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巨嬰國 > 2.巨嬰心理:共生 >

2.巨嬰心理:共生

嬰兒前6個月,處於共生期。

這一階段的嬰兒,處於一種混沌未分化狀態,沒有「我」的意識,也沒有「外界」的意識。他覺得自己與萬物合一,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

集體主義,也是一種混沌未分化狀態。

特別是,嬰兒覺得,自己和媽媽構成一個共同體,兩人宛如一人,我即媽媽,媽媽即我。對嬰兒來說,共生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真實需求。嬰兒的各種需求,都有賴於媽媽滿足他。如果離開媽媽,他就會死掉。

共生心理,在巨嬰身上則展現為:

一、到處找媽。不願生活自理,總想找人照顧自己,幫自己「擦屁股」。

二、集體主義。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統一思想。大家必須統一在某一思想裡,這是構建共同體的關鍵,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體就有了裂痕。

四、反對獨立。這是雙重的,一方面,集體壓制個人獨立;另一方面,個人離開集體就會破碎。

五、沒有界限。一樹立界限,就感覺兩個人之間徹底沒聯繫了,就生分了。

都在找媽:中國文化的實質

在傳統文化和集體主義的雙重壓制下,中國人多被抹殺了個體性,個人往往依傍於一個共同體結構,如家庭結構或社會結構,而這會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關係。在古代,個體性不被強調,雖然我們講修行,但修行的一個訣竅是,主動抹殺自己的個體性。

在現代中國,我們也融入到了全球化的洪流中,自然而然地,開始強調個性化與自由,但是,集體主義,仍是我們的文化基因,而這個基因,尚未被深刻地分析。作為本土的、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詢師,去分析我們文化中個體與集體的意識與潛意識,成了我的一種本能。

很多人會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多抹殺人的個體性,而與此同時,標榜個人主義的美國也存在某些問題,比如可能導致「自戀」氾濫。所以,甚至有說法稱,中國文化是治療個人主義的良藥,孝道可以拯救全世界。

的確,美國強調個人主義,這會導致一些問題,但這並不是一個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問題。美國的個人主義的解藥,絕非集體主義,相反,恰恰是他們的個人主義還不夠。

還不夠的意思是,還沒有達到「完善的個人」的目標,還沒有自我實現,也未成為他自己。並且,個人主義有超越界的精神在,個人是對上帝負責的,直接與上帝對話,而非自我中心的無邊膨脹。

國人的集體主義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個人無法存活。這個無法存活不僅是物質層面上的,更是心理層面的。作為一個個體的中國人在這個社會可能覺得孤單而破碎,自我都還未成形。國人之所以愛扎堆成群,這都是因為在心理上需要有人陪伴,否則會直接面對破碎未成形的自我,這很可怕。集體主義的真相是,個體的心理發展水平太低,導致大多數人的裡子是破碎的,必須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將個體鑲嵌進一個集體性自我中。

所有的共生,源頭都可以回溯到嬰兒6個月前,和媽媽的共生,這被稱為母嬰共同體,即嬰兒感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是一個人。不過,只有6個月前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後的共生關係都是病態的,但病態共生,在中國是相當普遍的心理現象,母子共生、父子共生、夫妻共生等,非常常見。比如某著名鋼琴家和他的父親,在這樣的關係裡,父親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更常見的,是婆婆非要到兒子的家裡來,其實是想和兒子共生在一起。中國的集體主義大家庭等可以這樣理解,即大家共生在一個體系、群體裡,由此構建了一個心理共同體,共享一個群體性自我,其中沒有「我」,而只有「我們」。

我一再說,國人的集體心理發展水平,是6個月之前的嬰兒水平,而榮格卻在《金華養生秘旨與分析心理學》中評論漢學家衛禮賢翻譯的道家典籍說,東方人的心靈發展水平遠超西方。

對此,我的理解是,最低的境界和最高的境界常常看起來是很像的。嬰兒最初的狀態沒有分化、沒有邊界、沒有你我之分,覺得一切都是合一的。開悟的人據說就是這種境界,覺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就是萬物,萬物都是我,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這是很好的東西,但如果你處於混沌無明狀態,也有類似感覺,這是非常可怕的,會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巨大問題。

