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你周圍的一切 >

你周圍的一切

「環境」中的生命對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即我們周圍的一切。對嬰兒來說,主要是家庭。對行為主義者來說,他們不相信任何遺傳的心理內容對行為的影響,環境對行為的影響就是全部了。正如華生所說:「所有的弱點、謹慎、恐懼、警告和父母的自卑都是被大錘子敲打在我們身上的。」

在無知的父母手中握著這麼大的權力,發展心理學家認為自己有很大的責任來解釋如何使用它。

生活方式

阿德勒看到,孩子建構的權力關係在其成年後的「生活方式」中表現出的影響,這主要指的是一個人如何處理生活中的主要任務(如友誼、工作和愛情)。個體採用的方法是由其早期經驗和自身的創造所決定的,而只能通過深入的心理分析來改變。他發現了四種主要的生活方式,其中不僅包括現實生活,還包括與他人關係中的自我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這四種方式都表現為功能異常:

·統治型:好鬥的、支配性的人,沒有太多的社會興趣或文化觀念;

·獲得型:依賴的人,只接受而不給予;

·迴避型:試圖逃避生活問題,很少參與社會建設性活動的人;

·社交有用型:對他人非常感興趣,並從事許多社交活動的人。

鍛造出的個性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格蘭維爾·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年—1924年)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先驅,但他的目標不是培養孩子的個人潛能,而是將其塑造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成員。他認為,個人的狂熱崇拜極不公正而且受到了誤導,並認為這會威脅到並摧毀美國。他對養育兒童的態度類似於馴服野獸。

霍爾的理論受到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的影響,也受到德國生物學家、哲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1834年—1919年)「復演論」的影響。「復演論」提出,生物有機體在胚胎的不同發展階段中回顧了進化過程的所有階段(例如,人類胚胎在某個階段像一條魚,所以我們可以推斷,人類曾經有像魚一樣的祖先)。霍爾相信,從嬰兒到成人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復演了人類從野蠻人開始進化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心理特徵。毫不奇怪,這些研究並沒有讓他對孩子持有一種寬容的看法,他覺得和孩子們進行推理就是在浪費時間。相反,他認為最好對孩子們進行大規模的灌輸,引導他們敬畏上帝,服從權威,培養強壯的體魄,並對其進行一定量的體罰。

當孩子到了青春期,霍爾認為,利他主義將取代固有的自私,這時就適合對其灌輸愛國主義、軍事服從、熱愛權威、敬畏自然以及對上帝和國家無私奉獻等觀念。他認為在學校努力獲取知識沒有任何意義,而最希望在美國青年中看到能使其獨立思考或質疑權威的個性。他指出青春期充滿了「風暴和壓力」,並且建議男女分開教育,既避免了分心,也能引導每個人朝自己自然的角色發展。他強烈反對只生一個孩子,他說「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疾病」。1896年,他指導的一個獨生子女的研究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適應不良者。

如果人類能以一種順序來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那麼每個孩子都會出現一種以同樣的順序獲得這些知識的傾向。教育就是在孩子身上重複文明的過程。

英國社會學家、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1861年)

霍爾在建立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發展心理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寫了一篇關於老年心理學的頗具影響力的文章),而且在將達爾文主義引入心理學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他還建立了機能主義學派。

看不見孩子

霍爾的態度在當時並不罕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人們對兒童的普遍態度是:我們應該對他們嚴格管教,絕不放縱;在其成長為有用的公民之前,他們基本上只能忍受嚴格的管教。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的觀點既典型,又頗具影響力。直到20世紀50年代,他關於育兒的建議仍然很流行:

如果你必須對他們說晚安,在他們額頭上親吻一下,早上和他們握手……請記住,永遠不要擁抱和親吻他們,永遠不要讓他們坐在你的腿上。當你想撫摸自己的孩子時,要記住母愛是危險的工具。這個工具可能會造成孩子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讓他們不高興,造成他們青春期的噩夢;這個工具還可能摧毀你成年的兒子或女兒的職業生涯以及他們獲得幸福婚姻的機會。

行為主義者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由一種或另一種條件作用(經典或操作)形成的,我們自身只是自己行為的總和,我們的環境和經歷塑造了我們自己。因此,華生自信地認為,我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心理學家也可以成為社會工程師。

我們一定要去掉他們教給孩子們的那些關於雨滴小精靈們拿著小水桶清洗玻璃窗之類的內容。我們需要更少的多愁善感和更多的懲罰。

斯坦利·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