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4章 被愛與安全 >

第4章 被愛與安全

就在我寫這章時,我的兒子馬克斯剛滿一週歲。在他一歲生日之際,馬克斯邁出了人生第一步。而現在他無時無刻不在滿屋子裡蹣跚學步(也無時無刻不在摔跟頭)。雖然他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孩子了——我經歷過這個過程,可我看著寶貝四處亂撞或是狗啃泥式地摔跟頭還是不能習慣。看著他邁著蛇形快步穿梭於室內,雙臂胡亂地搖擺,我就充滿了擔心和顧慮。我是想讓他學走路沒錯——其實這是我作為母親的一個目標,所以我做了各種預防措施。我買了新的毛絨地毯遮住生硬的地磚;在樓梯口和擺有銳利邊沿傢俱的屋門口都裝了防護門;馬克斯可以隨意爬走的房間裡我挪走了所有帶尖兒的東西;我讓他穿帶有膠皮防滑底的小鞋以增加他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如果我能找到他這個號碼的頭盔,那他早就已經戴上了。

我的丈夫也抱有幫助馬克斯學走路這個目標,但他的教育方式與我截然不同。他鼓勵馬克斯爬樓梯(還有幾乎所有其他地方);他在地上放滿障礙物以觀察馬克斯是否能繞過或跨過它們。我隨時會伸出雙手扶穩馬克斯,而我的丈夫則把手背在身後只等著看孩子自己走穩。他看到馬克斯摔倒不會太過擔憂,見到他征服新挑戰則會異常興奮。他總是高聲笑話我對種種「護童措施」的熱忱(當然,當我把更貴重的安全設施買回家時他就笑不出來了)。

我們的目標相同——幫助兒子學會走路,但我們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理解這個目標,所以落實方式也截然不同。對我丈夫而言,幫助馬克斯學走路是幫兒子成就一件事。學會走路是種成就,是進一步的成長、新能力的獲取。我丈夫對馬克斯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熱切的期待——他等不及看到馬克斯還能做什麼。他覺得自己的使命就是在種種進展中輔助兒子成長。

對我來說,幫助馬克斯學走路是在他學習的過程中確保安全。學走路的過程中充滿了危險,孩子很有可能因此受傷。我在馬克斯蹣跚學步的過程中充滿了警惕——我覺得我的任務就是在他學習的同時確保他的安全,我想要他遠離危險。

根據心理學家托裡·希金斯的理論,我和我的丈夫目標相同但側重點不同。我丈夫在幫助馬克斯學走路這件事上具有希金斯所謂的「進取」型側重點。進取目標是由成就角度思考構成的。這種目標是關於理想狀態的。用經濟學語言來說,收益最大化(並且避免錯失機會)是這種目標的本質。當爸爸讓馬克斯征服樓梯時,這是在給予孩子獲取新技能的機會。

而另一方面,我幫馬克斯學步的目標則是「防禦」型的。以此為側重點的目標是通過對安危的衡量而構成的。它是關乎履行職責,基於「我應該做什麼」的目標。用經濟學角度來講,這種目標側重於「最大限度減少損失」,保住本錢。當我在樓梯口安裝防護門時,我是在避免損失——防止馬克斯嚴重受傷。

就像「進步」和「表現」目標一樣,「進取」和「防禦」目標也可以針對同一件事,只是體現了不同的思考方式罷了。作為一名教授,我在我的醫學預科生中常常觀察到這種差異。你很容易就能發現,有些學生讀醫學院是因為當醫生是他們畢生的夢想(「進取」目標),而有些學生更在意的是如果考不進醫學院是否會讓家人和自己失望(「防禦」目標)。兩種學生都很努力——如果失敗他們都會失望至極,但他們的工作方式不同,戰略不同,易犯的錯誤也不同。一種會被讚揚所鼓舞,而另一種會被批評所激勵。一種會過早放棄,而另一種永遠不懂得放棄。

回想一下你的高中或大學生涯,你在為成績努力時是何種狀態的?你覺得拿A是一種成就或理想,還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你是追求成就與讚賞的摘星人,還是想當負責任、人人信賴的本分人?在大多數情況裡,你是更注重得到什麼還是失去什麼?

