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不安當作朋友:如何直面我們內心的衝突 > 第三章 「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 >

第三章 「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

幼年時表現為“迴避型”的孩子,

長大後可能會發展為“迴避型人格”,不過,更為典型的情況,

還是可能會變成“自戀型人格”或“反社會型人格”或“類精神分裂型人格”。

這三種人格類型有一個共通之處,

那就是對於他人的心情和苦痛等都表現得非常遲鈍。

嬰兒時期不會“感覺麻煩”?

要探尋“感覺什麼事情都很麻煩”這種狀態的起源,其中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要弄清楚,到底是從何時開始表現出這種狀態的?

若把這種“感覺麻煩”的傾向當作一種先天狀態的話,那麼在嬰幼兒時期就表現出這種傾向,也不會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吧。

針對有這種傾向的年輕人,就其嬰兒時期的樣子,與他們的母親進行詢問後發現,雖然也有一小部分會表現出“不怎麼吃奶”“不怎麼哭鬧”的狀況,但是更多的答案還是“會像神經質一樣地啼哭”“怎麼哄也不睡覺”,也就是說,在嬰兒時期大部分人都還是非常活潑、健康的。其中,也許確實有一些人是先天性的缺乏活力,但是那些嬰兒時期表現得非常健康的小孩,直到上小學為止,也都還是表現出非常積極旺盛的好奇心的,只是後來逐漸長成了暮氣沉沉的青年。

將剛剛出生的嬰兒放在母親的胸前,雖然其手腳尚不靈活,但還是會拚命地晃著腦袋去尋找乳頭,一旦找到了就會一下子含住並用力地吮吸。這真可謂一種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啊。

在奶粉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年代,吮吸母乳是嬰兒攝取營養的唯一方法。如果母親的乳腺最初還不夠通暢的話,那麼這種拚命吮吸的動作,就是為了盡可能多地獲得可以讓自己生存下去的糧食。但在最開始的階段,由於母乳量不夠等原因,會讓嬰兒處於飢餓的狀態,所以,一出生體重就下降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通過嬰兒的吮吸,能讓母親的母乳逐漸多起來,這樣體重也會有所增加。但是如今,由於可以立刻用奶粉來替代母乳進行餵養,所以,在與飢餓狀態戰鬥的過程中,“拚命吮吸母乳”的行為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以往是“若覺得吮吸母乳很麻煩的話,就沒法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時代,而現在則是“若體重沒有增加的話,就用奶粉來補充營養反而比較輕鬆”的時代,這樣是不是可以說,生活方式從原點上就表現出了差異性呢?

不過話雖如此,即便是奶粉,如果不拚命吸奶嘴的話,也是喝不到嘴裡的。所以,母乳也好,奶粉也好,對成長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必須要不怕麻煩地去攝取。

而人生的下一個關口,就是學習走路了,這個階段的表現也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很多孩子會在一歲左右學會走路。早一點的話大概會在十個月大時,晚一點的話也在一歲兩個月左右。為了掌握站立行走的能力,都要先從攙扶著站立開始,然後再扶著牆壁練習走路,直至最後能鼓足勇氣邁出自己的第一步。用弱小的身體去平衡沉重的頭顱,這絕非易事。經過幾百次的嘗試,不斷地失敗,最終才能迎來奇跡出現的瞬間。

即使是那些“感覺麻煩”的年輕人,也都是從這一關過來的。不畏失敗敢於挑戰,才能讓自己掌握這項技能。即使是那些覺得摔倒很可怕的人,也都是經過了無數次摔倒,然後再含淚站起來,並在不斷地嘗試之後,才能像現在這樣很自然地站立行走。

總之,至少在嬰兒時期是看不到這種“感覺麻煩”的傾向的。

那麼,在之後的十年、十五年間,又是什麼原因讓這種“感覺麻煩”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強烈了呢?

“感覺麻煩”的根源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接觸一個例外的情況,雖然我們之前說過在嬰兒時期,並不會覺得“生存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但是其中也有例外。而這種例外的情況,也與“感覺麻煩”這種狀態產生的根源有關。

在嬰兒群體中,也會有對生存的意識很弱的個例,他們不願意吮吸母乳,也不想學走路,對周圍的事物沒有興趣,只是會無意義地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有時還會有自殘的行為,對疾病也缺乏抵抗力,最終會因為極度衰弱而死去。即使是剛出生時非常健康的嬰兒,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那麼,這種對生存失去了意願的嬰兒,在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有些是因為與母親分離被送入保育機構,有些則是因為沒有得到母親的照顧,被放任不管。也就是說,在非常幼小的階段經歷過所謂“虐待”或“無視”的孩子,就會產生“生存很麻煩”這樣的想法。

