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身體不說謊 > 六·在母愛中窒息 >

六·在母愛中窒息

普魯斯特

若你曾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完全遁入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世界,就會知道這位作家能帶給讀者的感覺、意象與觀察有多麼豐富。普魯斯特為了表現出他豐富的經歷,年復一年地寫著《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巨作。為什麼他不將這種能力貢獻於生活呢?為什麼他在完稿後才兩個月就過世了呢?而且為什麼是窒息而死?最常見的答案是因為他患有氣喘,最後並發肺炎。在他9歲時,他的氣喘第一次發作,是什麼原因讓他罹患這種病?他不是有深愛他的母親嗎?他是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愛,還是相反地必須一直對她保持猜疑或對抗呢?

事實上,他在母親過世後才能夠寫下他自身所觀察、感覺與思考的特別世界。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是母親難以忍受的負荷。他永遠無法向母親展現他真實的樣貌、想法與感覺。這點可由他寫給母親的信件中清楚看見,母親用她的方式去「愛」普魯斯特。她非常關心他,但她希望能決定他的所有大小事,甚至支配他的人際關係,即便到他18歲仍對他發出禁止令。她希望普魯斯特能以她需要的方式依賴並順從著她。普魯斯特偶爾會試著抗拒,但同時又柔弱地、某些時刻甚至是絕望地,為他的違抗感到抱歉,因為他太害怕失去母親的愛了。普魯斯特雖然一輩子都在追尋母親的愛,卻又必須借由內心退縮來保護自己逃離母親不斷的掌控與權力需求。

普魯斯特的氣喘病可以看作是對困境的表達。他吸入了太多空氣(愛),而且不被允許吐出過剩的空氣(掌控),也就是他不能反抗母親要他接受的東西。的確,他傑出的作品可以幫助他表達自己,並借此豐富讀者的心靈。但他長年承受身體的苦痛,是因為他無法完整地意識到自己那位不可抗拒的、需索的、作為支配者的母親帶給他的痛苦。顯然直到生命的盡頭,他主要關心的都是如何分離出他對母親的感覺,而且他相信著必須躲避真相才能保護自己,然而他的身體並不接受這種妥協。身體知道真相,或許它從普魯斯特出生時便知悉了。對普魯斯特的身體而言,母親的操控與無法抗拒的關懷,從來就不是真愛的表達,反而是一種害怕的信號。普魯斯特的母親珍妮特是一個非常保守、溫順、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好」女兒,她對兒子特殊的創造力感到害怕。珍妮特非常注意要扮演好一個名醫、教授的妻子,並受到社會大眾的欣賞,社會大眾的評價對她而言非常重要。她認為普魯斯特的獨特性與活力是一種威脅,她用盡辦法想讓這種威脅在世界上消失。而她那個敏感纖細的孩子並沒有忽略這些,他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母親死後,他才得以公開他精確的觀察,並批判當時的中產階級社會,在他之前沒有人這樣做過。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批判自己的母親,雖然她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就在他的母親過世後,也就是普魯斯特34歲時,他在給孟德斯鳩(26)的信中寫道:

她知道我沒有她就活不下去……從此刻開始,我的人生失去了它唯一的目的、它唯一的甜美、它唯一的愛、它唯一的慰藉。我失去了她,她那永不終止的警覺在帶給我唯一的人生甘露,在平靜與愛中……我被所有痛楚浸濕了……誠如照顧她的護士所說的:在她眼中,我可能永遠都只有4歲。

這段有關普魯斯特對母親的愛的敘述,反映出他對母親悲劇性的依附,這種依附讓他不可能解脫,而且不留任何空間讓他可以公然反抗那持續的監控。他的氣喘病如實地傳達出他的困境:「我吸入這麼多空氣,並且不被允許將之吐出,她給我的一切一定都是為了我好,即便我會因此而窒息。」

回顧普魯斯特的童年故事,可以釐清這場悲劇的根源。它說明了為什麼普魯斯特會如此長時間地依賴著母親,且無法從她身邊脫離,即便他絕對是因此而受苦。

普魯斯特的父母在1870年9月3日結婚。1871年7月10日生下他們的長子馬塞爾·普魯斯特,那是發生在法國歐特伊一個相當不平靜的夜晚的事,當地居民依舊陷落在普魯士入侵的驚愕之中。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像,普魯斯特的母親很可能無法擺脫當時籠罩她的焦躁不安,也無法專注而慈愛地面對新生兒。可想而知,這個嬰兒的身體感覺到了不安,並且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受歡迎。在這種情況之下,孩子理應需要比他當時所獲得的更多安撫。對某些孩子來說,這種匱乏可能會造成極大的恐懼,為他的童年帶來重負。普魯斯特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例子。

普魯斯特的整個童年,如果沒有母親的睡前吻就無法入睡,但這種強迫性的需求越被父母(或周圍的其他人)覺得是丟臉的「壞習慣」,這種需求就越強烈。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普魯斯特一直想去相信母親的愛,但不知怎地他似乎無法擺脫儲存在身體裡的記憶,他的身體牢記著他出生時母親的雜亂情緒。對他來說,睡前吻可抹去這種身體最初的、強烈的感知,但到了第二天晚上,疑慮又會再度報到。而且,母親幾乎每晚都造訪樓下的沙龍,更增添了孩子心中的這種疑慮,讓他覺得對母親而言,那些資產階級的紳士淑女都比他重要。畢竟,與這些人相比,他顯得那麼渺小!普魯斯特就這樣躺在床上,等著他所期待的愛的信號。然而,他不斷地從母親那裡接收到的,是要他舉止良好、行為乖巧、以及「正常」的勸誡。

