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可見的學習與思維教學:讓教學對學生可見,讓學習對教師可見 > 第四章 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成長型思維模式形成的作用 >

第四章 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成長型思維模式形成的作用

「我不介意沒做好一份作業,只要我能弄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

——六年級學生

批判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關係是什麼?讓我們先用點時間來確定批判性思維的定義。丹尼爾·威靈漢姆是弗吉尼亞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他在我們學校就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做了可靠的研究。威靈漢姆分享:從一個認知科學家的視角看,批判性思維這把大傘下面有三種類型的思考,即推理、判斷/做決定以及解決問題。每一天我們都推理、做決定以及解決問題,但這些不總是要求批判性思維。譬如,你早上醒來的時候必須做的第一個決定是要穿什麼衣服。這個決定需要批判性思維嗎?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然而,有沒有發生過那麼一次決定穿什麼衣服的時候需要批判性思維?或許假如你計劃在岩層徒步旅行一天,那裡的溫差變化很大或者你有個重要的工作面試,在這些情形下,決定穿什麼衣服需要一些批判性思維?可以給予學生機會推理、做決定或解決問題,但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問自己,這些機會是否需要深度的批判性思維。

考慮批判性思維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能。根據威靈漢姆的結論,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必須融入內容的過程,它並非一旦掌握就可以從清單上刪除的東西。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關注的內容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複雜性,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加複雜——總是處於進化中。應用知識內容的練習部分對於發展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的時候就能應用——是基礎。與練習密切聯繫的是毅力和努力,這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最重要的特徵!

學校更需要批判性思維

在某個職業發展工作坊,一位教師贊成批判性思維是一項技能的觀點。她在論證的過程中解釋道:廚藝是一項技能,如果它變得複雜那麼就不能掌握,這一點如同批判性思維。我知道她為何如此論證——她做出假設廚藝本身是一項技能。不是這樣的——廚藝是一個要求許多技能的過程。在她的類比中,認為廚藝如同批判性思維會變得更加複雜而不易掌握,這一點是正確的,而且她給了我一個機會來拓展她的類比。廚藝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項技能,這個過程需要某些技能:測量技能、刀技、遵循指令、閱讀技能等等。批判性思維也是一個要求技能的過程,所需的技能隨著情境的不同而不同。譬如,如果一個學生被要求分析數據,他可能需要使用分類技能。分類的技能可以在早期學會、練習並應用於不同的情境。我們從一開始就要認同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項技能,可以應用於各種情境。

通常,如果學生沒有在學校傳統領域——閱讀、寫作和數學方面——展現優點,那麼對他們的期待值便會低下。透過成就的透視鏡來看待學生(或在某些案例是透過智力的透視鏡),那些被認為處於低層次的學生批判性思考的機會較少。通常壓縮至他們能夠掌握的閱讀和數學。來自不同文化、語言和(或)族裔背景的學生或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沒錯,甚至有時是那些展現挑戰性行為的學生,常常沒有被給予嚴格的教學策略。這些學生可以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不間斷的批判性思維經歷,然而由於來自大人或學生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這些學生恰恰得到批判性思考的機會最少。給學生很多機會通過批判性思維的經歷來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這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並有助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形成。

批判性思維下成長型思維教學形成的課題成果

我急於測驗我的理論,即在高度貧困和學習成績差的學校可以通過批判性思維經歷改變並發展的項目來測驗認知能力。因此,「批判性思維下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課堂」課題就誕生了。這個課題包括「法案」條款一中的學校(Title I是NCLB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核心部分第一編。該法案主張自由、靈活、開放的教育體系,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力的同時加強其基礎知識教學,提高全美中小學教育質量,縮小不同背景、種族兒童學業差距),總共53個二年級和三年級班級。這些條款一中學校的所有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教師,以及一些英語非母語的教師都參加了關注在課堂內構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職業發展討論會。職業發展討論會也包括批判性思維的職業發展會議討論。職業學習會議突出強調了一些地方已經將批判性思維過程納入他們的課程。數學教學的共同核心州際標準也考慮涵蓋批判性思維,這一點也得到了強調。八個數學練習的其中幾個補充了整個課題的目標,練習1和2最受重視。

  • 練習1:弄清問題並堅持解答問題。
  • 練習2:抽像推理和量化推理。
  • 練習3:建構可行的論證並批評他人的推理。
  • 練習4:有策略地使用恰當的工具。

