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對外向者的嘉獎? >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對外向者的嘉獎?

我是內向性格,從來不去要求別人,也很難拒絕別人。長大後,我覺得還是朋友少些感覺更自在,因為即使擁有那些關係,我也是處於被利用的一方,而基本不會去利用別人。為了自我平衡,所以我選擇了減少交友,減少親戚往來,感覺這樣更加舒服。

我家外向的人很多,我覺得他們的煩惱之一就是人情債務,今天你送我幾百元,明天我再還你幾百元,感覺這麼折騰有什麼意思,在我看來不拖不欠最好。

而且也許是我自己不要求,也許是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本來也不多,所以我對向我進行索取的人有一種本能的排斥,譬如那些親戚。也一直不想要小孩,感覺也是一種來自他人的索取,而我基本只是奉獻,所以感覺沒有樂趣和嚮往。

我一直是個孤獨的人。從大二開始,我想改變這個性格,並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到了大三下半年,這個努力收到成效,交往的朋友多了起來,差不多每天都能接到5個以上的電話,看樓的大爺經常氣喘吁吁地爬上4樓找我,大喊:「武志紅,有你的電話!」

那時交往的女孩也多了起來,結果甚至被人稱為「花花公子」。

並且,性格似乎也變了,以前鄭重認真的我,彷彿一夜之間變得特別愛開玩笑。原來只能在某幾個人面前比較幽默,那時突然變得對所有人都很幽默。

不過,這種狀況只持續了不到半年,我又恢復了老樣子。免不了要回憶並反省這半年是怎麼回事,一直以為的答案是:變成那樣子,就不是我自己了,我還是做自己比較舒服。

2006年,在上海學精神分析期間,找一個心理老師給我做治療,突然領悟到一點:內向是對我這個內向者的保護。

詳細說來,是我發現自己有一個特點:被索取時不懂得拒絕,該索取時卻說不出口,並且根本就不想索取。

這樣一來,每多建立一個關係,對我而言,整體上意味著損失。那麼,為了自我保護,我最好少建立一些關係。

也就是說,我大二之前那麼多年的內向,其實是對我自己的保護,但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僅僅認為內向是一個糟糕的東西,是一個必須改變的東西,於是我去追求外向。這個追求的確成功了,但我只是多掌握了一些社交技巧,並沒有懂得如何在付出與索取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結果,朋友是多了許多倍,但付出也多了許多倍,這令我很累,於是我又恢復了老樣子。

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再審視自己過去32年的人生,發現其實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許許多多人想與我接近,因為我一直是那種願意聆聽、陪伴並理解對方的人。但是,我自己總是缺乏與太多人交往的渴求,我總能有意無意地找到一些理由,讓與許多人的聯繫逐漸淡下來,最終斷掉。

譬如,大三那一年,我認識的那麼多人,現在幾乎都沒有聯繫了。

對外向者,我們為什麼甘願付出?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當我形成這個初步結論後,審視了一下身邊認識的人,發現的確有許多內向者,看上去非常富有愛心,非常樂於助人,大家很樂意和他們交往。但他們卻一直陷於孤獨中。

我一個朋友說,她的爸爸為人非常友善,許多人喜歡他,但他卻整天在家裡待著不出門。她很焦慮,渴望他能多交往一些朋友,那樣老年會更幸福。她威逼利誘,用盡了各種方法,爸爸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孤獨。

相反,她的媽媽有些霸道,喜歡對人頤指氣使,該索取的時候毫不猶豫,但她的朋友很多,每天都有許多活動。

如果說,內向是對她內向的爸爸的保護,那麼,外向就是對她外向的媽媽的嘉獎。

我這個朋友也有點喜歡對人頤指氣使,所以她和她媽媽一樣,朋友也不少。聽了我這番觀點,我另一個朋友說,對她來說,的確如此,她有一個明確的意識:如果一個關係中,一旦她的付出多於收穫,她就會結束這個關係,不過,這種事很少發生。

的確如此,她的朋友多得不得了,無論她去哪裡,都會有朋友或同事接她送她好好招待她,並且大家多是真心喜歡她。

為什麼,面對外向者,我們甘願被索取?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也是內向者為什麼會內向的答案,但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點複雜。

