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5章 不閃光的金子 >

第5章 不閃光的金子

今天我早晨五點起床。兒子馬克斯起得早,所以我也得把自己拽下床,煮咖啡,給他準備一瓶奶,然後把他放到沙發上和我一起看紐約當地新聞。今天一位名叫德博拉·柯尼希斯貝格爾的女士因她所創的「金之心」基金會為社會做出的貢獻而獲得了「每週紐約客」的榮譽稱號。她創辦的這個慈善機構每年籌集數百萬美金的私人捐贈為無家可歸的母親和孩子提供食物、衣物及庇護所,並送上關懷。他們為母親和孩子提供求職訓練和教育。他們每月開派對,撥款開展藝術課程,還組織踏青活動。那些得到面試機會的媽媽們還會得到嶄新的職業服裝。即便成員有了新的歸宿,他們依然能繼續得到支持和撫恤,並積極參與到「金之心」這個大家庭中來。

特別吸引我注意的是,德博拉·柯尼希斯貝格爾看上去是個非常幸福的人,她散發著那種獨特的光芒。當紐約1台記者問到她的工作情況時,你能很明顯地看出不論工作多艱辛,需要多少付出,她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她的眼睛炯炯有神,她的笑容開懷舒展。她的故事立馬把我從剛起床的麻木中彈了出來。我大受啟發,不只因為「金之心」的使命之重要,被幫助的母親、小孩境遇之感人,還因為我看著德博拉·柯尼希斯貝格爾的臉對自己說:「我也想成為她那樣快樂的人。」

不論達成何種目標都會帶給你至少片刻的快樂。不過有一種快樂是轉瞬即逝的快感,而另一種快樂是追求某個目標帶給你的從頭到腳恆久的溫暖與幸福感。我有時會有這種感受,相信你也是。當我們深深愛著時,當我們和家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我們實現某個個人成長目標時,當我們無私地奉獻資源給需要的人時——不論是同事、鄰居還是陌生人,我們會由衷地感到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多地懂得了作為一名心理學家以及作為一個人的自己。我做出過能帶給我更多此類快樂的選擇,其實可以再多做一些。我相信你也是如此。

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自我成長與發展,回饋社會——這些都是可敬的目標,而且它的價值遠遠超出「高尚」二字。追求名譽、財富、他人的崇拜確實少了幾分高尚。這些追求完全可以被理解,也非常普遍(尤其在這個真人秀橫行的年代裡),就是並不怎麼讓人敬佩。只追求形象和財富的人通常較少快樂——即便在他們得到名譽與財富後。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實現目標不該使我們除了快樂還是快樂嗎?

實際上不是的。我們發現有些目標對人類身心發展的基本需求更加有益。它們能使我們的內在世界更加豐富,增強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從而不再從他人的眼中尋找肯定。如果你想真正快樂(並且動力十足)的話,你不光要注重目標所含的內容,還要顧及目標的源頭。你為考上醫學院而肩負著壓力,是為了達到自己的夢想還是父母的要求?你為一個項目而努力,是因為你想做成它還是因為這是老闆的指令?為了外在壓力而追求目標的人,即便追求的是高尚、有價值的目標,也不會付出所有努力,表現也通常差強人意——他們運用膚淺的策略,而那些策略只能讓他們馬虎過關。我課堂上的很多學生一個學期都不會打開課本,只在大考前一天晚上點燈熬夜。最終他們也可能及格,但幾個月後就把那些知識忘得一乾二淨了。

實現一個目標並不代表全部。從長遠角度來看,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其中的原因也是同樣重要的。讀完本章後,你將瞭解你所追求的種種目標是否真的適合你。你也將明白外界壓力——包括獎勵——如何剝削了你與你愛的人的快樂。

我們真正需要什麼

心理學家在心理學史上特別熱衷於討論人類基本需求的本質與種類——人類為達到心理健康而必然產生並滿足的動機。即便在酒吧和派對中,我們都愛研究這個課題(所以下次邀請心理學家參加你的派對時可要小心了)。

有人提出了為數不多的幾個需求,而有人則提出更多——最多的提出了40個。儘管這方面存在激烈的爭論,但大多數心理學家同意愛德華·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自我決定理論」中闡述的三種人類天生的需求:關聯感、勝任力與自主權。

