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6章 實現目標需要思維轉換 >

第6章 實現目標需要思維轉換

在之前幾章裡,你讀到了人們追求的不同目標。現在你可以運用這些知識來決定自己採納哪些目標,給孩子、學生或員工安排(或只是鼓勵他們追求)哪些目標。不過選擇太多,你也許不知該從何下手。你該選擇「進取」還是「防禦」,「表現」還是「進步」的目標?該用「為什麼」還是「是什麼」方式思考?

在做決定前,思考你期待什麼具體的收穫會很有幫助。你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嗎?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你持久耐勞嗎?需要抵抗誘惑做出犧牲才能成功嗎?享受奮鬥的過程與達標同樣重要嗎?需要創造力嗎?需要快速工作嗎?需要準確無誤嗎?很遺憾,沒有一個目標能適用於所有情形。每種目標都有相應的優劣勢。正確的目標就是最適合你處境的目標。這個選擇至關重要,因為它是成功的關鍵。

在本章裡,我會指出達標路上最常見的幾種情況。你會看到面對不同問題或挑戰時應該採用的適當目標。

當你覺得小菜一碟時

老實地說,我們給自己定下的有些目標實在是不難完成。也許任務本身就很簡單,也許至少對你來說是簡單的,輕車熟路——你完全知道每個步驟,也可能已經擁有了達標所需的能力。當達標意味著簡單、順當或熟悉時,採用「表現」型的績效目標或許會對你最有益。我在第三章中提到過,展示自己聰明才智及能力的機會能帶給人極強的動力——尤其是涉及獎勵時。感覺有重要的事迫在眉睫,或有很多事取決於你的表現時,你會感到精力充沛、熱情飽滿——這正是你要把拿手的事做到最好時所需的狀態。

另一個達到簡單目標的方法是採用「進取」型策略。僅僅知道任務的簡單就能帶給我們自信與樂觀。當我們有信心成功時,「進取」型目標能帶來最大的動力。(相反,這時要避免採用「防禦」型目標。當你進入「防禦」的思維模式時,過多自信會導致漠然與疏忽。)若想使目標以「進取」為重,請問問自己能從中獲取什麼,而這些利益又是如何與你的期待、夢想與抱負緊密相連的?

當你需要一針興奮劑時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你有一個特別希望實現的目標,可就是沒有動力開始行動?時間一天天流逝,幾天變成幾周,幾周變成數月,你和目標的距離卻始終沒能拉近。這種現象很常見。它貼切地形容了我在整個成年時期對按時鍛煉的期望。我真的很想做到,可偏偏從未發生——直到最近為止。(我改變了方法。後面我會提到。)很多原因導致「沒有進展」。我們看待目標的某些方式有可能導致低動力和拖延的行為,而有些方式則不然。

有一種點燃熱情使人投入的方法便是啟用「為什麼」式思考。在第一章裡你讀到過人們可以用「為什麼」做事或做事的具體步驟「是什麼」這兩種不同方式來看待目標。多運動這個目標可以被看做是「為了更健康更有魅力而努力」(「為什麼」),也可以是「一周去三次健身房使用踏步機」(「是什麼」)。研究表明,「為什麼」式思維能使人更具動力與精力——不難看出為什麼。當我們從宏觀角度看事物時,我們會提醒自己達到目標的重要性。

一種防止拖延的方法是採用「防禦」型目標。我知道這聽上去很無趣,但沒有什麼比認真思考失敗可能帶來的可怕後果更奏效了。「防禦」型思維方式的人幾乎從不拖延——拖延使他們瘋狂。他們覺得唯一脫離危險的方式便是立即行動。所以如果拖延是你的毛病,你需要試圖去想失敗可能讓你失去的一切。我知道這不好玩,但成功需要代價。

