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煩惱始於「反應」,「反應」源於「七大慾望」 >

煩惱始於「反應」,「反應」源於「七大慾望」

很多煩惱都是從「心靈的反應」開始的,這是我們「理解」的第一步。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碰到厭惡的事情而感到不爽」的時候,不爽的理由其實一目瞭然,那就是碰到了「厭惡的事情」。但是在人生中,我們也常常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反應」的事情。有的人會通過占卜、心理咨詢等方式尋找「理由」,但其實透過佛陀的智慧,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例如,假設你現在有如下煩惱:

·最近你對周圍的人總是看不順眼,他們的一舉一動你都覺得礙眼;
·親戚的言行,很早以前就讓你覺得不快了;
·最近在職場中對同事和朋友也有不滿情緒。

說實話,你的壓力越來越大,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如果找周圍的朋友聊天,大家可能這樣回答你: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啊,就應該活得灑脫一些。」
「你也太無中生有了,這樣對身體不好。你多想想別的愉快的事兒吧。」

確實,朋友說得也沒錯,但你就是無法排遣內心的積鬱。

每當你回到日常生活,就又會陷入「總覺得看誰都不順眼」的狀態。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調整這樣的狀態呢?

佛陀把現實人生比作「激流」

對於這種看似找不到根源的煩惱其實也有解決辦法,那就是反向思考「產生反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對於人們內心的不滿和不足,佛陀是這樣說的:

我們需要理解究竟是什麼引起了痛苦。
帶來痛苦的,就是不停追求快感的「索求之心」。

      ——選自《初轉法輪經·相應部》      

佛陀認為「索求之心」(Tanha)就是「不斷做出反應的心靈的能量」,這是始終流動於人們心底的意識。產生「索求之心」後,它又分化為「七種慾望」。借助現代心理學的知識,這七種慾望可以解釋為:

1生存欲——想要活下去;
2睡眠欲——想要睡眠;
3食慾——想要進食;
4性慾——想要交合;
5懶惰欲——想要放鬆;
6感樂欲——想要體會聽覺和視覺等感官上的快感;
7承認欲——想要被認可。

我們的心中確實存在這樣的慾望,所以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來理解人生。

1我們都有「索求之心」。
2它會產生「七種慾望」。
3我們被這些慾望所動搖,產生反應。
4當這些慾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喜悅。
5慾望得不到滿足的話,我們就會產生不滿情緒。

這一過程不斷重複,這就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由「索求之心」構成的充滿了喜悅、悲傷、失望、不滿的人生,被佛陀比喻為「激流」或「奔流」。筆者認為這真是一個絕妙的比喻。

「索求之心」激盪起輪迴的洪水——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各種各樣的慾望化作奔流,讓我們的心隨之動搖。於是人們深陷於無法跨越的慾望的泥沼之中。

      ——選自《尼波多經·戰手》      

我們該如何面對「不滿的心」

在佛教世界中,「索求之心」被稱為「渴愛」,它是指「不斷索求、總是感到飢渴、無法滿足的心」。這也符合我們的實際感受。

重點在於,我們必須理解人類的心靈就是這樣構造的,人心永遠都在索求,因此才永遠感到飢渴。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這一點,對「索求之心」不停地做出反應的話,就會被不滿所驅使,不斷尋求「人生的變化」。比如常常回憶過去:「最近總覺得很空虛,以前的時光可真快樂啊!」或者對工作感到不滿,頻繁跳槽;或者沉溺於出軌這樣危險的快感之中;又或者永遠也不願意正視自己的缺點,變成傲慢的人。

通過索求,我們有時候確實能夠找到「前進的可能性」,但是佛陀的教義卻告訴我們:「不斷索求卻總感到不滿足,這就是人心。」過多的心靈的反應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可能有的讀者會認為這種「沒有夢想」的思考法很無聊,但是當我們理解了「人心永遠都在索求」這個真相以後,心境就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也就是說,類似「維持現狀的話似乎不妙」或者「總覺得有什麼不滿意」等這些不知曉根源的失落感、焦躁感和內心的飢渴情緒都能得到平復,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的事實並且接受它。

煩惱的真相在於「承認欲」

對於剛才我們提到的「對周圍人總覺得看不順眼」的問題,讓我們通過「七種慾望」來思考一番。這樣的不滿,究竟來源於哪種慾望呢?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最切實的主題是「承認欲」——希望得到認可的慾望。據說這是只有人類才有的慾望,動物沒有這樣的慾望。

承認欲在我們幼年時體現為「希望被父母喜愛」的樸素想法,隨著成長,又逐漸演變成「希望得到表揚」「希望成為優等生」「希望受歡迎」等自我意識。

當我們成人後,承認欲又演變為「希望從事受人尊敬的工作或者獲得那樣的地位」「希望通過磨煉工作技能而提升職業素養」等上升慾望,以及「希望自己比他人更出色」的優越感和自尊心。

當然反過來,承認欲也可能變成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之類的消極感或自卑感。

產生這些想法的根源在於「希望他人認可自己」「希望他人關注自己、喜愛自己、給自己好評」的承認欲。如果這樣的慾望讓心靈對外部世界「產生反應」,總覺得「周圍人都不怎麼認可自己」,那我們就會感到不滿或不足。也就是說,「總是對他人的細小行為看不順眼」的煩惱源在於「希望他人更加認可自己」的承認欲。當然,這也與成長環境有關,幼年時比較孤獨的人,內心這樣的想法就會更加強烈。

佛陀思考法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原來如此,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因為承認欲的原因」,「這樣的不滿是來自承認欲的不滿」。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承認欲」這個詞替換成「欲求」「慾望」等字眼。當我們通過語言的客觀性對此進行反覆理解時,「心靈的反應」就會漸漸趨於平靜。

在之後的章節中筆者也會進行說明,承認欲就是人們在意他人的看法、嫉妒心、喜歡和他人攀比、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等各種煩惱的根源所在。如果無法理解「煩惱的根源就是承認欲」,人生就會陷入在意他人的看法、被嫉妒心驅使、喜歡和人攀比、情緒起起伏伏,以及心靈時常動搖的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要謹記,「存在」的事物始終是「存在」的。當我們坦誠地接受自己有承認欲的時候,這些不滿、憤懣、空虛、寂寞等負面情緒竟然不可思議地消失了。

我們只需要弄清楚「內心飢渴的真相」,也就是承認欲,就能擺脫這些不滿的狀態。

只要我們明白了承認欲是「反應的原因」,內心就能變得特別放鬆。

我們終於能夠開始冷靜地思考:「我得到那個人(家人或社會)的認可,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仔細想來,確實是,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