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學會快樂 > 第17章 快樂和利他主義:快樂使人善良還是善良使人快樂 >

第17章 快樂和利他主義:快樂使人善良還是善良使人快樂

心無惡念之人最快樂。

——柏拉圖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校園的方庭裡,穿過草坪的小路邊躺著一個人,他看起來似乎生了病。小路上人來人往,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大約15%),停下來看看這人是否需要幫助。如果再試一次,還是同一個人躺在同樣的草坪上,但這次他穿著利物浦隊的球衣。利物浦隊是曼徹斯特兩支球隊的對手,很多來自利物浦的學生都是該球隊的球迷。這次,路過的利物浦球迷中,有85%的人停下來,看看這人是否需要幫助。小路的盡頭,一組研究人員對所有的路人,無論停下來的還是沒停下來的,進行了調查。1這項研究和很多其他研究一樣,證實了這樣的結論:歸屬感和利他表現高度相關,相比沒有任何聯繫的陌生人,人們更願意幫助朋友或是和自己有共同點(例如種族、國籍、宗教、主張)的人。

禪修就是要使這種歸屬感逐漸擴大到一切眾生。故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所有生靈的內心深處,都和我們一樣渴望逃離苦難、獲得快樂。這種歸屬感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層面上,必須內化為我們的第二天性。最終,當眾生都擁有了這種歸屬感,他們的喜樂哀傷也就成了我們的喜樂和哀傷。

利他之樂

利他和快樂有什麼聯繫?一項研究調查了數百個學生,發現利他和快樂的相關性不容否認:認為自己最快樂的人也是最利他的人。2人們快樂時,我執就會弱化,便對他人敞開胸懷。研究表明,在一小時內體驗了快樂情緒的人,更願意為陌生人提供幫助。

患有嚴重抑鬱症的人,往往對人沒有愛意,也不會表達愛意。安德魯·所羅門在《憂鬱》(The Noonday Demon:An Atlas of Depression)一書中寫道:「抑鬱是愛的缺陷。」書中最吸引人的是抑鬱症患者的觀點:愛人和接受他人的愛是康復的關鍵。世間萬事萬物都相互關聯,而人的聯繫尤其緊密。故此,我們的快樂和他人的快樂密不可分。我們之前已經強調,真樂的核心是理解萬物相互依存的關係,故此認識到我們的快樂和他人的快樂也相互依存,乃是獲得真樂的法門。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顯示:不求回報地行善帶來的喜悅讓人獲得內心深處的滿足。為了證實他的假說,他讓學生做了兩件事,外出娛樂和參加慈善活動,然後寫個報告。

學生們報告的結果令人吃驚。和朋友見面、看一場電影或是吃一個美味的香蕉聖代等娛樂活動,帶來的滿足感遠遠小於做一件善事。如果這個善舉發自內心且具有人道特質,這一天會變得大不相同。學生們在這天更好地傾聽、更友好、更受他人喜愛和欣賞。最後,塞利格曼得出這樣的結論:「行善帶來的不是享樂,而是一種滿足感。」3這是與本性和諧共處而生的滿足感,快樂且持久。

為了達成目的而傷害他人,人們也會感到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短暫膚淺,掩蓋著內心深處的不安。內心的不安無法壓抑很久,一旦興奮退去,人們就不得不面對不安。人性本善而非惡。與善之本性和諧共處,生活才會快樂常駐。排斥本性必然會導致長期的不滿。

人生來自私嗎

生物學家對「人性」是否存在仍有懷疑,哲學家卻毫不猶豫地對人性表達了明確的觀點。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認為人本性自私,真正無私的行為並不存在,任何看似利他的行為,實質上都是披著美好外衣的自私。霍布斯暮年的一天,有人看到他在街上施捨一個乞丐,便問他剛才是不是做了一件善事。他答道:「那個落魄的乞丐讓我覺得痛苦,對他的施捨不過是讓我自己好受點。」基督教文明獨有的原罪概念及其衍生出來的罪惡感,是這種私利人性論的根源,並且對西方學術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觀念今天仍然根深蒂固,甚至對並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許多研究進化論的學者長期以來堅持這樣的觀點:激發自私行為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可能性更大。他們認為,攜帶自私基因的人,會優先保證自己的利益,而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故此他們比利他者獲得更多存活和繁衍的機會。這種殘酷的理論近年來有了微妙的新發展,承認明顯利他性質的合作行為有利於物種的生存和擴散。例如,科學哲學家埃利奧特·索伯(Elliott Sober)通過有說服力的模型證明,如果孤立、無私的個體進入自私暴力的社團,往往會被別人佔了便宜,很快就會死亡消失。4但是,如果很多無私的個體聚集起來,互相合作,他們就比自私的群體有顯著的進化優勢,因為自私的群體常發生內鬥,可能就此慢慢地消失了。

真正的利他

現代行為心理學研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樂觀的圖景。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Daniel Batson)寫道:「過去15年中,我和其他社會心理學家開展了至少25項實驗,研究由同理心激發的助人行為及其動機。這些實驗證實了同理心——利他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又譯『移情利他假說』),而『人生來自私』的說法僅有零星證據。」5故此,單純為別人謀福利的、真正的利他行為是可能存在的。

