就是大腦皮層細胞處於活動的狀態或者較強的狀態;抑制就是大腦皮層細胞處於不太活躍或者較弱的狀態。興奮和抑制是同一事物的陰陽兩極,可以隨時互相轉換,就像我們的情緒一樣,既可以因為一件小事低落一整天,也可以因為一件開心事高興很久。

興奮和抑製作為人類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進程,有三個基本特性,即它們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強度,就是興奮和抑制過程中,神經細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強弱程度,以及神經細胞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是指興奮和抑制兩種過程的力量是否平衡,所以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興奮佔優勢和抑制佔優勢兩種情況。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是指興奮和抑制兩種過程相互轉化的難易程度,有靈活和不靈活之分。

用這三個維度來觀察人類的高級神經活動,又有四種最基本的類型。為了更形象地解釋這四種類型,巴甫洛夫又重新拾起了古希臘生理學家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學說:(一)強、平衡而靈活的類型(多血質),最健康、最活潑、最不容易出現神經性疾病的類型;(二)強、平衡而不靈活的類型(粘液質),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都強,而且平衡,很容易建立陽性與陰性的條件反射,並且一旦建立就比較穩定不易改造;(三)強而不平衡的類型(膽汁質),這種類型的個體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是一種容易興奮、不受約束的類型,所以也稱為不可遏制型;(四)弱型(抑鬱質),個體神經細胞很弱,所以正常強度的刺激也會引起他們的保護性抑制,在刺激作用下,會產生錯亂,甚至衰竭——這種類型的個體常見於神經官能症。

巴甫洛夫的這一系列理論被後人統稱為研究高級神經活動的「巴甫洛夫學說」。有意思的是,儘管巴甫洛夫事實上做的就是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工作,但是他本人卻拒絕被稱為心理學家,他甚至威脅說,如果有誰膽敢在他的實驗室裡使用心理學術語,他將毫不留情地開槍將他擊斃。他認為世界上壓根就不存在「心理學」這樣一門科學,所謂「意識」「精神」等概念全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堅持自己是一個生理學家,或者說他認為心理學只是生理學的一部分,是專門研究神經活動和腦科學的生理學——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筆者倒覺得巴甫洛夫沒什麼錯。

直到彌留之際,巴甫洛夫都念念不忘聲稱自己不是心理學家。儘管如此,鑒於他對心理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人們還是違背了他的「遺願」,將他歸入了心理學家的行列,並由於他對行為主義學派的重大影響而視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在美國心理學教授哈克(Roger R. Hock)撰寫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探索心理學研究的歷史》一書中寫道:「心理學在學習和條件反射方面已擁有了一系列為數眾多的優秀研究,這些研究關注的是動物和人的學習過程。心理學史上的一些最著名的人物,甚至有些不屬於行為科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把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了這個領域——如巴甫洛夫、華生、斯金納和班杜拉等。」這裡所講的「不屬於行為科學領域的知名人物」,很可能指的就只有巴甫洛夫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