關聯感是與他人相關及相關懷的渴望——愛與被愛的渴望,這是我們一生都在建立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的原因。所以當一段關係結束時,我們會難過、痛苦;對一段關係求而不得時,我們會覺得寂寞。也因如此,我們加入社團、在求偶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把大量時間花在社交網站上。結識新朋友,培養並鞏固已有的關係,回報社會等目標能填飽你對關聯感的需求,就像水能解渴、飯能充飢一樣。喝水吃飯還有飽的時候,對關聯感的需求則不然——我們總是能從新關係或更深的關係以及更強的歸屬感中受益。

對勝任力的需求關乎影響你的周圍環境並從中獲取所需求的目標的能力。智力是勝任力的一種,但斷然不是全部。把任何事做出色都能給予你有關勝任力的成就感。社交、體能、情緒、藝術、組織、和創造方面的能力都與智力同樣重要。對勝任力的需求掌控著我們的好奇心、與生俱來的學習慾望以及克服困難後的自豪,因此我們總以自己擅長的方面來定義自己(比如「我很聰明」「我很幽默」「我是很好的聆聽者」)。那些能提高自身能力從而使人有所作為的目標能滿足你對勝任力的需求。這些目標包括:發展技能、學新東西、個人成長等。與關聯感相同,對勝任力的需求沒有「過多」一說。你永遠也無法將一件事做得「過於好」。

最後一個基本需求是自主權,這與自由有關。具體地說,這是關於選擇和組織自己人生經歷的自由。它也讓你自由地做你覺得有趣或符合你天性的事。我們的前總統總愛說:「你們是決定者!」自主權就是要帶給你「你是決定者」的感覺——你知道自己是下棋者而不是棋子。當我們被自己的願望所鼓舞時,我們自由地做出來源於興趣的舉動而不是被迫強行執行任務。這就是心理學家所指的「內在動力」。現在看來,這是最好的一種動力(後面我還會提及)。你之前聽到我說人們需要他人,需要辦事能力時肯定並不驚訝,但你有可能從未體會過人們究竟需要多少自由,或者說,缺乏自由的人是如何被剝奪快樂的。

我們真的不需要什麼

我之前提到過,不是所有目標都能帶來持久而真實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因為並不是所有目標都能滿足我們對關聯感、勝任力以及自主權的需求的。哪些目標能才滿足這些需求呢?總的來說,關於建立、支持和增強人際關係的目標可以,專注於發展自我、增強體魄以及自我接受的目標也可以(自我接受是指正視缺點,即便無法改善也需懂得),那些有關回報社會以及幫助他人的目標也同樣可以。

反之,如下目標不會帶來長久的幸福感:名譽、權力或打造公共形象等。任何追求他人肯定或自我價值外在體現的目標都不會有效。為了財富而尋求財富也不會帶來真正的幸福(這不是說你一點也不能注重錢,只不過有錢也不一定幸福)。那麼你要問了,如果這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幸福,為什麼人們還總是在追求這些目標呢?

可以這麼說,首先,有人相信那些東西可以帶來幸福。不少人幻想著名人、富人的麻煩少,雖然仔細一想就會明白這話說得或許正相反。富人和名人的煩惱也有一大堆。我能確定你每想到一個成功、快樂、各方面都好的名人時還能想到五個擁有一系列失敗關係、各種癮好、缺乏安全感又自我厭惡的名人。

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提出這樣的觀點:我們對自主權、關聯感以及勝任力的需求一次次受挫後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膚淺的外在價值目標上。當我們被困在高壓控制、過於困難以及被拒絕的情形時,我們會覺得個人自由、個人能力以及關聯感都不復存在了,這時的我們容易轉換目標。換言之,當我們感到壓力太大、面臨太多拒絕時,當我們覺得什麼都做不對,自己沒有任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時,我們會開啟防衛策略——轉向那些對我們沒什麼好處的目標。「如果我不能得到我要的愛,我就要努力賺錢、出名,那時自會有很多人愛我。」這個策略的諷刺與悲劇性就在於:對名譽、財富和知名度的追求差不多已經可以保證你無法實現最基本的需求了。它們是替代品,代替的是我們本該追求的目標,它們會讓你一直很忙,卻無法真正快樂。

