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不安當作朋友:如何直面我們內心的衝突 > 第四章 「不想受傷害」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

第四章 「不想受傷害」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迴避型人格障礙」中,

遺傳因素佔有較大的比例,能達到六成多。

而環境因素的影響則僅佔三分之一,

但是就是這三分之一,往往卻是影響這種障礙能否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到底想要逃避什麼?

「迴避型」的人,並不僅僅是因為懶惰,而想要逃避麻煩事。有這種狀態的年輕人,往往不願意與自己的同齡人相處,所以會有意地「繞彎路」以避免與他人相遇。偶爾要外出時,會早上一起來就洗頭洗澡,然後用吹風機把頭髮弄得漂漂亮亮的。好久才去上一次學,也會讓自己表現得就像昨天和前天也來上課了似的,還會認認真真地聽課記筆記。

如果真是因為懶惰的話,那麼無論是刻意迴避同齡人也好,還是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讓自己表現得像個優等生也好,根本沒必要去做這些。實際情況是,他們會用盡自己僅有的一點點朝氣,拼了命地想要迴避某種事態。而這種事態其實指的就是自己被他人嘲笑、貶低並使自己的內心受到傷害。

但是,無論他們怎麼去迴避同齡人,迴避有可能遇到的嘲笑或否定,最後也還是要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像一個逃亡者那樣,想要迴避他人的視線或評價時,說不定也會覺得自己很可憐吧。這樣的話,無論怎麼逃避他人的嘲笑,也無法甩開這種「自我厭惡」的感覺。

於是,為了迴避這種事態,只能從更高的層面來進行自我防衛。那就是將自己的視野和思考狹窄化。不去想那些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事情。為了忘掉不愉快的現實,就只能將關注點和思考變得很狹窄。因此,他們要讓自己迅速地沉迷於某件事中。

基於上述原因,在一些「迴避型」表現特別明顯的案例中,人們往往都會去尋求那些能讓自己癡迷的事情,這樣一來便不用再過問其他事情了。而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上的海量信息和遊戲等能讓人迅速得到可以消遣的內容,正是能幫助自己狹窄化視野的絕佳工具。只要目光一投向那裡,可以說在這段時間內,就能忘了可能會讓自己受到傷害的現實世界。

可是,為什麼這些人會對「受到傷害」這件事如此的敏感呢?為什麼要一直迴避那種「可能受傷」的風險呢?為此,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種「不得不迴避」的根本原因。

本章的內容,將從各個角度來思考催生出「迴避型人格」的主要因素。

形成「迴避型人格」的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

前面已經說過,雖然「迴避型依戀」的形成有一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但更多的還是受後天養育因素的影響,在缺乏關心與反饋的環境下成長,或是被過度支配和強制,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

那麼,「迴避型人格」形成的環境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迴避型人格障礙」中,遺傳因素佔有較大的比例,能達到六成多。而環境因素的影響則僅佔三分之一,但是就是這三分之一,往往卻是影響這種障礙能否形成的決定性因素。環境因素不僅僅指養育的環境,還包括了在學校和社會上的經歷所帶來的影響。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遺傳因素。目前已經知道與「迴避型人格障礙」有關的遺傳因子,叫作「血清素轉運體」。作為神經傳導物質的血清素,具有抑制不安情緒的作用,但是,血清素轉運體則像是「水泵」一樣,扮演了汲取體內血清素的重要角色。一旦「水泵」的運轉不正常了,血清素也就無法正常發揮它的功能,人就容易有不安感,甚至變得抑鬱。不過,這個遺傳因子並不僅僅與「迴避型人格障礙」有關,對於其他類型的不安障礙症狀、抑鬱症等也同樣會產生影響,所以,這並不是「迴避型人格障礙」所特有的。

另外,「迴避型人格障礙」與「社交恐懼症」在遺傳因子層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只是由於環境因素的不同,才使兩者在後天的形成上產生了差異。

挪威科學家進行過一項研究(EiKenaes et al., 2015),以被診斷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七十名患者為實驗對象,對其雙親的養育態度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得到來自父母親的深切關愛,同時也不曾被過度保護和干涉」的人,男女群體中各只有一成而已。而數量最多的人是「在父母親關愛不足,同時還會過度保護和干涉的家庭中長大」的人,男性群體中有六成,女性群體中約有五成。人數第二多的情況,就是「在父母親關愛不足,但不會過度干涉和保護的家庭中長大」的人,男性群體中有兩成,而女性群體中約有四成。

由此可見,男性與女性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下,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迴避型」傾向。但是,「過度保護和干涉」的養育方式,會使男性表現出更明顯的「迴避型」傾向,而女性相較於男性則要稍好一些。

這樣的結果,也與我們實際的臨床經驗相一致,「關愛照顧不足」「過度保護和干涉」都會提高發展成「迴避型」的可能性,而前者可以說危害性更大。特別是兩者同時發生的情況,那將是最壞的環境。

什麼是催生「恐懼·迴避型依戀」的養育方式?

