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真實的幸福 > 第7章 塞式幸福法則3:抓住現在的幸福 >

第7章 塞式幸福法則3:抓住現在的幸福

我們的困惑

1. 如果我想增加生活中的愉悅,我該怎麼辦?

2. 滿意超越了愉悅,它帶給人的幸福感更持久、更深遠,我怎麼做才能獲得滿意呢?

眼前的幸福感與過去的和未來的幸福感有非常不同的成分,它包含愉悅(pleasure)和滿意(gratification)。

愉悅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特點,也就是哲學家說的「直感」(raw feels),例如狂喜、興奮、高潮、歡笑、興高采烈和舒適。這純粹是感官上的滿足與快樂,不需要思考。滿意是做了我們最喜歡做的事而帶來的感覺,但它不一定伴隨著「直感」。這種滿意會使我們整個沉浸在裡面,失去了自我意識,例如跟一群好朋友聊天、攀巖、看一本好書、跳舞等。只要我們的能力能應對挑戰,做得心應手,我們就會有這種感覺。這個感覺比愉悅更長久,因為它是思考和詮釋的結果,不容易習以為常,它的能量來自於我們的優勢和美德。

愉悅

眾多的夏日清晨,

當你第一次進港來到腓尼基人的貿易站時,

眼睛所見的都是歡樂、愉悅,

因為那些美好的珍珠、珊瑚、瑪瑙、黑檀木,

充斥了你的感官,帶給你無限的愉悅。

——卡瓦菲(C. P. Cavafy)

身體的愉悅

愉悅是立即的、來自你的感官,而且是暫時的。它們不需要詮釋,進化已使感覺器官直接跟我們的積極情緒連結在一起,觸覺、味覺、嗅覺、身體的動覺、視覺和聽覺都可以直接激發愉悅。觸摸小嬰兒的性器官會使他微笑,母乳和法國香草冰激凌也會引發嬰兒的微笑。當你一身泥漿,沖個熱水澡便會使你通體暢快,而這種舒服的感覺完全超越了「我現在很乾淨」的想法。對很多人來說,暢快地上個廁所,把身體裡的廢物排出去,也會覺得非常愉悅。視覺和聽覺也跟積極情緒連在一起:一個萬里無雲的春天,聽著英國搖滾樂團的歌;下雪的夜晚坐在熊熊火爐前面取暖,這些都是身體愉悅的例子。

雖然你感到愉悅,但是你很難將生活的樂趣建立在感官的滿足上,因為這些都是暫時性的,一旦外在刺激消失,它們便很快跟著褪去。而且我們會對這些感覺產生「習慣化」效應,以後就需要有更強、更多的刺激才能帶來相同程度的愉悅。第一次吃法國香草冰激凌時,你感覺那真是人間美味,但如果一直吃也就覺得不怎麼樣了。

高層次的愉悅

高層次的愉悅與身體的愉悅在許多方面很相似,它也有「直感」,也是暫時的、很容易消失,而且很容易習慣化。但是高層次的愉悅複雜得多,它更可能是認知的結果,它比感官愉悅更多,而且更富於變化。

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獲得高層次的愉悅,我提供的方法只是其中一種。我從表示積極情緒的詞「歡樂」(joy)開始,在腦海中搜尋它的同義詞,然後從每一個新詞中再去找它們的同義詞,一直這樣做,直到所有的同義詞都找完了。結果我很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找到近100個同時包括身體的和高層次積極情緒的詞。然後我去掉表示身體愉悅(例如高潮、溫暖)的那些詞之後,找到了三類高層次的愉悅,我用強度來區分它們。

高強度的愉悅包括狂喜、興奮、刺激、銷魂、快感、亢奮;中等強度的愉悅包括活潑、奔放、開心、高興、歡喜、熱衷、娛樂;低強度的愉悅有舒適、和諧、滿意、放鬆、樂趣。因為我的目的只是討論如何能增加愉悅,所以你選擇哪一種程度的愉悅並沒有太大關係,上面的詞都可以用。

增加愉悅

其實根本不需要專家告訴你如何在生活中製造愉悅,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對什麼感興趣,該如何追求愉悅。積極情緒的研究得出了三個概念——習慣化(habituation)、品味(savoring)和正念(mindfulness),它們可以幫助你增加生活中的愉悅。運用上述三個概念的力量,可以增加你生活中的積極情緒。

