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找回正確的心態 >

找回正確的心態

很多人永遠活在索求、反應和苦惱之中,若要擺脫這樣的貪慾,尋求最終的圓滿,就必須擁有全新的心態。

如何面對「燃燒的內心」

每個人都會為了活下去竭盡全力。生活中,很少有人故意讓自己捲入不幸或者故意犯錯,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永遠都在追尋「圓滿的人生」。

我們的內心總是覺得不滿足。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內心永遠如此飢渴呢?

人心原本就是彷徨猶豫、無法得到滿足的,或許佛陀是第一個意識到這一點的人。

萬事萬物皆在燃燒。我們所見到的和所想到的一切都在燃燒。
貪慾、憤怒和妄想的熊熊火焰點燃了一切。
人心永遠都因為苦惱、衰老、失去、憂鬱、悲傷、痛苦和煩悶的火焰而備受煎熬。

      ——選自《象頭山法話·五部》      

這裡的「燃燒」是指心靈做出的反應。慾望、憤怒和妄想都表明心靈已被「點燃」。佛陀說過,「燃燒的內心」讓世人無止境地掙扎苦痛,只要心靈不斷做出反應,這些不滿和苦惱就會永遠伴隨左右。

如果沒有全新的心態,這些心中的飢渴、憤懣、失落、不安和痛苦都將無法得到平息。這是我們需要意識到的第一點。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處安放心靈的「避風港」。

安放心靈的避風港——達摩

這裡所說的「避風港」是指支撐內心、強化內心的思考方法。它和「不斷做出反應的心靈」相反,是一種讓人靜下心來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法。

佛教中將人們應當遵循的「正確的生活方式」稱為「達摩」,這個詞表示法意、真理、真實。

「我將遵循達摩度過此生。」這是佛教徒宣誓誓言《三皈依文》中的一句話。皈依是指基於某種信念而生活的意思,《三皈依文》是指基於佛(佛陀)、法(達摩)、僧(僧伽)的教義而度過一生的誓言。

乍一看這似乎屬於宗教禮儀的範圍,但是它卻又有更加深刻的本質。皈依的本質就是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去強化自己的內心,是一種對自我的約定和誓言。

這一刻,我們的內心是否存在「正確的生活方式」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在佛教看來,「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像這樣:

1避免多餘的反應,正確而客觀地理解事物。佛教中稱之為「正見」。
2淨化「三毒」等有害反應,保持內心澄澈。佛教中稱為「清淨行」。
3祈禱他人能夠獲得幸福。也就是懷有「慈、悲、喜、捨」的用心。

這樣的生活方式已經超越了單純作為某一個宗教的修行方式,這是全世界人類都應當擁有的普遍而正確的生活方式。

沒有必要信教,也不需要沉溺於宗教,只要在每次我們的心靈做出反應之前,都能回到這個心靈的避風港,就能走出人生的迷思。

如果在湍急的河流中無立足之地,很快就會被河水捲走。但只要有一處立足之地,就能躲過被捲走的命運。

      ——選自《在長者蘇達塔的花園中·五部》      

天助自助者

許多人的心中沒有避風港,只能從俗世中尋求安慰,例如金錢、物質、舒適的生活、被他人羨慕的地位、職業和學歷等。人們對此深信不疑:能夠獲取幸福的答案就在俗世之中,所以拼盡全力也要獲取具備社會價值的一切物質。可是這樣的「索求之心」只會讓內心愈加飢渴。

每個人都有慾望、憤怒和妄想,而現代社會也在不斷刺激和利用人們的原始本能。

換言之,當我們向自身以外的世界尋求答案時,終究也只是對慾望、憤怒和妄想做出了反應。然後求而不得,週而復始,內心的輪迴永無止境,卻忘記了自我的本色。

佛陀曾說過,人們只應將「自身」和「正確的生活方式」當作心靈的避風港。雖然現代佛教建議人們皈依僧伽(僧侶和長老),但是佛陀的本意卻並非如此。

佛陀在晚年時,曾對身邊的弟子阿南達說過這樣的話:

汝無須寄托於任何外力。俗世中能夠依賴的唯有自我和正確的生活方式——達摩。
除此以外的一切變幻,人們的迷思和話語,皆不可信。

      ——選自《給阿南達的鼓勵·天啟》      

這樣的話語,對於那些「將內心寄托於俗世」的人來說敲響了一記警鐘。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沒有自信,覺得自己的人生只有苦惱,所以才將希望寄托於外界。但是佛陀反覆強調,外在的世界中沒有答案,充溢於這個世界中的各種符號、價值觀、思想、宗教等都是由人心創造出來的,想要尋求解脫唯有回歸心靈本身。所以即使有時候產生了被他人救贖的感覺,那也不過是一種「妄想」,最終能夠幫你跨越這些痛苦的,永遠只有自己的心。因此唯有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尋找到心靈的「避風港」,才是正道。

「歸、去、來」,持續走下去

現在的你或許正處於無止境的忙碌,無法解脫的疲勞、空虛,莫名其妙的憤怒、悲傷、不安,以及自我否定的想法之中,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了,只能孤獨地走下去。

在這樣的狀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閉目靜心。感受自己的呼吸,注視眼前的黑暗,用盡全力去感受自己的心。在放鬆的狀態下感受呼吸之間的身體變化,用「悲憫之心」去祈禱世間眾生的幸福。

當你感覺找回些許自我的時候,再回到現實世界中。真正的人生就是這樣「歸、去、來」的重複。每時、每刻、每分,回歸自己的內心。只有回歸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地「重生」。而我們的心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不要忘記正確的方向

佛陀從未妄想過任何消極的未來,但也未曾想像過任何美好的未來,他只重視當下,腳踏實地地走向未來。這樣的心境就是對人生的信賴。

佛陀也曾有過消極的想法

我們常常聽到「消極的想法」和「負能量」等詞語,其實佛陀本人在領悟「正確的生活方式」之前,也一度因為消極的思考法而苦惱。佛陀開悟之前的俗名叫作「喬達摩」,他曾有過這樣的想法:

奢侈華麗的宮廷生活、健康的體魄、人人羨慕的青春,這一切都有什麼意義呢?肉體終要面對生老病死,那麼青春和健康,甚至生存本身又有什麼意義呢?