有人認為,所有無私的行為都只是自私的偽裝,只有排除種種虛偽的無私行為,才能使我們的研究集中在真正的利他行為上。巴特森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利他者實際上有幾種不同的類型。有些「虛偽的利他者」面對他人的痛苦遭遇,忍受不了自己的擔憂和焦慮,所以伸出援手,希望緩解自己內心的情緒壓力。還有些人害怕被別人品頭論足,或者想得到他人的讚揚,或是為了避免產生罪惡感,在別人困難的時刻也會選擇施以援手。如果代價不很高,而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虛偽的利他者會為處於困境的人提供幫助。但是,如果能迴避別人受苦的場景,或能溜之大吉而不招致非議,他們出手相助的可能性就和自私自利的人一樣低。而「真正的利他者」,即便可以輕易離開,或不插手也沒人注意,仍然會主動提供幫助。研究發現,真正的利他者占西方人口總量的15%,這種無私的精神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徵。

如何確定某人行善,目的是無私利他,還是獲得行善的自豪感?如果這件善事是別人所為,此人同樣感到快樂,我們就可斷定他是真正的利他者。巴特森團隊通過複雜的前沿研究證實了,真正的利他者看重的是別人受助的結果,而不是自己行善的滿足感。6

現實世界中真正利他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母親隨時都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她們的孩子。母子間的無私之愛還可以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因為真正的利他者要學會以父母心看待眾生。

一個距離我們不太久遠的例子是馬希連·國柏(Maximilian Kolbe)神父。方濟會的聖國柏神父被納粹關押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名囚犯逃跑後,納粹進行報復性的懲罰,要將10名男囚投入禁閉室活活餓死。聖國柏神父本不在10人之列,但是主動代替一位有妻兒的男子赴死。1830年,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創造了「利他」一詞,以和「利己」相對,這個詞的歷史不過100多年。但是,人性本質上確有無私的可能,關心他人命運安危,而將自己置之度外。人之初生時,無私的本性未必就立即顯現在性情之中,但是它的影響可以逐漸加強。在第16章裡,我們介紹了近年來對長期禪定者開展的研究,其結果表明,對他人的愛與慈悲是一種技能,可以通過長期的修行培養。

一些研究顯示,擅長控制情緒的人比情緒化的人更加無私。7面對他人的痛苦遭遇,情緒化的人不免把精神花在管理自己的情緒上,安撫內心的害怕、焦慮和擔憂,而非關心他人的痛苦。內心的自由把人們從矛盾情緒的枷鎖中釋放出來,而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是獲得內心自由的唯一途徑。相比永無休止地糾纏於內心矛盾的人,自由、開闊、沉靜的靈魂更能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痛苦的處境。另外,有些人目睹了不公正或暴力的事件,但他們關注的不是如何幫助受害者,而更關注如何抓捕、指責和懲罰那個行兇的人。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利他的精神,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

金子永遠是金子

如果我們內觀,仔細審視自己的內心,便會發現心本光明,不僅能「照亮」外部的現象,而且能「照亮」我們自己,讓我們觀知一切。這種光明的本性,深處一切念頭之後,卻不為念頭所擾,就好像鏡子能映照出各種形象,但其光滑明亮的表面不會被這些形象改變。我們也認識到,愛和慈悲來自人的本性,而消極的情緒,例如憤怒,則是邊緣的、次生的。消極情緒因刺激或其他特定的事件而起,不是心靈的常態。即使我們脾氣暴躁,生性易怒,也往往因為碰上不順心的事才會發怒。除了個別反常的特例,毫無緣故地心懷怨恨非常少見。但是,利他心和慈悲心是我們內心的基本狀態,是我們存在的方式,不依賴於特定的對象和特別的刺激而在我們心中常駐。

憤怒確實能幫我們克服困難,但我們不可能一直處於憤怒之中,只能偶爾憤怒一下。敵對型人格的人非常容易發怒,稍有不順心就會立刻爆發。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不斷碰壁,境遇也會比較悲慘。而愛和關懷對長期生存極為重要。新生兒如果沒有母親的呵護,只能存活幾個小時;殘疾的老人失去親人的照料很快就會死去。我們先接受愛,然後才能給予愛。一通脾氣之後,我們常會說「我錯了」,或「我剛才失控了」。但是一旦我們真心誠意地做一些不求回報的好事,例如幫助一個人或一隻動物恢復健康或自由,甚至逃離死亡時,我們就會產生和本性和諧共處的喜悅。要是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就會覺得「我執」造成的虛幻屏障消失了。我們和他人形成的共同體,也恰好反映了眾生相互依存的關係。這難道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嗎?

負面情緒讓人們逐漸遠離本性,甚至忘記本性的存在。然而人不可能永遠喪失本性。即使埋在糞土裡,金子仍然是金子。毀滅性的情緒是重重面紗,遮蔽了我們的心。皮埃爾·塞哈克神父(Father Pierre Ceyrac)是一位著名的耶穌會傳教士,過去60年裡,他在印度撫養了3000個兒童。他告訴我:「最打動我的,是人們的善良,甚至那些看起來對任何事都不為所動、視若無睹的人,也是善良的。我們身邊的人,所有人,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塑造了我們生活的方式。詩人泰戈爾(Tagore)說,每個人都是生命「音樂會」裡的一個音符。沒有人可以拒絕愛的呼喚,人們最終總是會向愛敞開心扉。我真誠地相信人性本善。我們必須看到人真善美的一面,永遠不要破壞這種真善美。我們要撇去宗教、階級和信仰的偏見,努力尋找人高尚的一面。

顯然,善良和快樂緊密相連,都來自人的本性,互相作用,相互加強,也都和本心一致。愛和關懷能產生快樂和滿足,自私與敵意則會導致苦難。

存善念,行善行,煩惱就會遠離,心中產生持久的滿足感。相應地,逐漸實現真正的快樂,內心的喜悅也自然會轉化為善念和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