只付出不索取,這是某些人變成內向者的一個常見原因,除此以外,內向的形成還有其他許多種可能。譬如,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就是一個極端內向者,他的第一個朋友是他的太太,而在認識太太前的二十多年時間中,他居然一個朋友都沒有。

為什麼會這樣?羅傑斯說,這是因為他的父母自視太高,一直對他說,外面的那些孩子多是壞孩子,不要和他們攪到一起。

這句話藏著兩個意思:你待在家中就是好孩子;你交朋友就是壞孩子。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所以羅傑斯主動陷入了孤獨。

追求「好」而遠離「壞」,或者說,追求「善」而遠離「惡」,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

關鍵問題在於,什麼是「好」,什麼又是「壞」。對於年輕的羅傑斯,孤獨是好,不孤獨是壞,但對於其他人,最初的關於「好」與「壞」的認識是怎麼形成的呢?

愛內向的父母,自己變成外向者

在這個問題上,我贊同作為新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的解釋:所謂的好與壞,或善與惡,首先是在關係中產生並在關係中展現的。最簡單的說法是,如果你某些時候被人接受,你就會感覺,這時候的你是好的;如果你某些時候不被人接受,你就會感覺,這時候的你是壞的。

為什麼習慣索取的外向者受歡迎?這個解釋可以回答。因為,外向者主動和你交往,而且看起來喜歡和你交往,這證明了你是「好」的。極其外向的人,極其有感染力,所謂的感染力,我想就是一個信息的傳遞——「我喜歡你們,所以你們是好的」。

所以,一個悖論是,越孤獨的人,可能越喜歡那種習慣索取的外向者。越孤獨,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強有力地敲開了他的保護殼,這種強有力的努力,會讓內向者感受到,他是有價值的,他是好的。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許多家庭有這樣一個結構——父母中一個內向一個外向,而孩子則像父母中的某個人。這種像,未必是認同,甚至恰恰是相反,內向的孩子更愛外向的父母,外向的孩子更愛內向的父母。彷彿是,外向的父母越喜歡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越容易成為內向者;內向的父母越喜歡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越容易成為外向者。

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外向的父母會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這份愛,就會變成外向父母所需要的習慣付出的內向者;內向的父母會向孩子奉獻,孩子要保留這份愛,就會變成內向父母所需要的習慣索取的外向者。

有人愛我,我就是好的;沒人愛我,我就是壞的

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把「收穫多於付出」當成人際交往哲學的朋友,她的父親非常內向。對於這樣的父親,要想和他交往——即要獲得他的愛,索取應該勝於付出,甚至必須要強有力地索取,才能打開他厚厚的殼,從而和他建立深厚的關係。看起來,小時候是她主動在向爸爸索取,其實這是爸爸的渴望,他渴望有人能知道,他多麼需要關係,多麼需要走出孤獨。

同理,一個很內向的朋友,她與媽媽的關係更緊密,媽媽習慣在生活上照料她的一切,但從情感上向她索取。這位媽媽極其外向,於是對女兒的情感索取也相當厲害。媽媽這麼需要她,這種需要是她的自我價值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她為了延續這種自我價值感,於是發展成了一個情感上習慣付出的內向者。

外向者讓我們覺得自己更有價值,於是我們更喜歡外向者。然而,為什麼我們中的許多人是內向者呢?

這一點,從一個內向的成年人的現實關係中是很難找到答案的,這要回溯到他的童年去。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孩子3歲前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和媽媽的關係模式,決定了這個孩子的人格。這個孩子最初的關於「好」與「壞」的觀念,就是從這個關係中發展出來的。套用我前面用過的句式,就是,如果媽媽某些時候對他好,這個孩子就會認為這些時候的自己是「好我」;如果媽媽某些時候對他不好,這個孩子就會認為那些時候的自己是「壞我」。

並且,如果媽媽對他好的時候居多,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整體上是「好我」,至於那些「壞我」,他也能接受其存在。相反,假若媽媽對他不好的時候居多,那麼,這個孩子的真實感覺就會很糟糕,他覺得自己「壞我」太多了,他不能接受這種感受,於是,他會使用一些自我保護方式,把「壞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最常用的方式是將「壞我」投射到別人的頭上。