開悟的人會對他人和世界有深深的同理心,並會尊重一切存在,他們徹底脫離了幼稚的自我中心,而巨嬰也會覺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既然我們是一體的,所以我不需要考慮你,也不需要感受你」。並且既然我們屬於一個共同體,那我可以隨意地替我身邊的親屬角色做決定。這會是可怕的自我中心,所以說,集體主義中常伴隨著最極端的自私與自我中心,而講究集體主義的社會,一般整體上的道德水平都不高。相反,如果整個社會的心理發展水平超越了嬰兒水準,那就會更注重界限,尊重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不必為你的情緒負責,也不必為你的命運負責。這會引起一種很大的所謂「分別心」,這種分別心對於開悟來講像一種障礙似的,但人需要經歷這種二元對立,再從二元對立回歸到萬物合一。

精神分裂症其實就是處於一種幼稚的、混沌的你我不分的狀態,尚未分化出我和你的分別,也未分化出想像與現實的分別。

精神分裂在大多數人眼中很可怕,但在一些思想家眼中具有美學、哲學上的積極意義,比如榮格認為,在精神分裂的狀態下,會有原始的人格碎片、原型湧現出來,展現出原始的神話劇情,可生發出藝術的可能性。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認為,精神分裂這個概念可以對抗資本主義的宰制。

我並不喜歡德勒茲這種政治化的說法,我比較喜歡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認為,精神分裂症是成年人保持在一種早期嬰兒狀態。按照精神分析,3個月前的嬰兒都處於偏執分裂的精神病狀態。「分裂」即這個世界一分為二,好和壞是不能並存的。「偏執」即這個世界只有好的或只有壞的存在,並且我是好的。3個月前的嬰兒的世界都是這樣的。所謂正常人就是從這個狀態中走出來,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滯留在了這個狀態裡。

榮格的理論很神秘,容易讓人著迷。不過弗洛姆認為榮格和希特勒一樣都是戀屍癖,榮格有對死亡的迷戀,搞個人崇拜,榮格派領袖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和弟子、來訪者發生性關係的例子。精神分析認為這是不能碰觸的,但榮格派認為沒那麼嚴格,這在我看來也是一種你我不分、沒有清晰界限的情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沒那麼多幻覺,相比之下正常得有些無趣。

我把心理治療界分成三派:學院派、江湖派和神仙派。學院派靠譜,但比較無趣,而作為神仙派的各種神秘流派很流行。我也一度對神仙派很著迷,現在也覺得神仙派有很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但隨著我看的故事越來越多,就越來越有戒心。因靈修很容易進入巨嬰狀態。我見到的一些靈修大師,自稱已開悟,但其實是精神分裂症。不過很有意思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也存在著非常強大的東西,他們的全能自戀也的確能創造一些奇跡。所以說,我無意妖魔化靈修,靈修大師處於一種特殊的狀態,可以觸及常人無法觸及的東西。但如果他們同時精神分裂,那迷信他們就很可怕。

愛因斯坦說,自我是一個牢籠,將自己與世界的其他存在割裂開。自我,的確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像一個殼,大多數人需要這個殼來保護自己,但這個殼也使得人對世界沒那麼敏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些心理功能特別低的人,其自我之殼是破裂的,這讓他們很痛苦,但同時,他們在某些方面也會變得非常敏感。

榮格自己患過精神分裂症,所以他有超凡的敏感,而弗洛伊德就是一個神經正常人格健全之人,他的理論也因此相對榮格來說有點無趣。儘管如此,隨著我對精神分析的瞭解越來越深,咨詢越做越多,發現精神分析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精神分析有三個發展階段: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心理學;自體心理學。客體關係心理學,的確比弗洛伊德更有說服力。因為,經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結,主要是和父親的關係,但中國人雖有俄狄浦斯情結,可主要問題還是在處理和媽媽的關係。

對此,我有一個絕對的說法: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嬰兒,都在找媽。所以客體關係心理學的解釋力和治療力,在國人中,都遠勝經典的精神分析。都是嬰兒,都要和媽共生在一起,所以在中國的家庭中,所有人為所有人操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我過分地為你負責,你也要過分地為我負責,否則你就是王八蛋,否則我就會充滿愧疚。並且,大家不能分離,不能背叛,對中國人來說,個性化就是對大家庭的背叛。

