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行為主義 > 樹立消極反應和預防自殺 >

樹立消極反應和預防自殺

我們上述關於消極反應的討論使我陷入沉思。我曾經常常懷疑,為什麼某些行為主義的倫理學專家沒為我們提供這樣一些言語刺激[如果你願意的話,稱它們為「動機」(motives)或「社會價值」(social values)也無妨]。它們將幫助受過教育的人,甚至老於世故的人在身處逆境時也能繼續生存下去。當一個人處於持續飢餓狀態、寒冷、被遺棄、被虐待、被誤解,以及悲傷和痛苦之時為什麼還應該生存下去?以三種「需要」(needs)為基礎的社會學(這三種「需要」是食物、性和住所)無法回答這一問題。在這種環境下繼續生存無法用積極反應的理由加以合理地說明,不管這些積極反應是什麼,或者其數目有多少。我們繼續生存下去的原因在於,無條件的和條件的消極反應使我們不可能在正常的條件下採取必要的積極的步驟來結束我們的生存。我們可能把自己偽裝起來,沉溺於一切我們喜歡的感傷的胡言亂語,談論生活和愛情的樂趣,這些事實似乎就像我已經陳述過的那樣。但是我們從幼兒時期起就被教導說,自殺證明我們有罪。我們從兒時起就牢固樹立起了對利器和毒品的消極反應(條件化的視覺反應)——也就是對一切可能產生傷害或死亡的物體和情境的消極反應。這些是養成的恐懼反應而不是我在上面討論的一般的和溫和的消極反應。圍繞死亡行為建立的條件反應如此之多,以至於看到或聽到「死亡」這個詞便會使個體對待死亡的任何一種積極反應陷於癱瘓。因此,只要個體是「正常的」(或者他今天是正常的),那麼,無論處於何種情境之中,他便不可能自殺。在病理情況下,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只要有機體處於崩潰狀態,自殺就會發生,而且確實會發生。鑒於這一觀點,自殺始終是病理性的,始終意味著個體組織生活的崩潰。可是,在另外一種教養制度下,例如日本人,這種觀點便不正確了:日本人在喪失榮譽時的即時反應便是自殺。因此,在人類中產生所謂「自我保護」(self-preser-vation)定律的不是什麼情緒、本能或其他非習得的反應。從出生起就產生的消極反應只是少數情況,而且是極少數的情況(正如我們已經見到的,人體組織的受傷、燒傷、皮膚撕裂、擦傷等等,以及其他一些令人討厭的刺激、噪聲和失去支持)——對於個體來說,這些本能的消極反應太少,在保護個體方面不會產生很大影響。其他一切反應是通過社會建立起來的。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無條件反應,由此形成消極的條件反應的過程。正是這些內在的消極反應,使我們生命之舟安全地航行在「麻煩的海洋」上。

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有人會向我們提供更加積極的生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