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 4 育兒觀察:請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人 一個孩子的「網絡成癮」 >

4 育兒觀察:請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人 一個孩子的「網絡成癮」

想辦法也沒有用,反正孩子也不會聽。

一位五歲男孩的母親來我的咨詢室,請教她兒子的「網癮」問題。兒子現在抱起iPad就不撒手,玩遊戲,看動畫片,常常還會無師自通地找到新的片源,玩到連飯也不想吃。如果不給他iPad,他就哇哇大哭,全家人一籌莫展,試過好幾次都「戒」不掉。母親想起了這個流傳已久的說法:網癮。

「據說網絡和尼古丁、鴉片一樣,可以讓人的大腦神經分泌一種導致成癮的物質,」母親愁眉苦臉地說,「小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它的影響。」

和很多家長一樣,她在網上看到一些「科普」文章,會對號入座,也不用去求證究竟是什麼物質,產生的機理如何,完全是照單全收的態度。

「你怎麼看出孩子受影響的?」我問她。

「他玩起iPad來,就跟著了魔一樣,一整天都不放下!」

「一整天?從早上睜眼開始?」

母親遲疑了一下:「早上……他要去幼兒園。主要是從幼兒園回來以後,就吵著要iPad。拿到以後就坐在沙發上,一坐一整晚。您沒看到他那聚精會神的樣子,眼睛都不帶眨一下!我們怕他傷到眼睛,讓他休息一下,也不聽。有時候只能硬給他奪下來,他就哭,滿地打滾,真的就像癮犯了一樣。」

她說「像癮犯了一樣」,她其實知道,那並不是真的成癮。「所以不是玩一整天,白天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裡是不玩的。」我確認了一遍。

「不睡覺!還有晚上不睡覺!」母親想起來了。

我就不去確認是「不睡覺」還是「睡得比較晚」了。我問她:「他要iPad的時候是怎麼一個狀況?當時家裡都有哪些人,都是怎麼反應的?」

「就是奶奶一個人把他接回家,」母親說,「我和爸爸回家一般比較晚。回去的時候奶奶已經把iPad給他了。跟奶奶說過好多次,但奶奶也沒辦法。小孩子纏起人來很麻煩的。奶奶說,要說你們自己跟他說,別讓我當壞人。」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問,「當壞人。」

「她就是嫌我們平時也不管孩子吧。」

「你和爸爸不管嗎?你們回家看到他玩iPad,會說什麼、做什麼?」

母親說:「也管,每次都讓他別玩了,問題是他都不聽。」

「不玩iPad的話,有什麼別的可以玩嗎?」

母親擺了擺手:「他的玩具不要太多,堆得像小山一樣!小汽車、機器人、磁力片、樂高積木……這些玩具買回來玩幾天就沒興趣了。出去玩滑板車、騎自行車也可以啊。自行車也就騎了幾次,我們這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

我想,讓她再這麼說下去,說不定「三分鐘熱度」又會成為這個孩子的一個新問題。我對她說:「三分鐘熱度可能是因為給孩子的選擇太多了,反而哪一個都失去了吸引力。我們來看一看,假設他的網癮好了,不玩iPad了,這個時間你希望他做一點兒別的,只能選一個玩具,他最有可能玩哪個呢?」

「自行車吧。」母親想了想,「他應該去外面多運動一下。」

「那很好,有誰可以陪他去嗎?」我問。

沒想到這個簡單的問題,卻讓母親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

「我晚上回家還有工作,應該是奶奶帶他去吧……」她皺起了眉頭,「我跟奶奶以後找機會說一下……唉,也不知道怎麼說,等我想一想。」

說是要想一想,她臉上的表情卻是「我覺得沒戲」。我問她:「有什麼特別的困難嗎?」她猶豫著搖了搖頭,說:「也還好,就是跟奶奶的溝通不是很順。人家也很辛苦,晚上做飯洗碗,再讓她帶孩子出門運動,有點兒說不過去。」

「其實最好是我自己帶,但我還要加班。奶奶有時候會說我工作太忙,怎麼不換個輕鬆點兒的。我也沒聽她的。現在有點兒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孩子的爸爸呢?」

「他就更不可能了!每天下班比我還晚。他工作強度大,回家就是玩手機,什麼活都幹不了。」母親輕輕歎口氣。

她陷入了思考,我們沉默了一會兒。

「可能還是拼樂高積木現實一點兒,不過每次他拼一小會兒就讓你看著他,還要陪他一起。害得工作都做不了,也很煩人……或者讓奶奶陪著?」終於,母親好像下定了決心,「算了!想這麼多也沒有用,反正孩子也不會聽。」

「你的意思是,反正他網絡成癮。」

「是吧,」母親憂心忡忡地說,「話說回來,你有什麼戒癮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