因為我們都活在母嬰共同體中,這是最原始的集體主義,它衍生出後來的種種集體主義,如大家庭。

並且,這像是一個歷史傳承。

在我看來,中國古代的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給人完全不同的印象,古希臘的城邦制給人非常成熟的感覺,而中國幅員如此遼闊,卻一直在渴望統一,這就像是嬰兒在渴求整個宇宙都和自己共生在一起。

不光是儒家強調統一,根據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的說法,諸子百家都在講統一。

還有,古希臘表現美的方式十分直接,而中國式的表達美的方式,都是繞著彎的、壓抑的、淒婉的。很多古代文字都在傳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中國古代的愛情也很少完滿的,悲劇較多。因為愛情是一個成熟個體的自我實現,而且愛情勢必意味著對家庭對媽媽的背叛,這會撕裂母嬰共同體,所以很多古代人的愛情都是媽媽一手摧毀的。

金庸的小說,可以見到種種典型的中國式心態,男主人公多是嬰兒,有好嬰兒,比如郭靖、虛竹、張無忌,他們身上有非常純真、誠懇的東西,你問他什麼他就說什麼,毫無戒備和防範,沒有自我的外殼,沒有自我保護。金庸把這些人寫得很美、很有道德。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男人。中國男人是不能對母親、妻子與權威撒謊的,一旦撒謊就意味著破壞了共生關係,你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就意味著對母親的不信任。

很有趣的是,中國文化一向被貼上男權的標籤,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母系的文化。很多東西都是為了維護母親的,孝道的核心就是捍衛母親,《二十四孝》中強調的是對母親的孝,而對父親的孝,不是主流。對父親是忠,對母親忠和孝都要有。我們的文化都是圍繞著怎樣做一個好嬰兒,並且找一個好媽。

原因是,嬰兒第一個愛的都是母親,所以母親就對嬰兒有致命影響力。金庸主要刻畫的是好嬰兒,但最後真正成功了的是朱元璋式的流氓、無賴、渾蛋,最經典如韋小寶。

比較中國和美國的寓言故事與影視,你會發現,美國的影視,父親是絕對的主角,中國的影視和寓言,媽媽是絕對的主角。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再愛我一次》,講的全是這個。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的故事中,你也只會看到母親。

最誇張的故事是岳飛,他的父親岳和,富有、善良、被鄰人愛戴,給岳飛請了多位老師教岳飛書法與文化,請了周侗教岳飛武藝,金兵來犯,又激勵岳飛退敵報國,在岳飛成人後才去世。如此一個理想的父親,竟然在傳說中被抹去。小時候,我家裡的一本《說岳全傳》,裡面的岳飛,出生後三天,就遭遇水災,父親遇難,母親獨自將他撫養成人。並且,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這成了一個圖騰般的意象,簡直掩蓋了岳飛父親的所有光芒。《說岳全傳》我讀了不下一百遍,但竟不知岳飛是被父親撫養成人的,當在微博上探討這件事時,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岳飛有父親。

這是一個懸案,也像是一個集體無意識的陰謀,岳和作為一個理想父親,在歷史上被「謀殺」了。

類似圖景也展現在麥兜的故事中,麥兜也只有含辛茹苦、永遠樂觀的理想母親。其實麥兜有父親,在故事的最後一集中,有一個「大表舅」,長得和麥兜一模一樣,是個超級自閉男,我想,那應該就是麥兜的父親。

或者做流氓,或者做好嬰兒,而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多沒有好下場,譬如喬峰,他是金庸筆下最有雄風同時又最善良的男主角之一,他是真男兒、真英雄,但他悲慘地死了,而且是被吞噬一切的大母神馬夫人用極其可怕的方式害死的。

他的兩個義兄弟虛竹和段譽都像嬰兒一樣,女人讓他們幹嗎就幹嗎,所以活了下來。《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也是個好男兒,但他還是將女人放到絕對的第一位,為了博女人的一個微笑,他可以命都不要。

可以說,金庸的小說,完整、結構化地展現了各種典型中國人的面貌,他觸碰到整個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和各種典型的情結。所以,他那麼火,是有道理的。