在這章裡,你將學會分辨自己主要是通過「得到」還是「失去」的角度來看世界以及對待目標的。你會看到你的選擇、感受以及追求目標的方式是如何因此而被塑造的。這次不像「進步」和「表現」目標那樣,我不會告訴你一種方式比另一種好。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時擁有「進取」和「防禦」型目標,而每種目標都有它的利弊。不過大多數人都有一個主導目標,所以你必須能夠識別它,從而做最合適自己的事。不論你的目標是進取還是防禦,在本章中你將學會如何增加實現目標的概率。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拿出筆紙,記下對如下問題的回答。記住,這裡沒有正確答案,只管誠實面對自己。

什麼帶給你動力

請不假思索地快速完成這些題目,用一兩個字回答這些問題。

1.寫下一個你理想中希望擁有(或擁有得更多)的特質。

2.寫下一個你必須擁有(或擁有得更多)的特質。

3.寫下另一個理想中的特質。

4.寫下另一個必備的特質。

5.再寫下一個必備特質。

6.再寫下一個理想特質。

7.最後寫一個必備特質。

8.最後寫一個理想特質。

大多數人能輕而易舉地寫出前幾個特質,但到了第三或第四組就不那麼容易了。你怎麼區分自己是以進取還是防禦為主呢?哪種來得更自然?如果你更容易找到理想中的特質,進取便是你的目標型。反之,防禦則是你的目標型。

被愛與安全

人類,或者讓我們更廣義地說——哺乳動物,有與生俱來的對撫育與安全的需求。簡單地說,我們需要被愛,需要安全。希金斯提出這樣的理論:「進取」與「防禦」目標均來自這種普遍的需求。我們追求「進取」目標,追求成就,是為了得到愛。如果我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就能讓別人欽佩,我便能充滿愛與歸屬感地活著。同樣,我們追求「防禦」目標,認真負責、避免犯錯,以得到安全。如果我能成為我該成為的樣子,人們便不會對我生氣、失望,我便能置身於麻煩之外,平和、有保障地活著。

就像那首老歌中唱的,「強調積極的,避免消極的」,這便是快樂的關鍵。這也是「進取」和「防禦」目標的簡單概括。當你在追求「進取」目標時,你試圖讓生活充滿積極的事物,比如愛、敬仰、嘉獎以及其他使人愉悅的事。當你在「防禦」模式中時,你在試圖避免消極事物,例如危險、罪惡感、懲罰以及其他傷痛。因為我們既要愛又要安全,為了擴大積極影響減少消極影響,我們一生都會在這兩種目標間周旋。有時,我們的處境會決定當時的目標狀態。比如說,與浪漫伴侶共度的甜蜜夜晚通常是與尋找愛有關(「進取」目標),而測試防火警報的一個下午則是有關安全的(「防禦」目標)。去拉斯維加斯的豪賭之旅通常是以「進取」目標為主的,因為你去了就是想贏錢——想避免輸錢的人根本不會去賭場完成這個目標。然而看牙醫則通常是為了「防禦」——防止牙齒出問題。

雖然我們有時會同時追求兩種目標,但毋庸置疑我們有主導目標。我們想要愛多於安全,抑或反之。這是為什麼呢?最新研究結果表明,至少一部分原因與父母對我們的獎懲方式有關。你可能覺得致力於「進取」目標的人常被獎勵,而傾向於「防禦」目標的人則常被懲罰,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區別在於他們被獎懲的方式不同。

「進取」型家長在孩子做對事時給予表揚與親暱,而在孩子做錯事時會對示愛有所保留。當蘇西舉著拿A的作文回家後,父母會散發出驕傲的光芒,誇獎她多麼優秀。當她拿C回家後,父母會搖頭歎息,不表示安慰與親暱。蘇西很快就會明白達到父母的期望值便能得到自己所需的愛,而讓父母失望自己會孤立無援。她逐漸就會把目標看作得到父母的愛與認可的機會。慢慢地,她把這種觀點從父母身上轉移到外界——一個勝者為王的世界。

「防禦」型家長會在孩子做錯事時懲罰他,在他做對事時不再懲罰。也就是說,把事情做好你就安全了。比利作文拿C回家後,爸爸媽媽發飆了。他們對比利大喊大叫,警告他這種成績是不被接受的,然後懲罰他回屋面壁不准吃晚飯。他很有可能還會被禁足一段時間。當他拿A回家後,沒人喊叫,有飯吃,有自由。比利很快明白,如果他按父母之意行事,生活就會和平、沒麻煩。一旦犯錯,他便擔心地等待著懲罰。他逐漸會認為達到目標是為了避免損失——避免壞事發生。慢慢地,他的目標觀也由父母轉移到外界——一個安全勝過遺憾的世界。

家長不是我們目標傾向性的唯一影響。因為西方文化注重獨立以及個人重要性,人們往往會以「進取」為目標。美國夢就是「進取」目標的完美展現——它弘揚的便是追星摘月、敢於冒險、走向輝煌的精神。相比之下,東方文化則更注重人際關係,而且以集體的利益為重——比如整個家庭的利益。當人們以自己在集體中的角色來選擇目標時,自然會注重於預防損失。你在參與團體性運動時會對此有所感受——你覺得自己為隊友的快樂與安好擔負著責任,你不想犯錯,你想當個可信賴的人。這就是「防禦」型目標。

