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不放縱情感,也不壓抑情感 >

不放縱情感,也不壓抑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避不開和情緒相關的煩惱。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家中,人們總是因為情緒而煩惱:感到壓力山大;因為怒氣什麼都不想幹;因為工作失誤而陷入沮喪;因為不小心弄丟了心愛的物品而難過;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而感到不安……這些內心的動搖,都是情緒。

每個人都希望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也是「心靈的反應」。在本章中,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避免由於情緒因素而引發的各種問題吧。

首先「整理」自己的煩惱

佛教認為,「和情緒相關的煩惱」可以分為兩大類:

1防止產生不快的情緒,一旦產生,能夠迅速消除。
2思考如何與他人相處。

1和情緒有關;2和交往有關。這兩者都非常重要,需要分別來探討。實際上很多人都無法好好處理這兩種煩惱。產生憤怒的瞬間,大腦就被「那是因為對方說了怎樣怎樣的話」或者「因為對方做了怎樣怎樣的事」等念頭所佔據,隨後憤怒的情緒又和「我肯定沒錯」或「對方應該聽我的」等想法發生劇烈碰撞,然後陷入沒有止境的戰爭(煩惱)中。

有人認為:「人際關係就是煩惱的根源。」但是從佛陀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被情緒所困擾」和「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將這兩個問題分開來進行思考。第一個問題,即情緒問題,屬於自身問題。那麼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佛陀是如何理解和化解情緒問題的吧。

「不做出任何反應」就是「最終的勝利」

「避免不必要的反應」的前提在於從一開始就「不要做出任何反應」。關於「不反應的高手」佛陀,有這樣一個故事。

佛陀,在古印度語中意味著「覺醒之人」。在當時的社會中,佛陀變得越來越德高望重,甚至連擁有數百名弟子的有名的婆羅門也歸入了佛陀門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印度的種姓制度都具有絕對含義。佛陀的種姓是比婆羅門低一級的「剎帝利」(武士階層),比佛陀更高階的婆羅門竟然歸入其門下,這在當時的社會上是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
有一天,某位婆羅門聽說和自己處於同一階層的婆羅門歸入了佛陀門下——對於自尊心頗高的婆羅門來說,這是不可寬恕的事——他怒氣衝天地來到佛陀的住所,在眾多弟子和來訪者面前極盡所能地對佛陀進行誹謗中傷。所有人都察覺到當時的氛圍已經是「劍拔弩張」了。
但是佛陀卻毫不在意,反而心平氣和地這樣回答道:「婆羅門,你在家中宴請賓客的美食如果沒有被吃掉,最終會變成誰的食物呢?」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婆羅門回答道:「那當然還是我的食物。」
「那麼這些食物你將怎麼處理呢?」
「那當然是自己吃掉了。」
於是,佛陀這樣說道:
「如果面對辱罵回以辱罵,面對憤怒回以憤怒,面對爭執回以爭執的話,就相當於接受並吃下了對方所提供的食物。可是我並不接受你提供的食物,所以你的話語終究還是你自己的話語。請你將自己的話語帶回家。」

      ——選自《佛陀與辱罵自己的婆羅門之間的對峙·相應部》      

這裡所說的「食物」是指婆羅門辱罵佛陀的話語。如果對辱罵回以辱罵,就相當於做出了和對方相同的反應,吃下了對方的「食物」。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接受」這樣的「食物」,也就是「不做出任何反應」。

通常無中生有的辱罵總會惹人憤怒,但是佛陀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這是因為佛陀的人生目標是追求「沒有苦惱的心靈」,並且他很清楚,因為做出反應而擾亂內心的平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佛陀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做出反應,他往往只是看著對方,做出正確的理解,並且這樣的立場非常堅定。

從佛陀的處世態度中,我們可以學到這樣一個道理——不做出任何反應就是「最終的勝利」。

佛教中的勝利,並不是指戰勝他人,而是指對他人「不做出任何反應」,不迷失自己的心。

聽之任之——人際關係的基礎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還能學會一個道理,那就是「對他人的反應聽之任之」的思考法。

