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不安當作朋友:如何直面我們內心的衝突 > 第八章 不再羞恥和害怕,讓自己自由生活的方法 >

第八章 不再羞恥和害怕,讓自己自由生活的方法

「迴避型」的人恢復正常狀態以後,常常會表現出判若兩人的變化。

他們會特別珍視眼下的時間。因為這是自己的人生,

所以必須將時間用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為了自己而活。

當他們有了這種想法,才會意識到那種一直壓在

他們身上的「麻煩的感覺」,已經全部消失不見了。

「迴避型人格」是可以被克服的

在「迴避型人格」的案例中,往往都會伴隨著「閉門不出」和「沒有力氣」等狀態,而且這種狀態通常會持續好幾年,甚至幾十年之久。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種狀態是能夠得到改善的,也是能夠被完全克服的,一些案例的當事者最終也能轉換到「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從目前所深陷的「感覺凡事都很麻煩」「想出去工作卻總是做不到」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呢?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說一說改善和克服這種狀況的注意要點。雖然是以「迴避型人格」為主要討論對象,但是下面的內容,某種程度上也同樣適用於「迴避型依戀」關係的處理。因為從結果來看,同樣的方法對改善「閉門不出」和「沒有力氣」的狀態,大部分情況下也都是有效的。然而,實際上是,這兩種情況可能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也就是說,某些案例中當事者內心雖渴求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但因為害怕與他人接觸,所以會感到「兩難」的苦惱,可同時卻又無法從「與他人產生共鳴」或者「分享經歷」等過程中體會到快感。如今,這樣的案例正在增多。

另外,關於如何克服「迴避型依戀」的狀態,我在另一本拙作《迴避型依戀障礙情感羈絆淡薄的群體》中有詳細的闡述,可供各位讀者參考。

從一通電話開始

二十六歲的某位男性,在家人的陪同下來找我咨詢如何改善自己「閉門不出」的狀態。他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就變得不想再去上學了,雖然好不容易畢了業,但是在這之後的八年裡,一直都是不願意外出的狀態。和我見面的當天,也許是曬了太陽的原因吧,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坐立不安。總是低著頭,說話也是輕聲輕語。據說這兩年來,他從未邁出過家門一步。能到我這裡來,也是拿出了極大的勇氣才做到的。因為好久都沒出門了,街上的景色和車站的樣子都變了,按他自己的話說,簡直就像是現代的「浦島太郎」。自己每天的生活不是看書,就是上網,要不就是睡覺,除此之外幾乎什麼也不做。對他來說唯一的社交體驗,就是從互聯網上接觸到的有關社會的新聞和影像。他表示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失去對社會的感覺,而我也能從他的話語裡感受到他「不想與社會失去聯繫」的急切心情。

關於是否要與我取得聯繫,他就苦惱了有半年之久,不過最後還是決定打這通電話。而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任何決定,一次也沒有。無論是穿衣服還是選學校,全部都是由他的母親一手包辦。如果不聽話母親就會非常生氣,因此,不知不覺間對母親所做出的決定,他就只能去服從。但是,今天來找我咨詢,卻是親自做出的決定。這也是他為了實現「今後都能由自己做主」而邁出的第一步,說到這裡他已眼含熱淚。

這之後他與我們的生活顧問一起,開始了積極的恢復治療。但是,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能夠接受顧問的幫助,這本身就是他做出的決定,而這也可以說是他人生迎來轉機的一個前兆。通過一小步一小步地不斷累積,終於在三個月後,能夠做到走出家門而不再緊張了。半年後,甚至開始去人才市場找工作。之後又過了兩個月,他已經恢復到可以上班工作的狀態了。

是什麼改變了她?

另一名三十五歲的女性,她「閉門不出」的時間要更長一些。由於對前途的迷茫,她在「找工作」這件事上表現得很消極,結果就是直到畢業時也沒有找到工作。這之後也幾乎沒有再去參加招聘會,就這樣一直蝸居在家裡,時間長達十二三年。

最初的幾年裡,父母親想盡了辦法要她走上社會,可是她本人卻並不想工作,因此,雙方的爭執越來越激烈,甚至有幾次還動了手。但是,這種爭吵並沒能改變她「不想工作」的想法,反而讓她對「無法正常去工作的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責,內心變得更加不安。父親和母親都是上班族,而且都是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因此,女兒竟然不想去工作是讓他們怎麼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雖然也去找各種機構咨詢過,但是事態仍然沒能得到改善,所以後來父母親也放棄了。而這對其本人來說,卻是一件好事,至少暫時可以讓自己的不安得到緩解。雙方都不再去提「找工作」的事情,這才勉勉強強保持了「相安無事」的狀態。

