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 戰勝低配的自己 >

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 戰勝低配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讀書時代,我們總是在寒暑假背著一兜沉甸甸的書籍回家。想像著自己看完一本本寶典之後的提升,心裡也總是不由地產生一股自豪感。然而現實總是那麼殘酷無情——背著多少書回家,往往就原封不動地背多少書回去,能夠看個十分之一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長大後工作了,騰出了一天的時間,計劃好了這一周的任務。但是當最後一天晚上到來的時候,回看自己的計劃清單的時候,總是驚奇地發現,自己完成的任務還不到計劃清單上面的一小半。

我們一直在成長,人格也日臻成熟,但是有一些習慣卻並沒有隨著我們成長而變好,比如拖延的習慣。拖延的慣性非常大,它帶來的短暫愉悅感讓我們「根本停不下來」。

當自己意識到明天就是」deadline(最後期限)」時,又通過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去完成迫在眉睫的任務。久而久之,這種行為模式成為我們的傾向,成為我們行為的第一準則——不到最後一刻,堅決不行動。

曾有一個近500人的樣本調查顯示,大概有75%的人認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拖延症,而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不知不覺時間就不夠用了。而在「佔據我們日常生活時間最多的事情是?」這個問題中,有七成人選擇了微信。

單純從這兩個小問題就可以大概知道,我們生活中拖延的情況有多麼普遍。而手機,尤其是微信的使用對我們一天時間的佔用是非常大的。拖延,可以說是每個時代的通病。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傾向,而拖延的原因則千差萬別。

但是,一切的拖延原因都有其背後的心理學、生理學和進化學的解釋。那麼,拖延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接下來,讓我們更為全面和透徹地認識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