1.習慣化

不管是身體的還是更高層次的愉悅,都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使它們不能成為永久的幸福來源。我叫學生做一些好玩有趣的事,如去看場電影,他們會發現電影演完時,趣味也就終止了。一旦外界的刺激停止,積極情緒也就沉入日常生活之中,看不見了。

馬上重複原來的刺激並不能帶給你同樣的愉悅:第二口法國香草冰激凌帶給你的愉悅沒有第一口的一半,吃到第四口時,你心裡想的可能就是卡路里了。一旦身體對卡路里的需求滿足後,冰激凌吃起來就沒味了。這個過程叫習慣化或適應,這是神經作用的結果。我們天生對新奇的東西敏感,當事件不再能提供新信息時,神經就不再反射。我們總是注意到新奇的事物,忽略已經熟悉的事物。

愉悅不但會迅速消失,有時甚至還有消極後果。20世紀60年代,我們發現了老鼠大腦中的「愉快中樞」(pleasure center)。實驗者在那個區域放了一根很細的探針,當老鼠按桿時,就會有輕微電流通過,刺激那個區域。結果這些已經很餓的老鼠寧可去按桿直接得到快感,也不會去按另一根桿去獲取食物,最後餓死在能直接獲得快感的桿下。實驗者從中發現了上癮的原因:對電刺激產生強烈的渴求,必須有下一個刺激才能滿足這個渴求;很不幸,下一個刺激又會帶來更大的渴求,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直到老鼠累死、餓死為止。老鼠後來再按桿已經不是為了愉悅,而是為了滿足這個渴求,這種激起渴求而無法停止渴求本身就是消極的。

你的背癢時,撓一下會有所緩解,但如果停止撓癢,通常你會覺得更癢。假如你忍著不撓,過一會兒癢就會退去。但是撓一下的渴求常常會壓迫你的意志力,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嗑瓜子嗑個不停,煙一根接一根地抽。這其實就是上癮的機制,酒精產生消極的後果(酒醒後的頭痛),只有靠再喝一點才能緩解;你又喝了一口來緩解頭痛,但這一喝又使你產生了下一次的頭痛,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沒完沒了。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來增進你生活中的愉悅,而其中的關鍵是如何把愉悅平均分配在自己的生活中。你首先要找出會帶給你愉悅的東西,其次是把愉悅分開放入生活中,中間的間隔要長些。假如你發現在你把間隔拉到足夠大之後,自己對某樣東西的慾望逐漸消退,甚至轉為反感,這可能就不是愉悅而是上癮。你先吃一口冰激凌,等30秒(你會覺得是永恆),再吃第二口,假如這時你已不想再吃第二口了,那就把它倒掉吧!假如你還想吃,吃後再等30秒。心中做好隨時不再吃它的準備。

請找出能使你的愉悅習慣化的最佳時間間隔。如果你喜歡聽周傑倫的歌,可以試著找出他的歌能給你最多愉悅的最佳時間間隔。驚喜,就像時間間隔一樣,可以避免習慣化。要經常使自己驚喜,更好的是和你周圍的人一起相互製造驚喜,這個驚喜不一定要是一打玫瑰,一杯突如其來的咖啡也許就可以達到效果。每天花五分鐘來計劃做使配偶、孩子或同事驚喜的事是值得的。當先生回家時,放他最喜歡的音樂;當太太在電腦上工作時,給她按摩背;在同事桌上放一盆花或貼張感謝的條子。這類行為通常會引發更多善意的回饋。

2.品味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及現代人極度的未來心態會讓我們忘記現在。所有的科技進步,從電話到網絡,它們的好處都是讓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快,省下時間好讓我們去計劃未來。這個「好處」已經不自覺地滲透到我們的社會交往中,我們會發現在交流中,我們並沒有專心地聽別人說話,而是在計劃下一步如何機智地回答對方。節省時間、籌劃未來已經使我們失去了現在。

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的布賴恩特(Fred B. Bryant)和維洛夫(Joseph Veroff)是品味學這個新興領域的創始人。結合佛教傳統以及正念,他們將品味作為找回現在的工具。布賴恩特和維洛夫強調品味就是要感知愉悅,將注意力放在愉悅的經驗上。下面是布賴恩特在爬山時,如何細細品味他的經驗的。

