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 > 譯者序 >

譯者序

社會認知主要研究人們如何解釋、分析、記憶和使用社會世界中的信息,是社會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不僅對社會心理學的一些經典問題進行了新的解釋,也開拓了一些新的領域。不過,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社會認知的理論和方法都屬於所謂的「冷」認知,只關注有關社會認知概念的表徵和由此得出的推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才開始對基於動機和情感的「暖」認知感興趣,將人的目標、動機和情感整合到一個新的理論體系中去探討社會心理現象,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齊瓦·孔達(Ziva Kunda)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在社會認知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別是在動機性推理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孔達的《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Social Cognition:Making Sense of People)儘管沒有包括社會認知的所有內容,但卻包括了當時社會認知研究的主要研究主題,是對20世紀90年代社會認知研究進展的很好的總結,是一本很有影響的著作。與其他著作相比,本書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與特色。

首先,社會認知不是簡單的信息加工過程,而是一個人構建意義的過程。人作為社會世界的認知者,對於自己身邊發生的新的社會事件總在尋找其變化的原因,即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以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人對社會事件的理解,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信息加工過程,而是一種構建過程,是社會事件呈現的信息與認知者相互作用形成個人意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社會認知者個人的目標、情感、自我觀、信仰和理論觀都對社會事件的理解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對於同一社會事件,兩個不同的人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反應。即使是同一個人,如果他在不同的時間場合有著不同的動機、目標和情感;那麼,他可能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對同樣的情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本書中,孔達所指的認知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純認識活動,而是包括動機、目標、情感、自我等在內更廣泛意義上的「大認知」。

其次,對影響社會認知偏差的各種因素和機制進行詳盡探討是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儘管我們關於社會行為的多數信念和理論是相當準確的,對社會現象進行推理的一些規則經常是有效的,但人並不是一個「完美」認知者,在社會認知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造成這些認知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純認知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不恰當的聯想、刻板印象、啟髮式加工等;一些非認知方面的因素,如期望、 情感、目標、心情、文化等是造成認知偏差的更重要原因。另外,由於人的認知資源的有限性,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人是一個認知的「吝嗇者」,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於社會事件加工都是根據經驗的法則進行自動化、無意識的加工,這也是導致社會認知偏差的重要原因。

第三,對於研究的主題,本書不僅闡述了研究的結果,也對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盡的說明。正如作者所言,普通人和心理學家一樣,對社會認知的本質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只不過這些看法絕大多數是建立在直覺的基礎之上。人的直覺有時候很有用,但有時又會錯得很離譜,因此,對於那些沒有研究證據支持的直覺應持懷疑態度。本書的研究結論是建立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直覺的基礎上。鑒於不同的實驗方法各有長短,作者對於研究方法的細節進行了詳細介紹,以便他人對這些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作出自己的判斷。

總之,我們認為,本書特色鮮明,方法闡述清楚明白,結論科學,內容生動有趣,是瞭解國外社會認知發展的重要窗口。本書不僅適合於學習心理學專業、社會學專業的大學生作為專業教材,其他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也可以把本書作為學習參考書或自學讀物。我們相信,所有關注社會心理學領域的人都會從本書受益。

全書譯者及分工如下:第1章,周治金、周國莉;第2章,朱巍巍、周治金;第3章,姚永松、王佩佩、周治金;第4章,肖力瑋、周治金;第5章,李瑞菊、周治金;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朱新秤;第8章,李瑞菊;第11章,冷海晶、周治金。另外,王伊蘭、顧嘉佳、宋專茂等人做過部分章節譯稿的校對工作。感謝著名心理學家彭凱平先生的信任,建議並推薦我們翻譯此書!感謝責任編輯劉冰雲,為本書作了耐心細緻的校對和編輯工作!

因水平有限,在翻譯的過程中,儘管幾易其稿,譯稿中難免有錯譯和不妥之處,望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