這個課題第一年的職業發展側重於教師建構學生推理能力的方式,因此教師學習了在各種內容領域發展推理的教學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側重演繹的、類比的、量化的推理,以及獲得概念和概念形成的策略。(注意教師給學生上的課涵蓋了其中若干策略。這些課的例子見第六章。)

非口頭推理遊戲的運用與成長型思維教學的形成

這些課堂的一個共同目標是盡可能經常憑借各種材料通過不同方式涵蓋推理的機會。我們決定應該增添另一個層次,即將一些吸引人的非口頭推理遊戲引入課堂。但首先有一點很重要,即允許教師通過這些遊戲來交流,這樣他們能夠真正理解學生將面臨的挑戰,並且隨著遊戲水平的提高而進步。通過審視許多遊戲,我們決定53個課堂都將引入從思考樂當中選出來的五個遊戲。思考樂是一家專門研發建構推理技能遊戲的公司。所選的這些遊戲——俄羅斯方塊、固化巧克力、砌磚頭、高峰期、數學小骰子——是以非口頭語言的模式來訓練量化和演繹推理。隨著孩子在不同層次通關,遊戲也提升了挑戰水平。現在的課題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 教師和學生建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文化,包括發展對大腦功能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教師使用教學策略培養和發展批判性思維過程,尤其是推理。

3. 接觸數學定位活動或熱身活動可能會使用的非口頭推理遊戲;在課間休息、上學前或者放學後也可以進行這些活動。

讓所有教師記錄任何關注構建成長型思維模式文化、關於大腦知識教學,學生負責記錄他們玩的遊戲,使用個人遊戲跟蹤儀來跟蹤他們所達到的級別。

在課題中增加經過挑選的推理遊戲產生了一個始料未及的結果。所增加的遊戲不僅僅構建了這些學生的推理能力;推理和解決問題的遊戲促成了教師思維方式的轉變,而且在一些案例中,學生的思維也發生了轉變。許多教師匯報要是沒有這些遊戲,他們可能看不到學生的潛力。一些不怎麼講英語的學生因為這些遊戲變得活躍起來。同一年級一些排名較靠後的學生通過這些遊戲在推理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優勢。教師開始反思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看到學生的不同之處,提升了對許多學生的期待值。這些遊戲意外地成為建構教師和學生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工具。如一位教三年級ESOL (世界著名的教育測評機構和語言能力評估機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的直屬部門)的教師霍麗所匯報的:

一開始我教那些在ESOL上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他們很多時間熟悉遊戲,形成策略來解決問題。一旦他們適應並談論策略的時候,我就讓他們去課堂「教」班裡的其他學生玩這個遊戲。這對他們的語言和自信心的發展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這些遊戲有助於發展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班級文化。

這些遊戲和成長型思維教學的課程一起增加了學生的動力。這個課題進行四周後,我去一個班級調研以證實學生學習新內容的時候,神經細胞如何關聯。課後,教師馬上進行數學指導,並讓學生結伴做遊戲,她則跟講台旁的一個小組一起完成遊戲。我決定在這個二年級的課堂走一走,當學生做推理遊戲的時候問他們一些問題。在他們的同意下,我用手機錄下他們的對話。這裡舉一個例子,即兩個ESOL男孩在玩思考樂的俄羅斯方塊遊戲時與老師的對話:

瑞希夫人:你們玩這個遊戲時,大腦都想些什麼呢?

學生:我們在做關聯。

瑞希夫人:什麼樣的關聯?

學生:就如那些……的關聯……那些叫什麼名字?數字?

瑞希夫人:神經細胞嗎?

學生:是的,那些神經細胞在我的腦袋裡連在一起。

瑞希夫人:你們想過放棄麼?

學生:沒有,從未想過。

瑞希夫人:為什麼呀?

學生:因為簡單。

瑞希夫人:一直都簡單麼?

學生:不是,不是一直都簡單。

瑞希夫人:那為什麼現在就簡單了?

學生:我們已經做了大概五天的遊戲了,因為我們練習了,所以越來越簡單。

瑞希夫人:噢,所以你們練習過了,你們練得越多結果會怎麼樣?

學生:我們大腦裡會有更多的關聯,然後就變得簡單了!