我深吸了一口稀薄的冷空氣,慢慢地吐出來。我注意到花荵類植物的刺鼻味道,於是開始尋找味道的來源。在腳下石頭縫中,我找到這株孤伶伶的紫色花朵。我閉上眼睛聆聽風的傾訴,聽它在山谷中的迴響。我在山頂的大石頭上坐了下來,享受著在溫暖的石頭上曬太陽的樂趣。我撿了塊火柴盒大小的石頭帶回去做紀念。石頭粗糙的表面摸起來像砂紙,我感到一股奇怪的慾望,我想去聞一下這塊石頭。我聞到了它強烈的泥土味,這味道引發了一些古老的想像:這塊石頭一定是從盤古開天闢地時就躺在這裡了。

同樣,維洛夫也品味著孩子的信。

我找了一段空閒的時間可以從容不迫地讀這些信。我讓每一個字慢慢地滑過我,就像淋浴時讓溫暖的水流過身體肌膚一樣。有的信富有感情,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有的信充滿智慧,讓我知道他們對自己和周圍發生的事是很瞭解的。讓我驚訝的是,在讀這些信時,我感覺到孩子們好像與我在一起。

通過測試數千名大學生,這兩位心理學家發現了五個提升品味能力的方法。

● 與別人分享:你可以與人分享經驗,讓他知道你多麼珍惜這個機緣,這是預測愉悅程度最有效的指標。

● 建構記憶:將當時的情景印在腦海中,或是找個紀念品使你以後可以跟別人分享當時的體驗。布賴恩特撿了那塊石頭並把它放在電腦旁。

● 祝賀自己:不要害怕驕傲,告訴你自己別人是多麼看重你,並且想想你已經為這一天等了很久。

● 使知覺敏銳: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方面,把不想要的排除在外。當嘗一碗湯時,維洛夫說:「這碗濃湯有股糊味,因為我不小心糊了底,雖然已經把焦的部分丟掉了,但是糊味仍然滲到了湯裡。」當聆聽室內樂時,他通常會閉上眼睛。

● 專註:讓你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不去想別的,只是感受。不要去想應該做的事,不要去想等一下會怎樣,或去想這件事可以如何改進等。

這些方法都有利於四種類型的品味:接受稱讚和祝賀、感恩、驚歎(在奇妙中忘記自我)、盡情享受。現在來試試我所說的「秀出感覺」。假如你只是翻閱這一章,我希望你在這裡停下。事實上,我強烈建議你細細品味每一個字。

我會從這個虛幻的空間,這個白色的和平,這個極度的狂喜中走下來,時間緊緊圍繞在我身邊,我的靈魂追逐著每日的起起伏伏。

但是,我已知道了愉悅的方法,生活無法像以前一樣脅迫我,

時間在我身邊慢慢散開,

我第一次體會著白色、祥和的現狀。

3.正念

在經過三年的苦修後,小和尚來到師父的面前,他對佛教教義已瞭然於胸,他作好了接受師父考驗的充分準備。

「我只有一個問題要問。」師父平靜地說。

「請問。」小和尚回答。

「走廊上的花放在雨傘的左邊還是右邊?」

小和尚尷尬地退出去,又苦修三年。

正念始於觀察。我們常忽略許多有重要意義的經驗,我們機械地做事並與人交往,不太動腦子。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蘭格(Ellen Langer)曾經讓一些人去插隊,搶在一隊等著複印的職員前面,當這些人問:「我可以插在你前面嗎?」每個人都拒絕他,但是如果他多加一句:「我可以插在你前面嗎?因為我趕著要複印。」別人就讓他插隊了。

蘭格發展出一些方法,使我們對事情更留心,從而以新的方式看待現在。下面這些方法的宗旨是改變視角,使無趣的情境鮮活起來。當要求十年級的學生去讀美國南北戰爭前民主黨參議員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提出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Kansas-Nebraska Act)時,一組學生從道格拉斯的觀點出發:他會怎麼想,會有什麼感覺;也可以從他孫子的角度去看這法案,結果這一組被試比採用通常學習方法的另一組學到的更多。