當前路坎坷時

實現目標的困難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有時你做的事是嶄新的、生疏的、從未接觸過的,例如第一次當父母或進入新的行業工作。有時手頭的任務是極具挑戰性或極為複雜的,比如經營自己的公司或處理艱巨的談判任務。抑或達標之路上有很多無法預見或避免的障礙,例如減肥人士每天面對著高卡路里食物的誘惑。這些食物真的是隨處可見。(每個公司都會有那麼一個執意把自家烤的餅乾、蛋糕放到公司會議室裡的傢伙。我覺得這算是一種酷刑。)

有些時候最終能成事的關鍵是失敗後的恢復能力。當涉及失敗乃家常便飯而成功卻是特例的事情時尤其如此。你只需要想像一下演員在他們的演藝生涯中經歷的一切。即便是最有名的演員也曾面對很多拒絕與負面評論。不過那些最終成功的人總能在摔倒後爬起來,拍拍屁股繼續前行。政客會落選,發明家會做出無法運轉的小玩意,律師會敗訴,醫生盡全力也無法救活每條命……幾乎每個成功人士都能講出一兩段他們黑暗日子裡的故事。好在當你在試圖實現困難的目標(無論何種)時,或者學著從失敗的陰影中站起來時,有幾件事能幫助你渡過難關。

首先,你必須確定一個具體的目標。我在第一章中講過,最具動力的目標是那些具有極強挑戰性(但有成功可能)且清晰確切的目標。「減10磅」是比「減肥」更有效的目標,因為你將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達標,還差多遠。如果目標太模糊,我們容易讓自己矇混過關,尤其當目標艱難、任務艱巨時。

其次,把「為什麼」式思維轉換成「是什麼」也會對你有益。「我需要做什麼從而達標?」就按字面意思理解並思考這個問題,對正在試圖實現困難目標的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好處。專注於需要實施的具體行動能使你更有效率,更好地應對變化。

容易的目標能帶給我們樂觀和自信,而困難的目標會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以及目標成功的概率。當你有了這種不確定時,你最好採用「防禦」目標。當為「防禦」目標奮鬥時,悲觀能帶給我們力量。感覺到失敗的可能會刺激我們的警覺,增強不惜一切代價達標的動力。當我們想著可能失去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時,我們更不會輕言放棄,不論情況有多艱難。

採用「進步」而不是「表現」型思維方式處理困難、理解目標是我最喜歡的建議。你在第三章中讀到過,當你專注於個人成長與發展,專注於事物的進展而不是向外界證明自己時,你能更從容、優雅地面對困境。這時的我們會把挫折看作有助於發展的信息而不是個人失敗的象徵。我們不為成功率而顧慮太多,因為我們知道即便永遠做不到完美,我們依然在進步(而且進步就是我們的目標)。

當我的第一個孩子,女兒安妮卡出生時,我第一次做家長的目標絕對都是「表現」型的。當然我讀了很多育兒經,看了很多育兒節目,作為心理學家,我本身也懂得「依附理論」,懂得要積極回應孩子發出的信息。我本來想獲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的稱號,我把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都處理得完美無瑕。哈,我原以為如此。

現實是如何給了我當頭一棒啊!從一開始,安妮卡就被家人稱作「多事寶貝」(貌似現在產生了一種更官方更正確的叫法:高需求寶寶)。她從出生到18個月大的這段時間裡,除了吃飯、睡覺(不常)以外都在尖叫。因為我太想當「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了,我把她的種種需求和過激反應都當作我身為母親無能和失敗的體現。我什麼都怪自己。我每天的心情在焦慮與抑鬱中跌宕起伏。我夢到自己鑽進車裡踩足油門衝出懸崖,然後融入夕陽……從所有的混亂與對自身能力的懷疑中解脫。

