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不安當作朋友:如何直面我們內心的衝突 > 第五章 「迴避型」越來越明顯的現代人,是適應還是進化 >

第五章 「迴避型」越來越明顯的現代人,是適應還是進化

由於社會結構、個人的生活方式、

價值觀等這些方面的劇變,導致僅僅在這幾十年間,

越來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覺間選擇了一種消極的生存策略。

環境能夠改變遺傳因子的作用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主要就人們「感到麻煩」這一現象的本質問題,即「迴避型人格」進行了闡述。其中,能夠催生出這種狀態的主要原因是「迴避型的依戀關係」,特別是「恐懼·迴避型依戀關係」。同時,否定的養育方式、羞恥的經歷,以及常年處於過度的壓力之下等狀況,往往又會使這種狀態進一步惡化。

而根據我的臨床經驗,確實這二三十年間「迴避型」的人以及存在「迴避型依戀關係」的人是呈增長趨勢的,而通過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數據,也印證了我的這一印象。例如,美國的一項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迴避型人格障礙」在一般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僅為0.5%~1.0%,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字了。但是,在2001年至2002年所進行的調查中,這個數字上升到了2.4%,到2007年時其在成年人群體中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2%(Lenzenweger etal., 2007)。

雖然關於「迴避型的依戀關係」還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調查,但是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歐美等國「迴避型依戀關係」的比例約佔兩成。而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個比例卻是很低的,以前的日本也不例外。1985年在札幌進行過一項以「年滿一歲的幼兒」為對象的研究,結果沒有一例是「迴避型依戀關係」。但是,這之後日本的比例數字開始追趕歐美等國,近年來進行的以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結果顯示,有約四成的人屬於「迴避型的依戀關係」。

由此可見,在一般人口的層面上,有這方面問題的人——特別是以年青一代為主——正在逐漸增多。這不只是個體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受到了社會層面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知道在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的過程中,遺傳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約佔到了六成,但是肥胖指數(BMI)也同樣與遺傳因素有關聯,據估計其關聯度高達77%,這個數字比「迴避型人格」的還要高。但是即便如此,由於後天的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人也在激增。所以說,因為環境層面的改變,導致「迴避型人格」的人越來越多,也就不是那麼不可思議了。由於社會結構、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等這些方面的劇變,導致僅僅在這幾十年間,越來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覺間選擇了一種消極的生存策略。

近年來,環境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對遺傳因子的瞭解,甚至也會使遺傳因子本身發生變化。

基於這種思路,可以說生活方式上的差異不僅僅是受環境影響,在遺傳因子的層面也會產生出差異,甚至是物種的差異。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吧。

「愛家人」與「愛自己」,兩者的差異源於腦結構

田鼠這種鼠類動物的關係表現,在我們對「依戀關係」的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草原田鼠」是一種生活在美洲大草原上的田鼠,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田鼠在「家人」之間有著很強的情感羈絆。因此,特別適合用來進行「依戀關係」的研究。

「草原田鼠」一旦結成「夫婦」,除非對方死去,否則就會一直保持這種情感上的羈絆。子女對父母的依戀關係也很強烈,只要一離開父母親就會發出尖銳的叫聲。「夫婦」會共同撫養孩子,修築豪華的洞穴,過著大家庭式的生活。

而另一種生活在山地環境中的「山地田鼠」,雖然同樣也屬於田鼠類,但是兩者的生活方式卻迥然不同。「山地田鼠」都生活在簡陋的洞穴中,喜歡獨居,只在發情期與異性交配,但是在交配結束後就不會再見面。由母親一方獨自養育孩子,孩子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子女與母親的關係也很淡薄,即使離開了母親,也不會鳴叫。在哺乳期結束後,子女往往就會被趕出洞穴,被當成「外人」來對待。子女也必須開始獨自的生活。

從生活方式上看,這兩種田鼠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但在遺傳因子的層面,其實僅有細微的區別而已,也就是說,二者是極為接近的物種。那麼,這種生活方式上的差異,又是因何而起的呢?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二者大腦內的受體分佈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所謂「受體」,就是指一種能夠接納神經傳導物質的媒介,神經傳導物質通過與受體的結合,來發揮傳遞信號的作用。

