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當良知沉睡:辯認你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 > 海因茨困境 >

海因茨困境

讓我們從進化心理學領域轉向發展心理學領域,審視一個有趣的問題:「兒童是如何發展出良知的?」良知是隨著其他心智能力的增長在兒童心裡自然綻放出的,還是兒童在生活裡,通過家庭、社會以及文化的教育而習得的?

良知作為一種情感還沒有被這樣研究過,不過我們可以從它的智慧伴侶,即道德推理身上學到很多事情。道德推理是一個陪伴並且幫助良知做出決定的思考過程。如果我們努力嘗試這樣做,就能夠用詞彙、概念以及原理表達我們的道德推理。

當喬開著他的奧迪車,良知倍受拷問的時候,他就是在進行道德推理,正在設法搞清楚自己應該參加那個重要的會議,還是應該回家餵狗。我們已經知道,良知就是建立在喬對銳步的情感依附基礎上的責任感。道德推理是一個過程,他借助這一過程確定自己負有哪些責任,以及如何盡到責任。(這隻狗到底會餓到什麼樣?它會渴死嗎?開會和餵狗哪個更重要?哪件事才是正確的選擇?)

這個幾近普遍的能力,這個會讓人捫心自問,從是否應該回家餵狗到應不應該發射核彈等各種道德倫理問題的能力,來自哪裡?

關於道德推理的系統化研究始於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在20世紀30年代所做的工作。皮亞傑在他的《兒童的道德判斷》這本影響深遠的著作裡分析了兒童對權威形象、撒謊和偷竊行為以及正義概念的看法。他從對兒童的觀察著手,詳細記錄了不同年齡的兒童如何構想遊戲規則,如何詮釋道德困境。皮亞傑的方法論是「結構性的」,即他認為人類在心理和哲學方面的發展是漸進的,認知發展的每個階段都以前一個階段為基礎,而且這個發展過程在所有兒童的成長經歷當中都以同樣的順序在進行。

皮亞傑描述了道德發展的兩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他律道德」或「道德現實主義」,在該階段,兒童遵守規範的原因在於他們以為規範不可變更。這個階段的幼兒認為一個特定的行為要麼絕對正確要麼絕對錯誤,如果人們被發現做了錯事,他們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懲罰,皮亞傑把兒童的這種心理預期稱為「立即懲處」。第二個階段是「自律道德」或「互惠主義」,在該階段,兒童將規範視為相對的,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彈性,而且他們的正義概念中還會納入對別人意圖的考量。大一點的兒童可以「去中心化」他們的觀點(觀點不那麼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他們能夠理解道德規範對社會運作非常重要,而不僅僅是為了規避給某一個個體造成的傷害。

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繼承了皮亞傑學派的傳統,也受到了美國哲學家杜威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末,他在哈佛大學道德教育中心開始做道德判斷方面的研究,試圖弄清普適的道德發展階段是否真的存在。

科爾伯格的理論基於對6~16歲男孩的訪談,這些孩子來自美國、中國台灣、墨西哥、土耳其和尤卡坦半島。他會在訪談過程中給男孩講10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包含了某種道德困境。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故事是在40多年前創造出來的,會讓我們聯想到當前製藥企業和處方藥成本方面的爭議。這個故事叫「海因茨困境」,重述如下:

海因茨的妻子得了一種罕見的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說有一種藥能夠救她,這種藥是海因茨所在的那個鎮上的一個藥劑師最近發明出來的一種含鐳的化合物。製造這種藥的原料很昂貴,藥劑師會向客戶收取10倍於成本的價錢。藥劑師買鐳花了200美元,然後以每一小劑2000美元的價格賣給客戶。海因茨跑去向所有他能想到的人借錢,最後也只借到了1000美元左右。海因茨跟藥劑師解釋,要是沒有這種藥,他妻子就得等死,他祈求藥劑師能夠便宜點賣給他,或是讓他過一陣子再把藥錢補齊。但藥劑師的回復是:「那可不行,我發明這種藥,是要靠它賺錢的。」海因茨變得很絕望。為救妻子一命,他闖進了藥房偷走了藥。

海因茨應該那麼做嗎?

科爾伯格感興趣的主要不在於孩子們對「海因茨應該那麼做嗎?」這個問題的回答,而是他們回答背後的推理過程,他把這個過程做了記錄。科爾伯格基於諸多訪談提出,兒童的道德發展依循一個普適過程,從利己行為到有原則操守的行為,這個過程可以用道德發展的三個層次加以描述。這三個發展層次需要愈發複雜和抽像的思維模式,隨著兒童認知能力逐漸成熟,前一個層級就會被後面的層級取代。

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7~10歲的兒童處在「道德成規前期」的推理階段,他們會順從成年人的權威並遵守規範,這麼做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對賞罰具有預期。科爾伯格認為幼童在「道德成規前期」的推理本質上是「前道德的」。對於海因茨困境最為典型的「前道德」反應是:「不應該,海因茨不應該那麼做,因為他會受到懲罰。」

大概從10歲開始,兒童就進入了道德推理的「道德成規期」,他們的行為受到別人意見的引導,有服從規範的意願。在這個層級,服從權威本身成為一種價值,與即刻賞罰或更高的原則無關。科爾伯格認為,兒童在13歲之前都是用「道德成規期」的推理來回答大多數道德問題。對海因茨偷竊行為的「道德成規期」的推理是這樣的:「不應該,他不應該偷藥。偷東西是違法行為。大家都清楚這一點。」

根據科爾伯格的說法,有些人大概從青春期開始就會由「道德成規期」推理層次發展到第三層,這是最高的一層,科爾伯格稱之為「道德成規後期」。第三個層次要求一個人形成抽像的道德原則,並且按照這些原則來行事以滿足自己的良知,而非別人的認可。在道德成規後期,道德推理凌駕於具體的社會規範之上,與人們現已理解的社會規範之間經常會發生衝突。這個階段的推理中已經摻雜了許多易變、抽像的概念,如自由、尊嚴、正義和尊重生命等。就海因茨困境而言,處在「道德成規後期」的人經過道德推理很可能堅持生命比金錢寶貴,而且「生命神聖」這一道德律令高於有關偷竊行為的社會規範。(「是的,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不過我理解海因茨為何會去偷這種救命的藥。何況藥劑師只是為了賺錢才不賣給他。」)

科爾伯格認為,絕大多數人從未完全達到「道德成規後期」的道德推理層次,即便是在他們成年之後,因為他在訪問了年紀更大的男孩和年輕人之後發現,能夠清晰表達出第三層推理結果的人不足10%。我在這裡補充一下,如果科爾伯格的看法是對的,那麼這就有助於解釋一個奇怪的事實:當談到前面提到的大製藥公司的時候,民眾的道德義憤相對較輕。或許絕大多數人(尤其是美國人)傾向於接受藥劑師的所有權主張,即「這種藥是我發明的,我打算靠它賺錢」。重視所有權高於一切是成規期道德推理的一部分,或者至少對北美地區長大的人來說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