到底是誰的目標

我的侄子哈里森以前極愛讀書。他的母親總是看到他蜷在書架旁津津有味地一頁頁翻著關於海盜或者巫師的故事。他這幾個聖誕節給我的禮物願望清單上永遠是博德斯書店的購物卡。他喜歡在書店待一下午,精心選擇新書加入自己的收藏。不過從去年起,除非有強行規定,哈里森很少再碰書了。諷刺的是,強行規定常常有。今年,他的一個五年級老師要求每個學生每天至少讀書30分鐘,並讓家長簽字以證明閱讀作業的完成。我的嫂子葆拉發現自從老師佈置強制閱讀作業後,哈里森看書時總會時不時不耐煩地抬頭看表,盼望著30分鐘趕快過去。曾經在沒有任何獎勵或催促的情況下主動看書一看就是幾個鐘頭的哈里森現在迫不及待地做讀書以外的任何事。現在在他眼中,閱讀是因為他不得不讀。

當葆拉跟我講述這項強制性作業時,我真是火冒三丈。我知道他的老師是為了學生好——我很清楚讓孩子讀書是多麼重要(和多麼難),留很多閱讀作業是一種解決方式。不過代價是什麼?在這個例子裡,代價是我侄子自然、天生的閱讀動機。這個動機如果被保護和滋養,會對他一生有益。

你看,除了要選擇能帶來長久幸福感(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稱之為「真實的幸福」)的目標以外,最強的動機和最大的滿足感來自自己選擇的目標。自己選擇的目標會帶來我之前提到的一種特殊動力——內在動力。這是一種為事物本身價值而做事的願望。當人們的內在動力被激發時,他們更享受追求目標的過程,覺得一切更有趣味。他們發現自己更有創造力、做出更深層面的信息處理,在困難面前也更加堅韌不拔。總的來說,他們表現得更好。內在動力是種強大的力量,它能激勵我們朝著目標邁出第一步並堅持走下去。

每當我們為自己做主時,內在動力都會被進一步增強。實際上,僅僅認為自己在做主就夠了——不論事實是否如此。德西和瑞安把擁有自主權或自主權感受的情況稱作「自主支持」。這條信息對家長、老師、教練、僱主等所有需要給予他人動力的角色來講都非常重要,不論年齡與境況的差異。例如,一份對約300名初中生的調查顯示,那些對體育老師的「自主支持」評價較高的學生更愛運動,甚至更愛在校外時間自發運動。他們贊同類似這樣的陳述:「我覺得體育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選擇」,「我覺得我的體育老師接受我」。相信自己出於主動意願去健身房運動能建立對運動的積極印象,增加個人控制感。如果你覺得運動好,那麼順理成章地也很有可能在課外時間選擇運動。

研究者一次次地告訴我們,當人們覺得有選擇權、自己掌握著命運時,會更有動力,更加成功。在一項減肥研究中,那些覺得減肥中心人員給予了「自主支持」的肥胖病患者比覺得備受管制的患者減掉了更多體重,並在接下來的近兩年內保持得更好。類似的結果也在糖尿病管理中心以及戒煙、戒酒、戒毒所中得到體現。當人們覺得自己的新年規劃反映了自身願望和價值觀時更有可能堅持執行這些計劃。

自主權對於建立並維持學生的動力至關重要。當老師注重學生的需求、關心學生的興趣並提供資源以培養這些興趣,做到靈活又容易接近時,學生會感受到這種「自主支持」。「自主支持」型老師給學生提供了選擇以及共同決策的機會。他們能幫助學生懂得並擁護學校的價值系統及綱領。反之,「管制」型老師會用與學習無關的激勵方式鼓舞孩子學習——比如獎勵和懲罰。他們不加解釋地做出所有決定;他們把學生當作教育的被動接受者。在十幾項實驗中,心理學家均表明:得到「自主支持」的學生更少輟學、更易取得好成績,他們展示出創造性及不畏挑戰的精神,也在課堂中感受到更多樂趣。當學生的基本需求——「自主權」得到滿足時,他們熱愛學習,也會學到更多。

