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 1 認知誤區:你是否自己主動選擇了不幸 痛苦是無法掌控的 >

1 認知誤區:你是否自己主動選擇了不幸 痛苦是無法掌控的

我們常常不願意接受這個真相。

女兒感冒了,姥姥教育她:「你看,誰叫你平時不好好喝水,生病了吧。」

妻子立刻反駁:「這跟喝水沒關係。」

雖然是隨口一說的話,但仔細想想,姥姥的確犯了一個邏輯錯誤。她在兩件獨立的事情之間建立了因果聯繫。喝水很重要,但是不能把「喝水」和「生病」這兩件事說成一件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每天多喝水就可以不感冒。

這當然有一個背景,就是女兒最近不好好喝水。

姥姥其實也是一片苦心。她是想拿生病這件事作為契機,讓孩子更加重視喝水。很多老年人都有這種思考方式。他們不需要用科學研究來證明,這次感冒確實是因為喝水不夠導致的。假如孩子挑食,這個理論完全可以變成「不愛吃蔬菜的孩子才會生病」。想讓孩子出門活動,就可以說「運動量少了會生病」。

他們的關注點不在於查明病因,而在於「借題發揮」。反正孩子沒辦法分辨,就藉著這個機會夾帶一點兒私貨。作為一種教育方法,有它的用處。

然而,如果對這樣的說法不加以反駁,久而久之,可能就會把「病」和「錯」混為一談。孩子也許會形成一種理念:「只要按家長的要求做到了,就可以不用生病了。」或者說:「如果我生病了,就說明我哪裡做得不對。」

這種理念,把不可控的事情當成了可控的,是一種錯覺。

萬一有一天孩子問:「我什麼都做對了,怎麼還會生病?」要怎麼回答?

就只能告訴他真相——「人就是會生病的,再怎麼防也防不住。」

其實,如果孩子有一天能發現這個真相,是幸運的事。更多的孩子會不斷地找到「我做得不夠好」的理由,來維持這個錯覺,直到成年。

是的,有時候成年人也會相信這樣的理念。剛剛說我岳母的例子,那是相對清醒的狀況:她知道「感冒」和「喝水」沒關係,只是為了教育的方便,人為地構造了一層關係。有的人,甚至不覺得這是構造出來的,在他們內心深處,這就是板上釘釘的因果關係——孩子生病了,那肯定是有人沒照顧好他啊!(至於「有人」是誰,決定了他們是自責還是責怪他人。)

對於生病這件事,我們總是可以找出很多似是而非的原因:不好好吃飯啦,睡太晚啦,平時不運動啦,心理壓力太大啦……中醫裡還有一個概念,叫「風」,特別好用。「昨天玩出一身汗,著了風!生病了吧!」風在哪裡,誰也看不見,但昨天那身汗總是實實在在的證據吧?所以,不要再貪玩了!

不光是生病,只要肯開動腦筋,千千萬萬的不如意事都可以找到哪裡「做得不對」。一開始是大人替孩子找,等到孩子長大了,形成了習慣,他們就會自己給自己找。我在一所很好的大學當老師。上這所學校的都是全國第一流的學生,他們從小到大,幾乎從來沒有在學習成績上落後過;等到上了大學,很多學生講都排到中游甚至墊底。他們會怎麼解釋這件事呢?都在自責:「怪我上課不認真聽講」「我的鬥志鬆懈了」「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很少有人理直氣壯地說:「我盡力了,但我上了最好的大學,我就是沒辦法再拿第一。」雖然這才是真相,但這是他們最不願意接受的真相。

等他們再長大一些,當了父母,會把同樣的理念傳給下一代。我們這一代的父母,不也多多少少受了影響嗎?我們看育兒書,遵照書上的指示一條條執行,從懷孕之初就補充營養,加強鍛煉,生下孩子也悉心照料,如履薄冰,唯恐出了差錯……我所認識的同齡人,當了父母的,都覺得太累了,又是工作,又是帶孩子。為了保障孩子安好,已經盡到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幾乎無可指摘。然而孩子還是會有頭疼腦熱、感冒發燒,這樣那樣的意外還是難以避免。如果我們仍然不願意承認真相的話,就只能從雞蛋裡挑骨頭:「我們做得還不夠……」

生病的本質是什麼呢?

它是痛苦的。對孩子、對全家人來說都很痛苦,甚至恐怖。我們有很多手段去預防,去積極應對。但這種痛苦的本質,仍然是無法掌控的。

有時,我們會聽到身患絕症的病人,在心靈層面獲得解脫,昇華生命的故事。雖然這麼說有點兒不近人情,但這種無法掌控的痛苦,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到命運的無常,修正不切實際的生活信念,讓我們接受無法掌控的噩運,從而放棄毫無必要的自我苛責——它很糟糕,但意識到糟糕的恆常存在,卻是好的。

而我們堅持說:「只要做得夠好,就可以不生病。」這是什麼呢?只不過是用虛幻想像的方式,以嚴厲的苛責為代價,換取短期的掌控感而已。

這當然也是一種公平的交易。譬如說,如果我女兒每天只要按時按量喝水,就可以減輕對生病的憂慮(當然,事實上總有生病的可能),那我覺得也划得來。畢竟喝水不是什麼苛刻的條件。但是,如果換一個條件,比如,需要全家人每月初一去廟裡燒香才能安心,我就要重新考慮了。因為這個代價有點兒高。

但真正最高昂的代價,還不是具體做什麼事,因為總有可能做到。最讓人頭疼的是「我也不知道還能做一點兒什麼,但肯定是有辦法的」。

如果一個人有那種信念,他的人生就充滿天羅地網式的苛刻。我有時接觸到一些學生家長,一聽到孩子學業困難,或者被診斷為抑鬱症,就會不能置信地追問:「他怎麼會這樣?他那麼優秀、那麼聰明,我們也沒有給過他什麼壓力……你給我們一個說法!他出問題的原因在哪裡?」有時他們甚至憤怒地想:一定是你們學校做了什麼錯事,不然為什麼說不出原因!

他們恐怕常常會有那種無能為力的憤怒吧。

我們沒法說出原因,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抑鬱症的研究本身就沒有探明病因。孩子做得很好,家長做得很好,校方也做得很好,也沒有天災人禍發生——即使這些條件全都滿足,仍然不能保證一個正常人不抑鬱。有時候就是不知道原因啊。「人有旦夕禍福」,怎麼辦呢?除了接受這一點,沒有辦法。

探究原因有時候是為了自我安慰。孩子走路摔了一跤,哭了。有的大人會說:「誰叫你走路不看著點兒!」其實,責怪孩子不看路並不是大人的初衷,大人其實在心疼孩子,但他們心疼的方式就是去找「原因」,彷彿孩子不會再摔了,大人的心就沒那麼疼了——但是比起被指責,也許摔跤反而沒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