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成為你自己 >

成為你自己

20世紀晚期,人文心理學家關注的是意識、選擇的發展和自我完善。對他們來說,我們無論接受怎樣的教養都掌握著塑造自我的權力。用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話說,人類的終極目標就是自我實現。亞里士多德在2300年前就提出了這個目標。

取消過去力量的影響

德裔美國人、格式塔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1890年—1947年)就曾經將下面的主題作為研究內容:不必考慮以前發生過什麼事,我們都有成為自己的權力。他試圖消除對人進行分類的傾向,比如期望孩子在某些年齡段能做出某些標誌性的行為,把人們歸類為「內向型」或「外向型」等。他定義了個體的「生活空間」,也就是說,個體在任何時候都會影響自己行為發生的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場景。對勒溫來說,過去發生的事件沒有意義,除非它們現在就被回想起來。所以童年經歷(對弗洛伊德非常重要)不會影響成年人的行為,除非它們被回想起來。相反,他認為我們的行為是由驅使我們前進或壓制我們行動的力量塑造的。

勒溫認為,需求產生了個人試圖解決的緊張局勢,比如尋找食物來滿足飢餓感。我們的一個需求將在更大或更小程度上主導我們的生活空間,直到這一需求被滿足。這些需求可能是生物需求(如口渴),也可能是心理需求(如想要一輛更時髦的汽車)。這一研究結果被稱為「蔡格尼克效應」,是以立陶宛心理學家布魯瑪·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1901年—1988年)的名字命名的。勒溫描繪了個人的幾種不同類型的衝突,並將其總結如下。

·接近—接近型衝突。兩種選擇都想要,但必須選擇其中一種(比如,在兩個度假地點之間進行選擇)。

·迴避—迴避型衝突。兩種選擇都排斥,但不得不選擇一種(比如,同意進行令人不愉快的外科手術或忍受長期的疼痛)。

·接近—迴避型衝突。一個目標既有想要的部分,又有排斥的部分(比如,想要考取一個資格證書,但又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勒溫將行為看成人在環境中的一種函數,並用科學記數法表現出來:

B=f(P,E)

其中,B是行為,P是人,E是環境。

這是一種對關係的啟髮式陳述,而不是一個數學公式。

你會這樣做嗎

受勒溫影響最大的心理研究者之一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他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當我們持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觀點或以一種與自己的信仰不一致的方式行事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決定減肥,而後卻蜷縮在沙發上睡懶覺來度過週末,我們就會經歷認知失調;又或者如果我們相信所有的人都同樣聰明,但又期望其中的某類人表現得更差,而不管對方是女人、美國人、老年人或任何其他不同類型的人,我們也會經歷認知失調。

費斯廷格和同事心理學家詹姆斯·莫雷爾·卡爾史密斯以學生為被試,要求他們進行一項枯燥的工作;之後,支付他們1美元或20美元,並要求他們告訴下一組等待的學生這項任務很有趣。後來,他們回訪這些學生,當問及這項工作是否有趣時,報酬為20美元的人說這項工作很無聊,但那些只領了1美元報酬的人則更傾向於認為這項工作很有趣。研究人員用認知失調解釋了這一結果。學生們得到了20美元的報酬,他們覺得自己的報酬足夠豐厚,而為了這些報酬向別人撒謊。所以在實際詢問時,他們不必假裝自己喜歡這項任務。但那些只拿到1美元的學生要麼不得不承認自己為了一點小獎勵而撒謊,要麼不得不改變自己對這項任務的看法。他們承認自己原來對這項任務的看法是錯誤的,這比接受自己為了換取一點報酬而撒了謊更容易。

1963年,卡爾史密斯及其同事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Elliott Aronson,生於1932年)進行了另一項認知失調的研究,這次研究對象是一群年輕的孩子。在每次實驗時,孩子們都被關在一間有很多玩具的房間裡。他們可以玩任何一個玩具,但其中一個玩具被告知是特別的。這群孩子中有一半人受到了威脅,如果他們玩了這個特殊的玩具將會受到嚴懲;另一半人獲得的信息是,如果他們玩了這個玩具將會受到輕微懲罰。沒有一個孩子不遵守規則。後來,孩子們被允許玩任何玩具,包括這個特別的玩具。與其他孩子相比,受到輕微懲罰的孩子玩這個曾被禁止的玩具的可能性更小。卡爾史密斯和阿倫森認為,孩子們將輕微懲罰的威脅合理化,以此來解釋自己的自我約束反應,即說服自己「這個玩具真的不好玩」,所以即使允許他們玩這個玩具,他們也不想玩了。

