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 5 你的人生模型是什麼樣的? >

5 你的人生模型是什麼樣的?

生涯32度

如果人生有四個維度,那麼每個人在不同維度都有自己的滿意值。如果我們能用一台3D打印機——以高度做X軸,以深度做Y軸,以寬度做Z軸,用顏色表示溫度,那麼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出現一個自己的形態。我稱之為「完美人生模型」。

一個思想家的完美人生模型也許像一個指向遠處的箭頭,直至未來。高度寬度平平,溫度呈現思考時的冷靜色彩;

一個政客的模型像尖聳的冰山,高度不可攀,深度一流,但是寬度和溫度低得嚇人;

一個受人尊敬的母親的模型像一個你們家旁邊的小公園,雖然不高也不深,但是溫暖簡單,老人、小孩、流浪漢、貓貓狗狗,都能在裡面坐著曬太陽;

一個詩人的模型也許是一團翻滾的火焰,溫度高得燙人,但是其他幾個維度卻被烤得完全定不了型。

每個人的人生模型都像指紋一樣,不盡相同。企圖活成別人的樣子的人更是個笑話——你覺得是粉紅的圓錐美麗,還是褐色的六邊形好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件藝術品,你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件。

如果你能選擇自己的生命方向,你會期待自己的人生變成什麼樣?如果讓你對這四個維度排序,你又會如何選擇?

正如我們不會每次走入飯店都點同一道菜,你沒有必要一輩子只選擇一個維度發展。但人生精力有限,大部分人都會找到一個突破點,做到極致,其他平衡就好。

比如在我們的文化中,男性的模型像個微冷的大金字塔——高度為主,兼顧寬度和深度,溫度最次;而女性的模型則像一個溫暖的圓抱枕——寬度第一,溫度第二,深度和高度差不多就好。這也是為什麼男人在高度寬度為主的職業,如政治、經濟、商業、學術、專業技術等,能有更多優勢;而女性會在溫度和寬度方面,比如家庭關係、公益組織、助人、身心靈等方面,更有優勢。

只有一個方向的人生就像一場考試——大家進入世界這個大教室,看一模一樣的教材,然後參加同一場考試,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判卷和排名。而四度的人生並不是這樣。我常想,世界不應該這樣,世界應該是一座大圖書館——早上一開館,我們就歡呼雀躍地跑進去,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你可以從頭到尾地看完,也可以跳著選擇不同的書,如果你有興趣,還能自己寫一本——這樣的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選擇你的生涯之道

在余華的小說《活著》裡,春生和福貴來到城裡,春生說:「我要能開上車子,比什麼都好!」而福貴說:「我要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兩位好友後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向:一個追尋高度,一個追尋寬度;一個當官,一個回家。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你內心選擇了一條生涯之路,卻非要綁架著自己走另一條路。大家越行越爽越開心,你越走越遠越寂寞。你需要每天揮刀自宮——先努力滅掉自己內心的想法,再應付外界的俗事,很多努力才能換來一點點成功。心中蒼涼,四顧孤獨,大家還覺得你很不錯。那種蒼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走錯生涯四度的倒霉蛋非皇帝們莫屬。作為皇帝,出生就注定要走高度這條路,而一旦與自身取向不同,就多是悲劇。明熹宗朱由校走的就是深度路線——他自幼迷戀木匠活,凡是他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都能夠自己做出來。另一位走深度路線的皇帝是南北朝南梁創建者蕭衍。他癡迷佛教,每次去拜佛,就要鬧出家,大臣只好呼啦啦跪在廟外求他還俗,一輩子來來回回搞了四次。他不理朝政,卻寫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他寫的《斷酒肉文》首次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而且堅持終生。

還有那著名詞人南唐後主李煜,走的是溫度路線。《人間詞話》裡評價他:「李重光之詞,神秀也。」公元978年農曆七月七日,李煜過生日(要不要把日子過這麼浪漫),雖然這哥們兒已經當宋太宗的階下囚15年,但是依然舉杯高歌,還寫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麼撩撥的話。宋太宗看著實在鬧心,用「牽機藥」(一種讓人死前痛苦萬分的藥)毒死了他。

皇帝自己沒得選,我們卻有選擇的餘地。越是年輕,人生的路向就有越多可能。所以在認真分配你的人生方向之前,請仔細思考四個維度的優缺之處。

追尋高度的方式是競爭與超越。追尋高度的人生正如登山,越往上走,視野越開闊,可能性越多,同時也能被越多人看到,影響與改變世界。但選擇高度的同時,你也選擇了高處不勝寒,選擇了孤獨和競爭。越往上走,能站的人越少。為了上到頂峰,你必須放棄很多。但頂峰永遠只能站一個人,總有一天有人會把你踢下來。

追尋深度的方式是修煉與精進。追尋深度的人生正如向下挖洞,專注一點,反覆鑽研,不斷否認與超越自己,在苦修中超凡入勝。深度的挖掘使你的方向越來越聚焦,也越來越極致,但視野也越來越狹窄。追尋深度的生涯選擇面很小,無法回頭,一旦選擇,唯一的突破方式就是前行,做到極致。相比追尋高度來說,追尋深度更容易名垂千古——只要你挖出來的路還有人走著,別人就不會忘記你。寫《紅樓夢》的曹雪芹你一定還記得,他的當朝皇帝是誰,你一定早忘了。