但是,進入三十歲以後,她的這種狀態仍沒有改變,把自己關在家裡閉門不出的日子,不知何時才是個頭。而情況出現轉機,是因為她在某本書上讀到了有關「發育障礙」的內容,於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終於有一天,她拿出了勇氣去聯繫了專門治療發育障礙的機構,並且預約了咨詢時間。

以拚死的決心走出家門,將自己苦惱的狀況告訴給了該機構的專家。而接受她咨詢的專家,也以想要接受治療就必須要先進行各方面的檢查為由,建議她到醫療機構就診。於是,她便出現在了我這裡。

經過發育狀況的檢查,以及對其本人性格特點的詢問,發現她在個人能力方面確實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可以說她的確有「發育有偏差」的症狀。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有著很出色的個人才華。同時,我們還明確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她之所以陷入「無法去工作」的狀態,除了發育方面的問題外,還和她總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親的期待,是個無能又沒有出息的孩子」的想法有很大關係。與父母親的關係很冷淡,感覺他們總是不能理解自己,所以一直很痛苦。但是,當對方想要來瞭解自己時,往往又演變成了一場爭吵,因此只能維持表面的關係,讓雙方勉強得以平衡。

不管自己怎麼努力,總是無法實現父母親的期許,因此內心那種「不管做什麼都沒用」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在進入大學以前,還能用學習來證明自己有出息,從而感覺得到父母親的認可;可是在找工作這件事上受挫,卻讓她完全失去了自信。不管做什麼,最後總是不成功。自己這麼沒用,肯定也無法被他人認可,於是便陷入了這種「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甚至有一段時期還想過要「一死了之」。

在以這種狀態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她也在梳理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就發育方面的問題接受診斷,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個性,這樣的過程也有助於其進行自我剖析。她逐漸明白了感到活著很痛苦的主要原因。這並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懶惰」二字,而是必須要改變「自我否定」的想法。此外,我們也將當事者的性格特點與困惑的事情向她的父母親做了說明,希望他們不要再在一旁加油或是鼓勵,而是應從理解的角度出發,將此前「雙方對抗的行為」轉變為「對女兒的支持」,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親對女兒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變化。

康復之路絕對不是一條坦途,但是這之後,她通過接受職業培訓,也開始工作了。雖然最初的幾個月,還是會抱怨如何如何難以適應,但是她原本就是一個責任感很強,學習能力也不差,同時個人能力也很突出的人,所以逐漸地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業務。而且她的工作也得到了經營者的認可,被提拔為正式員工,之後就一直在那裡上班了。

而對「戀愛」「結婚」等這些她之前已完全放棄的事情,也逐漸開始抱以關心了。

恢復的關鍵在於「安全基地」

像這名女性一樣,很多有輕度的發育問題,同時又經常經歷「失敗」和「被否定」的人,他們身上的「迴避型」傾向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通過在發育方面接受準確的評估與診斷,往往會成為事態發生改變的轉折點,不過這種轉折點最終能否成立,主要還取決於當時的具體應對。因為,多數時候人們只關注到發育方面的問題,僅僅是進行了診斷便草草了事。但是,就像這個案例中所體現的那樣,當事者雖然存在發育方面的問題,但是,讓她變得暮氣沉沉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父母親的否定評價,讓她對自己變得很失望,同時也喪失了自信。因此,改變父母親對女兒的看法和應對方式,也是幫助其恢復狀態不可缺少的一步。

而且,在我看來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沒有放棄向外界的求助,也沒有將自己蜷縮到一個密閉空間裡。要知道,對於「迴避型」或者「恐懼·迴避型依戀」的人來說,去依賴別人或者找他人咨詢,都是很難做到的事情。結果常常是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動彈不得。像這名女性之前在家裡蝸居了這麼多年,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她能夠主動給咨詢機構打電話,主動找到我這裡來,並將她所困惑的事情拿出來與人進行溝通,實屬難得。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能讓她在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時,沒有精神崩潰,在難題和困難接踵而至時,能夠保持百折不撓。

這一點,就是我一直很重視的心理「安全基地」的作用所在,「安全基地」能否正常發揮作用,將決定一個人是變得堅強,還是變得懦弱。在這名女性的案例中,她的狀態最終能夠發生顯著的變化,並不是因為她的發育問題得到了改善,而是因為在她的周圍能夠成為「安全基地」的人增加了,這樣就讓「安全基地」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才使她能夠拿出勇氣,勇敢地向前邁進。