正如上一章中所說的那樣,「迴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最典型的依戀類型,並不是「迴避型依戀」,而是混合了不安型要素的「恐懼·迴避型依戀」。那麼,弄清楚「恐懼·迴避型依戀」到底是怎樣產生的,也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有關「迴避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恐懼·迴避型依戀」的特點,就是對自己和他人都抱有否定的印象,總是覺得像自己這樣討人厭煩的人,是不可能從態度冷淡的他人那裡獲得什麼優待的,雖然內心渴望被關愛,但是又害怕對方對自己做出什麼冷淡的舉動,因此陷入了不敢接近對方的「兩難」境地。即使對方伸出了友善的雙手,但由於這種「否定」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也不敢去相信對方,最終還是會拒絕對方並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

其實我們不難想像出,這些人在孩童時期到底經歷了什麼,才讓他們形成了這樣的行為模式。這種「自我否定」的印象,就是孩子一直生活在雙親或家人對自己不斷否定的環境中的結果;而認為他人「不親切、冷淡、不會給自己幫助」,則是當自己求助於某人時,對方沒有給予友善的幫助,或者用冷淡的言語和行為表示了拒絕,正是基於這樣的經歷,才會讓這種印象深深地刻在他的頭腦裡。

但是,這些人越是變得「迴避型」,反而越是無法割裂對養育者的期待。這又是為什麼呢?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迴避型」在那種被寸步不離的、惡意刁難的目光監視下,因害怕什麼時候又會遇到對方否定的反饋或可怕的舉動,而始終保持小心翼翼的生活狀態,逐漸浮現在了我們眼前。

否定式的養育與羞恥的經歷

在孩童時期與養育者之間培養起來的依戀關係的基礎上,再加上各種各樣的人生經歷,才會形成支配一個人認知、情感、行為的控制體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格」。雖說後天的經歷,能夠修正早期的一些「錯誤」影響,但更多的時候,由於作為基礎的「地基」已經傾斜了,所以即使再不斷累積新的經歷,往往只能使其朝著更偏的方向發展。而且,對於在孩童時期就一直身處不利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也很難指望他之後能有機會可以再改換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面對這種不利的狀況,孩子為了尋求平衡,只能形成有特定偏差的人格。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在嚴酷的日子中讓自己生存下去的一種適應性的戰略。

那麼,「迴避型人格」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經歷下形成並加強的呢?

根據精神分析法的「動力精神病學」理論,這種迴避性的行為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逃避「拒絕、失敗等經歷所產生的羞恥」的防衛措施。「迴避型人格障礙」往往都會做出過度的迴避行為,但其中最應該被重視的,還是患者自身所感受到的恥辱和羞恥心。

所謂「羞恥心」,是指那種害怕將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的心情,其本質還是因為無法承受來自他人的評價,即使被蔑視、被嫌棄也表現得很無奈和沒有自信。正因為把自己看得十分卑微,所以也害怕面對對方的視線和評價,因此,會想要避免與對方面對面的接觸。

這樣的傾向,被認為是從孩童時代開始所累積的各種經歷導致的。比較典型的就是,父母親始終就孩子的失敗或缺點進行指責的養育方式。記憶中總是在被責備,從未被表揚過。即使有很優秀的才能與長處,可父母親還是將他當作一個沒有才能、毫無特長的孩子來看待,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成長為沒有自信的人。經常會被拿來與身邊那些優秀的人作比較,得到的永遠都是被否定的評價。

二十一歲的文子(化名),目前與父母住在一起且處於無業的狀態,非常焦慮地覺得自己應該去融入社會才行。雖然這麼想,但卻總是不能付諸行動。

特別害怕走上社會,在自己的意識中對於工作這件事感到不安。每次想要做些什麼時,總會有「反正最後也做不好」的想法,於是便停止了嘗試。

不過,最開始時她並不是這樣的性格。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樣子。直到小學三四年級之前,文子都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富有行動力的孩子,在班級裡也表現得像個帶頭的人。十分好強,總是第一個舉手發言,越是困難的事情,她越是很熱心地去完成。