這種狀態也被稱為“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主要表現為對外界不關心,同時其自身的成長和發育也很遲緩。嚴重者會發展為類似重度自閉症的狀態,輕者也是不願意與他人進行情感的交流,或是無區別地接近任何人,行為上表現為多動、易衝動,有情緒不穩定的傾向。

即便沒有嚴重到這種程度,但通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類孩子也會在與養育者的依戀關係上出現問題,而這種情況佔到了整體的三成至四成。雖然說並沒有受到“虐待”或“無視”,但是由於養育者自己都未曾意識到問題,或者母親因為工作或生病,而對孩子的照顧不夠充分的話,結果往往也會讓孩子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變得很不穩定。

從幼小的階段開始,就一直處於這種關愛不足的狀態,會讓孩子在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環境後,很容易就變成對他人也很冷淡,不願意去尋求他人的善意或親切感的那類人。具有這種特徵的依戀關係,就被稱為“迴避型”。那麼,“迴避型”的依戀關係與“迴避型人格”,又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

在進行說明之前,為了讓第一次接觸到“迴避型”和“依戀關係”等概念的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有必要先對此進行簡單的說明。

維持“羈絆”、生存的結構

我們與他人結成親密的關係,成為朋友或戀人,抑或一起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社會之所以稱為“社會”,就因為是由這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構成的。這種聯繫也被稱為“羈絆”。這種“羈絆”的現象,並不單純是心理學上的概念,實際上,也是生物學的一種結構。這種結構的本質就是“依戀”。

“依戀”是由一種名為“後葉催產素”的荷爾蒙所控制的結構,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具有。雖然根據具體物種的不同,其產生的作用略有差異,但我們人類能夠與小貓、小狗結成甚至毫不遜色於人類間的親密關係,也是因為彼此間都具有這種結構。

不僅我們能有這種親密的感覺,對方也會有相同的感受。這種“相互性”也正是“依戀”這一結構的有趣之處。

“依戀”雖然說有遺傳因子層面的原因,但事實上僅僅具有遺傳因子,是無法使這種結構正常發揮作用的。要想使其正常運轉,還必須要進行“開啟開關”的工作。嬰兒時期從母親那裡接受母乳的餵養、被深情地安撫或照顧,這些就像是“開關”,能夠激活“依戀”的關係。如果疏忽了這個過程,那麼無論具備多麼正常的遺傳因子,也無法使這種結構正常地發揮作用。而且,這個“開啟開關”的工作,只能在嬰兒的哺乳期內進行,因此也被稱為“臨界期”。

“眼下很忙所以拜託給別人照顧,等自己閒下來時再親自照顧”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在關鍵的時期給予充分的照料,這一點非常重要。

運氣好的孩子,能夠從父母親那裡得到充分的照料,與父母親之間將會形成特別的“羈絆”,培育出一種很穩定的依戀關係。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依戀”的結構不單是“羈絆”關係的問題,其在孩子的健康和發育過程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後葉催產素具有緩解壓力和不安的作用,同時也有增強社交性與共鳴性的作用。

幼小時期,若能在後葉催產素分泌充足的環境下成長,那麼這個孩子將擁有不可動搖的安心感。同時,也能充分培養他在與人打交道時更加順暢的“社交性”與“共鳴性”。如果很不幸,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愛,一直是放任不管的狀態,那麼孩子就比較容易生病,自身的不安感也會很強烈。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對其成長、智力、社交情感的發育等產生障礙。

“迴避型”的生存策略

依戀關係是否穩定所帶來的差異,在孩子一歲的階段就已經能夠顯現出來了。而且,一歲時所表現出的傾向,也會一直延續到大部分人成年以後。

沒有受到過“虐待”或“無視”、乍一看是在很普通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依戀關係依然很不穩定的情況正在增多。我們將與母親的依戀關係很穩定的一類,稱為“穩定型”,而在不穩定的依戀關係中,則包括了對母親不關心,也不願意尋求關愛與照料的一類,即之前提到過的“迴避型”;此外,還有反過來在這方面需求過剩,只要母親一離開或者照顧不周時,就會對母親表現出攻擊或拒絕的“抗拒/兩價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迴避型”可以認為是已經適應了放任不管的壞境,所以放棄了在這方面的需求,即使是被無視也感覺無所謂的一種狀態。而另一方面,“抗拒/兩價型”則是無論如何也要尋求關愛與照料,所以其吵鬧父母親的行為,也可以看作一種表現形式。雖然同為關愛不足的情況,但也有很多是之前的某一段時期內,父母親的關愛很充分,只是由於父母親的原因,導致這種關愛在之後被中斷了。

