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不可分割的整體 >

不可分割的整體

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心理學以兩種完全相反的方法——心理動力學派和功能主義學派(分別位於大西洋兩岸)為主流。然後,幾乎在同一時間,兩場新的心理學運動出現了,且都以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其中一場運動是格式塔心理學,其名字來自德文「Gestalt」或者稱作「整體」;另一場運動是行為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拒絕將意識、刺激和反應分解成構成要素的想法,以及拒絕不可避免地由此而導致的經驗碎片化。完形學派認為這不是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人們必須將體驗到的、有意識的感覺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研究。我們並不是只要看到狗的不同部分將其組合起來,就能看到一條完整的狗,我們認識到的、看到的和聽到的都是狗這個整體。完形學派關注的是現象,是整體的、具有體驗性的、內部或外部的事件和行為。他們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這一點。

看見光明

一般認為,格式塔心理學起源於奧地利裔匈牙利心理學家馬克斯·韋特海默於1910年在維也納和萊茵蘭之間的一次火車旅行。因為想到了知覺的本質特徵,他在法蘭克福下車,買了一個玩具頻閃儀,這個玩具可以將靜止的圖像序列快速連續地閃現,給人留下運動圖像的印象。他在法蘭克福酒店的房間裡進行了實驗,探索感知到的以一定速度閃現的序列圖片是如何讓人產生運動的感覺,雖然真實的運動並未發生(即頻閃運動)。

後來,在他的實驗室裡,韋特海默使用以不同速度亮暗的閃光燈設備進行實驗。他發現,通過改變兩盞交替閃爍的燈光的速度,可以讓人產生一種一盞燈一直亮著、兩盞燈閃爍著或燈光在兩個點之間移動的感覺(最後,這種現象被稱為「似動現象」)。那麼,眼睛可能會說謊:我們感知到的未必是自己看到的。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是從感知到的事件或經歷開始自上而下地工作,以確定是什麼產生了知覺、如何產生這些知覺;而不是從自下而上開始,收集那些被認為是感知或經驗的組成部分,並與其建立聯繫。

韋特海默和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1886年—1941年)、沃爾夫岡·科勒爾(Wolfgang Kohler,1887年—1967年)密切合作,首次進行了似動現象實驗。這三個人經常被看作格式塔心理學的聯合創始人。

圓圈和旋律

奧地利哲學家克裡斯蒂娜·馮·埃倫費爾斯(Christian von Ehrenfels,1859年—1932年)討論了我們的感官知覺因素和整個經驗理解之間的關係。例如,他描述了我們體驗旋律的方式是整體的,而不是只注意個別音符。如果旋律被轉換成不同的音調,即使個別音符不同(同一個音也可以在不同的旋律中再次使用),我們仍然認為它是相同的旋律。他將其稱為「整體品質」,這意味著存在某種「整體品質」的東西,而這種東西也在我們的感知行為中或多或少的存在。

韋特海默是埃倫費爾斯的學生,並受其啟發。他進一步說道:「旋律帶給我的東西不會在不同片段合成的次要過程中產生。相反,每個單獨片段中發生的事情取決於整體。」所以,我們先聽到旋律,然後再把它分成音符。他在視覺上也發現了一個例子。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圓,我們首先把它看作一個圓,然後才注意到它是怎樣構成的。我們會「立刻」看到一個圓,而不是通過將各部分合成的過程來完成這個圓。

格式塔間諜:有猴子,會旅行

1913年,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岡·科勒爾去了特內裡費,在加那利群島研究黑猩猩。他在那裡待了7年。有人猜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那裡為德國人做間諜,這種猜測從他的兩個孩子和幫他照顧實驗動物的人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據說,他用一台隱蔽的無線電通知德國海軍有關皇家海軍在該地區的任何活動。一旦海岸線變得清晰,德國船隻就能進入該地區加油。不過,科勒爾確實在對黑猩猩進行正式的研究。然而,他對德國的貢獻並沒有阻止納粹的崛起。自從他發聲反對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後,為了安全,他於1935年離開德國,在美國生活和工作。