這樣的文子到了中學以後,卻變成了一個總是很緊張、沒有自信的女生。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母親對待她的方式是主要的原因。母親不但從來都不表揚文子,而且文子一有做不好的地方就會大聲斥責。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她斥責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問題。每次文子一遇到什麼失敗的事情,母親不僅不會提醒她注意,反而還小題大做地告訴周圍的人,讓大家一起來貶低和嘲諷她。「大家都聽好了。這孩子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喲」,會故意地向文子的父親和哥哥說這樣的話。

這種時候,文子都很想縮成一團以應對這種羞辱。比起自己所犯的錯誤來,這種讓自己像個笨蛋一樣被他人嘲笑的心情,逐漸烙印在她的心裡。

原本很樂觀的、從不害怕犯錯的文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擔心害怕被他人嘲笑,成了一個十分膽怯的孩子。明明是自己十分有把握的事情,也表現得猶猶豫豫了。

在學校的經歷、朋友關係也會帶來影響

除了父母親的養育外,在學校的經歷、朋友之間的關係也會對「迴避型人格」的形成產生影響。在課堂上被周圍的同學嘲笑、被老師訓斥等經歷,都會刺激當事者的羞恥意識,使其變得對此特別敏感,害怕再次被嘲笑或訓斥。所以,當面對相同的狀況時,就想要採取逃避的態度。

一想到有可能會失敗,就會連「被點名」或「在眾人面前發言」這樣的事也想要逃避。因此,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去學校。這些失敗的經歷和羞恥的事情,往往是導致孩子不願意去上學的主要原因。

「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這讓他們失去了自信。特別是與人面對面要說些什麼時,或是要當著眾人的面做些什麼時,羞恥心就會開始起作用,表現出強烈的抗拒。

被欺侮的經歷帶來的後遺症

被否定的經歷,特別是羞恥的經歷是形成「迴避型人格」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在「迴避型人格」的人群中,被欺侮的情況也不少見。

所謂「欺侮」,指的是剝奪了當事者的生存空間,否定其存在價值的一種行為,這會給當事人帶來深深的傷害,同時,如果再混入羞恥的情感的話,就會使這種傷害變得更為複雜。「被欺侮」往往與直白的暴力行為還有一些差異,通常還會伴有被戲弄、被嘲弄的情況。在欺侮的過程中,被欺侮的人身處窘境而周圍旁觀者卻以此取樂,「欺侮」一般都會帶有這種「出洋相」的要素。因此,被欺侮的人會感覺受到了羞辱而產生羞恥感。

同樣也是基於這個原因,不願意將自己遭受欺侮的事情告訴給別人。因為若將這件事公之於眾,也會讓自己感到羞恥。受傷的心情再加上羞恥的心情,二者結合就形成了複雜的心理復合體。

如果只是單純地受到攻擊的話,還可以歸咎於對方心懷惡意,但是內心的這種羞恥感,常常也帶有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認為自己太丟臉了,就是一個供他人嘲笑的傢伙。這樣一來的話,就不能只以「對方很壞」來自我安慰了。所以,「欺侮」不僅僅是指行為上的攻擊,也包括了心理層面上的影響。

當「沒有自信」與「羞恥」的感覺混雜在一起,就形成了「迴避型人格」所特有的心理,而被欺侮的經歷則很容易催生並強化這種心理。

苦惱於心情低落、沒有幹勁兒的女性

二十七歲的小碧(化名)一直苦惱於自己長期以來持續的心情低落和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幹勁兒的狀態。在人前會表現得特別緊張,更喜歡把自己關在家裡,幾乎從不外出。雖然在其他的醫療機構接受了藥物治療,但是情況一直沒有好轉。也接受過發育檢查,但結論是並沒有患發育障礙。目前一直在服用抗抑鬱的藥物。

小碧之所以感到困擾,是因為對來自他人的否定評價特別敏感。「總是很在意他人的言行,總是將事情往壞的方向想。即使是無心的一句話,也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小碧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表現出了強烈的不安感,總是很保守,畏縮不前。因此,很容易受到強勢對手的控制,無法反抗。即使是被訓斥也不敢回嘴,任由對方去說。在欺侮者看來,她真是一個容易拿捏的對象啊。在女生的各種小團體中,也沒有立足之地,這種沒有生存空間的狀態,讓她一直非常厭惡。

是閱讀和繪畫拯救了小碧。在美術大學上學的四年,小碧獲得了與人生中其他任何時候都不一樣的經歷,不用再被捲入拉幫結派的鬥爭中,也不用再擔心被排擠。所有人都各行其是,而且和班級裡的同學關係都相處得很好。之前一直不擅社交的小碧,竟然也被周圍人說成是「社交達人」。這樣的稱呼是以前都未曾想過的。以往對自己否定的看法也有所改善。

