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捍衛父母的愛 >

捍衛父母的愛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1907年—1990年)和美國精神病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1905年—1981年)進行了他們關於母嬰關係的研究。其觀點是反對霍爾和華生的養育態度以及當時普遍流行的看法,而認為孩子和母親的關係僅僅是為了獲得營養。

鮑比對「什麼樣的家庭關係會導致兒童或成人適應良好或者適應不良」這樣的問題特別感興趣。他發現,安全依戀表現為母子之間牢固的聯繫紐帶,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而這和華生的觀點正好相反。鮑比受到洛倫茲印刻研究的影響(詳見第5章「洛倫茲的雛鵝」的內容),想要探討嬰兒的本能行為。他得出結論,嬰兒有一種本能的動力可以與一個依戀對像建立親密的早期聯繫(儘管嬰兒也有可能與更多的依戀對像建立聯繫)。

孩子的某些天生的行為(如哭和笑)會鼓勵照顧者互動和接近他們,照顧者的某些行為也是天生的。如果人們未能形成這樣的聯繫就會導致心理和生理問題,其中包括攻擊、發展失敗、智力降低、抑鬱甚至「無情精神病」(這種疾病的特徵是不能表達對他人的關心或感情,並且傾向於自私地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鮑比通過實驗發現,如果一個孩子與依戀對像(通常是母親)分離了一段時間,孩子就會感到痛苦。如果這種分離繼續下去,孩子就會出現看似平靜的狀態,但實際上會變得孤僻、對一切都不感興趣。如果這種分離持續更長的時間,孩子會開始接觸其他人,但會拒絕照顧者,並在他們返回後對其表示憤怒。他列出了孩子經歷的這些階段:抗議、絕望和沮喪。1951年,他的建議是:在成長的前兩年中,孩子應該從主要的依戀對像身上得到持續的照顧;在最初成長的5年裡,依戀對像不該與孩子分離。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一兩年內沒有形成一種安全的依戀,這個機會之窗就會關閉,孩子將無法彌補自己心理和情感上的傷害。這個關於關鍵期的觀點符合洛倫茲在雛鵝研究中的發現。當時,洛倫茲發現,雛鵝印刻的最佳時期是其孵化後12~17小時;如果雛鵝在孵化後32小時內沒有印刻,那麼之後再出現印刻對象就太晚了,印刻也就不會發生。

一個兩歲的孩子去醫院

1952年,鮑比及其同事蘇格蘭心理學家詹姆斯·羅伯遜(James Robertson,1911年—1988年)拍了一部電影,展現了一個小孩子在住院暫時脫離父母時經歷的痛苦。這部電影改變了醫院對待小病人的方式,特別是改變了探視時間,讓父母更多地接觸自己的孩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指導了如何對孤兒進行治療。

鮑比的發現顯然具有廣泛的影響,其中包括當孩子的父母去工作時,將孩子送往日托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鮑比的發現後來招致了一些批評。一方面,他沒有區分那些一開始就沒有形成依戀的孩子,以及那些已經形成依戀、但卻因父母的疾病或死亡而中斷依戀的孩子。另一方面,他還將其他強烈的情感歸結於聯結價值不足,比如那些與繼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建立起來的情感紐帶。

1981年,兒童精神病學家邁克爾·魯特(Michael Rutter,生於1933年)區分了未能形成依戀(私有化)以及形成的依戀被打破(剝奪)之間的差異,並認為前者的危害更大。

儘管鮑比的研究可能看起來和學習完全無關。然而,他發現,依戀是孩子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的基礎。他說,孩子從照顧者那裡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並根據照顧者對他們的反應建立自己的身份模式。

鮑比的研究結果獲得後來許多研究的支持。哈利·哈洛對幼猴剝奪母愛的殘酷實驗(見下面的內容),以及涉及社會機構中對兒童的一些研究結果都支持了這樣的觀點。如果兒童沒有形成依戀,就會導致情緒障礙、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延遲或停滯。

1989年,發展心理學家吉爾·霍金斯(Jill Hodges)和芭芭拉·提扎德(Barbara Tizard)對一組在福利機構度過自己童年的孩子的研究發現,那些在4歲時被收養的孩子能與新家庭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而不會發展成無情精神病。這一研究表明情況並不像鮑比認為的那樣可怕和不可逆,至少在孩子們的成長早期給其機會,他們就能建立穩定的情感關係。