這位婆羅門的內心充滿了「覺得自己是更高階層種姓」的傲慢,以及對德高望重的佛陀的嫉妒和「我一定要給這個人點兒顏色瞧瞧」的敵意。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辱罵,大多都會反唇相譏:「你真是莫名其妙」「你太過分了」,或者「你也好不到哪裡去」。人與人之間的爭吵,往往都是「慢」與「慢」的碰撞,任何一方都有「認為自己沒錯」——終究也是自己的想法——的理由,並且堅定地向對方拋出自己的理由,不斷確認自己沒錯,這就是吵架時人們的心理狀態。

但是佛陀卻有不同的思考法。首先「正確」與否,因人而異。當對方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時候,千萬不要否定對方的理由,也不要嘗試去說服對方,只需要清楚地理解這件事對對方來說是「正確」的就行了。

或許有的讀者會思考,如果有些時候事情必須得分個黑白正誤,那該怎麼辦呢?這是我們稍後會提到的「和他人的相處方式」上的問題。在此,我們先思考一下如何讓內心「不做出反應」這件事。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不同的,因此思考方法不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人們內心深處總有一份「覺得對方和自己的想法應該相同」的期待,但是這樣的期待和想法也不過是「妄想」而已。

此外,在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想法中還隱藏著「慢」。因此,只要碰到和自己相反的意見,就覺得自己被他人否定了,想要通過憤怒的方式做出反應。因此,越是沒有自信的人,越是容易憤怒。

這樣的狀態是被「妄想」和「慢」同時束縛的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此時我們需要靜下心,重新去正確地理解「他人的反應和自己的反應是徹底不同的存在」這個事實。

將「他人的反應」和「自己的反應」分開來思考,對於他人的反應聽之任之,做到這一點便能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

將煩惱減半的方法

對他人的反應聽之任之時,煩惱就會減半。同時堅持「不做出任何反應」,就能徹底擺脫因情緒動搖所帶來的煩惱。

儘管如此,能夠堅持完全不做出反應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稍不注意,怒氣就會湧上心頭,開始和人爭執起來。那麼有沒有什麼避免反應的訣竅呢?筆者推薦的方法很簡單:將心分成兩半,一半朝外,一半向內。

首先將自己的心分成「內外」兩部分:閉上雙眼,想像一下你的內心有一半朝向外界,有一半朝向自己。

朝外的心用於和人交往,不用做出任何反應,只需要理解對方所說的每一句話。當無法理解時,就仔細詢問對方,或者認識到「現在自己還無法理解」。可能有時候我們會產生「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的念頭,但這可能是你自己在「抗拒理解」。「覺得自己沒錯」的想法、「希望對方怎樣做」的期待和要求、「他以前也說過類似的話」等對過去的妄想,當這些情緒佔據了你的大腦,你便無法冷靜、理智地去理解對方的話語。

有時候我們也會遇上「根本不想搭理」的對象,比如不理解子女的父母、難以溝通的上司等,但是即便是面對這樣的人,也要堅持「不做出任何反應」這一冷靜的前提,客觀地理解對方的話語,並思索對方想要做什麼(想要索取什麼)。

此時,朝向內部的心開始觀察自己的「反應」,觀察另一半的心究竟是感到憤怒,感到緊張,還是產生了懷疑之類的妄想。其實,這些反應的產生本身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不要忘記時刻用向內的心去觀察自己的態度和反應。

在禪宗的世界裡有個詞叫作「不動心」。心如止水,需要定力。人類的心,直到死亡那一天,或者直到佛教修行的終點——涅槃(開悟)之前——都會持續動搖。心靈產生動搖也是很自然的事。始終注視著自己動搖的心,並努力停止心靈的反應,這就是「不動心」的真諦。

一旦向內的心發生了動搖,就很容易被「對方的反應」所控制和束縛,最終被憤怒、緊張、膽怯、恐懼、懷疑、記憶、妄想、悲傷等煩惱的波濤吞沒,之後流淚、怨恨、埋怨、不甘之類的反應又會佔據你的身心。

所以說,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於「多餘的反應」,只有修煉出一顆「不反應的心」,才能避免不愉快的情緒產生。通過反覆練習,最終你也能獲取不做出多餘反應的心靈——「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