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 Chapter 3 價值觀:做個有定見的人 >

Chapter 3 價值觀:做個有定見的人

1 成長空洞——填滿你內心的空洞

你常常聽人們說: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沒有什麼想要的。」

但是當你問他,你現在滿意、過得好嗎,他們又都無力地搖頭說:「不滿意。」其實一個人還能覺得對自己不滿意,他的內心一定有潛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樣子,這就是「自我概念」。

沒有人會一大早起來,伸個懶腰對自己說:「我要過×蛋的一天!」也沒有人從小就立志「要過淒涼的一生」。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變得比現在更好、更強大或更美麗、更自信或更自在,我們心裡住著一個完美的自己、一個「希望成為的狀態」,這就是自我概念。

成長的空洞

你只有把現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對比,才會覺得「不滿足」。在每個對生活和自己不滿足的背後,都是每個人成長的需求。

當兩者不能重合,在「現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間,就會產生空洞。人們期待填滿這空洞,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我把這些因為渴望成長而產生的空洞稱為「成長空洞」。

如果你是個憤怒青年,你就應該擁有一個世界應該更好的信念,當你覺得自己做什麼都無法讓世界變好時,你就會對這種無力感到憤怒;而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人,你腦子裡一定住著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搞來的、大到完全無法填滿的自我概念,你真實的自我穿著17厘米的內增高再加上大號的墊胸墊肩才撐得起來,生怕別人看到真正的自己。不過,憤怒和自卑的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種對生活完全失去興趣和意見的人。他們沒有什麼成長的空洞,自我概念裹在真實的自我外面,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可能了。

成長的空洞讓我們感到自己心靈的空洞,這空洞感就變成了「內心的需要」。你想要一間可容身的房子、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一個愛自己的戀人、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這都是你填滿空洞的需要。因為你的自我概念認為這些你應該有,而真實的你卻沒有——這就產生了你的需求。

但是恐怕你並沒想過要一艘航空母艦,非要知道上帝粒子到底在不在,或者知道曹雪芹的小妾到底叫什麼名字,因為你的自我概念裡根本沒有這些要素,所以這需求也無從談起。兩個乞丐早上餓著肚子討飯,一個突然對另外一個說:「皇上真好啊,早上起來能吃兩個大白饅頭。」另一個劈頭罵道:「你真是窮瘋了,都當皇上了,還只吃兩個饅頭?肯定還要就一碗豆漿啊!」這兩個乞丐雖然在討論皇帝,但自我概念還停留在乞丐層面,也只能產生乞丐的需求。

因此,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產生了空洞,這空洞產生了需求。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當這些空洞長期無法被填滿,你心裡就會空蕩蕩的,體會到空虛、厭倦、無價值的情緒;而如果這些空洞最終被填滿,你就會覺得滿足和充實,體會到愉悅、安全、寧靜、穩定的情緒;而如果別人不小心看到或碰到這些空洞——就好像自己某部分畸形被發現——你一開始羞愧,然後會憤怒。所以憤怒都是空洞的,王小波說,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痛恨。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空洞、填滿空洞的過程。

因為每個人的自我概念與真實自我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會長出大小不同的成長空洞。一個從小生活在缺乏愛的家庭的孩子,心中對於安全和穩定的洞就會很大,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填滿;一個終生渴求智慧的人,他心中智慧的洞稍被填滿,馬上就生長出更高的洞壁,他也樂得用一輩子時間來填它。

外界環境則會影響填充不同空洞的效率。同樣是對自由、獨立的需求,一個生活在美國教育文化中的孩子,就比一個生活在中國教育文化中的孩子更好填滿(這也是很多家長送孩子出國的原因吧)。一個富裕家庭孩子填滿安全穩定需求的過程,比一個窮苦家庭孩子要容易很多,而漫步在法國街頭或愛琴海岸,愛情空洞恐怕比在深山古廟裡更容易填滿一些。

我們的基因、家庭、環境、社會文化與人生經歷共同創造了現在的我們,也建構了我們的自我概念,這讓我們生出大大小小、各自不同的成長空洞。這些成長的空洞構成我們對「值得」的觀念和想法,價值觀就這樣產生了。

好比一棵橡樹,在種子階段,基因決定了它是一棵橡樹,而在南方還是北方、乾旱還是濕潤決定了這棵樹能長多高多粗。而如果橡樹有思想,它就會思考自己需要從大地汲取什麼營養,應該向什麼方向伸展。

因為每個人的基因、家庭、文化和社會環境、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對這些因素的思考也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系統——送你一根蠟燭,有人想到晚餐,有人想到皮鞭,就是這樣。

基因+社會與家庭環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現在的自我=需求

雖然成長空洞人人不同,但每個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樣——填滿那些空洞,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看到自己的成長空洞,瞭解這些洞需要用什麼填,在有限的資源中按照什麼順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長為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