不過就如我之前所說,不論你的主目標型是什麼,每日的處境也影響著這個目標決定。有些目標本身就存在著進取或防禦的屬性。比如想贏彩票或去加勒比海度假都是我們理想中希望發生的事,很難將其想像成與責任或安危有關的目標。如果你中不了彩票、去不了加勒比海,也不會因此而擔憂。反之,帶孩子接種疫苗則完全是「防禦」型目標——這只與健康安全相關,不能說是一種成就。接種疫苗這事你無法拿出去跟人吹牛,也沒有人會因此而愛戴你。

說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挺有意思的(我當然希望你能這樣想),但是你也許會問這些都有什麼實際的用途。我注重哪個方面?把目標看作成就還是責任?這些為何重要?真想回答好這些問題需要一整本書。研究證明,「進取」和「防禦」這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影響著我們的決定、策略、對待挫折的態度以及整體的幸福感。我只能用一章來解釋這些原因,所以我會盡量採用我覺得最有用的信息。

正面思考!(抑或不必?)

在幾章之前,我曾講過關於動力的期望值理論。它的主旨是:我們在決定是否追求一個目標時,同時會被成功率(「期待」部分)以及結果的合意度(「價值」部分)所影響。我沒有提到的是,目標不同,對兩者的側重也不同。當你追求一個「進取」型目標時(一個被你看作成就的目標),你是在試圖獲取些什麼。當說到「獲取」時,你會同時被高價值以及高成功率所鼓舞。實際上,目標越有價值,你越在乎成功率。這是因為更有價值的目標意味著你要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的投資。如果你要下那麼大的功夫,成功率最好也很高。

如果你在追求一個「防禦」型目標,這就與保證安全、避免危害有關。一個高價值的「防禦」型目標是那種利害攸關的目標——安全至關重要,失敗會帶來危險。所以目標價值越高,你越會覺得成功是必要的,所以成功的概率便不那麼重要了。不然這樣想:如果面臨一件生死攸關的事(終極的防禦型目標),你還會在意它有多難做到嗎?如果有一種治療方式有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治癒你的疑難病症,危在旦夕的你難道不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這種治療嗎?

即便在更普通的日常情形裡,我們也發現「進取」和「防禦」這兩種思維方式對「成功期望值」的理解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一項實驗中,大學生需要表示自己有多大可能選某堂課。一部分學生被告知在這堂課中取得好成績便可直接進入「優等生聯合會」,這樣也使課程顯得更有價值。對於那些「進取」型學生而言,這個選課選擇完全取決於拿高分的可能性——那些認為能學好的學生登記了這堂課,覺得學不好的則不然。而對那些「防禦」型的學生來講,課程越有價值,他們越不會根據有可能拿到的成績來做選擇。換言之,他們把修這堂課看做必要的,所以也就不太關注拿高分的概率如何。他們就是想試試。

保持動力

你也許認為,一旦開始為某個目標奮鬥,保持動力的關鍵便在於對成功的高期望值,所以鼓勵總是能起作用。實際卻不然。當你開始執行目標後,「進取」和「防禦」型思維方式繼續影響著人們對正負面反饋的反應。

當你試圖達到一個「進取」型目標(試圖獲得成就)時,所感受到的動力就像一種推你向前的殷切渴望。顯而易見,這種渴望會因正面反饋而進一步提升。也就是說,你越想成功便越有動力,增強信心能提高你的能量和強度。反之,負面反饋會削弱你的渴望,想到失敗便喪失了動力,懷疑自己就更如帆船失去了風。

在追求「防禦」型目標(尋找安全與保障)時,你的動力好比警覺,那是一種想避開危險的願望。在負面反饋與對自己的懷疑中,你的警覺度反而會增強。沒有什麼比察覺到失敗與危險的可能性更能啟動人們的防備機制了。

我和延斯·弗爾斯特、洛蘭·陳·伊德松以及托裡·希金斯一同進行了一項實驗。在過程中我親眼看到了兩種目標帶來的不同影響。我們讓參與者玩重排字母順序拼詞的遊戲,答案不止一個。例如從N、E、L、M、O這幾個字中可以任意顛倒順序拼出elm(榆樹)、one(一)、mole(痣)、omen(先兆)、lemon(檸檬)、melon(瓜)等詞,不必用上所有字母。我們告訴所有參與者:成績越高,賺錢越多。不過我們操縱了他們的目標著重點。為了使一部分人進入「進取」式思維模式,我們對其宣佈: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能賺四美金,且成績高於70%參與者的人將獲得五美金。而為了讓另一組成員進入「防禦」模式,我們宣佈:參與遊戲者將賺五美金,但成績低於70%參與者的人只能得到四美金。很重要的一點是,兩組成員在成績低於70%參與者時都將獲得四美金,高於70%時都將獲得五美金。所有參與者的目標也是相同的——力爭賺五美金而不是四美金,但他們思維的側重點不同。一組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多獲取一美金上,而另一組人則關注如何不損失一美金。一種情況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塊錢,而另一種則是避免損失你不想丟失的一塊錢。