我認為,對於一個孩子而言,與媽媽的關係固然重要,與父親和其他重要親人的關係也不能忽視。並且,這些關係都有類似作用,如果親人在某些情況下給予了愛與認可,孩子就會覺得這些情況下的自己是「好我」;如果親人在某些情況下拒絕了給予愛與認可,甚至主動傷害孩子,孩子就會覺得這些情況下的自己是「壞我」。

那麼,假若在與親人的關係中,一個孩子最初是通過奉獻來獲得親人的愛與認可的,那麼他就會認為,「奉獻的我」是「好我」,並從此以後會一直追求對別人奉獻。

同時,如果他在嘗試索取時,親人與他疏遠了,甚至批評他懲罰他,那麼他就會認為,「索取的我」是「壞我」,從此以後會不習慣索取,甚至徹底抵制索取,以此保證自己獲得更多的愛與認可。

外向的索取者常藏著很深的內疚

譬如楊麗娟的父親楊勤冀,他是一種極端的情感付出者,這可以在他和女兒的關係中看到。同時,他也是一個極端的拒絕索取者,當他去最好的朋友家做客時,他總是蹲在地下,不肯坐在座位上,並且從不肯喝朋友遞來的哪怕一杯白開水。我推測,他和女兒的關係模式,其實也是他和妻子、他和母親等重要女性的關係模式,即他主要付出,而她們主要索取。他這樣做,是因為他在追求「好我」的感覺,他懼怕一旦索取,那就是「壞我」,而那意味著被懲罰,譬如在童年時得不到媽媽的愛。

當然,這只是內向者之所以內向的一個常見原因。內向的形成,還有許多種原因,例如羅傑斯,他的「好我」是待在家裡,而「壞我」是和小夥伴們「攪在一起」。

我的「好我」是孤獨,是奉獻,而我不習慣索取,也是因為我潛意識深處將索取時的我視為「壞我」,這也有我自己特殊的原因。

任何一個關係中,都要保持付出與索取的平衡。所以,一個主要習慣付出的人,勢必要和一個習慣索取的人在一起,關係才能平衡。反過來也一樣,一個習慣索取的人,更傾向於和習慣付出的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並且,付出者一定會有情感上的價值感,而索取者一定會有內疚。於是,內向者容易清高,而外向者則容易成為被譴責的靶子。

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點。經常,當我和極其外向的人聊得深入之後,都會發現他們內心深處有一個非常封閉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封閉程度,和他們的外向程度成正比。

這個地方,封閉著什麼呢?答案是,更深層次的「壞我」。

不必拒絕付出,但要學會索取

外向者首先是在家中形成的外向,他們學會了向父母某一方進行索取。但這種索取,其實也是在滿足內向的父母的需求。內向的父母,儘管習慣孤獨,但一樣渴望關係,尤其渴望與所愛的孩子建立深度關係。既然他們習慣了付出,那麼他們所愛的孩子只好學會索取,如此一來這個關係才能保持平衡。

然而,索取總會導致內疚,索取太多,內疚就會很重。不管一個關係多麼親密,索取都會導致內疚,如果這個內疚無法處理——即索取者無法給予付出方回報,那麼也會讓一個人形成「壞我」。

一般意義上的「壞我」,與關係的另一方是否給自己愛與認可有關,而這個意義上的「壞我」,更加本質一些。

也因為這個原因,其實人們更樂意付出,而並不樂意索取。假若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向我們索取,我們會更加樂意付出。因此,美國政客馬修斯才在他著名的厚黑學著作《硬球》中說,一個優秀的政客必須學會索取,而且是理直氣壯地索取。

假若我們想建立真正和諧的關係,我們就要學會在需要付出的時候給予豐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時候進行坦然的索取。

假若你是一個只懂得付出的內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確是委屈的,因為你的付出多於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為你的付出,其實會給別人帶來更深層次的傷害。

假若你是一個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確是受歡迎的,的確有許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開他們厚厚的盔甲。同時,你也需要去審視一下,你的內心深處是否有著一個無比隱秘的地方,那個地方,鎖著深深的內疚。