之後,讓人欣慰的事發生了。就在絕望的邊緣,我蜷在衛生間的角落裡誠實地面對自己,我發現我完全搞錯了,因為我的目標從頭到尾都是錯的。(令人非常尷尬的是,心理學家遇到自己的問題時有可能反應非常愚鈍。)根本沒有完美家長這一說。相信可以在摸索中把每件事做對,完全征服當家長這個挑戰是愚蠢的想法。每個孩子都不同,在你迎接一個新生命降生時,你根本無法期待需要面對的事。

所以我振作起來了。我接受了我不是什麼都懂,也不可能什麼都做對的事實。我把我的目標從「表現」轉變為「進步」。我不再想證明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我的目標變成了「在做媽媽這個角色中不斷進步」,並試著學習具體問題所需的技巧和耐心。隨著不斷地學習,我的焦慮和抑鬱症狀也減輕了。

我覺得跟剛開始比,我是個更好的媽媽了。我確實是更有耐心了,每次出現狀況時我不再覺得天要塌了。據我丈夫所說,跟我在一起更有趣了。同時我的女兒也從一個極難伺候的嬰兒(她的外號叫刺兒頭)轉變成一個甜美、友善、相對隨和的小女孩,我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因為我家長目標的改變,抑或這就是正常的兒童成長過程。不論我的轉變對她是否有益,都著實改變了我的世界。

當你無法抗拒誘惑時

任何值得追求的目標的達成都意味著要有抵抗誘惑的能力。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意味著頭要埋在書裡,抵抗電視和派對的誘惑。想在工作中提升意味著要給人留下好印象,抵制住想罵老闆是豬的衝動。有些目標,比如戒煙或減肥,就完全是與忍耐有關的——抵抗住甜甜圈或萬寶路的誘惑。

戰勝誘惑是艱難的。它通常需要很強的自制力(後面我會再次講到自制力),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這點上都需要很多幫助,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選擇更容易幫助我們抵抗誘惑或干擾的目標。

首先,這又是一個該用「為什麼」而不是「是什麼」思考的情況。如我第一章中所說:想起追求目標的原因,記得大局的樣子,對抵抗誘惑來說是極有幫助的。喝下一杯奶昔能帶給我們的利益(主要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美味)和變得健康、有魅力相比會立刻黯然失色。你越多想減肥的原因便越容易堅持下去。

使你的目標側重於「防禦」也是一個增強對誘惑的抵抗力的絕佳方式。我在第四章裡說過,當我們注重於避免損失而不是獲得利益時,我們不僅能在誘惑和干擾面前坐懷不亂,還能效率倍增——「防禦」型思維方式的人在誘惑和干擾面前表現更佳。我知道這聽上去很怪,但事實的確如此。當你處在「防禦」模式時,誘惑和干擾只會讓你更加警惕。當「防禦」型減肥者看到一車堆得高高的點心時,他們看到的是一大堆危險——就像淋著巧克力醬、撒滿糖粉的手榴彈。它們是對失敗強有力的提醒,因此,看到甜點反而會增強他們的減肥動力。

你可能注意到人們總是在第一次心臟病發作之後才開始關心健康問題。前總統克林頓做了搭橋手術之後就很少在麥當勞附近被人發現了,身體狀況也變得空前的好。我父親最近決定跑步,但沒跑幾個路口就氣喘吁吁,於是他決定戒煙。戒煙後的他更加認真對待健康問題了。克林頓在薯條面前的軟弱和我爸爸對吸煙的喜好都有明顯好轉。當他們被迫面對向誘惑妥協帶來的可怕後果時,快餐和香煙的吸引力也就急劇下降了。通常,經歷過健康問題或其他可怕事件的當頭一棒,人們的目標會轉變為「防禦」型。只要你保持這種目標型便能輕鬆打敗誘惑。

昨天就該做完了!

有時你需要快速完成工作,有時數量比質量重要。也許你的房屋一團糟但有人十分鐘內要來造訪;也許這是聖誕夜,你還沒有買好所有的禮物;也許你還沒開始寫明天要交的讀書報告,而這本你從未打開過的書有四百多頁。你發現了時間的重要性,那麼該選擇怎樣的目標呢?