實驗進行一半時,我們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反饋,告訴每個人他們的當前成績在70%以上還是以下,所以他們被指引著相信了自己目前是在成功路上還是有失敗的危險。提供反饋之後,我們讓參與者告訴我們自認為有多大可能達到目標,同時也衡量了他們的動力狀態。兩組截然不同的反應出現了。得到正面反饋後,被灌輸「進取」思維的參與者對成功的期望值猛漲,動力也增強了,但「防禦」模式實驗組中的成員在得知自己成績頗佳後並沒有改變期望值,而且動力反而減少了。

你也許可以猜到,得到負面反饋之後,「進取」模式實驗組成員對成功的期望值以及動力都降低了不少。不過此時的「防禦」組成員對成功的期望值呈急速滑坡狀態。他們幾乎確定自己要失敗了。不過不顧這種期望值的滑坡——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恰恰因為這種滑坡——他們的動力劇增。所以下次你想以讚美來鼓勵你的「防禦」型朋友或同事時,請三思而行。這樣做可能反而害了他。

繼續討論之前,請先回答下面的問題,並做記錄。記得要誠實——這裡沒有錯誤答案。

你擅長達成哪些目標?

請用如下頻率標尺回答問題:

1.你多久能成就一件使你興奮從而加倍努力的事?

2.你常遵守父母制定的規矩嗎?

3.你常常能把各種不同事情做好嗎?

4.我覺得我在人生成功之路上有所進展。

5.在成長之路上,你避免越界,避免做父母不允許你做的事嗎?

6.不夠細心常帶給我麻煩。

「進取」型成功分數=第一題+第三題+第四題得分

「防禦」型成功分數=第二題+第五題+第六題得分

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形成

為什麼有些人是樂觀者呢?一個比較明顯的答案是:他們自有好的理由。他們過去曾成功地實現目標,而這些成功在未來的日子裡給予了他們信心。有的人善於達成「進取」型目標,而有些人則對預防損失比較在行。你前面回答的問題就是從希金斯和他的同事為捕捉這種不同而設計的評估中摘錄的。它能識別一個人在「進取」或「防禦」型目標上的成功歷史。希金斯稱之為「進取與防禦的驕傲」。兩種人都有足夠的樂觀理由,所以你可能覺得這兩種驕傲都預示著樂觀,不過你要是這麼想就錯了。

成功實現「防禦」型目標需要我們削弱並抑制樂觀以保持動力。當你需要警惕時可不容自信——不論過去你有多少成功史。曾成功達成「防禦」目標的人貌似從直覺上就明白這個道理。在我和希金斯一起執行的一個實驗中,我們找到分別對「進取」和「防禦」目標的成就抱有極大驕傲感的參與者,並對他們進行樂觀與幸福感的評估。我們發現只有「進取」目標成功史能預示出樂觀特徵——那些在「防禦」型目標上成功的人也開心地與我們分享過去的成功經驗,但被問到未來的成功時,他們隻字不提。

我們還發現一個關於幸福感的有趣差異。我們曾對兩類問題進行評估——自我感覺(「我很棒」)以及對自我能力的判斷(「我能把事情辦好」)。那些擅長達成「進取」目標的人對這兩類問題都做出肯定的回答,而擅長「防禦」的人則只對後者做出肯定——他們承認自己曾經做成很多事,但說到「個人」,他們都顯得不那麼舒服。過多的自我欣賞對他們來說是危險的,也是承擔不起的奢侈。他們很正確——如果你在追求一個「防禦」型目標,極有幫助的策略便是「防禦性悲觀」。心理學家朱莉·諾勒姆在她的《負面思考的正面威力》一書中指出:「防禦性悲觀比悲觀強大。放低期望值——想像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能啟動人的反思過程,把各種可能性在腦中預演一遍。」

防禦性悲觀者能通過想像一切出錯的可能來使自己為迎接前路的挑戰做出最充分的準備。在追求「防禦」型目標的過程中,防禦性悲觀也成就了最高的警覺,最強的動力。

所以下次你若真想為你的「防禦」型朋友煽風點火,請認真想想你所舉的例子。通常我們都用有名、有成就、有冒險精神並相信自己的榜樣來激勵他人,比如邁克爾·喬丹、比爾·蓋茨,還有奧巴馬。對於那些「防禦」型目標的追求者來說,被那些胸懷「我能行」態度的成功榜樣炮轟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比如在一個實驗中,我們給大學生分組展示了兩個不同的榜樣。正面榜樣是一個與參與者同專業的近期畢業的學生。他得到了不少吸引人的工作機會,並表示「對當前的生活以及生活走向感到非常滿意。」負面教材也是一個與他們同專業的近期畢業的學生,不過境遇不同。他沒有找到工作,只能在快餐館打工來維生。他表示「目前一切不順,前景也不容樂觀」。

