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三位一體 >

三位一體

柏拉圖(Plato,約公元前425年—公元前348年)提出了靈魂的三個部分:慾望是靈魂關心、滿足物質慾望的部分;身體渴望食物、水、性、感覺;激情的靈魂與情感部分有關,包括愛、恨、勇氣、怯懦、恐懼、憤怒等;而靈魂的理性部分尋求知識,它花了大量的時間試圖阻止其他兩部分的靈魂,並在某些情況下會成功。在《斐多篇》(Phaedo)裡,柏拉圖以御者的寓言來解釋靈魂三部分的關係。靈魂的理性部分是御者,它試圖駕馭戰車(激情和慾望)。戰車由一白一黑兩匹馬拉著,黑馬是靈魂的慾望部分,而白馬是靈魂的激情部分。黑馬拉著戰車試圖衝向美食和妓院,而白馬拉著戰車試圖開始做出英勇和仁慈的行為(如從軍)。靈魂的理性部分試圖通過協商來控制這兩者。

心臟和靈魂

對我們來說,大腦很明顯是我們身體中進行思考、感覺、做夢、信任以及其他心理活動的那個部分。但是直到最近,人們還沒有發現大腦具有的這些功能,所以前人並沒有將思維定位在大腦中。古埃及人認為情感、理性和思想的中心場所是心臟。事實上,儘管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其他器官保存在科普特瓶中與木乃伊合葬,但在製作木乃伊時還是會把大腦丟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大腦是思想的場所,但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否定了這一點,而將心臟置於精神活動的中心。

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三個不同的靈魂。他相信,從植物到人類,每個有生命的東西都有一個適合其功能的靈魂,並具有適合機體的能力和職責。這些能力可能包括生長(在植物身上)、運動(在動物身上)和抽像推理(在人類身上)。在這點上,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接近現代關於大腦和精神的功能的概念。大腦確實調節了自主和非自主的功能(如呼吸和運動),同時也是非體力活動的場所(如沉思、慾望、推理和思考)。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不同,他不相信靈魂能夠拯救肉體或者獨立於身體而存在。

在這一點上,亞里士多德的靈魂更接近現代人的思想,而並不像一種半神秘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