受體可以結合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分成很多種類。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一種名為「後葉催產素」的荷爾蒙(大腦內的一種神經肽)。後葉催產素是能夠控制「依戀感覺」的荷爾蒙,在大腦內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荷爾蒙可以使大腦產生出親密的情感,社交性也會有所提高,同時還能緩解壓力、不安以及過度敏感的情緒,有助於維持一種寬容、平和的心態。在情感羈絆的維繫以及養育子女等方面,可以說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負責接收後葉催產素信號的就是「後葉催產素受體」了。不管體內有多少後葉催產素,如果沒有後葉催產素受體的話,就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最近,有一種後葉催產素的鼻噴藥劑變得很普及,雖然大家都能買來用,但是這種鼻噴藥劑的功效只是暫時的,它並不具備中長期的藥效。原因就在於,即使向身體內投放了後葉催產素,可體內後葉催產素的受體數量卻並沒有增加,此外,無節制地濫用後葉催產素,還會導致後葉催產素受體的「下調」(持續接受到過度的刺激,將使受體的數量呈現出減少的一種現象),因此,反而會給後葉催產素的作用帶來負面影響。順便說一下,「藥物依賴」和「酒精依賴」等行為,也會對體內負責產生快感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產生類似的影響。

那麼,「草原田鼠」與「山地田鼠」,在受體分佈上有著怎樣的差異呢?二者最具決定性的差異就在於,「草原田鼠」在家庭的情感羈絆上表現得很強烈,而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這是因為在其大腦的「伏隔核」區域分佈著大量的後葉催產素受體,而與之相對的,「山地田鼠」大腦中卻並沒有類似的發現。

「伏隔核」是大腦中負責快感的中樞。人類能感覺到快樂,並且想去做某一件事情,都是因為這部分結構能產生出相應的快感所致。伏隔核興奮,就會產生出快感。之所以使用興奮劑或參與賭博、競賽等會令人感到興奮,就是因為此時大腦的伏隔核正處於興奮的狀態。在一個人的伏隔核區域中,如果分佈有大量的後葉催產素受體的話,就意味著後葉催產素的分泌活動也會非常活躍,這也就是說,在與他人交往或身體上的接觸、建立親密的關係、養育子女等事情上,他都能感受到更大的快感。

正因為有快感作為回報,所以人們才會永不滿足地去持續做出這些行為。除了會有興奮劑或賭博成癮的情況外,人們之所以願意去與他人親密交往、生兒育女,也是因為能從中感受到活著的快感。

「草原田鼠」在與伴侶或家人接觸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極大的快感,因此才會去維繫強烈的情感羈絆,而「山地田鼠」由於感知不到這種快感,所以才更喜歡獨居的生活狀態,這樣的解釋是成立的。

什麼樣的環境變化會導致「迴避型」的增加?

換到人類的場合,雖然不存在物種上的差異,但是也可以分為後葉催產素的受體分佈「較為豐富」的人與「比較缺乏」的人。實際上,孩童時期的生活環境,將會決定後葉催產素受體的數量及其分佈。從特定的養育者那裡受到很好的照顧的人,其腦中的後葉催產素受體將會很豐富,結果就是,後葉催產素也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但是,如果孩童時期是在一個缺乏關愛與照顧的環境下成長的話,後葉催產素受體的發育水平就會變得很低。這樣一來,會產生什麼結果呢?其在與人交往或是養育子女等方面,將無法感知到快感,而且更傾向於接受那些能夠直接刺激大腦伏隔核區域的物質或行為。例如,會對賭博、藥物、飲食、購物等產生依賴感。因為只有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才能讓自己體會到活著的快感。孩童時期被關愛不足的人,其患依賴症或暴飲暴食的風險會更高,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讓我們把話題說回到「田鼠」上,「草原田鼠」能從群居的狀態中感知到快感,因此才會去維繫情感上的羈絆,但是體會不到快感的「山地田鼠」,則沒有這種持續的羈絆感。

雖然不能將田鼠與人類混為一談,但其實在依戀關係的結構上,人類與田鼠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後葉催產素系統是所有哺乳類動物所共有的一種結構,人類也不例外。在田鼠身上發生的現象,同樣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

實際上,依戀關係較穩定的人與依戀關係較稀薄的人之間的差異,也跟「草原田鼠」與「山地田鼠」之間的差異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人類可以說差不多都是「草原田鼠型」的生活方式。不過這幾十年間,選擇「山地田鼠型」生活方式的人正在迅速增加。「迴避型人格」與「類精神分裂型人格」的區別也變得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多的「迴避型」的人身上同時也有「迴避型依戀」,而另一方面,在「恐懼·迴避型依戀」的案例中,也會表現出強烈的「迴避」傾向。整體上,具有「迴避型」傾向的人越來越多,也可以說現代人正在快速地「山地田鼠」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趨勢呢?到底是因為環境怎樣的變化,才會導致依戀關係的稀薄化,即「迴避型人格」化呢?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因為「現代化」的緣故。「現代化」是各種社會變動的總稱。工業化、城市化使得資本得以積累,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和舒適,但是與整個社會表面上看起來的富足相反,其實質卻可以說是從原本一片綠色的草原,變成了荒涼的山丘地帶。為了適應這種快速的環境變化,「迴避型人格」才會越來越多。

