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人的行為 >

人的行為

1913年,在韋特海默開始研究格式塔之路後的同一年,約翰·華生在大西洋的另一邊作為一名行為主義者出現了。在一場頗具影響力、名為《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的演講中,他完全公開了自己的行為主義傾向。以前,由於他的思想遭到批評而使他退縮了。而在1913年的演講中,他沒有退縮,行為主義的觀點在這裡留下了印記。在開場白中,他開始了自己的論述:

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是純粹的自然科學的一個客觀實驗分支,其理論目標是對行為進行預測和控制。內省並不是心理學方法的基本部分,其研究結果也不具有科學價值,因為其數據依賴於個體根據意識進行解釋的準備程度。行為主義者在努力獲得動物的反應,並發現在人類和動物的行為反應之間並沒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人類的行為雖然細緻而複雜,但僅僅構成了一個行為主義者研究調查方案的一部分。

行為主義者拒絕研究大腦內部發生的無法觀察到的事件。事實上,許多激進的行為主義者否認「心智」這一概念的有效性,他們認為心智根本就不存在。華生傾向於副現象論的觀點(精神事件是生理過程的副產品,它對身體沒有影響)。後來,他主張身體一元論,但是在陳述時又並不確定:

人們從未見過、觸摸過、聞過、嘗過(意識)或因此而感動過。這是一種簡單的假設,就像未曾被證實的舊觀念「靈魂」一樣。

行為主義者只是單純地通過可以觀察和測量的指標——行為來研究人類的經驗和心理特徵。

約翰·華生

華生出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有一位虔誠的宗教信徒母親和酗酒的父親。他不同尋常的中間名是為了紀念一位浸禮會牧師。他母親有狂熱的宗教情節,因此,他強烈譴責吸煙、喝酒和跳舞的行為,並對宗教產生了持久的仇恨。當華生13歲時,他的父親離開了家,和兩個切羅基女人生活在一起。

華生剛開始時並不是一個好學生。他被描述為懶惰的和不聽話的,他在學校裡被逮捕了兩次(一次是因為和黑人打架,另一次是因為在公共場所開槍)。儘管如此,他利用母親的關係得以進入福爾曼大學學習,並順利畢業。

在學校當了一年的看門人後,他去了芝加哥的大學學習哲學,師從約翰·杜威。他通過研究白鼠的生活過程而獲得了博士學位。1909年,他接替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成為《心理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的編輯,前者因為在妓院被捕後被解雇。華生利用該職位發表了自己的行為主義觀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20年,華生失去了自己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職,因為他與自己的研究生兼助手羅莎莉·雷納(Rosalie Rayner)有染。華生和妻子離婚,和雷納結婚了。但他們的幸福也很短暫,因為雷納36歲就早逝了。

在被迫離開學術界之後,華生開創了自己在廣告界的職業生涯。他從最底層做起,剛開始的職位是由鐵欽納提供的,但後來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將自己具備的關於人類行為和心理的大量知識運用到工作中,這也是心理學第一次被運用於廣告。兩年內,他成為智威湯遜公司(現在的JWT)的副總裁。他繼續出版書籍,雖然這些書主要是在大眾媒體上出版;或者為外行的讀者寫書,主要撰寫關於兒童保育方面的書籍。他由於「小阿爾伯特」的實驗而聲名遠揚,他認為自己的育兒方法應該被做成一個類似的商業計劃,而不該受到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的影響。

行為主義並沒有馬上流行。它代表了心理學思想和方法的重大轉變,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生變化。但變化一旦發生,它就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佔據心理學的主流。40年來,它在大部分最具影響力的學校裡未受挑戰。20世紀,心理學界許多最著名的和最具開創性的實驗都是行為主義者們做的。

華生的觀點源於對巴甫洛夫實驗的興趣,該實驗用狗作為實驗動物進行經典條件反射的研究。華生以本能、反應和條件作為出發點,並著手解釋該模型中所有的人類行為。因此,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孩子,孩子們的本能表現最容易被觀察到,兒童生命早期不會受到豐富的經驗和學習的影響。他和其他行為主義者〔如愛德華·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1874年—1949年)、愛德華·托爾曼和B.F.斯金納〕也以動物作為研究對像做了很多有價值的工作。

