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空白的石板 >

空白的石板

與心智具備內在知識相反的一個觀點是:大腦是一塊空白的石板,經驗和感知將在此留下痕跡。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提出嬰兒大腦是空白的人。大約1300年後,波斯學者伊本·辛納創造了短語白板(或稱作「白紙」),用其來描述新的、幼稚的大腦:「人類在出生時,智力就像一塊白板,並具有通過教育來獲得智慧的潛力。」

安達盧西亞博學者伊本·圖菲利(Ibn Tufail,1105年—1185年)寫了一部早期的哲學小說,他描述了一個年輕的男孩海伊在一個荒島上由羚羊撫養長大。這個野孩子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以此證明了學習的白板理論。此外,海伊還試圖通過理性推理獨自推斷出終極真理。1671年,這部小說被翻譯成拉丁文,叫作《卡米爾先知傳記》(Theologus Autodidactus);1708年,它又被翻譯成英語。該書後來在歐洲成為暢銷書,並影響了包括約翰·洛克在內的許多哲學家。

1690年,洛克在自己發表的《人類理解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論文中提出了白板說。他拒絕接受笛卡爾的天賦觀念理論(如上帝知識和自然道德)。在他看來,這些理論是站不住腳的。如果這些想法真的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那麼必須在人的每個心靈中都有所體現。很顯然,並不是這樣,因為有些人不相信神,另外一些人有不道德的行為,還有些人甚至都沒有道德的概念(現在,我們可能將這些人稱為精神病患者)。

如果我們不是生來就具有觀念或知識,那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洛克認為,新生兒的大腦就像一張白紙,他們通過經驗可以在上面寫下知識。他們通過心智的操作(包括感知、思考、懷疑、相信、推理、瞭解和意願),從我們收集到的感官感知中形成思想和知識。即使他們的心智內容並不是天生的,但其心智行為卻是天生的。這些過程或操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需要學習。他們通過對簡單觀念進行操作,大腦中會產生複雜的觀念。他們的心智會發展自己的規則,所以對輸入數據的反應或處理方式因人而異。洛克的模式賦予每個人相當大的自由和自主性,我們都可以選擇如何定義自己。

讓我們假設心智是一塊白板,它沒有任何特點、沒有任何觀念,那麼我們該如何裝飾這塊白板?在忙碌而無邊無際的人類世界中,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的各色事物,用什麼才能將一切繪上這塊白板?對此,我用一句話來回答——經驗。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這些過程最終能自我驅動,繼續讓我們獲得知識。我們運用觀察來瞭解外界能感覺到的事物,或者瞭解我們內心世界發生的內部操作(如感知或者反射),這些操作使我們能夠理解所有的思想材料。這兩者是知識的源泉,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是由此而來,或者說是從這裡自然地噴湧而出。

約翰·洛克(17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