依戀剝奪和抑鬱症

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也探討了如何「使用」母親的依戀。1958年,他把猴子作為實驗動物時,注意到那些隔離飼養的猴子與跟著媽媽長大的猴子的心理狀態是不同的。為了調查母親的作用,他進行了一系列(不道德的)實驗,其中包括將猴子與母親分離,並在24個月內隔離飼養它們。這些被隔離的猴子長大後精神極度紊亂,無法正常地照顧自己。

44個小偷

鮑比研究了44個小偷,他們在被宣佈有罪之後來到診所,人們將其與另一組來到診所的非罪犯群體進行了比較。他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更多的罪犯在幼年時期經歷了與母親的持續分離,並表現出無情精神病的症狀。他認為,母愛剝奪導致他們出現犯罪和精神病等問題。後來的評論家指出,儘管他的研究結果表現出相關性,但無法因此推斷出因果關係。其他如飲食、貧窮、經常搬家以及學校等因素,也可能導致他們的犯罪行為。

哈洛用鐵絲和木頭做了假猴媽媽,並將其中一些媽媽用布包起來。他在每個小猴子的籠子裡放了兩種媽媽,其中一個媽媽裝有奶瓶。小猴子們都喜歡布媽媽,不管它們是否拿著奶瓶。如果鐵絲媽媽有奶瓶,幼猴就會在喝完奶後返回布媽媽那裡獲得舒適感。每隻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布媽媽,它們會依附在布媽媽身上學會識別,並喜歡其他和布媽媽類似的布偶。人們將小猴子和它們的布媽媽一起放在一個新環境中時,小猴子會探索自己周圍的環境,並不時回到布媽媽那裡尋求安慰。如果只把小猴子單獨留在新環境中,小猴子就沒有探索行為,但會表現出與極度痛苦相關的行為(如蜷縮和尖叫)。

哈洛得出了結論:獲取營養並不是母子關係最重要的方面。這一結論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在鮑比和哈洛嘗試研究母愛的時候,1946年,美國兒科醫生本傑明·斯伯克(Benjamin Spock,1903年—1998年)出版了《育兒常識》(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一書,他在其中譴責了行為主義者的做法。這些做法是將孩子們獨自留下,任由他們哭泣;嚴格執行飼喂次數和睡眠習慣,抑制他們的情感。斯伯克建議父母聽從孩子的直覺,對其給予關愛;改變自己的做法,以適應孩子的個性。這本書極具影響力。後來,批評家把20世紀下半葉出現社會問題(如性解放)的責任歸咎於斯伯克及其「寬容」的育兒方式。他的批評者聲稱,由於斯伯克鼓勵寬容的育兒方式,他給一代人帶來了一種誇大的權利感,並導致他們缺乏道德品行。

絕望的深淵

1970年,哈洛在妻子去世之後變得非常痛苦,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他讓猴子待在黑暗而又與外界隔離的大櫃子裡,並把這個地方稱為「絕望的深淵」。猴子們很快就變得惱怒和沮喪。然後,他檢查了它們的抑鬱狀態並試圖治癒:

「在我們的精神病理學研究中,我們一開始像虐待狂那樣試圖讓被試產生異常。而今天,我們是精神病學家,努力讓被試變得正常和平靜。」

哈洛的一些同事覺得他的實驗太過分了(今天,這個實驗肯定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而且有人認為,這個實驗推動了美國的動物解放運動。

羅馬尼亞孤兒院

在羅馬尼亞,曾有170000多名兒童被留在卑鄙骯髒的孤兒院。在那裡,他們受到虐待和忽視,經常被綁在床上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中,營養不良,從來不洗澡,無人關愛。1989年,一些慈善機構遷過來幫助這些孤兒。多年來,心理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些孩子,試圖讓他們恢復健康。

許多孩子遭受了持久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其中包括智力受損和發育遲緩(許多人甚至在青少年時期看起來也只有6歲)。他們沒有產生生長激素,缺乏智力和情感刺激阻礙了他們正常的發育。一些年少時從孤兒院救出並安置在寄養家庭中的孩子則恢復得很好,但對許多孩子(尤其是那些在機構裡待的時間更長的孩子)來說,他們受到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孩子是所有人類的前輩。

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8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