心情放輕鬆時比較容易用心去注意現在發生的事。東方的冥想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不論哪一種,只要持之有恆地做,都能使你的心情放鬆下來,緩解你的焦慮。這種放鬆會讓你轉而注意當下發生的事,更容易注意到花是在雨傘的左邊還是右邊。對美國人來說,超覺冥想法(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是最容易學的一種方法。我每天做超覺冥想已有20年了,它使我放慢腳步,不再焦慮。然而超覺冥想及其他冥想法都不能立竿見影,要獲得冥想的益處,你必須一天冥想兩次,每次至少20分鐘,並且連續做幾個星期。

科學上所研究的品味和正念,都起源於佛教,這並不是偶然的。佛教可以使心靈達到寧靜的境界,我沒有足夠的知識討論這個問題,這裡也不是討論它的地方,但是在結束這一段之前,我要強力推薦萊文(Marvin Levine)的《佛教和瑜珈的積極心理學》(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Buddhism and Yoga)。作者是認知心理學家及詩人。

擁有美好的一天

本章主要討論愉悅和歡樂以及增強它們的方法,面對習慣化我們可以通過將愉悅分散在生活中來克服,還可以通過與配偶、朋友互相製造驚喜來增加生活的樂趣;品味和正念可以讓我們分享快樂。接受稱讚和祝賀、感恩、驚歎(在奇妙中忘記自我)、盡情享受都會放大你的愉悅。只要用心去找、去做,愉悅的生活就在身邊。

現在請試著擁有美好的一天。在這個月中找一天專門做你喜歡做的事、寵愛你自己,把這一天中你準備做的事都用紙筆寫下來。盡量運用上述的技巧,不要讓生活中的瑣事干擾你,只管照著擬定的計劃去做。

滿意

在英語中,滿意和愉悅這兩個詞常常是同義,這真是很可惜。我們把生命中兩個最好的事情混淆在一起,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等級的幸福感。我們常很隨意地說喜歡魚子醬、按摩和聽雨滴打在屋頂上的聲音(這些都是愉悅)。我們也說喜歡打排球、閱讀托馬斯(Dylan Thomas)的書、幫助街上的流浪者(這些是滿意)。喜歡(like)是個意義很不明確的詞,在上述例子中,喜歡是指在很多選項中,我們會選擇做它。因為我們用了同一個詞,我們就去同一個源頭尋找幸福感,我們說「魚子醬帶給我幸福感」,「托馬斯帶給我幸福感」,好像這兩個選擇都能帶來同樣的積極情緒。

當我讓別人去思索內心的積極情緒時,我們發現好吃的食物、按摩、香味、熱水澡,都會產生本章開頭所提到的愉悅。相反,當我讓他們思索他們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咖啡、讀一本好書、打橋牌或攀巖時,他們就說不出來為什麼他們也會有積極的情緒了。全心全意地做這件事,完全沉浸於其中而不受干擾,由此所產生的滿意感、心流體驗都不是當即的愉悅。事實上,完全沉浸在某樣東西中時,可能是沒有意識甚至也完全沒有情緒的。

這就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和愉悅生活(pleasant life)的顯著不同。還記得我的橋牌冠軍及總裁朋友雷恩嗎?那個在積極情緒上得分很低的人。雷恩具有滿意感,因而擁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任何魔法、忠告或訓練可以讓雷恩獲得愉悅,但他的生活很充實、很投入:他是橋牌冠軍、成功的投資人及熱情的球迷。區分愉悅和滿意最大的好處在於,雖然有一半人無法達到積極情緒上的幸福感,但他們還是可以獲得幸福,因為他們擁有滿意感。

現代人迷失了愉悅和滿意的區別,但古代雅典人卻清楚。許多例子顯示,在那古老文明的全盛時期,他們比現代人知道得更多。譬如亞里士多德,他能區分身體上的愉悅和幸福感的不同。幸福感類似於舞跳得好的感覺,舞跳得好的幸福感並不伴隨著跳舞,也不是跳完舞後的結果,它是跳得好時的感覺。亞里士多德的幸福感是我所稱的滿意,它是正確行為的一部分。滿意無法從身體的愉悅中獲得,也無法來自吸毒或任何捷徑,只有在高尚的行為做完後才會自然產生。你可以用我在上一節中講到的方法去找到、培養、強化你的愉悅,但是你無法用同樣的方法去擴大滿意。愉悅是感官和情緒的,而滿意來自於施展個人的優勢和美德。