有一次,我從香港出差回來,因為丟了手機的SIM卡,許多人找了我兩天卻一直找不到,於是,重新補辦SIM卡後不久,無數信息從手機中湧出來,其中有好幾件事情是找我幫忙。結果,在必須寫週六心理專欄的最焦慮時刻,我為別人的事情忙了大半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自己在鍥而不捨地尋找有《三國誌5》(一種電子遊戲)的光盤,我找到了十幾種曾玩過的電子遊戲的光盤,但就是找不到《三國誌5》,我很焦慮,並在焦慮中醒來。

醒來的那一剎那,聯繫到內向與外向、付出與索取的話題,我立即明白,和以前一樣,我又想通過沉溺於電子遊戲的方式,來逃避別人對我的索取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知道,《三國誌5》的光盤並不需要找到,我不需要重新沉溺到電子遊戲中以逃避付出,也不需要拒絕別人對我的索取,前天那些事,是必須要做的。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拒絕,而是索取。

這正是海靈格在他的著作《誰在我家》中所揭示的道理,付出與接受,是關係發展的兩個要素,豐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會推動一個關係發展。我們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接受,否則,一個關係要麼會陷入病態中,要麼就會進行不下去。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東莞恆緣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何曉東在為他的公司做Logo時,專門研究了恆的繁體字——「恆」。

恆,最常用於「永恆」一詞。但何曉東認為,恆的繁體字「恆」,從字形上看,左半側是「心」,右半側隱含的意思是「兩個人的戰爭」。他認為,古人發明這個字,想說明的是「心中不停歇的爭鬥即為永恆」。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每個人的一生中,最核心的爭鬥即是善與惡,或好與壞的爭鬥。每個人勢必是視自己一部分「我」為善、為好,而將另一部分「我」視為惡,視為壞。每個人都想行「善」,並以好人自居,即便那些最凶殘的江洋大盜或連環殺手,也認為自己是好人。

最近,我看過美國一部講述隱匿在美國監獄中的一個最可怕的地下組織——長老會的書,一個一度最凶殘的成員後來開始懺悔,他說自己終於真正意識到,很可能他真的錯了,他真的干了壞事,他應該為此承擔責任,並反省自己。

製造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政府爆炸案並導致一百多人死亡的麥克維稱,他之所以製造這起爆炸案,是為了拯救美國。顯然,他也是以好人自居的。

我相信他們是真誠的。

歷史上最可怕的凶殘事件,其製造者幾乎都是以好人自居的。這些凶殘事件的製造者越以好人自居,他們幹的事情就可能越可怕。

按照客體關係理論,他們越以好人自居,對內心的惡就越沒法接受,他們只能將這些惡投射到外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於是,一個越以好人自居的人,就越想打打殺殺,他首先想消滅自己內心的惡,這個願望投射出來,表現為他特別想消滅其他的「惡人」。因為他認為自己太正確了,所以他在設定「惡」的標準時,特別苛刻,很容易將太多人視為「惡人」,並在消滅「惡人」時尤其理直氣壯,尤其可怕。

由此,莊子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所謂聖人,是最少缺點,最少惡的人,甚至乾脆被自己或擁護者美化成沒有缺點沒有惡的人。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有襯托者,大盜因此而生。

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沒有一點缺點,那不是因為他沒有缺點,而是因為他不能接受自己「惡」的地方。於是,他只能將他內心中的「惡」投射到別人身上。於是,他勢必對周圍的人無比挑剔。於是,一個認為自己永遠正確的人,他勢必會認為周圍的人到處都是缺點。

這樣的人,心理學稱之為「偏執狂」。所謂偏執,即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焦點集中在別人身上。他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他認為問題都在別人身上。

當然,話也說回來,一個人不能容忍善與惡在自己心中並存,並因而不能容忍別人指摘自己,根本原因在於他童年得到的愛太少。得到的愛越少,他越認為自己「壞」,他看似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壞」,其實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愛太少。相反,一個人得到的愛越多,他就越容易寬容,首先是對自己寬容,既接受自己的優點,也接受自己的缺點,他看似是對自己有信心,其實是對自己得到愛有信心。

所以,我們如想追求永恆,需記住,永恆不是絕對的善。相反,永恆是容忍善與惡在自己心中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