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三章 表達的邏輯 讓別人知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

第三章 表達的邏輯 讓別人知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會因為自己的經歷和知識面而有所側重。有的時候,我們與他人的觀點甚至是對立的,如果得不到較好的協調,那麼就很容易造成雙方的言語矛盾,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讓別人更好地理解我們呢?

表述的利器——金字塔模式

我小時候學習做菜的時候,我媽媽每次都會告訴我要加適量的鹽,然而我並不知道這個適量到底是多少,而現在則有一些人向我們強調要提高邏輯性,強化思維,然而我們也不知道具體的路徑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關於提升邏輯能力的書《金字塔原理》,不少人也反映說這本書有點兒難啃,看得雲裡霧裡。

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理解能力不足,而可能是因為作者缺乏生活中的例子,所以就用專業視角去闡述,但是卻沒有考慮到我們的知識背景。這篇文章和下一篇文章通過對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進行總結的同時,我也會盡可能將例子生活化,文字輕鬆化。

1.什麼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溝通方式和規範模式。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結構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點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後論據。

2.為什麼要用金字塔原理整理邏輯

金字塔能夠達到的溝通效果: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記得住。

3.怎麼構造金字塔結構

搭建金字塔結構的具體做法是: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總結概括,橫向歸類分組,序言講故事,標題提煉精華。

講完了一些概括性內容,接下來就針對以上內容進行具體的展開。我們說話、寫作、整理問題的過程,為什麼需要使用金字塔原理呢?

人類很早以前就認識到需要對事物進行規律化分類。大腦也會自動將事物以某種形式組織起來,基本上,大腦會認為同時發生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某種關聯,而且會將這些事物按照某種邏輯模式組織起來。

舉個例子,古人眺望星空,看到的星星並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自己的意識將它們整合成了「北斗七星、獅子座」等這樣有規律的整體。

因為人的認知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可以用前面出現的假設來論證,我們隨便往一個地方瞥上一眼,大腦得到的信息量就超過了1G,這對有限物理容量的大腦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負擔。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大腦學會了如何讓自己在更低能耗的情況下更好地獲得信息,慢慢地,大腦開始自動對事物進行分類和組織,以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

如果我們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破壞了這種進化——語無倫次,廢話連篇。那麼就會讓對方的大腦產生更多的信息處理負擔。

而在說話和寫作過程中,無論讀者智商多高,他們可利用的認知資源都是有限的,一部分認知資源要用於識別和解讀讀到的詞彙,另一部分則用於找出各種思想之間的關係,剩下的資源則用於理解所表達思想的內涵。

而且這種資源的分配,每上升一個級別,所剩下的資源量就會少上一個量級。如果我們的語言文字在表達上前兩個級別就耗費了讀者的所有精力,那麼就基本上很難有人知道我們想要表達的具體含義了。

一個複雜的表述會讓我們不知所云,舉個例子:

即使女員工能與男員工一樣獲得同工同薪的待遇,女員工的處境可能比以前差——與現在相比,女員工和男員工的平均收入差距將不會縮小,反而會越來越大。

對僱主來說,同工同薪是指,為相同的崗位或工作價值,支付相同的報酬。

採用任何一種解釋都意味著:驅使僱主為自身利益採取行動;或者通過多僱傭男工抵制限制性政策。

這段話傳遞了五種思想,但是卻並沒有清晰的邏輯,讓人覺得理解上非常困難。因為,它不能滿足我們的大腦聯繫和分類的進化本能。我們很難從隨後接收到的信息的所有特徵中,尋找到與前面信息相同的特徵。這就像對方給了我們堆砌的瓦礫,我們想要拼建成房子,卻發現這些瓦礫不是相同的材料組成的,從而加大了構建出整體的難度。

人一次能夠理解的概念和思想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美國科學家喬治·米勒認為,大部分人的大腦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七個以上的記憶項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夠記住9個,而有的人則能夠記住5個。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最容易記住的是1個項目。

雖然這個理論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也解釋了一種存在的現象。當大腦發現要處理的項目超過4個或者5個的時候,就會開始將其歸類到不同的邏輯範疇裡去,以便於記憶。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大括號分類法。將複雜的知識分類到同一個板塊和知識下面,形成一個目錄,以方便我們複習。這實際上也是用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思想。

將十餘個項目劃分為三個大項,讓自己思維的抽像程度提高,產生塔式鏈接,更容易記憶。

利器出鞘——如何使用金字塔模式

金字塔原理最為實在的功能在於降低受眾的認知成本,提高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的轉化率。在形式上讓自己的邏輯更為清晰,更有條理性。

現在,我們知道了金字塔原理的使用益處,那麼怎樣才能夠更好地駕馭這個工具,讓別人更好地接收自己的信息,實現說服的目的呢?