這個答案很簡單(但做起來不一定容易)——使你的目標側重於「進步」。很多研究顯示,當你把注意力放在擴大戰果而不是避免損失時,你會加快動作。在這種目標引導下,人們工作更快,不畏冒險,會為抓重點而越過細節快速瀏覽。他們也許時不時出點小錯,但拿得出成績,而且速度快。

當你需要追求完美時

有時,你必須把事情做對了。你不在乎需要多長時間,對了就行。當這是你的目標時,你需要把側重點放在「防禦」上。當你用潛在損失的角度看待目標時,你會放慢速度,避免出錯。他們小心翼翼地工作,避免風險,盡量保守。他們會精讀每一個字,並很有可能把句子一遍遍地重讀,以確保沒有落下什麼。他們也許會讓你等得久些,但他們的成品是準確無誤的。(閒扯一件事:當我把這章拿給我媽看的時候,她無比驚恐。我媽媽估計是這個地球上最徹底的「防禦」型的人了。她無法忍受讀到那些等到最後一分鐘收拾屋子、買聖誕禮物的例子。她甚至要求我換幾個例子,因為「沒有人真的會那樣做」。)

當你需要靈光乍現時

當你需要靈感,需要「頭腦風暴」,需要提出新奇、大膽的創意並跳出框架思考時,哪種目標更合適你呢?如果我說採用「進取」模式,你一定不會驚訝。「進取」模式能提高你的創造力。想想潛在的收穫而不要顧及損失,這樣能激發出你的樂觀心態和抽像思維,也能使你更深入地處理信息,更不畏懼風險。以上每一點都能給你的創意過程添磚加瓦,促進創造性思維。

自發的目標——那些能夠滿足我們對自主權需求的目標——也能激發創意。自主目標帶來的內在動力也與創造力和自發性息息相關。相反,如果一個人感覺備受管制,他的抽像思維能力以及創造力也都會被削減。時間壓力、懲罰、監控,甚至對獎勵的過多關注都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創意過程。

有些人憑直覺就明白這些,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創造的動力。在我還是學生時,我們的研究生班上有一位本科學心理學和創意寫作雙專業的學生。他把業餘時間都用在寫詩和參加寫作課程上了。在我看來他對詩詞的愛好遠遠大於心理學。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選擇當心理醫生而不是詩人呢?」他說他希望可以一直熱愛寫詩,他知道一旦以寫詩為生,他的興趣和天賦都終將泯滅。為了把愛好從截稿時限、公眾輿論等強制性影響中保護起來,他選擇成為一名心理學家,而詩詞則是屬於他本真的自主選擇。

當你想欣賞沿途風景時

如果追求目標的過程是痛苦的負擔,那麼僅僅成功就夠了嗎?有時,達到目標意味著做使人緊張、令人不悅或無聊透頂的事。幾乎每一個成績好的學生都需要讀很多書,但他們不一定真正享受讀書的過程。你公司裡最出色的員工有可能非常厭惡上班。幾乎每個家長都愛孩子,但做家長這件事總是比想像中來得困難。不過我們不需要這樣。我們可以選擇讓旅途更有樂趣,更使人欲罷不能的目標。

如果你想使奮鬥之路更有趣,試著多想想「進步」,而非「表現」。很多項研究表明,那些目標為學習、成長和發展技能的人在學校及工作崗位中更愛他們所做的一切。總的來說,他們更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在第三章中提到過大學一年級化學課上的學生。那些聚焦於獲取知識(而不是展示能力)的學生更覺得化學有趣,也更享受課堂時光,他們更有可能覺得課程引人入勝。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進步」型目標產生的影響完全與學生之前的成績無關。不論成績如何,懷有這種目標的學生都更熱愛學化學。「進展」型目標能讓我們從經驗中收穫最多,不論表現如何。