在其之後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很好地獲得彌補的話,也能夠轉變為“穩定型”,反之,如果受到了傷害的話,則會加劇這種不安的程度,而直至成年,這種個人所固有的依戀關係才會確立下來。我們將其稱為“依戀類型”。“迴避型依戀”就是其中的一種,其表現出的特徵是並不尋求親密的關係,同時對於與他人分享情緒也不感興趣。而與“迴避型依戀”正相反,則是對他人的關愛和認可過分需求的“不安型依戀”,這是與孩童時期的“抗拒/兩價型”相對應的一種依戀類型。

“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的異同點

讓我們將話題重新回到與“迴避型人格”的關係上來。“迴避型人格”與“迴避型依戀”,雖然也有共存的情況,但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迴避型依戀”是通過無慾無求來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而與之相對的,“迴避型人格”原本是有需求的,只是因為恐懼而無法付諸行動,是一種進退兩難的狀態。

因此,“迴避型”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變得對他人更為冷淡,也不關心他人的事情。

在古希臘的斯巴達城邦,男孩子到七歲後都會離開自己的父母,接受嚴酷的訓練。因此,斯巴達的戰士素來以勇敢、殘忍、不怕死而聞名於世。至少,作為訓練強悍戰士的方法,斯巴達式的養育方式是很有用的。但是,如果是要培養溫和的市民的話,就不太合適了。

多年的研究證實,“迴避型”的孩子在未來更容易出現暴力、欺侮等反社會的破壞性行為的問題。對溫柔和撒嬌不再有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武力來控制對方,讓對方俯首稱臣。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學會了這些行為。

另外,他們也會表現出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緒或不擅於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傾向。所以,只會一直勉強自己,直至自己的身體開始拉響警報,這樣引發心身疾病或分離性障礙(歇斯底里症)的風險也會很高。表面上似乎很堅強,但其實背後也有脆弱的一面。

幼年時表現為“迴避型”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發展為“迴避型人格”,不過,更為典型的情況,還是可能會變成“自戀型人格”或“反社會型人格”或“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這三種人格類型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都很冷淡,缺乏對他人的“共鳴性”,對於他人的心情和苦痛等都表現得非常遲鈍。

令人意外的是,雖然也同樣用到了“迴避”這一提法,但是“迴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依戀類型,大多數情況卻並不是“迴避型依戀”。“迴避型人格”的人,因為對“他人是否能接受自己”這件事過於敏感,所以會主動避免與他人接觸。但是,“迴避型依戀”的人則不同,這一類型的人對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表現出毫不在乎的態度,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他們反應都很遲鈍。

“迴避型人格”與“恐懼·迴避型依戀”

既然“迴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依戀類型並非“迴避型依戀”,那應該是什麼呢?

其實,是在“迴避型依戀”的基礎上,同時又有對“他人是否能接受自己”這件事表現出強烈不安的“不安型依戀”,所以這被稱為“恐懼·迴避型依戀”。這種“恐懼·迴避型依戀”是“迴避型人格”中最為典型的依戀類型。

不過,“迴避型人格”中有偏向於“類精神分裂型人格”的一類,它所包含的才是“迴避型依戀”,他們往往對人很冷淡,也不關心他人的心情。

依戀的類型與特徵

與之相對的,“恐懼·迴避型依戀”是一直在擔心是否會被對方拒絕,因此就會主動迴避親密的關係,這也是“迴避型人格”原本的定義。

由於擔心被拒絕所以不敢靠近,但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著被關愛的。因此,一旦能夠與“迴避型人格”的人建立起特別親密的關係,就會表現出與之前那種疏遠、容易害羞的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他們對於親近的身邊人,那種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型”的一面,要比“迴避型”的一面表現得更為強烈。所以,與其害怕失去對方,不如自己率先離去,或是反過來想牢牢地束縛住對方,獨佔對方。由於過度依賴,一旦出現不合自己心意的情形,就會很容易表現出不滿或憤怒。看著原本保守穩重的夥伴突然一下子翻臉,這也會讓對方完全不知所措。

而且,由於不擅於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或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這就更難讓對方琢磨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了。所以,當對方留下一句“討厭”並轉身要離去時,會讓當事者更加憤怒並大罵其“笨蛋!”。

因此,“迴避型人格”的人往往在“對外關係”和“親密關係”中,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副面孔。給“外人”看的面孔,會刻意保持距離,讓對方感覺不容易靠近,或者只是戴著好孩子的面具,很難讓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但是,只要越過了這道防線,就能看見“迴避型人格”的人更深層的內心,同時他也會呈現出強烈渴求被關愛與認可的一面,當然也會對對方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也常常會向自己非常依賴的對象,拋出犀利和否定的評價。