整體感知如何運作

韋特海默和完形學派提出的一種機制是:感官印象由大腦轉化為整體感知。他們聲稱,大腦有預先存在的電化學場,這種電化學場會作用於感覺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其作用機制與磁場作用於鐵粒子類似。心理活動場通過感官信息與大腦中的力場相互作用形成某種結構,就成為我們體驗到的知覺。

精確定律

根據完形心理學理論,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大腦對環境信息總是傾向於一種簡單、對稱、組織良好的解釋。完形心理學理論向人們展示了各種圖像並詢問他們看到了什麼,這些都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完形心理學學派發現,當我們看一幅圖時,會試圖以某種順序認識這幅圖。所以,如果我們看到右面這幅圖,就會把它組織成一個重疊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但不會看到雜亂的線條和角。我們將其稱為「髓」(「精確」)定律。這一定律引發了幾個格式塔定律,解釋了我們如何從明顯的混亂中創造順序來組織視知覺。

鄰近法使我們將相近的物體看作一組。我們會將左圖中的圓圈看作三組圓圈,每組12個圓圈,而不是36個離散的圓圈。

相似法使我們將相似的物體看作一組。我們會在右圖中看到3排白色圓圈和3排黑色圓圈,而不是一個有36個圓圈的正方形。

對稱法使我們將物理性質相似的物體看作一組。所以,我們會將下面這些圖看作3組對稱的括號,而不是6個獨立的括號或兩個單獨的括號和兩對不匹配的括號。

我們使用過去的經驗可以超越其他法則。過去的經驗就是利用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來幫助我們解釋自己看到的東西。如果我們正在閱讀文本,遇到「OO」,我們可能會把它理解為兩個字母「o」;但是如果我們在看一頁數字,我們更可能把它看作兩個零的數字。

共同命運法使我們往同一個方向移動,就像左圖中的鳥一樣。

連續性法使你把右圖看成是兩條線交叉,而不是四條線相遇。

閉合法使我們看到完整的、預期的形狀。因此,我們把這些圖形看作一個輪廓破碎的圓,而不是一系列曲線。

格式塔法則認為,如果線條和形狀能組成一個簡單、規則、簡潔的物體,我們就將這些圖形和線條整合起來進行感知。我們會把本節的第一個圖形看作重疊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而不是不規則的八邊形。

我們的大腦怎樣從我們所看到的事物中創造意義和潛在的原則,用格式塔的術語來說,這被稱作「主觀輪廓」「浮現」「多穩定性」和「恆常性」。

●主觀輪廓傾向於看到一個能識別的對象,即使它並不是真的存在。例如,我們傾向於看到這些圖片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形狀——一個白色的三角形,而不是三個一部分被切除的黑色圓圈。

●浮現指的是傾向於在抽像的線條或形狀模式中看到可識別的圖像。例如,你可能會在圖片中看到一隻斑點狗。

一旦你認出了圖中的狗,你就很難「看不見」它。這也是我們有時會在烤麵包、茶點心、雲或咖啡的泡沫中看到的耶穌基督的背後原因。

●多穩定性產生於圖像前景和背景的混淆。當畫面的一部分可能是前景或背景時,我們的思維就會在兩者之間瘋狂地切換,就像這幅著名的魯賓花瓶圖一樣,這是一個花瓶還是兩張臉?

●恆常性是我們識別同一個物體的能力,即使這個物體被旋轉、倒置、遠距離觀察、投射陰影或以其他方式改變了,它都能被我們認出來。

格式塔心理學並不關心如何解釋這些感知特徵產生的原因,而只是認識到它們的作用,我們認識這些作用就決定了應該怎樣感知世界。

1935年,德國納粹執政,阻止了格式塔心理學派的運動,該學派所有的主要人物都離開了德國,前往美國。格式塔心理學於是不再作為一個學派獨立存在,但是它們的許多思想都被其他心理學派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