中國社會,到底誰掌權?社會權力體系中,是男人掌權,最經典是皇帝,家族權力體系中,卻常是大母神掌權,而作為權力代表的男性大家長,也得聽他媽的。所以說,中國雖然自古重男輕女,但在家庭裡實際上是母親說了算。現在的狀況也是如此,奶奶、姥姥掌權的現象太多。在社會層面上,我們是男權社會,在家庭層面是母系社會,皇太后說了算。

我的這個說法,總會被女權主義者批,我也沒有想到,自己最終會形成這樣一個認識,但它的確就這樣形成了。

比如北周、西魏的八柱國達成共識,不管誰家的女兒,等做了妃子生了兒子,就要被處死,漢武帝劉徹臨死前把儲君的母親殺了,如此沒人性,卻自詡英明。這都是為了切斷母嬰關係的天然鏈接。誰小時候帶太子,就會對他有致命影響力,如果是媽媽帶,那種影響力難以抗衡,所以要殺掉。

媽媽被殺掉,那自然是奶奶帶太子,結果出現了奶奶掌權的現象。於是又想辦法防止奶奶掌權,後來變成奶媽掌權。

榮格從非洲找到了大母神的原型,這個大母神是可怕的、吞噬性的,在神話中會化身為龍,而青年男子必須斬龍後才能走上英雄的道路,也就是個體向成熟發展的道路。這也對應了精神分析的一個說法——每個孩子都得先完成心理上的弒母,才能從共生中走出來。

非洲的大母神形象一點都不美,我更喜歡古希臘的神話傳說。蓋亞是最初的地母,她是吞噬性的、無所不在的,她對自己的孩子們有絕對影響力,而她的丈夫卻沒有。這就是原始的共生感覺。

到了宙斯與赫拉的階段,赫拉不是大母神,沒有絕對權威,宙斯也沒有絕對權威,妻子可違背他的意志,而大家可以共存。宙斯作為宇宙統治者,和兒子赫拉克勒斯摔跤,卻被赫拉克勒斯摔倒了,赫拉去作戰,被赫拉克勒斯射中。赫拉克勒斯簡直可以說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頭號英雄形象,但他在中國就是逆子,摔倒父親,又射傷大媽,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絕不可能用讚美的語言去描繪這樣的事,一定會描黑,或者乾脆修改歷史。

大母神是最原始的母親形象,我很多來訪者講過對大母神的恐懼:面對一個龐大的、在家裡的每個角落擴展權力的母親,非常害怕被吞噬。

中國男人常被稱為媽寶男,但相對而言,我覺得中國女性比中國男性要更幼稚一點,因為重男輕女給女性造成了集體創傷。並且,不要傻傻地就去做一個符合傳統文化所描繪的好母親。輿論上,我們都在尋找劉慧芳1那樣的母親,盡心盡力,任勞任怨,一個超級中國好女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更多是嬰兒式的女人,像小燕子那樣,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通常這樣的角色才能推動情節的發展,還得到男人的寵愛。以我聽到的故事看,她們多比劉慧芳活得好。

比如《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媽媽殷素素,她就是一個嬰兒和妖女,沒有善惡之分,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讓我高興你就是好人,讓我不高興你就去死,典型的小嬰兒,還沒有人性化的一個妖。她找了張翠山這樣的中國式好男人之後,才可以變成一個人。

說得誇張一點,這些中國女性的角色,都沒煉成人形,她們身上多的是妖性,是原始的洪荒之力,而非人性。《聊齋誌異》和《白蛇傳》是反映這種形象的典型。雖然很多人討厭許仙的懦弱,但對於白娘子這樣的妖女,對於一個自我都沒有構建起來的小嬰兒來說,必須要尋找那樣一個男人,那個男人從來不違拗她,從來不主動攻擊她,這樣妖女才在這個無害的男人構建的容器中修煉成人。

所以,唐僧如此受妖女喜歡,唐僧肉就代表著絕對無害。《西遊記》中,唐僧就算快被吃了,也絕不和妖女急眼,不吐一個髒字,多麼純潔的存在。

對於妖女而言,存在這樣一種情形,只要對方的意思和自己不一致,這樣的女人就會崩潰。所以,必須尋找被動的、聽話的、圍繞她的意願轉的男人。她們常是在扮演一個自戀的、自我中心的母親的角色,把丈夫變成一個嬰兒。看起來是我在照顧你,實際上在精神、情感上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並且會對對方構成極大的壓制。