從這個簡單的談話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發現神經細胞的關聯。儘管孩子說的是「數字」而不是「神經細胞」這個詞,他們說「在我的腦袋裡連在一起」而不是「在我的大腦裡做了關聯」,但他們還是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了牢固的概念性理解,而這個理解增添了他們的毅力和動力來通過更難層次的遊戲。這可以遷移到小孩學習困難的情境。譬如,一位教師可能說:

你還記得第一次玩俄羅斯方塊遊戲時感覺挺難的嗎?後來你練習了,而且堅持練習,在你的大腦裡做了強烈的關聯。這個遊戲現在對你來說還很難嗎?現在讓我們以同樣的方式看這道數學題。一開始你可能覺得這道題很有挑戰性,但堅持訓練之後,你在大腦裡做了更多的關聯,所以變得更加聰明了!

回到學生經歷的過程,使用推理遊戲促成了面對挑戰性的任務保持動力的談話。在一些案例中,學生要求「更難的材料」來幫助他們的大腦發展。

以下是另外一個例子,即兩位二年級的ESOL學生玩高峰期遊戲時與老師的對話。學生後續向我解釋他們如何玩這個遊戲。

瑞希夫人:你曾想過放棄沒有?

學生:沒有!

瑞希夫人:為什麼呢?

學生:我可能會放棄像捉迷藏這樣的遊戲,但這個遊戲不會放棄。

瑞希夫人:你為何不會放棄這個遊戲?

學生:我不會放棄的!

瑞希夫人:告訴我原因好嗎?

學生:呃,首先我認為這個遊戲難度水平高於我所在的年級,而我認為自己真的能做到!

瑞希夫人:是什麼讓你覺得自己能行?

學生:因為當我嘗試的時候,我知道通過做關聯,自己就變得聰明,而新的關聯能夠幫我完成這個遊戲!

這個對話是反映學生毅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所說的「高於所在年級」表明在他的心中他正在解決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這是學生迎接挑戰的多麼好的例子!他下決心成功。他提到捉迷藏遊戲時挺有意思。或許他不認為捉迷藏具有策略性或挑戰性,因此他放棄了,因為這個遊戲不會鍛煉他的大腦。在所有八個非正式採訪中,沒有一個學生說他或她會放棄。正如其中一個ESOL的學生所說:「你嘗試得越多,你會變得越聰明。」許多教師匯報說,他們覺得和成長型思維模式討論相結合的遊戲增強了毅力。我猜如果沒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教學和討論,那麼將這些遊戲放在課堂上,對話可能就不一樣了。我的預感是許多學生會在遊戲伊始就放棄了。

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成長型思維模式形成的結果

僅僅七個月,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成長型思維模式形成的作用這一課題研究展示了始料未及的結果。教師不僅匯報了動機和毅力的增長,而且數據顯示這些學校的學生在推理方面獲得了長進。部分學區篩選有天賦和才能的學生使用的是認知能力測試。條款一中學校的分數一直都低於目標分數。為了考慮加速或豐富教學,以及被認為是「有天賦」的,這個系統使用多重標準。一個標準是目標分數的80%建立在類比和量化推理小測試上。在他們二年級的春季學期,學區內的學生參加天賦服務與認同過程。課題開展前六個學校的平均分在表2中有顯示。

你可以看到這些分數多麼低。這項課題開展7個月後,分數戲劇性地得到了提高(見表3)。

所有六所學校在類比推理方面增加了8個百分點,在量化推理方面增加了7個百分點。

一所學校在量化推理小測試上提高了21%,另外一所學校在類比推理方面提高了14%。儘管接近基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意識到自己正靠近什麼。這個「什麼」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增加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相結合。看看在該課題進行的第一年結束之後,以下教師做出的評價:

  • 「學生的視角完全轉變了。每當有一個艱難的任務,學生會談及決心、動機和毅力。」
  • 「我發現他們對如何變聰明的信念改變了,他們會彼此鼓勵,說:『你可以做到!』以及『你如果更加努力嘗試能夠變得更聰明!』」
  • 「我的學生不斷說,每當自己遇到困境時就會產生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很好!」
  • 「我注意到學生在批判性思維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對於自己的核心信念會努力嘗試,一直到成功。我較少聽到『我做不到』,聽到更多的是『我得繼續嘗試。』」
  • 「在我的課堂上思考和努力學習成了一種『思維方式』。我們一起學習,從我們的錯誤中汲取教訓,挑戰我們的大腦讓其有所長進。學生變得擅於相信自己了。」

批判性思維工具和成長型思維教學密切相關。只有當我們不間斷地給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我們才能夠期待學生勇於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