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從零開始 >

從零開始

無論我們是否把新生兒的大腦看作一張白紙,毫無疑問,我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活動。這些就是反射和本能的行為,它們並不需要知識或思考,而是會自動發生。連洛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新生兒吮奶是不用教的。

不需要學習的行為:反射和本能

反射動作是一種簡單的、自動的、不學而能的對刺激的反應。如果你意外地拿起了一個非常燙手的東西,你就會立刻把它扔掉。笛卡爾用動物精神來解釋這種動作,在他看來,這種精神在神經的管道中流動。碰到燙手的東西丟掉或者縮回的反應就稱為撤回反射,下圖就是撤回反射的反射弧。當你不小心碰到非常燙手的東西,信號就從感受器(由它偵測組織損傷)傳到脊髓,又從脊髓傳導到運動神經,觸發了自動反應,讓你遠離熱源。同時,來自感受器的信號進入大腦,大腦將對其進行解釋,瞭解到什麼事情會給你帶來痛苦。下次,你可以在感覺到疼痛之前就開始反射運動。

新生兒有多種反射(如果你正好有個寶寶,會很好玩),如擁抱反射會使嬰兒迅速張開又迅速縮回自己的雙臂。有人提出,嬰兒的莫羅反射是在其進化中的一個時期內發展起來的,此時,嬰兒一整天都被母親帶在身邊。如果嬰兒失去平衡,這種反射就會導致嬰兒瞬間張開雙臂,然後再迅速地抓住媽媽,讓自己重新回到平衡狀態。這種反射被認為是唯一的與生俱來的恐懼反射(不學而能)。新生兒的其他反射包括抓握反射(手指環繞手掌上的物體)、覓食反射和吮吸反射,這些反射會引導嬰兒在沒有指導、示範或經驗的情況下自己吃東西。

從反射到意志

英國醫生和哲學家大衛·哈特萊概括了兒童從無意的反射到隨意行為,再到自動(隨意的)行為的發展模式。他聲稱,我們有一些不自主的行為,如嬰兒的抓握反射。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學會了有意識地抓握,從本能地抓住事物到有選擇地抓住事物。在這一點上,該行為已成為自主行為。孩子從經驗中建立起來的聯想引導他們有選擇地抓住玩具,而不是一塊燃燒的煤炭。最後,抓的動作又變成了自動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需要思考或者集中注意力去抓住東西,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去做。

本能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固定動作模式」(fixed action pattern,FAP),它比一個反射更複雜,通常會讓人產生一個動作。例如,剛孵出的海龜會本能地朝大海爬去;當白天變短、溫度下降時,冬眠動物會本能地去尋找或者有時去準備一個合適的冬眠之處。

反射動作通常不能抑制,但有些本能可以被抑制。高等動物(如人類)常常能學會觸發本能行為,然後決定不採取行動。本能最初是非自願的,但並不意味著它一旦被意識到會不受意志影響〔人們對本能有不同的定義,但196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伯尼(Robert Birney)和理查德·蒂文(Richard Teevan)認為,本能不可抗拒也算是一種本能〕。

本能——你不學而能的行為

本能是由法國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年—1915年)首次提出的,他根據自己有關昆蟲的開創性研究建立了昆蟲學領域。他在一個著名的實驗裡證明了本能的力量,將毛毛蟲列隊放在一個圓形的碗的邊緣。毛毛蟲總是跟著自己前面的一隻毛毛蟲向前爬行,它們在碗邊不停地走了7天。

第一個嚴格描述人類本能行為的人是威廉·馮特,他將任何重複的行為都看作一種本能。他列舉了幾千種人類的本能,列出了幾千種人類的本能行為。不久之後,弗洛伊德將人類的行為看作對某種自然驅力的反應(比如飢餓或者繁殖的衝動),這些驅力是本能的。到了20世紀,人類被賦予的本能行為就少得多了,興起的行為主義學派更強調在個人生活中習得的行為。

洛倫茲的雛鵝

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茲(Konrad Lorenz,1903年—1989年)對鳥類的行為很感興趣。在一系列著名的實驗中,他探索了灰雁鵝的自然本能,它們一孵化出來就「印刻」了自己父母的行為。正常情況下,雛鵝「印刻」的將是雌鵝的行為。雛鵝隨後會自動跟隨父母,而不需要催促。洛倫茲證明,雛鵝將「印刻」附近的任何物體,即使那些並不是自己的父母。他成功地讓雛鵝「印刻」了自己的靴子,雛鵝們會追隨任何穿著那雙靴子的人。這個實驗將一般的本能行為和個人學習過程中需要印刻的要素相結合。研究表明,在心智結構方面的印刻活動是與生俱來的,但被印刻的事物則來自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