研究者發現,「進取」式思維的學生更會被傳統的正面榜樣所鼓舞,而「防禦」式學生則看了負面教材後更受啟發。在聽說這個不幸畢業生的例子之後的幾周裡,他們更努力地準備大小考,按時完成閱讀作業,而且更少拖延。所以說,有些人會被英雄事跡所鼓舞,而另一些人則會被有說服力的警戒性故事所影響。

作家芭芭拉·埃倫賴希在她非常傑出的著作《面向光明:鼓吹正面思考如何害了美國》一書中對虛幻的樂觀這種美國文化現象進行了尖銳的抨擊。她寫道:「所謂積極並不是指個人的狀態或情緒,它其實更是一種生存意識——我們詮釋世界的方式以及不反其道而行事的決心。」埃倫賴希認為對消極思維,甚至現實思維的趕殺引發並推動了很多當前的問題——從對處方抗抑鬱藥的氾濫需求到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危機。她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警惕的現實觀』不會使你葬送對幸福的追求,實際上它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果我們不看清真實的現狀,又如何能期待進步呢?」

對於一些覺得過度正面思考並不受用的人來說,埃倫賴希傳達的信息真是鼓舞人心,不過也有可能帶來困惑。那些兜售樂觀主義以及自信重要性的書難道都是錯的嗎?正面思考真的沒有益處嗎?樂觀主義有時是有益的,而有時則是魯莽且起反作用的。好,現在你懂得「進取」與「防禦」之間的差異了,你便能在勵志建議的混亂海洋中遨遊了。樂觀的確很好,尤其在追求成就與榮譽時。而另一方面,更悲觀的現實主義在確保安全和避免重大損失時則是非常寶貴的。使你的觀念與手頭工作的性質相匹配,你就能獲得最強大的動力,從而展示出最佳的表現。

進取、防禦與優先

當你用「成就」或「安全」的眼光看世界時,你所在乎的東西會不同。你甚至會覺得商品對你的吸引力也因此而不同。毫不誇張地說:你連買東西的方式都會不同。舉個例子來說,心理學家利奧巴·沃思與延斯·弗爾斯特發現「進取」型的人們愛選擇有奢華、舒適賣相的產品。在一個實驗中,追求「進取」的人在選購太陽鏡和手錶時更偏愛「時尚耳邊飾物」「時區設置」等特點,雖然這些特徵並不一定有實際用途,但傳達了「酷」或「考究」的信息。「防禦」型的人則不然,他們會被標榜為安全、可靠的產品所吸引。他們傾向於購買保修期長的太陽鏡以及腕扣結實的手錶。在另一項實驗中,「防禦」型參與者喜歡貼有「老品牌的保證」以及「消費者實驗證明:安全可靠」等標語的洗衣機,而「進取」型參與者則會被「最新技術」「新功能多」等詞吸引。

請記住很重要的一點:你的側重點以及偏好都會根據你每時每刻所處的不同情景而改變。比如說,有時你要購買的物品本身就具有特定的傾向性。如果你想買一種防止兒童觸摸到殺毒劑的東西,這個目標自然帶有「防禦」傾向,因為這個購物決定本身就是有關安危的。你想買一把堅固可靠的櫃門鎖,不會在乎它看起來時髦與否。「進取」型的人有可能給自己買輛裝備齊全的紅色拉風跑車,但在給自己那十幾歲的孩子買第一輛車時,估計他們考慮更多的是防抱死制動系統以及安全氣囊。

你的焦點,你的感受

很明顯,當你實現了為自己樹立的目標時,感覺一定不錯。不過「不錯」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標的焦點。當你的目標是成就、獲益時,你感到高興——喜悅、快活、興奮,用年輕人的詞彙來形容就是「爽歪歪」了。達成一個「進取」型目標能給人亢奮的快感,而達成「防禦」目標後的快感則是截然不同的。當你試圖得到安全與保障、避免損失時,成功會讓你覺得放鬆——平和、自若,終於鬆了口氣。這種「不錯」的感受不那麼使人亢奮,卻同樣碩果纍纍。

目標的側重點還決定了發生麻煩時你的「糟糕」感受會是如何的。「進取」與「防禦」目標的差異實際上是希金斯在研究為什麼有人面對失敗會著急而有人會抑鬱時發現的。當你想獲益或成就一件對自己至關重要的事時,失敗會使你悲傷——萎靡、鬱悶、沮喪。這是一種精神不振的糟糕感受。而達不成「防禦」目標意味著危險,所以你的自然反應會是一種高能量的糟糕感受——焦慮、驚慌、緊張以及恐懼,你被嚇壞了。這兩種感受都不怎麼樣,但形式不同,所以你要採取的緩解措施也該不同。