流口水

1903年,俄國科學家伊萬·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年—1936年)以狗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了經典的條件反射。巴甫洛夫對反射活動的初步研究發現,肉的氣味和味道會使狗分泌唾液和胃液,於是他開始訓練狗暴露於某些刺激時(如鈴聲、節拍器或者吹口哨等)會期望出現食物。一旦狗將聲音和食物聯繫起來時,即使食物並未出現,它們在聽到聲音時就會分泌唾液。他將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現在通常稱為條件反應)。他對孩子進行了類似的實驗,而現在做這樣的實驗會被認為非常不道德。

比較心理學

行為主義者首次使用動物進行廣泛的心理學研究。如果僅僅依靠內省的方法(像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學派那樣),動物們顯然不是合適的被試;而對行為主義者而言,它們做被試則非常理想。被試不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以取悅或打擊研究人員,這樣,研究人員就不可能不公正地影響行為,尋找顯性行為背後發生的心理事件也就不是一種誘惑了。許多行為主義者(包括華生)都曾研究過白鼠(因為它們很聰明、個頭小,很容易飼養,也能很快成熟,因此是研究人員最喜歡的實驗動物)。愛德華·桑代克曾研究過貓;愛德華·托爾曼曾研究過老鼠;斯金納曾研究過老鼠和鴿子。

應該指出的是,老鼠生活在籠子裡。它們不會在實驗的前一天晚上去狂歡;它們不會互相廝殺;它們不會參加任何階級衝突和種族衝突;它們不會忙於寫政治、經濟學和心理學論文;它們是了不起的、純粹的和愉快的。

愛德華·托爾曼(1945年)

有目的的行為

在華生的方法中,完全沒有「有目的的行為」這一部分。1920年,一位英國出生的心理學家威廉·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年)成為了哈佛心理學會主席,他主要關注有目的的行為。對華生來說,關注反射行為、忽視或否認思想,這些都很容易。但是,由於行為是由個體發起的,而不是對可識別刺激的反應,因此人們很難在不考慮心智過程的情況下去解釋一種行為。麥獨孤區分了以下有目的的行為:

·行為目標導向;

·不是由環境刺激導致的行為;

·變化——我們會嘗試不同的達到目標的方法;

·持續——行為過程將會持續,除非環境刺激停止或者目標已經達成;

·提高——通過試誤和練習達成目標之後,我們會變得更好。

除了外部的刺激會誘發反射行為,麥獨孤認為本能動機是有目的行為的背後驅動力。本能最簡單的形式可能是飢餓激發了生物尋找食物。一種本能會產生感知上的變化(如飢餓時注意食物)、行為上的變化(獲取食物或尋找食物)和情緒上的變化(與獲取食物有關的事件會激發積極情緒,如去餐館的建議)。然而,大多數時候,本能並不單獨起作用,而是結合多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與一個想法相關的兩種或多種本能形成了情感。人的本能清單包括逃避、排斥、交配、好奇、尋求食物、笑聲、父母保護和戰鬥等。

華生拒絕將本能作為人類心理的一部分,認為所有的學習都可以通過聯結來解釋,這種解釋是經典條件反射的核心(巴甫洛夫所提出的),與麥獨孤以本能為核心的模型意見向左。華生認為學習就是基於強化,一些在達成目標方面獲得成功的行為會被重複。1929年,麥獨孤和華生在華盛頓舉行了一場著名的辯論,雙方都有力地闡述了各自的觀點。最後,麥獨孤指出華生的模型無法解釋聽小提琴演奏帶來的樂趣,而以微弱的優勢險勝。

我來到這個大廳,看到一個男人在平台上用來自馬尾的鬃毛刮一隻『貓』;而且,他全神貫注地默默坐著,台下1000多名觀眾爆發出狂熱的掌聲。行為主義者將如何解釋這些奇怪的事件?常識和心理學一致接受的解釋是:觀眾在津津有味地聽音樂。但行為主義者對任何愉快和痛苦或欽佩和感激的情緒都不瞭解。他們把所有這些『抽像的實體』都降到了塵埃裡,我們必須尋求其他的解釋。讓我們離開他們去尋找解釋吧。這種搜索將花費幾個世紀之久,我們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

威廉·麥獨孤(1929年)

更多的行為主義

華生是一個徹底的實證主義者,他相信客觀的數據是唯一有效可靠的科學目標。他還希望心理學能對行為做出預測,並提出控制行為的方法(他的廣告生涯顯示出自己對該行動的興趣)。這兩個目標並不完全一致,因為他對觀察到的行為沒有做出任何解釋,那他是如何使用它們進行預測的呢?對於華生來說,唯一的可能性是用經典條件作用來解釋。