反之,當自主權被剝奪時,學生的表現呈現出了相反的規律。那些曾經熱愛學習、像我侄子那樣有內在動力的學生,在感到備受管制的情形下會拋棄曾經熱衷的事物。很不幸,內在動力是個脆弱的產物。一項對「獎勵的作用」的早期研究說明了這點。這項研究試圖解釋獎勵對兒童天生的玩耍動機所起到的影響。心理學家馬克·萊珀、大衛·格林和理查德·尼斯比特觀察了一組3—5歲學前兒童玩耍的情況。他們想知道孩子們在自由玩耍時間裡何時會在一堆玩具中選擇拿起一套馬克筆,以及能堅持畫畫多長時間。接下來他們向一部分孩子宣佈,用馬克筆畫畫有可能讓他們贏得「優秀小玩家」的獎勵。結果不出所料,被提供獎勵可能性的孩子們果然花了更長時間用馬克筆畫畫。因此你可能覺得獎勵是增強動力的好方法——這樣想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真正有趣的事在幾周後發生了。心理學家回訪時發現,那些獲獎的孩子在沒有獎勵的前提下對畫畫不再感興趣了。他們對畫畫的內在動力被獎勵破壞了——馬克筆變成了得獎的工具。也就是說,他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被獎勵控制了。而那些從未被獎勵過的孩子依然如以往一樣想畫便畫,為畫而畫。他們的內在動力完好無損——玩馬克筆依舊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為了避免使你覺得獎勵一無是處、摧毀動力,請讓我向你肯定獎勵有時還是可以用的。意外的獎勵以及不與表現相關的獎勵都是有效的。因此學前班兒童們在得到驚喜獎勵,或不論選擇玩什麼都得到獎勵時,他們對馬克筆的天生喜好不會受到損害。類似於「幹得好!」的口頭獎勵也不會產生反作用。當然,獎勵對於那些與內在動力無關的目標來說永遠是有效的——比如需要完成一個無聊、冗長,根本沒有樂趣和興趣可言的任務時。

獎勵不是唯一可以破壞內在動力的舉動。威脅、監視、限期以及其他壓力也都能做到,因為我們會感到受管制,不再能完全掌握局面。可惜,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充斥著類似的破壞力量,一口口吞噬著人們的投入感。讓他人覺得有選擇權,承認他人的內心經歷都能挽回他們的自主感受——使他們覺得自己的行動自己做主,從而找回自主權。既然獎勵、威脅、限期以及其他行動導致的後果都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學會如何製造「自主支持」的環境、保護內在的動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如何製造自主感受

當人們自己選擇行動及目標時,他們的內在動力會茁壯成長。不過無時無刻讓所有人做出所有個人選擇是件不可能的事。有時你就是需要別人做你吩咐他們去做的事。學生有作業、員工有工作。兒童的生活經驗不足、頭腦發展不完全,他們做決定時常常需要父母的引導。我們如何在安排任務、鼓勵他人採納目標的同時不摧毀可能已經存在的內在動力呢?我們發現真正的選擇自由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認為自己擁有選擇自由的感受。即便有的選擇微不足道甚至是虛幻的,它依然能提供自主的感受。好消息是,製造擁有選擇的感受還是很容易的。讓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戴安娜·科多瓦與馬克·萊珀是如何在寓教遊戲中給兒童提供擁有選擇的感受的。這項干預性實驗以幼兒為目標,因為研究顯示,內在動力會在三年級到高中的階段裡與日俱減。幼兒喜歡學習,而這種與生俱來的熱愛會逐漸減少,直到青春期結束為止。找到停止或逆轉這個趨勢的方法就至關重要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科多瓦與萊珀讓孩子們使用一個科幻主題的電腦數學遊戲軟件。軟件目的在於教會學生運算次序(比如6+4×5-3=?這道題怎麼算?應該先乘除,後加減)。這與大多數課堂活動一樣,學習內容是事先設定好的,沒有給孩子自由選擇的餘地,但一些孩子被提供了與教學無關的選項。在這個「感受選擇」條件組裡,學生們可以在電腦裡從四個選項中選擇代表自己的頭像,並給自己的宇宙飛船命名,他們還可以給敵人的宇宙飛船命名並為其選擇頭像。「無選擇」組用的軟件內容完全相同,只不過角色的頭像和名字都是電腦隨機選擇的。