適應個人主義的「迴避型」

社會的現代化,不僅是因工業化和城市化而導致社會結構所發生的變化,同時,生活在其中的人,其內心的價值觀和心理狀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其中的一種表現,就是「個人主義」的滲透。在以個人的自由與自我實現為最大價值的個人主義社會裡,一般認為個人不應該被集體所束縛。為了祖國或故鄉而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行為,也已經不再被提倡,隨著個人主義的不斷貫徹,即使是為了自己的父母、配偶甚至子女,也覺得沒有必要去做自我犧牲。

當一個社會中所有人都以自我為優先考慮時,這種環境就會對那些「首先想著他人」的人非常不利,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也開始只考慮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家人也不再看得那麼重要。這種不看重家人的生活方式下,生育的子孫後代可能也會成為一種「不利」的因素,因為對於個人主義來說,個人就是一切。子孫過得好不好、家人過得開心與否,這些都不重要,自己是否幸福才是一切。

寫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不是有些太極端了呢。其實現實中,比這更加極端的事情正在發生著。例如,最近來找我咨詢的人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由於養育方式上的問題,導致孩子在金錢上向家長提出過分的要求。而且孩子還威脅說如果不給錢的話,就要跟家長你死我活,最後家長不得不哭著將積攢的養老錢拿去給他花。更嚴重的情況,還有家長去借錢給孩子花,之後由於害怕由此產生的風險,甚至有的家長就連夜逃走了。

事態發展成這樣,不禁讓人想問當初是為何而生育子女的呢?

也有相反的情況,家長一方對於被視作繼承人和掌上明珠的孩子特別嬌慣,可是一旦其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就會停止繼續給予孩子生活費,還會要求他從家裡搬出去,最終雙方甚至要鬧上法庭打官司。對於反抗自己的孩子,一分錢也不給,而且就像是成心要氣對方似的,會將身邊聽話的人收為養子,還要把全部的財產都留給他。

相信有人會覺得要是這樣的話,不如最開始時就不對孩子抱有期待好了。

個人主義的不斷發展,使得原先的親子關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因贍養費、賠償金等問題而對立的「被告與原告」關係。原本是備受自己疼愛的孩子,卻反過來要控訴自己讓他遭受了虐待,而家長也會覺得冒著這樣的風險去養育子女,似乎也越來越不合算。

有些家長會認為是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況且自己與他人相比,也不過是一對普通的夫婦而已,不知什麼時候就變成了孩子眼中的「惡人」,這讓他們感到前路一片昏暗。

實際上,夫妻之間的愛往往都始於甜蜜的美夢,而終於殘酷的現實。如果婚後又有了孩子的話,那感覺就像是破產的公司外,又圍了一群來借錢的人,似乎對這僅存的一點點財產也不放過。也有很多人面對養育費和贍養費,產生了一種「債台高築」的感覺,就像未來的工資都被凍結了似的。另外,還有人會對事先說好的養育費置若罔聞,最終女方為了獨自撫養孩子,只好不辭辛勞地工作掙錢,像這樣的情況也很多。

而從一開始就選擇對他人的親切和關愛不抱期待的「迴避型」的生活方式,就不會做這些無用的美夢,當然也就不存在「背叛」的情況。冰冷的個人主義社會,就像寒冷的山丘地帶一樣充滿了殺機。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環境以讓自己生存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再對他人抱以善意或溫情。

環視我們的四周,人類彷彿正在朝著這個方向進化。

經歷的雷同化與失去的獨立性

個體的獨立性,需要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過程中,一點點地被培養起來。但是,實際上現在孩子們的經歷與過去相比,正在變得雷同化,給人「十分狹窄」的印象。不管問哪個孩子「你對什麼感興趣」,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一樣的。

比如說,在家教很嚴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大部分的時間都被輔導班、作業題佔據了,有一點點空閒的時間,也都花在了打遊戲、看動漫、看網絡視頻等這些事情上。不是在學習,就是在看手機屏幕。那種真正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發掘自我興趣點的「空閒時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就好像走到全國各地都是同樣的商店一樣,不管走到哪兒,遇到的孩子都是同一種思考和行為模式。問他們「有什麼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感興趣的事情」,得到的也都是相同的答案。這種雷同性,讓人感到可怕。

表面上看,他們所受到的外部刺激多種多樣,但這種多樣性其實是一種假象,真正能接觸到新鮮體驗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原因就在於這種被包裝成產品或服務的、可複製的體驗,並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體驗。