當然,這與是否有發育方面的問題並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如果是那種對壓力特別敏感、很容易產生孤立感等發育問題的人,對其發育問題的改善就很重要了。

所以,這名女性之所以變得很懦弱,陷入長達十幾年的蝸居狀態,並不在於她身上輕度的發育障礙,而是因為她與忙於工作同時又很嚴厲的父母親之間,只能建立起淡薄且不穩定的依戀關係,而父母親作為其「安全基地」並沒有發揮出正常的作用。雙方的關係,只有在她是優等生的時候,才勉強維持表面的平穩,當找工作受挫時,這種矛盾就一下子暴露出來了。父母親越是想為女兒做些什麼,就越是顯得很生硬,而她也被逼得失去力氣,甚至一度想「一死了之」。

因此,當父母親能從女兒的角度思考之後,其「安全基地」的作用才能得以恢復,另外,再結識其他能夠交心的人,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所以事態才會一下子出現好轉。而如果是將發育問題當作主要原因的話,這種障礙的狀態將很難得到改善,同時也無法解釋為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顯著的轉變。

不只是這名女性的案例,根據之前很多的臨床經驗也可以知道,如果當事者沒有「安全基地」,或者「安全基地」沒有正常發揮作用的話,僅解決其表面所呈現出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才能使事態得到改善。而且,即使是那些「迴避型」的問題很嚴重的案例,這一道理也同樣適用。

之前那個讓自己蝸居八年之久的二十六歲男性,對其而言生活顧問就扮演了「安全基地」的重要角色,而且對他的治療還得益於另一項重要的舉措。那就是,他的父母親是陪同其一起來咨詢的,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改善父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幫助其實現共鳴式的應對。正因為如此,當父母親一改此前阻礙式的應對方式,當事者本人的獨立性才真正得以恢復。

正如這名男性反覆提到的那樣,母親在自己人生中的存在感太強,他從來不敢違背母親的意願,對於母親的決定總是唯命是從。因此,必須首先改變這一點。我們給母親也提出了建議,希望她不要再替他做決定,不要再為他做安排,更不能代為行事,而母親也開始意識到,自己此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對孩子的獨立性所造成的威脅。

要想提升「安全基地」的作用、緩解當事者身上的壓力、恢復其自我的獨立性,父母親自身態度的轉變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做決定的重要性

就像這名男性所說的,要想從深陷的「迴避」狀態中擺脫出來,重新恢復獨立性是至關重要的。換句話說,不能再由他人替自己做決定,必須親自做才行。

如果不能的話,就意味著必須找個人來替自己去做。久而久之,除了會覺得「做事情」很麻煩外,也會認為「做決定」這件事也是一種麻煩,所以想要去逃避,這是「迴避型人格」常見的思維模式。

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就必須做到哪怕很小的事情,也要親自做決定。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兩個案例,都是當事者自己在迷茫之後選擇採取行動,這樣才找到了改變事態的突破口。

自己做決定、自己去行動,像這樣的事情哪怕做一次,都可以讓人生開始發生變化。實際上,在到我這裡來的群體中,那些主動想要做些什麼來改變自己現狀的人,與那些被迫前來的人相比,往往前者的狀況會更快地得到改善。此外,還有一些人最初是被迫前來的,但是在咨詢的過程中,本人也逐漸有了想要改善的意願,所以之後變得願意主動來接受治療和輔導,並且真的讓自己的狀態發生了變化。總之,重要的是要尊重當事者自己做決定的想法,一味地強制反而只會產生反作用。

雖然,我也很能理解那種看到當事者不想工作,旁人總想做些什麼的心情,但是即使你再怎麼著急,他以前是什麼狀態,之後就還是什麼狀態,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其實這種時候,不論是作為親人,還是周圍的朋友,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試著去改變對待當事者的方式。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我在自己的診所以及網上的咨詢顧問中心,都會先花大力氣對當事者父母親或其他家人進行心理輔導。不單單是對接觸的方式進行指導,也會對親人心理進行輔導,令人意外的是,隨著親人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其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也不知不覺間得到了改善,子女也變得願意主動接受心理輔導了。

比起理想和期望來,更要學會抓住眼前的機會

當「迴避型」的人不再拘泥於自己一直所抱有的遠大理想和心願,轉而願意去嘗試出現在自己眼前的小機會時,往往也就是他們開始恢復正常狀態的時候了。在此之前,這類人面對這樣的機遇時,通常都會擔心那並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者擔心身上的負擔會增加讓自己很難辦,或者是事情無法順利開展,失敗了的話會讓自己很失望,等等,總之,就是一直只考慮不好的一面,結果總是一事無成。