長大成人後,普魯斯特開始研究這個世界,他要研究把他母親對他的愛偷走的世界。他首先積極地投入沙龍活動,後來,在母親過世後,他在幻想之中以一種罕見的熱情、精準與敏感來描寫這個世界。好像他開始的這趟偉大的旅行,最終是為了解答一個問題:「媽媽,為什麼那些人全都比我有趣呢?你難道不知道他們的空虛、他們在裝模作樣嗎?為什麼我的人生、我對你的渴望、我對你的愛,對你來說這麼沒有意義呢?為什麼我不過就一個麻煩呢?」

如果普魯斯特可以有意識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他或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但他只想當個聽話的男孩,不想製造問題。因此,他投入母親的世界裡,而這個世界開始吸引他。他可以用詩一般的語言自由地描繪這個世界,也可以不受阻撓地批評它。而這一切,他都是躺在床上做的。他在床上完成了一次幻想之旅,病床就像是他的庇護所,可以保護他不被自己揭露的殘酷事實所傷,也不會受到他所害怕的處罰。

對作家而言,他可以利用小說人物來表達現實中永遠也無法傳達給父母的真實感覺。普魯斯特過世後才發表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小說《讓·桑德伊》,克勞德·莫裡亞克(27)視之為撰寫普魯斯特傳記青少年時期的數據源。我們可以發現普魯斯特在小說裡間接地表達了他的困境,讓我們瞭解普魯斯特其實可以感覺到父母的抗拒。普魯斯特敘述:

這孩子本性中的極度不幸、他的健康狀態、他那容易悲傷的性格、他的揮霍癖、他的惰性、他不可能在生命之中獲得一席之地,這些最終會導致他浪費他的聰明才能。

普魯斯特又在同一本小說裡展現出他對母親的抗拒,但依舊是偽裝成書中的主人翁——讓·桑德伊:

他對自己的憤怒倍增至比對父母的還要多。但父母才是他焦慮、他殘忍的無所作為、他的啜泣、他的偏頭痛以及他失眠的真正原因,他真想做些會傷害父母的事,他不想聽走進屋的母親的咒罵聲,他想告訴母親,他要放棄所有工作,他要去別的地方去睡,而且他認為他的父親很愚蠢……而這一切只因他覺得他需要反擊,並且把那些母親曾對他做過的壞事,用更惡毒的行為反擊回去。那些他無法說出口的言語埋藏在他心中,像某種無法排出的毒藥般傳至四肢,他的手腳顫抖著,騰空抽搐,像在尋找著某種獵物。

相反地,普魯斯特在母親過世後,只將愛表達了出來。他那帶著懷疑與強烈感覺的真實生活究竟留在哪裡了呢?他將一切都轉化成了藝術,而他的氣喘病則為這種逃避現實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1903年3月9日,普魯斯特在一封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沒有任何喜樂的要求,我很早以前就已經放棄它了。」1903年12月,他又寫道:「不過,至少我以依你所願而成的人生計劃向夜晚發誓……」其後又在這封信內寫道:「因為我寧願病發而讓你滿意,也不願引你厭惡而無病。」普魯斯特在1902年12月初寫的一封信裡的一段話,就身體與道德之間的衝突來說相當特別:

事實是,只要我一覺得舒適,你就會毀掉一切,直到我再度覺得不適,彷彿這種讓我病況好轉的人生會刺激到你……但可悲的是,我無法同時擁有你的好感以及我的健康。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有段關於瑪德蓮蛋糕的著名段落,敘說的是一段少有的幸福時刻,當時的他在母親身邊感到很安心、很安全。他11歲的時候,某天在散步時他被淋得又濕又冷,母親擁抱了他,給了他一杯熱茶和一塊瑪德蓮蛋糕,沒有任何斥責。這顯然足以讓這孩子暫時不再害怕,那種恐懼可能自他出生以來就潛藏在他體內,並與他認為「父母不是真的想要他生下來」的不安全感有關。

由於父母經常性的責備與批評性的言論,使他潛在的恐懼不斷地被重新喚醒。這個聰明的孩子心裡或許會這麼想:「媽媽,我對你來說是個負擔。你希望我是另一種樣子。你常常這麼表現出來,而且也一再地說出來。」身為孩子的普魯斯特無法用言語表達這些想法,他恐懼的原因依舊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獨自一人躺在房間裡,等著母親愛的證明,以及母親的解釋。這事實讓人沉痛。痛楚顯然強烈到無法去感覺,他的探究與疑問被定義為「文學」,並且被放逐至藝術的國度。普魯斯特依舊拒絕解開他人生的謎團。我認為小說名字裡的「似水年華」一詞,是在質疑他並不完美的人生。

平心而論,普魯斯特的母親不會比當時大部分的母親更糟糕,而且她絕對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關心兒子的健康狀態。只是我無法認同那些傳記作家異口同聲地力讚她為母親的楷模,因為我不認同他們的價值體系。例如,其中一個傳記作家寫道,普魯斯特的母親是一個能為兒子犧牲自己的道德模範。或許可以這麼說,普魯斯特早在母親身邊就學會了不去享受自身的喜樂,但我認為這樣的人生觀並不值得讚許,而且也稱不上美德。

引起普魯斯特身上嚴重病症的,是永懷感恩的義務以及永遠不能去反抗母親的思想控制和道德束縛。迫使普魯斯特壓抑他的反抗之心的,就是內化的道德。

如果他可以像自己筆下的主人翁讓·桑德伊那樣,以自己之口與母親對談,那麼或許他就不會罹患氣喘病,不用忍受窒息發作之苦,不需要大半輩子都躺在病床上度過,也不會英年早逝。普魯斯特在給母親的信中是那麼清楚地寫道,他寧願生病,也不願令母親感到厭惡。就算在今日,這種形式的表達也並不少見。我們需要做的是,清楚瞭解這種盲目的情感會造成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