而且,隨著互聯網媒體的發展,人們可以接觸到龐大的信息,這就會造成「信息超負荷」的狀態。人們不知道該如何篩選出真正重要的信息,有時偶爾映入眼簾的信息,能輕易地左右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長時間地處於「信息超負荷」的狀態,會引發沒有精神、木訥的情緒。這是不是讓你想到了那些玩電腦或玩手機長達15個小時的人的樣子呢?新鮮的興趣與意願已然消失殆盡。長此以往,我們很難想像將會發生什麼。可能到了中年,面對現實問題仍然表現得沒有力氣,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那種「過度依賴手機」的案例。「迴避現實」與「依賴互聯網媒體」這兩種情況相結合,就會使人陷入「迴避」的沼澤而無法自拔。

人類的大腦原本就是用來處理信息的高級機器,因此,信息革命所帶來的將是近乎「改變物種」的影響。

迴避與心理上的過敏反應

孩子往往會對學校產生一種心理上的過敏反應,即說不出什麼具體的理由,就是覺得上學這件事很麻煩,也不願意去上學。這種「學校過敏」的狀態也被稱為「學校恐懼」,倒不是說當事者就絕對不能去學校,只是內心想要盡可能地逃避,這樣的話不知不覺間也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影響。即使被迫勉強去上學了,內心的痛苦感也會越來越強烈,很快就開始經常逃學。

很多人會抗拒去學校,但是為什麼在工作時,卻表現得很正常呢?也就是說在面對另一種「集體環境」時,他們並不會表現出任何的牴觸情緒,所以這只能歸結於「學校過敏」這一問題了。

對於有「學校過敏」問題的人來說,上學的那段日子是最難熬的時期。有些人一離開學校以後,整個人生也開始有所好轉了,會變得非常活躍並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長。

「迴避」也可以看作心理上的一種過敏反應。雖然這並不是因精神創傷而導致的恐懼症,但卻是由內心的不快與抵抗情緒而引發的一種反應。就像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備受花粉症的困擾一樣,很多人都會出現心理上的過敏反應。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這種心理過敏體質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過敏,原指醫學上的一種過敏性現象,是指我們的身體針對某種抗原,產生了相應的抗體,屬於一種免疫應答。問題就在於對某些並非異物的物質,也將其視作異物來對待,這種過剩的異物免疫應答就是「過敏」。

那麼,具體什麼時候會發生這種過敏反應呢?一種情況就是,經常有機會接觸抗原,這將很容易引起過敏。例如,如果不是因為某些特定的花粉飛散得越來越頻繁,我們也就不會患上對杉樹或柏樹過敏的花粉症了。偶爾接觸一下的話,並不會引起對異物的過剩免疫應答,但是如果這種接觸超過了一個「度」,就會引起過敏反應了。

另一種情況就是,被稱為「屏障」的身體免疫機制變得虛弱,或者被攻破的時候,也會引起過敏。具體來說,當我們的皮膚受傷時,就會導致真皮層直接與外部的物質相接觸,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或者我們胃部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健全,會使攝入的食物混入腸道中,這便是發生食物過敏的原因。

這個原理也可用於解釋心理上的過敏反應。如果在學校期間,曾接受適度的負荷,那麼發生這種抗拒反應的風險就會小很多。如果這種負荷過度增加,就會感覺被學校所束縛,從而使得這種「異物感」越發強烈,容易引發內心的抗拒反應。

再加上曾經受傷害、失敗的經歷等,都會雪上加霜。內心的「表皮」受到破壞,將毫無防備的「真皮層」暴露在外,不愉快的經歷又一直無法被消化,就這樣壓抑在心中,便會增加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無菌室化與對人過敏

如果只是「學校過敏」的話,只要不去學校就好了,同樣也能熬到畢業。但是,在「重度迴避型人格」的案例中,往往還會表現出對人類自身的抗拒反應,最終難以融入到社會中。對於「迴避型人格」來說,想與人接觸,可是實際接觸後又會引起不快的抗拒反應,這種狀態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的一種過敏反應。

近年來過敏症的發病率激增,主要也和太過乾淨的環境有關。如果從小就在過於乾淨的環境中成長的話,身體內可以抑制過剩免疫應答的結構就得不到發育,這樣的話就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反之,如果成長的環境是那種身邊有各種細菌、家畜的糞便以及寄生蟲的環境的話,反倒不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比起近似無菌室狀態的成長環境,恰到好處地與一些細菌共處,能讓人更容易生存下去。

在大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全家人一起睡大通鋪的生活環境,也並不會感到奇怪,而那些從小就被嬰兒床和兒童房所隔離的孩子,他們很少有機會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對於這種「無菌狀態」下長大的孩子來說,「他人」就是一種「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