追尋寬度的方式是盡你的能力接納、支持和愛身邊所有的人。追尋寬度的生涯像太陽,開闊溫暖,普照四方。追尋寬度的好處是溫暖與安全,你在一個地方失意,馬上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獲得支持。但是追尋寬度也有其陰暗面,面向太廣泛,工作面太大,精力在每一面都攤得太稀薄。誰也不是太陽,追尋寬度的人容易給自己太多的責任,耗盡心力。

追尋溫度的生涯是自燃式的絢麗。按照溫度的法則來生活的人,終其一生與開心人做快樂事,他們被自由與激情環繞,活得絢爛多姿。但溫度追隨者的風險也正在於此,追尋溫度者過於自我,不容易有穩定的安全感與關係,而且因為太過揮霍生命,容易過早自燃殆盡。

選擇某一種生涯,就意味著選擇了自己想要主攻的生涯之道,同時要承擔這條道路的責任與缺陷。選擇平衡則意味著面面俱到,也意味著放棄某一個維度達到頂峰的可能。沒有完美的選項,但所幸我們總能做完美的選擇。

一個人到了30多歲,就應該慢慢地意識和選擇自己的生涯四度的排序,一旦這些維度確定,人生的格局和限制就都逐漸明晰起來。多看看不同的生活形態,接觸些不同的人。有一些會讓你驚歎,卻覺得自己絕無可能;有一些會讓你覺得:我就是要那樣的生活。慢慢地,一些選擇會離開你視野,另外一些則越來越清晰。這時,人生天命慢慢浮現,定見因而產生。

遊戲卡

選擇正確的人生路向比選擇好的職業、婚姻更重要——因為人生最可悲之事是你爬到梯子頂端,卻發現搭錯了牆。

生涯32度遊戲:你的完美人生模型是什麼樣?

假設生涯的每一個維度,你認為自己能達到的完美程度是10分,而你現在總共有32分(平均每一個維度8分),你會如何把這32分分配給你的生涯四度?注意:

1.總分可以少於或等於32分,但不能超過32分;

2.分數越高,意味著你在這方面越完美,同時越有競爭力;

3.可以有相同的分數,可以有0.5分;

4.一個維度最高可以分到12分。

在沒有完成這個遊戲之前,別看下一章。有劇透。

把32分填入下表:

在微信公眾號「新精英做自己」裡輸入「生涯幻游」,給你聽一段冥想未來的音頻導引練習,大概八分鐘。找個安靜的時間,去體驗一下潛意識裡10年後自己的生活是怎樣的吧!你也許會重新分配生涯32度。

與古典聊聊:

畫下你在生涯幻游中看到的未來的樣子,拍照發到新浪微博,並以#我的生命有什麼可能#+正文+@古典 的格式附上簡單的文字介紹。我會隨機抽取,為你點評和建議。

「完美人生」與能量守恆

當我們的生命按照四個維度展開,我們將會慢慢靠近一些人生的真相,一些幻覺也會慢慢被打破。第一個重要的幻覺,就是大部分人希望的:同時過上成功的、幸福的、智慧的、自由的生活。

正如你剛才做的生涯32度遊戲,你一開始的時候想,高度8分就可以了。但是,你仔細體會了一下,覺得8分還是有些遺憾,你太渴望成功了!於是你給自己加到10分。然後你突然想起一個多年的競爭對手,你很確定這個孫子一定會給自己10分,這意味著他賭注更高、他將比你更成功。於是你一咬牙,給了自己11分。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剩下的三個維度:你從小就希望自己成為某方面的專家、精通某一樣技能,深度這個維度不應該是你要放棄的,所以給10分;在打寬度的分數時,你的老婆或老公站在旁邊意味深長地看著你,你還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於是你毫不猶豫地給了這個維度10分;最後你發現,你的生命溫度只有1分了。這可不行!

你重新回到第一個維度上,卻發現每一項你都不願意放棄。你開始焦躁起來,甚至一遍一遍地看遊戲規則,真的只有32分嗎?這是不是一個腦筋急轉彎?

這絕不僅僅是心理測試,這是一個真實人生的隱喻。我們的生命歷程,不正是這樣的嗎?

年輕的時候,你不願意放棄成功,不希望在競爭中落敗;在工作3~5年之後,你又必須面對專業還是管理方向的選擇,你一開始絕不放手,認為自己兩個都行,慢慢地你在專業和管理領域的往返跑中精疲力竭,決定選擇一個投入;年近三十,你發現自己需要承擔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期望和壓力,父母在變老,孩子們在長大,他們都希望你是一個對家庭負責的人;等到這一切你都竭盡全力地做完,你卻發現自己已心力交瘁,內心冰冷,生活也離你熱愛的方向越來越遠。

你問自己:「人生真的只能這樣嗎?」

於是你準備為這麼多年失落的自我做些什麼,你開始讓自己追隨內心,做些以前不敢或者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但是一旦你開始行動,從另外三個維度傳來的抱怨聲就會此起彼伏,大家紛紛覺得你變了一個人,對你表示失望。你剛自我一點,卻發現孩子的班主任開始找你;好不容易搞定這個,公司的項目又出現強力競爭者;你撲到工作中力挽狂瀾,卻發現身體早已吃不消,大病一場……你奔走各方救火,人封綽號「救火隊員」。

終於有一天你想:太累了,還是算了吧。

從那一刻開始,你決定做一個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