但是,她後來卻遲遲不肯去找工作。面對要走上社會這件事,她表現得猶猶豫豫,就在這種猶豫不決中,招聘截止了。小碧把這個情況告訴給了時常關照自己的老師,結果老師說「要不就來我的事務所工作吧」,所以她便去那裡上班了。但是,一直受老師的關照,讓小碧也感覺很不好意思,於是又去參加了一家設計事務所的面試並且被錄用了。雖然在那裡幹得也很好,但是與此前在老師這裡工作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僱主的要求非常嚴苛。即使小碧一直在改進,卻還是會被挑出毛病。眼看著自信被打碎,於是便選擇了辭職。從那以後,就一直覺得工作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活也變得暮氣沉沉。

「迴避型人格」的人,對於否定的評價特別敏感,好不容易付出的努力,結果卻換不來正面的評價,很容易讓人一下子喪失自信。這種被否定的經歷不斷累積,甚至有時對方只是就工作上的事情提了些意見,也會被視作對自己全部人格的一種否定。其實,這一類人只要能有一個讓人安心的環境,也能夠逐漸發揮出原有的實力。

後來,由於害怕做設計師的工作,小碧便選擇去做了一名普通的文員。但是,在協助公司製作網頁和廣告的視覺設計的過程中,她的才華得到了上司的認可,也開始讓她做一些實質性的設計工作。雖然不是直接面對客戶的崗位,但是小碧經手的商品銷售額都會快速增長,她在公司內部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所以你看,像小碧這樣「迴避型人格」的人,雖然對自己的評價很低,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具備很優秀的能力的,而這些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實在是很可惜啊。

深信「反正自己很沒用」

被否定的經歷,特別是羞恥的經歷會催生出「迴避型人格」,而這一假設也同樣被從「精神分析法」中發展而來的「認知療法」所繼承。例如,認知療法的創始人亞倫·貝克(Aaron Beck)就曾說過「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會錯誤地深信自己肯定會被他人拒絕,因此害怕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當面對他人發起的親密關係邀約時,也總是表現得猶猶豫豫」。

對於「迴避型」的人來說,自己是極其不完美的、與別人不同的,因此會被他人所嫌棄的;此外,也會同樣錯誤地認為「他人」是不親切的、冷淡的、最終一定會拒絕自己的。所以,不但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人,同時也不期待自己能被他人善待,正是基於這兩種想法的影響,讓他們不可能積極主動地去與他人建立起親密的人際關係。

在與他人打交道的時候,由於頭腦中深信「自己會被否定」,所以總是會將對方給予的反饋往壞處想,認為對方果然還是想拒絕自己、疏遠自己,這樣一來反而又使自己對此深信不疑。一點點不好的經歷,就會使之前較正面的印象化作泡影,最終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自己果然還是不被他人所接受。所以,「迴避型」的特點就是,對自己、對他人都抱有很悲觀的看法。

心理療法專家洛娜·史密斯·本傑明(Lorna Smith Benjamin)認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雖然總是被自己的親人挑剔、嘲弄,還經常被給予否定的評價,但是與此同時,其與親人之間又是有著較強親情聯結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也是會向其敞開心扉,或依賴對方的。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雖然內心是真的很想被他人接受,期待著被關愛,但是又害怕受到否定的評價或者被拒絕,所以最後才表現得非常害怕膽怯。其實,如果經過較長時間的接觸,與他人的關係一點點變得融洽,讓其獲得「即使敞開心扉也沒有關係」的安心感,那麼,這些人也是能夠與他人構建起像家人一樣親密的關係的。

即使是那些從來不會袒露自己真心話的人,也是渴望能從親人那裡獲得關愛和認可的。往往表面很冷漠的人,其實內心要比其他人更加地依戀家人。

不過,從父母親的角度來看,對於這樣從不撒嬌、從不表露自己心情的孩子,確實很難摸清楚他的情緒。相比之下,如果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很開朗、與父母親的關係也很好,這樣一來,就像接下來的這個案例那樣,讓當事者感覺自己的關心被剝奪了,自己就像一直生活在光照不足的「陰暗角落」裡一樣。

「陽光」的姐姐與「陰暗」的妹妹

沙奈惠(化名)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幹勁兒,當初為了考證而報名的函授大學也沒去念,終日都是鬱鬱寡歡的狀態。雖然知道有些事情必須去做,但是,對於很重要的事情還是想著能拖一天是一天,不是在那裡發呆,就是上網打發時間,一天就這樣混過去了。總之就是感覺做什麼事情都很麻煩。那麼,她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