希斯贊特米哈伊與「心流」

在科學上對滿意的討論可以歸因到一位社會科學巨匠的好奇心。

「這裡有一個名人的名字!」當我讀這家餐館的貴賓簽名簿時,悄聲對曼蒂說。我們在夏威夷度假,正排隊取用自助早餐,我看到了希斯贊特米哈伊(Mike Csikszentmihalyi)的名字在貴賓簽名簿上。他很有名,但只有心理學界的人認得他,我連他的名字該怎麼念都不知道。

希斯贊特米哈伊是社會科學的名教授,他在克萊蒙特大學(Claremont University)商學院教書。滿意的一個境界「心流」(flow)就是他定義的,指的是我們全心投入地做事情時的感覺。我們曾見過一次面,大約是20年前的事了,我已經記不得他長什麼樣了。

過了一會兒,我在把木瓜子挖出來的同時,眼睛在餐廳裡搜索,希望能看到紅頭髮、運動員身材的希斯贊特米哈伊(這是我模糊印象中的他)。

早飯之後,曼蒂、孩子還有我一起走向黑色的沙灘,天空滿佈黑雲,浪很大,根本無法衝浪或游泳。「有人在喊爸爸。」耳朵最尖的拉娜指著海面對我說。果然,在海浪下的衝浪板上有個白頭髮的人,他不斷被浪打到充滿鋒利貝殼的火山熔岩壁上,他看起來像只小號的白鯨,臉上、胸前都是血,左腳還掛了一隻潛水鞋。我向海中跑去,但這個傢伙很重,遠比兩百磅的我重多了,把他拖上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後,我們氣喘吁吁地上了岸,從他的喘息中,我能聽出他的中歐口音。

「希斯贊特米哈伊?」

他咳嗽完後,笑了起來,緊緊擁抱著我。之後的兩天,我們聊個不停。

希斯贊特米哈伊的家鄉在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逃到了意大利。他的父親是匈牙利的貴族,做過布達佩斯駐羅馬大使。他的童年被炮火打亂,在斯大林佔領匈牙利之後,他的父親離開了大使館,在羅馬開起餐館。他們家族的傢俱被運到匈牙利各地的博物館展覽,有些同族人因此陷入無助和絕望的深淵。「沒有錢、沒有工作,他們變成了沒有靈魂的空殼……」他回憶道。但是在同樣的打擊下,另外有些人卻沒有倒下,顯示出「疾風知勁草」的人格特質,勇敢地面對明天。這些人並沒有什麼特殊技能,在戰前不過是普通老百姓而已。

希斯贊特米哈伊對此感到很奇怪,20世紀50年代,他在意大利研讀哲學、歷史、宗教等書籍,想要找到答案。當時心理學在意大利還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以他移民到美國攻讀心理學,成為榮格的學生。他半工半讀,通過雕刻、畫畫、替《紐約客》(New Yorker)寫文章來賺錢維持學業。取得博士學位後,他開始了他一生的事業:從科學角度去尋找如何使自己達到最佳狀態。對此,他在羅馬的戰亂中已有了初步的體驗。在太平洋邊,他對我說:「我想瞭解它是什麼和應當是什麼。」

所以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什麼時候時間為你而停止?什麼時候你發現,你現在做的正是你一直想做的,而且你希望永不停止?這樣的事是畫畫、做愛、打排球、公開演講、攀巖,還是傾聽別人訴苦?希斯贊特米哈伊給我講了他80歲哥哥的故事。

我最近去布達佩斯探望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已經退休了,酷愛收集礦石。哥哥告訴我,前幾天他拿到一顆水晶石,早飯後,他開始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它,過了一會兒,他發現越來越不容易看清楚石頭內部的結構了。他想一定是有片雲遮住了太陽,他抬頭一看,發現紅日已西沉,他不知不覺中竟看了一整天。

這一刻,時間對他哥哥來說已經停止了,希斯贊特米哈伊把這種境界叫做「享受」(enjoyment,我避免用這個詞,因為它過度強調滿意的感覺成分),他把這個狀態和愉悅相比較,認為愉悅僅僅是生理需求的滿足,而「享受」不是。