總的來說,自主選擇的目標比被別人賦予的目標能生成更大樂趣。獎懲等控制性影響會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事物以外的因素,從而降低對目標的投入感。如果你太關注於年度評估,你便無法全心工作。當你的父母出於好意強迫你上音樂班時,你便無法全心欣賞音樂的美。比賽是大多數體育項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比賽的壓力、教練對成績的要求都會使你精疲力竭,無法全心體會運動帶來的愉悅與驕傲。如果你想在奮鬥過程中得到最大的快樂,你需要盡可能地選擇真真切切屬於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快樂

說起動力,並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並不是所有目標都能給人生帶來你所追尋的滿足與幸福,無論你是否達成這些目標。大多數人認為成功就能帶來快樂,所以成功最重要。實際上,我們周圍充斥著成功卻並不快樂的人。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並不能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關聯感」、「勝任力」和「自主權」。

選擇能建立並滋養人際關係的目標能滿足我們對關聯感的需求。選擇側重於個人成長的目標(很湊巧,「進步」型目標能完美地完成這個使命)能滿足我們對勝任力的需求。如果你常常追求自己選擇的目標,你對自主權的需求也會被滿足,因為這個目標是有關你的——你的興趣、你的能力或者其他你所珍視的價值觀。

你需要避免的是那些為了名利、威望或財富而追求的目標。讓別人決定你的價值是一件糟糕的事。即便你能達成這些目標,你所獲得的快樂也都將是過眼雲煙,因為你最真切的需求並沒有被滿足。實際上,追求這些目標會讓我們更痛苦,因為它奪走了我們本該追求的一切。

如果你和學齡前兒童相處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他們才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名、有人氣,他們對錢的興趣只表現在偶爾有想吞食它的衝動。他們在乎什麼呢?他們在乎自己是否從看護者那兒得到養育(關聯感);他們在乎學習:學爬、學走,學著把木塊放到形狀相符的窟窿裡(勝任力);他們還很在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主權)。眾所周知,試圖對嬰孩施加管制是件多麼困難的事——他們是勇猛的自主權衛士。每當我聽別人說起「兒童的智慧」都會很反感,因為說真的,我們成年人聰明多了,起碼我們不會把零錢放到嘴裡。不過我也要承認,孩子對動力的直覺是完全正確的。他們會選擇能滿足真實需求的目標,而不在乎其他。這至少部分解釋了為何兒童總是比成人快樂。

實踐性總結

請記住,盡可能地根據你正在著手的具體事宜決定相應的目標型,這是至關重要的。

☆事情容易時,用「進取」目標。把注意力集中在展示你的能力以及實現「進取」型目標上。聚焦於成功帶來的好處。

☆沒有動力時,多想想大局。提醒自己目標為何重要。選擇「防禦」型目標,聚焦於失敗帶來的損失。

☆事情困難(或陌生)時,目標要具體。告訴自己達標需要完成的任務步驟「是什麼」。選擇「防禦」型、「進步」型目標,把注意力從「表現」轉移到「進步」。

☆誘惑橫行時,多用「為什麼」思考。同時選擇側重於避免損失的「防禦」目標,這樣能幫助你抵抗哪怕是最具魅力的誘惑。

☆如果你需要速度,選擇側重於收益的「進取」目標。

☆如果你需要準確,選擇側重於避免損失的「防禦」目標。

☆如果你需要創造力,選擇「進取」目標。同時還要確保你追求的目標是發自內心的。自主權的感受能點燃創造力的火種。

☆如果你希望奮鬥的過程是愉悅的,選擇「進步」目標,同時確保目標為自主選擇。當我們注重進步(而不是表現)並有很強的內在動力時,我們更會讓自己快樂。

☆如果你想擁有真實、長久的幸福,選擇滿足「關聯感」、「勝任力」和「自主權」這三個基本需求的目標。避免過多關注名聲、威望和財富——即便你能得到這些也無法得到長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