不同焦點,不同策略

請想像自己在打獵,你被深深的叢林掩護,等待著毫無防備的小鹿進入視野。隨著「嗖」的一聲響,你看到一個棕色的影子從遠處叢林中閃過。距離太遠,你根本看不清那究竟是鹿還是既無法食用也無戰利品價值的動物,抑或那只是風——你的眼睛欺騙了你。現在你面臨一個選擇——開槍還是不開槍。這個選擇會帶來四種可能的結果:你有可能判斷正確,開槍打中鹿;你有可能判斷失誤,浪費了子彈還嚇跑了附近的鹿;你可能判斷正確,不開槍因為確實沒有鹿;你也可能判斷失誤,不開槍卻錯過了扛著戰利品回家的機會。

心理學家把這種情景叫做「信號檢測」,它的目的就是區分信號與雜訊。你看見鹿了,對嗎?它真的在那兒嗎(信號),還是風吹樹葉的聲音(雜訊)?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且判斷是正確的,這叫做「成功命中」。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判斷失誤了,這叫「情況誤報」。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且判斷正確,這叫「正確拒絕」。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判斷是錯誤的,這叫做「錯失良機」。

我們追求「進取」目標時會對成功命中的潛力非常在意——我們竭盡全力放手一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典型的「進取」型理念。對追求「進取」目標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錯失良機」(鹿在卻沒打)更糟糕的事了,因為這樣白白浪費了機會。所以「進取」型的人在類似情形中習慣於持肯定態度——他們會開槍。心理學家稱這種心態為「風險偏好」,他們不但能命中更多目標,也會發生更多誤報。他們也許的確更有可能獵到鹿,但同時也因亂放槍而嚇跑了更多的鹿。

「防禦」型的人小心謹慎。他們在射擊前要確定看到了鹿,而不願冒險出錯。他們厭惡「情況誤報」或無謂冒險。在追求「防禦」目標時,他們更常說「不」。心理學家稱之為「保守偏好」——他們不開槍,總是等待。他們不會嚇到鹿也不會浪費子彈,但是有可能常常空手而歸。

「風險偏好」與「保守偏好」在每個角落中都能得到體現。比如說,追求「防禦」目標的人喜歡做那些一成不變的事。比起未知中的險惡,他們寧可與熟悉的魔鬼為伴。這樣的保守本質使他們與愛冒險的人比起來更少拖延——他們怕無法按時完成任務。

當人們在追求「進取」目標時,他們會覺得有探索及抽像思維的自由。他們時不時地會來場頭腦風暴,想出實現理想的種種選擇以及可能性。他們更有創意,尤其對找到事物中的聯繫和主導思想在行。要達到「防禦」目標時,這樣的抽像思維和創意是莽撞又耗時的。如果你想避開危害,你需要行動。「防禦」目標主導的思維方式是很實在的。你定下一個方案,然後執行,呵護每個細節。因此,「防禦」型思維的人都很注重細節,也對看到的事物和未完成的事項有更好的記憶力。

「進取」與「防禦」這兩種思維方式的人對待人際關係的策略也不同。「進取」目標使我們用收穫的眼光看待友誼,所以我們會用熱心的策略來保持一切順利——我們總是支持著朋友,或制訂遊玩計劃。「防禦」則不同,它使我們用警戒的策略維持友誼——常聯絡以防失去聯繫。兩種思維方式在我們的社交圈出問題時也表現得有所不同。

很不幸,我們都曾有過被拒絕被拋棄的經歷。有趣的是,你被排除在外的方式能決定你會用「進取」還是「防禦」的策略應對。心理學家丹·莫爾登和他的同事在進行一項實驗時讓參與者相信他們將要在網上交友。每個參與者都以為自己在通過電腦和躲在隔壁格子裡的兩個人交談。之後莫爾登控制了參與者在網聊時被排斥的方式。有的人被他們的新網友直接拒絕,而有的則是不被理睬。在拒絕狀態中,其他聊友這樣回應實驗參與者的觀點:「怎麼可能?」「你肯定是開玩笑的,對吧?」「我搞不懂你這樣的人。」在忽視狀態中,其他兩個聊友佯裝發現與對方是鄰居便開始聊得海闊天空,把實驗參與者忘在一邊。

莫爾登發現,當人們被直接拒絕(直接、主動地排斥)後會產生失落感。這種感受會導致「防禦」型的回應。他們感到沮喪並與處境保持距離,為自己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而後悔。當人們被忽略(間接、被動地被排斥)時,他們覺得在「社交收穫」這個目標上失敗了。這是個錯失的機會,讓他們產生「進取」型回應。他們難過、沮喪,但同時更有可能試圖參與其中。他們會為沒說的話和沒做的事而後悔。