打一場勢均力敵的網球賽是享受;閱讀一本點亮心靈的好書是享受;在一次深入的對話中,對方引導你說出你都不知道自己有的點子或看法也是享受。完成艱巨的商業談判,或把工作做得好,都是很「享受」的事。上述事情在做的過程中不見得愉悅,但是做完後,回想起來時,你會說這很有趣,而且希望還有機會這麼做。

他訪談了幾千名來自地球各個角落、各年齡段的人,請他們描述最大的滿意體驗是什麼。這可能是心理性的,像希斯贊特米哈伊的哥哥,也可能是社會性的,像京都街頭飛車黨描述幾百輛摩托車飆車時的情形。

一開始飆車時,我們並不同步,但如果順利的話,我們開始感受到對方。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是大家變成一條心,我們變成一個人了……突然之間,我們萬眾一心,變成了一個肉體、一個靈魂,那是最高境界。當我們速度很快時,我們的身心都飛了起來,在那一瞬間,真是無可比擬。

這種體驗可以來自身體的活動,一位芭蕾舞演員說道:

當我跳到融入舞蹈中時,真是飄飄欲仙,好像飛起來了一樣,快樂極了。我可以感到自己在動,感到肉體的高潮……我揮汗如雨……當每一個人都配合得很好,演出很完美時,我感到極度的狂喜……身體在動,你用動來表達自己,那是身體語言的溝通。當我跳得很好時,我通過音樂、通過舞伴來表達自我。

雖然這些行為、動作非常不同:打坐的韓國人、日本的飆車族、棋手、工廠生產線裝配工、芭蕾舞演員,但他們都以非常相似的方式描述了滿意的心理成分。

● 具有挑戰性且需要技術

● 注意力集中

● 目標明確

● 有即時反饋

● 深深的投入

● 控制感

● 忘我

● 時間停止

請注意,上面並沒有列出積極情緒,積極情緒是在事後回憶時才會跑出來的,但在活動當時並沒有感覺到。事實上,「心流」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沒有情緒,沒有意識。意識和情緒可以校正你的軌道,但當你做的事完美無瑕時,你不需要意識和情緒的校正。

投資幸福還是消費幸福

經濟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資本的定義是你消費後剩餘的資源,你用它進行投資,期待更好的回報。資本的概念現在已應用到了非商業領域,社交資本是我們通過互動累積出來的資源,而文化資本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而來的,它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那麼,有心理資本嗎?如果有,我們該如何去獲得?

當我們在做愉悅的事情時,我們很可能是在消費。香水的味道、草莓的新鮮滋味、按摩頭皮的舒服都帶給我們暫時的幸福感,但是它們對未來沒有任何幫助。相反,當我們體驗心流時,我們在建構未來的心理資本。忘我、無意識與時間的停止,很可能都是進化在告訴我們:我們正在為未來儲備資源。這樣,我們可以認為愉悅是生理上的滿足,而滿意則是心理上的成長。

希斯贊特米哈伊跟他的同事採用經驗取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來測量心流的頻率。在ESM中,被試身上配戴傳呼機,實驗者會不定時地呼叫他們,他們必須把當時的感覺,正在做什麼、想什麼,有多投入等記錄下來並發送給實驗者。他們收集了100萬個樣本,包括不同年齡、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

對有些人來說,心流是常有的體驗,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則很少體驗或從來沒有體驗過。在這個研究中,他追蹤了250名高心流和250名低心流的青少年,那些低心流的青少年大多是在大賣場閒逛的孩子,他們每天看很多電視;而高心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他們打球,花很多時間做功課。在幸福測驗的每一個子測驗上(如自我評價、敬業投入狀況等),高心流的青少年的得分都比較好,除了一項:高心流的人認為低心流的人生活比較有趣,他們也希望每天下了課就去逛大賣場或看電視,而不是做功課。不過他們雖然認為眼前所做的並不是「享受」,但他們相信將來會享受到現在辛苦的回報。高心流的青少年日後上大學的比率高,有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未來的生活也比較成功。這些發現都符合希斯贊特米哈伊的理論:心流能夠建構未來的心理資本。