科多瓦和萊珀發現「感受選擇」條件組的學生們對遊戲的熱愛遠遠超過另外一組,而且更易在課後留下繼續進行遊戲,即便這會使他們失去寶貴的休息時間。那些感受到選擇——即便這選擇與學習內容毫不相干——的學生在遊戲中出手更有策略,在之後的學習內容檢測中也取得了明顯更高的分數。他們在對個人能力的匯報中表現出更強的自信,並表示期待看到更難版本的遊戲。製造選擇的感覺——即便這選擇並無意義——可以滿足我們對自主權的需求,滋養我們的內在動力,創造出更佳的體驗及更卓越的表現。

創造選擇的感覺不光有利於我們的動力。一些證據顯示,滿足對自主權的需求實際上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這個現象的最佳展示莫過於心理學家埃倫·蘭格和朱迪·羅丁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進行的一項標誌性研究。蘭格和羅丁提出這樣的觀點:養老院中老人的精神及身體健康急劇惡化是因為他們居住在一個完全沒有選擇的環境裡。那時養老院裡老人的每日活動都不具選擇性。從他們的伙食到休閒活動,甚至連保持個人衛生及室內衛生的活動都被排定,不需老人過問。即便是在關懷無微不至的敬老院裡,沒有自主權的現象也是隨處可見的。

蘭格和羅丁的干預性研究是很簡單的。一部分老人被聚集到一起開會,院長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可以自由擺放室內物件,可以從大量活動中選擇自己要如何度日,並且有任何怨言和建議可以告訴工作人員。他們還可以選擇養一盆植物並自行照顧。院長強調到:這些都是每個居住者的選擇和責任。

對比組的成員其實被給予了同樣的待遇,只不過措辭不同,「自由選擇」被「批准允許」取而代之了。比如,院長會說「你們被批准探望其他樓層的人」,而不是「你們如果願意的話可以選擇去看望其他樓層的人」。這個組裡的居民總被提醒著員工為了給他們提供好的條件做出了多少努力,以及讓老人開心是所有員工的責任。他們聽到的是:「告訴我們如何幫助您」,而不是「告訴我們您想看到何種改變」。護士會給老人養的花草澆水,老人則得不到這個機會。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戲劇性的。「感受選擇」組成員比「被決定」組匯報了更多的快樂與活力。護士對他們評價是:更清醒,精神及身體狀況均得到改善,而「被決定」組成員的健康水準降低了。「感受選擇」組成員用了更多時間探望其他老人和非養老院居民,也與員工交談甚歡。在18個月後複查時,護士評價「感受選擇」組老人:「更開心,更有好奇心,更愛社交,主動,更精神。」也許最令人吃驚的成效莫過於:在這18個月內,「感受選擇」組成員的死亡率為15%,而「被決定」組為30%。僅僅讓老人自己澆花、自己擺放傢俱、自己選擇想玩賓果遊戲還是看電影,死亡率就降低了一半!就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自由選擇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快樂起著多大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能感受到它帶來的影響。

如何把強制目標轉化為個人目標

當你給他人指派任務的同時請提供給他們「擁有選擇」及自主權的感受。這樣可以帶來另外一個極大的好處——這是使他們把任務最終轉化為個人目標的最佳途徑。心理學家稱這個過程為「內化」。當人們把外在規則和要求轉化成內在價值所認同的事物時,「內化」便發生了。當兒童接納了父母灌輸的理想和建議並當作自己的目標來奮鬥時;當我兒時常因髒腳進屋而被罵,現在又因同樣的原因責罵自己的女兒時,這都是「內化」的體現。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把母親對潔淨的虔誠和對家庭保潔的目標「內化」了。(好吧,我承認我沒有完全達到我母親的標準。不過我母親是德國人,在我的印象裡,德國人的整潔度完全在另一個境界。我家真的乾淨到你可以把食物放到任何地方再放到嘴裡——雖然我們並不會被允許在桌子以外的地方吃東西。我覺得我上大學前都不知道灰塵長什麼樣子。但是後來我誤入歧途了。)