選擇適當策略

「進取」與「防禦」目標具有傾向性,使我們選擇不同的達標策略。如果你的目標是「進取」型的,你會尋找前進的方式,啟用更有風險的策略——那些能讓你與目標更近一步,更有可能「成功命中」的方式。如果你的目標是「防禦」,則更有可能採用謹慎、保守的策略——那些預防「情況誤報」,避免導致危險錯誤的方式。不過這些還不是全部。確保自己採用了與目標匹配的策略是至關重要的。

用「防禦」策略來實現「防禦」目標,用「進取」策略來實現「進取」目標。這樣的搭配會給你的動力加入興奮劑。希金斯認為,用最合適的方法為目標奮鬥能給目標帶來額外的價值——做這件事時你感覺就是對。希金斯和他的同事通過十幾個實驗發現,當人們的目標與策略相匹配時,用「感覺對」的策略能使人更加投入更加堅韌。因此人們更有可能成功實現目標,並享受其過程。

目標與策略匹配的重要性在我和希金斯、貝爾以及奈爾斯·博爾傑一起進行的一個實驗中得到了體現。我們在實驗中檢驗了「進取」型和「防禦」型兩種思維方式的人分別是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的。我們讓參與者連續三周在日記中寫下自己是如何應對一天中最具挑戰的一件事的。我們提供了一系列「進取」目標的應對策略,例如:「我主動尋找向目標前進的各種方式」,「我專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有「為了彌補這件事的不足,我在其他事上下功夫使今天變得更好」。「防禦」目標的策略包括:「我認真仔細做事以防再出錯」,「我今天避免了其他負面事件發生」等。

雖然兩種達標策略都能指向成功,但我們發現通常當參與者用與自己的目標相符的策略應對問題時,他們明顯更加開心,更少困擾。不相符的目標與策略則會導致開心減少、困擾增多。所以當你遇到問題或樹立目標時,光採取行動是不夠的,不是所有應對策略都適合你。你需要採取符合目標類型的行動。懂得「進取」與「防禦」間的區別能使你做出最佳選擇——一個讓你「感覺對」的選擇。

一個目標的優勢是另一個目標的劣勢

因為「進取」與「防禦」目標指引我們採用不同的策略,所以有時採用某種特定目標更有效。也就是說,當我們試圖達到「進取」或「防禦」目標時,有些事情我們特別擅長,而有些則不然。

在進行任何一項中等複雜的活動時,例如讀書、刷房子,都需要心理學家所謂的「速度與準確性的權衡」。速度越快越容易出錯,但速度慢也有代價——尤其當時間寶貴,需要快速完成任務時。或許並不出人意料,「進取」與「防禦」處在這架天平的對立端。在追求「進取」目標時,我們看中速度大於準確性。我們希望漆完整個屋子,哪怕有的地方暫時不勻或有油漆沾到了地板上。如果我沒看懂前面讀到的內容,我還是接著看下去,也許到後面就自然明白了,因為我想把書看完。

當我們的目標為「防禦」型時,我們更傾向於慢工出細活。這當然要花很多時間,但這是追求「防禦」目標的人甘願付出的代價。實驗表明,當他們遇到讀不懂的段落時常常會重新閱讀,直到讀懂為止。他們讀書更慢,卻能抓住每一個細節。(有趣的是,研究者發現有一種情況下「防禦」型人士行動更快。「防禦」型司機把繁雜的交通視為危險,所以會更快速地做出剎車反應。)

有證據顯示,兩種目標也會帶來不同的成功率。「進取」型目標在短期內能賦予人飽滿而又熱忱的動力,但長期作戰時便顯得不夠靈活。「防禦」型目標則告訴我們「滴水穿石」的道理。我們在兩個實驗中觀察了戒煙和減肥訓練班的成功率狀況,發現「進取」型人群在前六個月內成功率極高,但「防禦」型人群則不會得意忘形,能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更好地保持戰果。所以最佳策略是用「進取」方式逼近目標,聚焦於戒煙(或減肥、找新工作)能帶給你的收穫,一旦達到目標,再用「防禦」方式進行維持,免得前功盡棄。

當你聚焦於「防禦」時,你是在「尋找麻煩」,因為這種目標使我們對絆腳石特別敏感。當我們用「潛在損失」的出發點來看待目標時,我們更容易抵抗誘惑和干擾。神奇的是,研究者發現在有干擾的情況下,我們更享受為「防禦」目標而奮鬥的過程。在一項實驗中,當我們用電影預告片或幽默卡通廣告打擾參與者做數學題時,那些「防禦」型的人不但比「進取」型表現得更好,還比沒有受到干擾的「防禦」型參與者表現得好。在追求「防禦」目標的過程中,「誘惑」或「障礙」的存在能使人更警覺,增加排除困難的動力,從而獲取更大的成功。