但是,人的理想與心願,也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就實現。必須經過無數次「一小步」的積累,才能最終收穫大的成功,而那種「一蹴而就」「一夜成名」式的成功是沒有道理的。而且,就算萬一這樣的機會真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沒有此前在邁出「一小步」的實踐中所得到的鍛煉,這樣的機會肯定也是抓不住的。雖然理想無法實現,但是對於自己感覺有點意思的事情,或者雖然會增加自己的麻煩,但是能讓自己接觸到新鮮事物的事情,像這樣的機會出現在身邊時,也不妨去嘗試嘗試。

說到「機會」,還是得自己去努力尋找才對,可意外的是,大部分人卻是「守株待兔」的狀態。特別是對於「迴避型」的人來說,主動地去推銷自己或者掌握實現計劃的特殊技能等,這些門檻未免都太高了,自己也真的是做不到。

其實,與其訂立一個過高的目標,不如先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這樣會更輕鬆些,而且結果往往也會很順利。不要總想著遠大的目標,先抓住身邊的小機遇,讓自己果斷地去嘗試。這將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吧。當時我剛剛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對於將來從事什麼專業,研究什麼領域等,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只要一有閒暇時間就埋頭寫小說。對於現實生活也表現得非常漫不經心,畢竟那時才二十出頭,感覺大半人生還沒開始呢,所以只要自己能維持生活就可以了。當時,我希望自己寫的小說能得個什麼獎,然後一舉成名,當然這個希望十分渺茫。結果,我既沒有寫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作品,也沒有因此獲得什麼知名度。

後來有一天,大學時的學長到我們醫院兼職,他特意來找我聊天。據他說,有一位老師正在招募年輕的實驗助理,問我有沒有興趣應聘。我問具體是做什麼樣的實驗,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說是用貓和老鼠來研究大腦什麼的。說實話,這並沒有特別吸引我。倒不是說我對作為精神現象基礎的腦科學沒有興趣,只是我覺得利用動物來做實驗,恐怕還是無法幫助瞭解清楚人類的心理結構。

但是,當時的我很想要打破自身的閉塞感,感覺自己需要接觸新的變化和刺激。雖然,如果真的在工作之餘,去做實驗助理的話,會增加負擔不說,連寫小說的時間也沒有了。那個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就回答說「我想去試試」。

於是,學長很快將我的意向告訴了那位大學研究室的老師,第二天,那位老師便與我取得了聯繫。那是一個很強勢的老師,但是事到如今「我想還是算了吧」這樣的話,我可說不出口,在自己還有些猶猶豫豫的時候,我就已經要開始往老鼠的頭裡插入電極,進行記錄神經細胞活動的研究工作了。連週末時間也都搭了進去,經常做實驗到深夜。我對自己是如何陷入如此窘境的,也感到很迷惑。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總是會和自己預先所寫的「劇本」有一些出入。開始研究後剛三個月,那位老師就陞遷了,去擔任某個很重要的職位。人事的話,就像打檯球,一個球動了就會依次互相發生碰撞,讓其他的球也動起來。老師陞遷的結果,就是產生了一個空的職位。而關於這個位子,老師則推薦我去赴任。那是在少管所醫療院的一份工作。在此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個單位存在。

人生的發展讓人意想不到,於是我便一邊在少管所醫療院上班,一邊繼續進行研究工作。而當時的我也沒有意識到,這份工作將會改變我的命運。

那時距離著名的「神戶事件」和「佐賀巴士劫持事件」的發生,還有四五年的時間。我所接觸到的還是和以往一樣的不良少年居多。所以,我的工作相對來說還算清閒。但是,我也開始漸漸地感覺到自己偶然邂逅的這份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在少管所醫療院工作的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要說到獲得這份工作的「機會」,卻是源於我的一次不經意的答覆。所以,「人生的大門」你永遠不知道會在哪裡出現,又會通往何處。但至少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如果你一直對其視而不見,不願意去開啟它的話,你就永遠哪兒也去不了。

如果總是拘泥於自己的理想,這樣一旦感到有什麼不對的話,自己的注意力就會只集中到這種違和感上,結果反而使自己一事無成,陷入「迴避」的惡性循環之中。要想擺脫這種狀態,應該不管怎樣先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試著抓住一些身邊的機會,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事情,也要去嘗試,說不定就能因此給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