為什麼越來越抑鬱

如果滿意有這麼多的好處,那為什麼人們卻願意選擇愉悅呢?晚上在面臨選擇看一本好書,還是看無聊的電視劇時,我們通常選擇後者,雖然研究結果一再顯示,看電視帶來的平均體驗是輕微抑鬱(mild depression),但我們還是選擇容易的愉悅而不是滿意。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每一個富有國家的資料都顯示抑鬱正急速蔓延,當今抑鬱症的比率是40年前的10倍,而且患者年齡也越來越小。40年前,第一次患抑鬱症的平均年齡是29.5歲,現在則是14.5歲。這真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因為所有客觀的幸福指標都比以前好,我們有更強的購買力、更高的教育程度、更好的營養和醫療設備、更普及的文藝娛樂等,但是人們主觀的幸福感卻一路走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所有影響鬱抑症的因素中,我們對「不是」比「是」更清楚。也就是說,我們知道它不是生理原因,因為我們的基因和荷爾蒙在40年間不會有很大的改變,不可能成為抑鬱症增加10倍的原因。它也不是生態環境造成的,因為賓州住了一群18世紀從荷蘭移民到美國的阿米什人(Amish),他們還保留著當年的生活方式,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他們住的地方離費城只有60多公里,但抑鬱症患病率卻只有費城的十分之一。他們和費城人喝著同樣的水,呼吸著同樣的空氣,吃著同樣的食物。抑鬱症的瘟疫跟生活條件差也無關,因為越富有的國家,患病情況越嚴重。在美國,黑人或墨西哥裔美國人患病率比白人低,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及白人。

我認為不適當的自尊,受害者心理的蔓延,加上過度的個人主義,可能是造成抑鬱流行的原因。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度依賴暫時快樂,每個富有的國家都不遺餘力地創造著通往幸福感的捷徑:電視、毒品、購物、濫交、商業化的體育運動、巧克力等。

我在寫上面那段話時正在吃雞蛋百吉餅,上面塗了黃油和藍莓醬。百吉餅不是我烤的,黃油不是我攪的,藍莓不是我摘的,我的早飯都是「捷徑」——別人替我做好了,不需要我有任何技術或付出任何努力。如果我的人生充滿了這種容易獲得的愉悅,不需要我面對挑戰,不需要我發揮優勢,我會怎麼樣?我永遠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勢、潛能,永遠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挑戰,而這種生活注定會導致抑鬱。在一切都有捷徑的生活裡,優勢和美德會枯萎,因為我們沒有機會去使用它們。

抑鬱症的一個顯著症狀是自我沉溺,完全不理會其他的人和事,只想著自己的感覺。心情不好其實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對一個抑鬱症病人而言,他只看到這一點。當他感到悲傷時,他會在心中反覆咀嚼這種情緒,並將它泛化到未來以及他所有的行為上,這樣做更增加了悲傷的感覺。社會中一些過分鼓吹自我的所謂專家[1]說,人應該深入瞭解、接觸自己的感覺。於是我們的年輕人全盤接收了這個信息,形成了自戀的人格特點,他們每天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感覺如何。

滿意的定義正好與「沉溺於自我感覺」相反,因為它不包含感覺、情緒,不包含自我意識,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滿意驅散了自我沉溺,而且滿意所產生的心流越多,一個人就越不會抑鬱。所以治療青少年抑鬱症的強有力的方法是:想辦法增加他們的滿意,同時減少他們對愉悅的追求。愉悅很容易就能獲得,而滿意則需要發揮個人優勢,它來之不易,這會成為對抗抑鬱症的一個有效方法。

蜥蜴告訴我們什麼是幸福

放棄容易得到的愉悅而去追求比較費力的滿意,剛開始時很難。滿意會帶來心流,但是它需要技能和努力,同時因為它要面對挑戰,所以它也可能帶給你失敗和挫折。打網球、參加充滿智慧的交談、閱讀羅素的書都可能帶給你滿意。看電視、自慰、聞香水的味道不會帶給你挑戰,吃百吉餅或看足球賽並不需要技能或努力,也不會帶給你失敗,這正如希斯贊特米哈伊在夏威夷時告訴我的。