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個例子,它展現了「進取」與「防禦」對「談判」這門藝術的影響力。在雙方談價格時,買家要在低價格與不冒犯賣家間做出權衡。在一項實驗裡,心理學家亞當·加林斯基和他的同事們把54名工商管理碩士生按兩人一組分組,一人當買家,另一人當賣家,進行製藥廠買賣的模擬談判。雙方都得到這筆買賣的詳細信息,比如談價範圍在1 700萬至2 500萬美金。接下來,加林斯基對買方的目標型做出了控制。談判開始前,他讓買方中一半人寫下「你在這次談判中最期待的表現和結果……想像自己如何獲得這些進展」,從而賦予他們「進取」目標。而他讓另一半學生寫下「你要避免的情形和結果以及相關的防禦措施」,從而賦予他們「防禦」的目標。

每組都由買方開價開始談判。「進取」型買家的開價比「防禦」型買家的開價平均低400萬,因為他們願意冒險,大膽壓低價格。這種冒險是值得的——最終「進取」型買家平均以2 124萬美金的價格「買下」製藥廠,而「防禦」型買家則平均要付2 407萬。為什麼?加林斯基認為「進取」型買家把目標集中於先前設定的理想目標,而「防禦」型買家則對「防止談判失敗,陷入僵局」做出過多考慮,使其更易簽署少利合同。這又是值得我們停下來思考的時候了——兩個談判者,擁有完全相同的信息,一個買者比另一個買者多付將近400萬。其中唯一的不同僅僅在於一方想著能收穫什麼,另一方則想著會失去什麼。

帶著對「進取」和「防禦」的理解,我們(以及我們的家人、朋友)的很多做法就說得通了。也許你現在明白了為何自己總是個冒險家,或是總把風險當作瘟疫;為何你不習慣於過度樂觀,抑或存在不可動搖的信心。你也明白了為何有些事自己總是做不好,而另一些事又顯得輕而易舉。

帶著你對過去的認識,你現在知道如何活出更好的未來——擁抱「進取」與「防禦」型思維,做那些能提高動力的事從而實現目標。你能更從容地選擇忽略身邊那些與你個人目標相左的善意建議與行為。你會懂得相信「對的感覺」十分重要,並從此讓那種感覺引領你前行。

實踐性總結

☆「進取」為了獲得,「防禦」為了不失去。我在本章裡講到「進取」與「防禦」目標的區別。當你的目標以「進取」為主時,你是從「成就」的角度看待它——它是你理想中希望獲取的東西。當你的目標以「防禦」為主時,你考慮最多的是安危——這個目標是你覺得必須實現的。總的來說,「進取」目標是有關收益最大化的,而「防禦」目標是有關避免損失的。

☆樂觀精神適合「進取」目標。如果你是個「進取」型思維方式的人,或是正在追求「進取」型目標,那麼自信和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能助你一臂之力。樂觀能在你追求「進取」目標時給予你極強的動力——它會使你勢不可當地挑戰萬難。

☆樂觀精神不適合「防禦」目標。如果你是「防禦」型思維的人,或正在追求「防禦」式目標,過多的樂觀反而會壞事。自信會削弱動力與警惕。實際上,一絲悲觀對你來講或許是最有用的——沒什麼比察覺到失敗與危險的可能性更能使人加以防備了。

☆「進取」使人熱血沸騰,「防禦」使人如釋重負。我們在實現「進取」目標時感到歡欣鼓舞(「哈!我真棒!」),在失敗時則垂頭喪氣(「唉,我真沒用。」)。當我們達成「防禦」目標時,我們感到平和放鬆(終於鬆了口氣:「我躲開了子彈。」),而沒有達成這種目標後我們會焦慮緊張(「哦不!這下完了!」)。

☆「進取」目標偏愛風險。「進取」目標會導致「風險偏好」,使我們什麼都想試試,不容錯過任何機會。這帶來的是更多想像力以及創造性思維。「進取」型的人愛想新點子、新方式。他們注重速度多於準確性。他們是談判高手因為他們不怕邁出冒險的第一步。他們放眼全景,抓住當下。

☆「防禦」目標偏愛謹慎。「防禦」目標會導致「保守偏好」,使我們更害怕犯錯,更愛說「不」,更少嘗試新鮮事物或用新方法實現目標,不過它也使我們做出更好的計劃,更少拖延。這一類人很注重細節,他們注重準確率多於速度,在誘惑和干擾面前表現極佳,不會有漏網之魚。

☆合適的策略。「進取」與「防禦」都能帶來成功,重點是識別目標的種類然後運用合適的策略去實行。合適的策略不但能帶來更大成就,還能讓你「感覺對」——使你的成功之路更愉悅,更令人滿足。

☆視情況而定。雖然大多數時候我們處理目標的思維方式是固定的——非「進取」即「防禦」,但有時境遇決定了目標,所以你需要注意到目標性質的不同從而適時轉換策略以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