迴避糾紛的“迴避型依戀”、進退兩難的“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大多是“恐懼·迴避型依戀”,往往表現出進退兩難的狀態。想要被關愛,但是又無法坦率地表達出自己的這種心情,即使對方表現出了好意,但是又不太敢相信。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受傷,會選擇獨自離去。

曾創作出《第九交響曲》(又名《命運》)以及鋼琴奏鳴曲《悲愴》《熱情》等偉大作品的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就是一個“恐懼·迴避型依戀”的典型例子。像他這樣一方面渴望著被愛,另一方面又在愛情上表現得很遲鈍的人,真的很罕見。這種心理上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他的命運充滿了坎坷,當然也使其創作出了數量眾多的傑作。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個酗酒消沉的男高音歌手,常常像虐待一樣地讓貝多芬學習樂器,貝多芬只是為他賺生活費的工具而已。十六歲的時候,貝多芬的母親去世了,全家收入的重擔只能落在少年貝多芬的肩上。

雖然自己的才華逐漸得到認可,也收穫了不少喝彩,但是聽覺的喪失,還是讓他的人生陷入了無盡的苦惱之中。貝多芬對自己教過的女性以及貴族女性都曾流露出愛慕之情,但每一段感情都無疾而終。可以說他是因為理想高遠,只喜歡那些有身份或有教養的女性,但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也許是因為只有得不到的人,才能讓他安心地喜愛著吧。

實際上,從流傳後世的肖像畫上看,貝多芬也是一位很英俊的男子,所以也有女性被他的才華所吸引並主動愛上他,但最終彼此都錯過了對方,恐怕這也與其“恐懼戀愛”的一面有關吧。

與渴望被愛的同時又害怕相愛的“恐懼·迴避型依戀”不同,“迴避型依戀”的場合,由於很少會有糾紛,因此也就很少會有煩惱。“迴避型”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迴避那些“令人煩惱的麻煩”為最優先考慮,基本方針就是對所有情緒化的事情,都一概地採取不期待、不迎合的態度。由於原本這種需求的意願就很淡薄,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即使遇到不合心意的地方,也不會感到苦惱。

另外,“恐懼·迴避型依戀”則是非常渴望被他人接受、渴望被愛的。可是,卻又無法得以實現,所以才會非常苦惱。

《美女與野獸》故事中的野獸,他的苦惱就源自他心中渴望被愛的想法。但是,也正是由於這樣複雜的心理,只要化解掉他心中所縈繞的恐懼,就能真正地收穫愛情。

再說到“迴避型”的一方,雖然糾紛很少,但如果想從這種狀態中掙脫出來,反而會比較困難。

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原有的生活方式有必要現在再去改變嗎?既不是快樂也不是喜悅的事情,有必要強迫著自己去做嗎?此外還有一種看法是,既然適應不了符合世間一般常識的生活方式,那就應該去實踐並摸索出新的生活方式。在討論與“迴避”有關的問題時,常會出現這兩種不同的意見。

但是,如果僅僅從表面的行為來看的話,大部分情況下兩者很難被區分開。“迴避型依戀”和“迴避型人格”無論哪一種在“人際關係”和“融入社會”等方面,採取的都是迴避的態度,只是維持表面的關係。不願意去做麻煩的事情,所以只做到必要的最小限度,身上的負擔和責任有一點點的增加,都會感覺非常的麻煩,在這一點上兩者十分相似。這兩類人都缺少積極主動的意願和行動力,比起與他人親密交往來,更喜歡一個人獨處。非常不擅於應對感情上的問題與交流,所以也不願意去過多地涉及。兩者都表現出過度的敏感,容易受到傷害,抗壓能力也不強。

現在的年青一代中常會表現出暮氣沉沉、漠不關心,以及對生活抱以消極的態度,總之一句話就是“凡事都感覺很麻煩”的狀態。而當我們要對其進行研究時,有必要針對以上兩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結合其特點來進行理解。

“迴避型依戀”產生的原因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在嬰兒時期表現出的“迴避型”,往往都是因為被無視或長期處於關心照顧不足的環境導致的。過早地失去母親,也會給依戀關係帶來破壞。

之前介紹過的井上靖,他和威廉·薩默塞特·毛姆以及埃裡克·霍弗等人都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都在幼年時期與自己的母親經歷了生離死別。

眾所周知,井上靖並非是在雙親的撫養下長大的,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托付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祖母照顧,直到小學畢業前,都是祖孫二人在一起生活。雖然祖母也很溺愛他,但是他與其雙親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疏遠。上中學後,又住進了宿舍或寄宿在別人家裡,開始了遠離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