愉悅是個有效的動機來源,但是它不會給你帶來改變。我們天生就會滿足自己的本能慾望和需求,獲得舒適和放鬆……享受(滿意)卻不一定是令人愉悅的,它很可能是非常緊張的、有壓力的。登山者常面臨凍死或掉落山谷的危險,常會精疲力竭,但他們樂在其中。在蔚藍的海邊,躺在棕櫚樹下喝雞尾酒當然很好,但這與在冰天雪地的山脊上的狂喜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增加滿意跟「什麼是幸福生活」是同樣的問題。我的老師傑恩斯(Julian Jaynes)在他的實驗室中養了一隻稀有的亞馬遜蜥蜴做寵物。頭幾個星期,蜥蜴不肯吃東西,不論傑恩斯教授如何費心,它就是不肯吃。老師給它吃生菜、堅果、超市買回來的肉餡,甚至捕蒼蠅、捉昆蟲,還把水果打成汁……這些都沒用,蜥蜴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看就要餓死在他面前了。

有一天,傑恩斯教授帶了一個火腿三明治做午餐,他分了一些給蜥蜴,一如既往,它沒有興趣。接著傑恩斯拿起報紙來看,當他看完頭版時,他把看完的報紙放在了火腿三明治上。蜥蜴看到此情景後,立刻在地板上匍匐前進,跳上報紙,把它扯碎,一口把火腿三明治吞下。原來蜥蜴需要潛行攻擊、扯碎食物後才會吃東西。

蜥蜴已經進化成需要匍匐潛行、攻擊、撕裂然後才進食。獵食是它的優勢和美德,這對蜥蜴來說很重要,如果它沒有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美德,胃口就不會甦醒。動物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它們沒有幸福的捷徑。人比蜥蜴複雜多了,我們的複雜緣於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被千百萬年的生存環境所塑造。我們的愉悅和胃口也在進化中形成了與我們行為的緊密關係,這些行為當然比蜥蜴的匍匐潛行、跳起來攻擊和撕裂更複雜、更精緻,你不應該忽略它們,要不然你便會付出代價。放棄優勢和美德不但會使蜥蜴餓死,也會使財富加身的人沮喪、抑鬱,至少在心靈上餓死。

有些人會問:「我怎樣才會幸福?」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因為如果你不能區分愉悅和滿意,你就會完全依賴捷徑,去尋求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愉悅。我並不是反對愉悅,我只是想說,你可以主動進行控制,以提升你的積極情緒到更高層次的幸福感。感恩、寬恕和如何避開決定論的教條,能增加過去的積極情緒;通過反駁學會希望與樂觀,增加未來的積極情緒;打破習慣化的陋習,通過品味、正念來增加現在的積極情緒。

當你一生都在追求積極情緒時,你也許找不到真正的幸福。亞里士多德2 500年前就問過真正正確的問題:「什麼是幸福的生活?」我的回答是找出你的優勢並發揮它。

我會在下面幾章中將這個答案解釋清楚,這要從增加你生活中的滿意著手,這遠比獲得積極情緒難。希斯贊特米哈伊很小心地避免寫「勵志」(self-improvement)類的書,他所有關於心流的書都致力於告訴你,誰有心流、誰沒有,但是他從沒有直接告訴你如何得到心流。一部分原因是他習慣於採用歐洲傳統的描述方式,他希望讀者在仔細閱讀現象後,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相反,我習慣於美國傳統的方式,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滿意從何而來,我們就應該告訴別人如何去增強它。本書的後半部分就是我的忠告,它們無法快速達成也不容易做到,但是只要你願意聽,我便願意告訴你。

塞利格曼的解答

1. 避免習慣化,品味和正念可以幫你增加生活中的愉悅。把能帶給你愉悅的事情分隔開,避免審美疲勞。跟其他人分享你的愉悅;並保留能喚醒愉悅記憶的東西;祝賀自己;打開所有感官通道,專注地體味細節。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新的角度去觀察世界。

2. 獲得滿意其實很簡單。你要做有挑戰性且需要技術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要有明確的目標;要能得到即時的反饋;你應該深深地投入到所做的事中;有能夠掌控的感覺;忘我,感覺時間就此停滯。


[1] 此處指的是坊間流行的拼湊自我提高類書籍的作者,和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