1.背景交代

前面的心理學實驗「看不見的黑猩猩」實驗已經證明了,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大腦會有一個自發的過濾器,將無用的和非常熟悉的知識過濾掉和簡化。

如果說在一開始就沒有明確好要講述內容的方向,那麼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多個方向獲取信息,這樣就會增加很多認知成本去理解沒有用的信息,讓受眾有效信息的轉化得不到提高。

當我們交代了我們講述內容的背景時,對方就會在認知上減少發散的方向。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張一群學生在教室裡的照片,被人提問裡面有多少個男生時,我們就不會去關注桌子的顏色和教室裡的黑板報。

而反過來,等我們看完照片,立刻拿開照片並提問,教室有多少扇窗戶,大多數人是答不上來的。這種預先性提問,就是通過問題背景自動過濾了很多與主體無關的信息,從而降低受眾的認知成本,提高信息轉化。

2.順序講解

1234567890123456789

8426795135894671023

145236978Ⅹ31486529

以上三組信息哪組我們更容易記住呢?哪組信息我們更能夠接受呢?

其實,思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儲備和表達。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大概明白:清晰的思維模式,實際上就是將信息進行排序和規律化,進而降低受眾的認知成本,讓信息得到更好地傳達。

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大腦喜歡有層次的、有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在表達過程中,需要讓表達過程具有一定的層次關聯。金字塔原理的表述有四種順序。

演繹順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時間(步驟)關係:第一,第二,第三。

結構(空間)關係:遠近,高低,大小。

程度關係:最重要,重要,次要等。

至於選擇哪種類型的邏輯順序,取決於我們在組織思想時的分析過程。寫出條理清晰的邏輯結構需要我們在構思的過程中,清楚地理解需要闡述的事物的內在聯繫,進而使分析結構更為有效。

3.結構性分析問題

我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提出方案

然而,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際上是非常低效的,在收集資料和分析的工作中高達60%是無用功。得出來的結論往往也非常空泛,沒有實際性幫助。後來,很多信息咨詢公司發現,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在信息收集前對問題進行結構性分析。

提出假設;

設計流程,沙盤推演;

分類處理,得出結論;

得出相應的對策。

也就是說,我們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構思解決問題的內容時,第一步不要著急去收集信息,而是先提出問題所在的假設,通過假設去尋求有用的信息,進而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

比如說,當我們學習低效的時候,我們應該第一步採取的措施是提出問題:是什麼造成了自己的低效,橫向比較自己不同時期的表現,縱向比較近期的表現,再比較他人與我們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進而得出一種反饋。通過得到的假設,再去採集信息並且進行措施的補救等。

很多改變敗於沒有理論指導。好的理論在於指導性和操作性,而金字塔原理就是一個可以有效解決問題的理論。

結論先行——讓別人get到你想說的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些很好玩的問題,其中下面兩個讓我印象深刻。

給你對像或者喜歡的人發「今天我吃藥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新聞」,如果他回復你說是什麼新聞而不是問你為什麼吃藥,說明他不喜歡你。

最近我女朋友老是很晚回家,問她去哪了,老是支支吾吾的,想翻看她手機她總是很驚恐地搶回去。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她畫著濃妝要出去,我騎著摩托車在後面跟蹤她。忽然摩托車的煙管壞了,直接掉到了地上,我的摩托車是去年才買的,還不到一年,請問能保修嗎?

這兩個問題的本質都是增加了無用的信息,造成了我們的決策干擾。同樣,如果想要讓對方更好地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在表述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

那麼,怎樣才能夠讓對方更好地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呢?