另一個答案則是因為行為主義的觀點一般來自邏輯實證主義。經過其後行為主義者〔如美國人愛德華·托爾曼、克拉克·萊昂納多·赫爾(Clark Leonard Hull,1884年—1952年)以及B.F.斯金納〕的改良。最後,行為主義可以脫離來自華生的那些原子化的、離散的、微觀的行為研究,行為主義指的是能包含整體的行為,如下面的行為(托爾曼的話):「一個男人駕車回家吃晚飯,或者一個孩子躲著陌生人。」

邏輯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教導我們必須依靠經驗證據。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科學的核心,但到了20世紀初,它開始被質疑,人們再也不能僅僅通過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來解釋一切。在科學的發展中(如對原子結構或磁性結構的描述),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就無法取得進展,人們可以採用一些暫時不能直接顯示的證據。20世紀20年代中期,一群哲學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以尋求解決辦法,奧地利哲學家赫伯特·費格爾(Herbert Feigl,1902年—1988年)將此命名為「邏輯實證主義」,他允許人們提出理論術語,只要這些術語可以用嚴謹的邏輯與經驗證據相聯繫。

認知回來了

最終,托爾曼接受了行為和認知這些心理過程,將它們重新定義為環境事件和行為之間的中介變量,使其回到行為主義的陣營中。環境中的事件(自變量)會引起一些內部的心理事件(中介變量),從而產生可觀察的行為(因變量)。由於人們對這些內部事件進行了完整的邏輯定義,使其與可觀察的行為發生聯繫,因此可以允許產生內部事件。

托爾曼將目的和認知納入自己的模型,從華生所倡導的行為主義模型發展為20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認知學派。不幸的是,他的理論引入了如此複雜且眾多的中介變量,但在強大的計算機出現之前的時代,他不可能處理所有的信息。在普及認知行為療法(CBT)的過程中,托爾曼產生的影響一直在持續,該療法至少部分發展自其關於有目的的行為和認知結構的模型中。

驅力理論

行為主義的另一個發展方向來自克拉克·萊昂納多·赫爾,他也將行為主義帶入了認知方向。赫爾認為強化是學習的關鍵。在他的模型中,生物需要創造驅力,任何減少驅力的行為都會得到強化。所以,如果你太熱了,並且有一種想要涼快的生理衝動,而你把套頭衫脫掉就可以變涼快,那麼你將學會在感覺熱的時候脫掉套頭衫。這種反覆強化會形成習慣。它類似於托爾曼模型中刺激和行為之間的中介變量,但在這種情況下,中介變量是生理因素(生物驅動),而不是精神因素。

潛在學習

托爾曼認為驅力總是必然導致主動學習。他對老鼠的行為研究使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總是在學習,但在需要出現之前,這種學習是潛在的。就實驗所用的老鼠而言,不管它們是否需要,它們都能學會走迷宮。如果它們被放在迷宮的時候就已經吃飽了,它們會注意到食物在哪,但並不馬上去吃。如果在它們餓的時候將其放到迷宮裡,它們會直接去吃食物,因為它們已經知道食物在哪裡。

托爾曼提出,老鼠通過精神的試誤和在大腦中畫出建築物的方式,對其周圍的世界建立了認知地圖。當一個假設被證實時,認知地圖就變得更加穩固,最終成為一種信念。他強調學習刺激之間的聯繫,而不是一個S-R(刺激—反應)的聯結,他的理論被稱為S1-S2理論。

回到行為

斯金納是最著名的行為主義者以及20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回到華生的立場,拒絕關注任何心理事件,甚至拒絕將其作為某種中介變量。他認為只要堅持對環境和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就不會丟失任何東西。而該觀點的爭議在於,如果存在任何不易獲得的心理事件,我們就很難通過思考來獲取它們。他認為在科學中沒有「自我」以及任何可能發生的精神事件的位置。

主觀經驗的科學與行為科學的關係,不會比人們對火的感覺與燃燒的科學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B.F. 斯金納(1974年)

斯金納也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研究它們對刺激反應的學習。他用特製的盒子讓老鼠嘗試各種刺激,並確定它們如何才能學習得最好。斯金納認為,行為主義應該為社會產生實際效用,並基於自己對老鼠進行實驗的成果提出了教育建議。此外,他促使行為改造成為一種治療方式,治療那些有不良行為(如成癮行為、恐懼症、社交障礙等)的人。他認為,具有不良行為的人曾經在這些行為上獲得了某種形式的強化,為了改變他們的行為,必須強化替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