當我們的基本需求被支持時,「內化」才會生效。我們需要得到與他人——不論是家長、朋友還是員工——的「關聯感」。我們還必須覺得自己有能力勝任被「內化」的價值與內容。我的整潔標準不如母親的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我根本不覺得自己能做到那個標準(我總覺得裡面有魔術成分)。當我們能懂得被灌輸的價值背後存在的道理時(也就是當別人給我們解釋目標為什麼重要時),我們對「關聯感」以及「勝任力」的滿足感會極大增強。「理解」是「內化」的關鍵,過多的干涉與壓力會破壞這個過程,把他人的「自主權感受」洗劫一空,使人把達到目標僅當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務而已。在我的情況裡,我母親不光苦口婆心地跟我解釋整潔的重要性(她常常提到「其他人會怎麼想」),還讓我全權負責清理自己的房間。能使屋子保持乾淨整潔是我的驕傲,因為這是我自己勞動的果實。清理房間逐漸不再與母親有關,而變成我自己的要求。

這些重要嗎?我跟你打賭答案是肯定的。很明顯,如果一個目標被「內化」,你會得到因內在動力增強而帶來的諸多好處(比如更強的創造力,深入的分析能力,更強的工作渴望),你還能避免獎懲帶來的麻煩,也無持續監控的必要。「內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好處——我們能通過自己全情投入的目標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快樂感。理查德·瑞安和他的同事一起進行的一項研究中有個有趣的例子。他們問不同基督教派的人多久進行一次宗教行為,例如去教堂或禱告,還問他們做這些舉動的理由是什麼。瑞安發現那些為了「內化」原因進行宗教行為的人心理更健康,而那些觸發點為外在原因的人並沒有得到這樣的好處。所以宗教行為本身並不會讓你更快樂,除非你是真心想做的。

關於自主權我還想再囉唆幾句,因為我覺得人們很容易把自主權與獨立或自私混為一談。滿足人類對自主權的需求並不代表自己包攬所有事或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如果自主權意味著與他人完全隔離,不在乎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那也會威脅到你對「關聯感」的需求——與自主權並重的需求。自主權是對意志力、真實性與選擇權的感受,相信自己是事情的主導者——你的行為反映出你的信念與價值觀。同時這又不與人和人的相互依存相左——你依然感受到和他人之間的聯繫、關懷以及合作。與家人、團隊建立的共同目標,或為他人利益而追求的目標都是同樣真實的個人目標。實際上,這類目標能帶給你更大的快樂。

實踐性總結

☆人類的三種基本需求。不是所有目標都能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幸福,不論你是否能實現它。那些能滿足人類對關聯感、勝任力與自主權這三種基本需求的目標才能帶來我們想要的快樂與幸福。

☆「關聯感」增強人際關係。當你追求的目標是建立或鞏固人際關係以及回報社會時,你對關聯感的需求就會得到滿足。你的人生中有類似的目標嗎?

☆「勝任力」開發新技能。為了滿足對勝任力的需求,你追求的目標應與個人成長、從經驗中學習以及開發新技能有關。你正在追求的目標滿足了這個需求嗎?

☆「自主權」反映出熱情之所在。追求符合興趣愛好、個人天性及核心價值的目標能滿足你對自主權的需求。你多數時間追求的目標符合這樣的形容嗎?你在做你想做的事嗎?

☆閃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追求受歡迎度、名譽、財富等關乎自我價值外在肯定的目標不僅不會使你快樂,還會干擾你對真正有益目標的追求,從而降低你的幸福感。如果你有類似的目標,現在便是棄暗投明的時候了。

☆內在動力可以燎原。自由選擇的目標能夠生成內在動力——一種通往更大快樂、更久耐力、更強創造力以及更好表現的動力。這種動力能被任何管制性因素破壞——包括獎勵、懲罰、期限以及過多監控。當你想激勵別人時,請仔細考慮方式問題。

☆自主權是動力的燃料。當我們覺得自己擁有「自主支持」的環境時,內在動力便被呵護甚至修復了。當我們覺得內心世界被承認,而且擁有選擇(不論這選擇多麼微不足道甚至虛幻)時,我們對自主權的需求便能得到滿足,我們的動力和幸福感也便增強了。當你在給孩子、學生或員工佈置任務時可以運用這些因素。這也是幫助他人將目標「內化」的最佳方式,因為最大的成就來源於我們認為屬於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