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當良知沉睡:辯認你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 > 贏的失利面 >

贏的失利面

一個難以反駁的觀察結果在於,完全不受良知約束的人有時候能夠取得權力和財富,至少在一段時間內能做到。有史書中有太多章節,從頭幾行一直到最後幾頁都在講侵略者、征服者、強盜貴族和帝國締造者所取得的豐功偉績。這些人不是已經死去太久,就是位高權重,因此不能用臨床心理醫生青睞的方式對他們做出正式評價。但從他們廣為人知或者被大量記載的行為來看,即便不清楚他們精神病態量表的分數如何,我們還是可以假定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基於對他人情感依附的責任感。換句話說,他們其中有一些人就是反社會人格者。

更糟糕的是,殘暴的征服者和帝國締造者通常都會讓當時的人們感到敬畏,而他們在世時,往往被視為整個人類的楷模。而多數實施過大規模屠殺或強暴的壞人最後的下場不是自殺就是被忍無可忍、怒不可遏的部下幹掉。羅馬皇帝卡裡古拉被他的禁衛軍暗殺;希特勒被認定是吞槍自殺,他的屍體據說被潑上了柴油燒掉;墨索里尼被槍殺,屍體被倒吊在廣場上。

全世界的反社會人格者大都沒有好下場,這種趨勢在普通的反社會人格者身上體現得也是一樣明顯。從最終的分析來看,不論反社會人格的規模大小,它似乎都是一場敗局。例如,漢娜的父親在50歲的時候失去了最寶貴的一切,包括他的工作、在社區的地位、漂亮的妻子以及可愛的女兒,而這一切全都是他樂此不疲地參與販賣海洛因的遊戲所致,他最後很可能死於一個三流罪犯的槍口之下。至於洛克,我的病人西妮的懶惰成性的前夫,也失去了最寶貴的一切,包括妻子、兒子甚至他鍾愛的游泳池。超級斯基普,雖然輕率地認為自己無懈可擊、聰明絕頂,絕對不會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之類的機構打垮,但等到證監會最終開始認真對他進行調查的時候,他的無懈可擊和聰明絕頂就很有可能被證偽。多琳·利特菲爾德「醫生」雖然擁有足以拿到博士學位的聰明才智,但她還是選擇到一個又一個偏僻的角落招搖撞騙,用一種無聊的遊戲報復她所嫉妒的正派之人,直到最後無處可去。在她50歲的時候,疲於奔命的生活和不加抑制的貪婪會讓她一貧如洗,也會讓她的容顏衰老成一個70歲的無聊老太婆的樣子。

這條名單還可以不斷地列下去。跟一般人的看法剛好相反,殘忍無情並不會讓你擁有更好的人生。我們甚至可以這樣概括,對於一個異常有耐心的觀察者來說,有一個辦法可以判斷我們懷疑的某個人是不是反社會人格者,就是等到他行將就木時,看看他有沒有把自己的人生毀掉,不管是部分毀掉還是全部毀掉。他真的擁有你渴望擁有的東西嗎?還是說他孤獨無依、令人生厭?這些「強者」垮掉的方式或許會讓人震驚吧?

從我們開始記載戰爭、侵略和大規模屠殺以來,歷史學家會經常提到,人類群體似乎會不斷產生出某一類製造災難、毫無道德的惡棍。我們剛除掉一個沒多久,另一個又在地球的某個地方冒了出來。從群體遺傳學的角度分析,這件怪事或許蘊涵了一些真理。而且,因為我們對這些人一知半解,他們的心理與我們大相逕庭,在他們以一種高深莫測的方式做出毀滅人性的行為之前,我們通常都辨認不出也沒辦法阻止他們。但就像甘地所言:「他們最終難逃失敗。認真想想,永遠如此!」這話令人驚訝又給人慰藉。

在微觀範圍內情況也是如此。沒有良知的普通人會給他們的家庭或社群帶來痛苦,但最後的下場往往都是自我毀滅。流落到孤島上的反社會人格者或許可以通過控制幾個人而活得長久一些,或許還能散播他們的基因。但到最後,他們的下場很可能是頭朝下,懸屍於樹。

他們最終逃脫不了失敗的宿命,理由很簡單,尤其是在諸如墨索里尼等暴君的例子當中,他們都是被出離憤怒的部下殺死或者致殘。如果你壓迫、掠奪、謀殺、強暴的人數足夠多,那麼終究會有人聯合起來向你復仇。我們也可以從多琳·利特菲爾德這個平凡的故事當中觀察到這一點。她每次都是在作死,最終總會把一個不該惹的人惹毛。但還有其他一些隱蔽性較強的理由,能夠解釋為何沒有良知會導致人生的失敗,這些理由跟旁人出離憤怒的報復舉動沒有關係,而是跟反社會人格者的心理直接相關。

第一個理由就是無聊,直白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