正如前面論證所知,想要讓一個人更好地理解我們最想表達的信息,就不要摻雜太多無用的信息。信息多雖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但是沒用的信息則會對我們產生非常大的干擾,就像我們以往考試的時候,如果有那麼一個條件沒有用上,心裡總是感覺怪怪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這麼做:盡可能將我們的核心觀點放在最前面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十分有限,即使是一節40分鐘的課堂,我們也會分神很多次。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往往是在最開始,其次是在最後。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記得最牢固的知識是最前面和最後面的兩個部分。當我們在識記一個較長的字表或一篇文章時,一般總是這段文字的首尾容易記住,不易遺忘。

而中間部分則常常識記較難,也容易遺忘。這是由於識記材料開始部分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識記終末部分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在識記中間部分時則同時受這兩種抑制的影響。

一些時候,對方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如果在一開始沒能讓對方知道你的來意,對方會顯得不耐煩。從效率方面來說,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核心想法比放在最後更好一些。

如果我們想要說服對方,就需要讓對方對我們的信息進行足夠的加工。至少要走進對方的注意範圍。如果有機會,則在最後面再強調一次。

所以,我們也能經常看到一些人對自己的文章的觀點進行分標題講述。實際上就是將整篇文章分割為多個小部分。這樣,分標題可強調自己的觀點,即使對方不看正文也能大概知道對方要描述什麼。

同時,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一般是在學習兩種不同但又彼此類似的材料時產生的。將文章進行分標題講述,我們會在潛意識裡將它們分為兩種不同的學習材料,這樣更容易減少前面的觀點對後面的觀點的前攝作用。這樣也就更容易讓我們接受,從而達到影響的目的。

經驗參照——為什麼好的演講者很喜歡舉個例子

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很大程度上都會參照以往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我們所學的知識又與我們密切相關的話,那麼學習時就會更加有動力,也不容易忘記。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記憶材料與自我有關時記憶效果優於其他編碼條件的現象,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以回憶經驗為特徵的材料出現時。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參照效應」。

也就是說,當我們所面對的材料內容是對方身邊熟悉的人或事時,它更容易讓對方記住,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們的信息轉化率。

用熟悉的知識和場景講解是為了增加好感,陌生是為了構建衝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對新鮮事物的認識方式,都是構建在已有的認知上的,我們都傾向於理解我們能夠理解的事物。因此,以熟悉的事物作為我們講解過程中的載體,很容易帶給他人熟悉感和認知上的親切感。

但是熟悉的事物也往往被大腦自動過濾掉,所以,我們也需要對熟悉的場景和知識,進行適當地重新組合和內容添加,以激發對方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廣告代言人是非常普通的小人物或者超市與家庭聚餐的場景,同時添加自己想要宣傳的產品,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受眾的熟悉感。

比如說一個品牌的洗衣粉,有非常多的廣告都是以大街或球場上孩子玩鬧之後將衣服弄髒後、一位家庭主婦將衣服泡入含洗衣粉的水中、拿起來輕輕揉搓就潔白如新為場景的。

這都是利用與我們相關的信息來進行說服。我們對街道和家庭主婦再為熟悉不過,在心理距離上讓我們感覺非常貼近,從而讓我們對其品牌產生好感,達到提高轉化率的目的。

而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增強說服的效果。我們在講解複雜事物時,應該盡可能讓它與我們的受眾經常能夠接觸到的事物相結合。

比如說,在給小孩子講解什麼是蝙蝠時,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接觸過蝙蝠,如果我們這麼表達「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囓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

孩子們肯定很難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一是孩子的抽像能力相對較弱,二是因為沒有接觸過蝙蝠,很難有相似的模板套入聯繫。但是大多數孩子都見過老鼠。我們如果告訴孩子「蝙蝠是帶翅膀的老鼠」,孩子們可能就能夠知道它大概長什麼樣,雖然不夠準確,但是達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

當然,不僅孩子們需要這種「熟悉+陌生」的說服模式,不管是誰,如果我們能夠用這種模式去跟對方討論,都能夠讓對方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觀點。

我們寫作過程中常用的類比實際上也是一種「熟悉+陌生」的說服過程。通過類比,我們能夠讓我們要表達的觀點非常顯而易見。

比如說,我有一次進行集體討論時,講到社會對抗關係的競爭性和互補性時,我說了「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他們也就更能明白對抗關係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的前提條件了。

「熟悉+陌生」的說服模式,能夠讓對方對我們的觀點更為熟悉,也能夠讓我們的觀點更加清晰。這樣雙方討論起來才能夠更有針對性。

盡可能將我們的核心觀點放在最前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