      ——選自《喬達摩年輕時的苦惱·增支部》      

據說喬達摩作為王族的子嗣,曾經過著非常奢華的宮廷生活。在一般人眼中,這樣的生活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是喬達摩和常人一樣,也在思考人生的終點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同時他意識到現在所享受的一切都會因為疾病、衰老和死亡而失去。那麼究竟為什麼要活在這世上呢?這就是喬達摩的疑惑。

對於喬達摩這個階段的煩惱,人們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認為,他過度思考,過於悲觀;另一種則認為,他不愧是即將成為佛陀的人,如此聰慧,能夠認清現實。

筆者認為這兩種看法都是正確的。俗世中的大部分人,在短暫的人生中追求那些求而不得之物,例如物質所帶來的快感、肉體的快感、求勝的慾望、自尊的滿足等小小的夢想。人們執著於這些未曾得到的幸福,在後悔、悔恨、怨恨之中迎來人生的終點。但是喬達摩卻已看清,無論擁有多少物質,在人生的終點人們終將失去一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洞察力」,也可以理解為「比較極端的想法」。

或許當時的喬達摩對宮廷生活感到厭倦或者無聊——在這樣的狀態下,確實可能覺得任何事情都是空虛無常的——但是喬達摩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從「只剩下悲觀的現實」之中開始找尋「新的生活方式」。

人的一生永遠都在索求。但是索求可以分為兩類,錯誤的索求和正確的索求。
錯誤的索求是指明知道人都有生老病死,卻要索求永恆的想法。
而正確的索求是指意識到這樣的錯誤,超越最終的失去,追求遠離人生苦惱的生活方式。
我至今為止的人生,終究只是錯誤的索求。

      ——選自《喬達摩年輕時的苦惱·增支部》      

此時我們已經可以窺見佛教的本質,也就是正確的思考方法。正確的思考方法之一,就是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一般人執著於青春、健康、長生不老、財富、職業、地位、學歷、他人的讚賞等,這是將俗世的價值觀作為人生方向的生活方式。但我們不一定能夠實現這些所謂的價值,就算實現了這些價值,它們也終將再失去。甚至連我們自身,在去世後的幾十年,或許就會被社會遺忘。所以喬達摩告誡人們:對永恆不變的索求,就是錯誤和空虛的生活方式。

喬達摩的智慧不止於此。他不僅質疑自己的生活方式,還開始探索如何擺脫這份苦惱。這裡所說的「擺脫苦惱」並不是指脫離社會、否定社會、放棄人生等消極的人生方向,而是指正視每個人都活在事與願違的苦痛之中這個現實,然後再努力尋找遠離苦痛的心,這才是正道。

實現「人生的圓滿」

喬達摩陷入苦惱的迷思之中,在29歲時決定出離俗世。他在晚年時曾有這樣的回憶:

年少時,我曾為了追求「善」而出家。

      ——選自《佛陀晚年的回想·增支部》      

這裡所說的「善」(kusala)是指善良的心境,擺脫了疑惑和糾葛的清心寡慾的狀態。佛陀將人生終極的方向稱為「善」。

原始佛教中,有這樣的記載:

我的心逐漸遠離衰老。苦惱的心變得平靜,我體會到了人生的圓滿。

      ——選自《守墓長老蘇皮雅的話語·偈頌》      

「人生的圓滿」和年輕的喬達摩所追求的「善」是同一事物,都是指從苦惱之中獲取解脫的心境。

人們總是不斷索求,因為求之不得的現實而痛苦,因為終將失去的現實而苦惱。我們身處這樣的現實,卻不應被這樣的現實所吞沒。

「解脫」是一種主觀的看法,只要我們自己覺得沒問題,那就是解脫。能否解脫,取決於每個人的想法,而且不論多少歲,不論身處怎樣的狀況,每個人都能獲取解脫。

如果將這樣的解脫作為人生方向,那麼剩下的一切都只需要交給時間即可。唯有解脫自身,才能避免俗世的誘惑。

當然,這並不是說事與願違的現實和人際關係的問題就此消失,碰到這些問題時,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多餘的反應。閉目靜心,正視自己的內心,回歸內心,這就是人生的圓滿。

人生始終與苦痛相伴,解脫自我才是正道。但是佛教並未倡導改變現實,對於拚搏也不置可否。現實和人生都是永無止境的,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增加多餘的煩惱。而想要實現人生的圓滿,則需要正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法和用心。

這是現實世界和人生的內在主題: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當我們思考這一點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超越現實。

當我未曾領悟到正確的思考方法時,總是不斷地粉飾自我、搖擺不定、猶豫不決、被慾望所驅使。在佛陀的指引下,通過正確的實踐,我終於從充滿慾望的人生中解脫出來。

      ——選自《佛教弟子阿南達的自述·長老偈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