這使我們回想起了皮亞傑有關孩子們如何調整自己的圖式以順應新的經驗或信息,從平衡狀態轉變為非平衡狀態,然後再回到平衡狀態。在認知失調的情況下,他們自己的圖式受到行為和觀念之間不協調的威脅,並因此調整自己的圖式以適應行為。

如果一個人被誘導去做或說與自己個人觀點相反的事,他就會傾向於改變自己的觀點,使其與自己所做或所說的一致。

利昂·費斯廷格和莫雷爾·卡爾史密斯

按你想做的去做

1972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達裡爾·J.比姆(Daryl J. Bem,生於1938年)提出了另一種認知失調,他將其稱為「自我知覺理論」。他認為我們判斷他人性格的方式是觀察他們的行為並推斷出其性格,並建議我們也要這樣對待自己。這聽起來違反直覺,而下面的觀點似乎更加符合邏輯:我們的行為源於自己的性格,而不是正好相反(雖然行為主義者並不會認同我們會「喜歡」什麼東西)。比姆改造了費斯廷格的「無聊任務」實驗。他給完成任務的兩組被試播放了一盤磁帶,每盤磁帶都錄有一個人對這項任務的評價,說這項任務很有趣。比姆告訴一組人這個人說完這段證詞獲得了20美元的報酬,而告訴另一組人這個人只獲得了1美元的報酬。結果,1美元被試組得出的結論是:只獲得1美元的那個人真的覺得這項任務很有趣。比姆認為,這些被試相信如果自己真的不是很享受這個任務,就不會僅僅為了1美元而給出這麼積極的評價。而在費斯廷格的研究中,相同的事情的確發生了。那些為了1美元而要給予一個無聊的任務以積極評價的被試認為,自己的確很享受這個任務。換句話說,我們從自己的行為中解讀自己的個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實現改變個性,而完全可以自由地重建自己[這正呼應了威廉·詹姆斯的想法(詳見第3章「美國心理學的誕生」的內容]。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生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並按照自己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生活,這就是幸福的源泉。用亞里士多德的話來說,一個人即使是在監獄裡或者被迫害,只要他的人格是完整的,他仍然會感到快樂,這個觀點對哲學家們來說多久也不會過時,但只有20世紀的榮格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和卡爾·羅傑斯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榮格認為人下半輩子的目標就是鞏固和接受自我,成為一個「總體的人」。事實上,他認為人到中年就會試圖達到這一目標來獲得滿足感。

馬斯洛將這種自我整合和接受置於自己「需求金字塔」的頂峰,認為這種需求驅動了人類所有的行為。當其他所有需求都被滿足時,在金字塔頂端的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就是你想要成為的人的過程,你將發揮自己的潛力,並對自己的狀態感到舒適。對每個人來說,這一過程必定都是不同的。自我實現指的並不是高高站在金字塔頂,去判斷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是將自我實現作為人類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對一個人來說,自我實現可能只是成為一位堅決擁護的、可靠的和深情的家庭成員;而對另一個人來說,他可能只有通過獲得諾貝爾獎或在社區中獲得極大的尊重才能實現自我實現。

有機體有一種基本傾向,即努力實現、維持和增強有機體的體驗。

卡爾·羅傑斯(1951年)

馬斯洛通過研究一些被認為已經實現了自我實現的名人的傳記,進行了有關自我實現的研究,這些名人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威廉·詹姆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和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雖然馬斯洛認為人類只有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之後才能實現自我實現,但事實證明並不盡然。儘管許多藝術家和精神領袖的食物、住所和健康等基本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但他們已經實現了自我實現。卡爾·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是決定其最終能否實現自我的主要因素,但其實許多人都不能自我實現。馬斯洛同意這一點,他認為大多數人(也許有98%左右的人)永遠都不能自我實現,但那是他們自己的錯。在他看來,我們可以自由地採取行動,使自己實現自我實現。我們都是自己性格的作者。

赫布的矩形

在解決「先天和後天哪個是塑造性格最重要的因素」這一問題上,加拿大精神生物學家唐納德·赫布表示兩種因素都有影響,而且根本無法區分它們都有多大影響。他把先天和後天的影響比作在計算矩形面積時的長度和寬度:沒有一個矩形沒有長和寬,但是這個基本模型可能有多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