劉慧芳這樣失去自我的中國式好女人也不少,但更多的中國女人是妖女級別的,妖女在二十幾歲還顯得挺可愛,一旦到了四五十歲就變得非常可怕,她們通常會認為人生的不幸都是男人導致的,而且對整個家族產生可怕的控制慾望,嚴重的時候真的給人吞噬一切的感覺。所以大母神,是一個很深的中國圖景。

我希望對典型的中國人做一個系統的梳理,但並不是要破掉這種狀況,只是看到,種種現象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我早期有一種衝動,把所謂的孝道破壞掉。後來,我意識到,我該做的不是破壞,而是解構,揭示出其中的邏輯是怎麼運轉的。

我甚至都沒有想過要治療中國人——這太自戀了,能認識清楚,並表達出來已經很好了。

聽上去,我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很像五四時期對封建傳統的批判。但五四運動充滿革命的意味,我沒有。五四運動,一是因為新鮮事物的引入,一是因為很深的自卑,開始全盤否定自己的文化。我不想全盤否定,只想用精神分析來解構。如果只是生硬地破壞、攻擊一個事物,反過來也很容易被破壞。

來自他者的視角很重要,如精神分析最初就是西方人開創的。但精神分析的那種核心,如實地認識人性,卻是普世的。借助這個他者的視角,可以從自己所在的情景中跳出來,從而可以更好地觀察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體。

我本來是唐詩宋詞的癡迷者,有一天發現他們都沒跳出忠孝的坑,於是很失望。覺得他們沒有一個能有魯米的智慧,或者真正沿襲了老子的智慧,太多人有濃濃的屈原怨婦味兒。現在想,這就是因為他們缺乏一個他者的視角吧,沒能幫助自己從廬山中跳出來。

但更重要的,還是像蘇格拉底說的,要認識你自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我自己,我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男人,如果把自己搞清了,也就把很多事搞清了。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入,對中國集體之心的認識也就越深入。

(註:《澎湃》新聞記者李丹對此文也有貢獻。)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媽

戀愛中,我們在尋找什麼?

至少,中國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媽。

男人找的,是「新娘」,新的娘。女人同樣也是如此,無論是蘿莉找大叔,還是讓中國女人最放心的憨厚老實可靠男人,都是「媽媽」,都是被閹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為什麼都要找媽?因為在嬰兒期,我們得到的母愛質量普遍不怎麼樣,這導致我們內心裡都有一個匱乏的嬰兒,而渴望再有一次機會,找到好的母愛,以治療生命最早期的傷痛。

我們喜歡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實際上,我們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國父母容易認為,孩子3歲前怎麼對待都可以,反正記不住。但其實是,孩子越小,越需要呵護和照顧,特別是前6個月,如果嬰兒嚴重缺乏愛,那會導致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可以說,對於1歲前的小嬰兒來說,怎麼愛他都不過分。

作為新的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認為,母親對孩子自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3歲前,父親對孩子的直接影響比較小,他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太太。

我們也有類似的說法,如「爸爸熊,熊一個;媽媽熊,熊一窩」「一個好媽媽,益三代;一個壞媽媽,害三代」等。

但是,我們的產假只是給媽媽一個身體恢復的時間,中國的老人又習慣將孩子從媽媽身邊搶走,社會與家庭一起製造了母親與嬰兒的分離。

我聽到太多這樣的故事:媽媽頭腦中知道,孩子3歲前,不要和孩子有長時間的分離,但她們就是有各種現實的原因不斷與孩子分離,譬如送回老家,而且還多次分離。這看起來是現實的原因,但去瞭解這些媽媽的成長史,會發現,她們小時候也都和自己媽媽分離過。所以,很多時候,就會有種無意識的力量推動媽媽或爸爸,導致他們的孩子要去經歷他們曾經經歷過的分離創傷。

並且,特別糟糕的一點,我們普遍對媽媽不夠友好,著名的婆媳大戰中藏著新媽媽的無數血淚。越是重男輕女的地區,這一點就越嚴重。

譬如在廣東潮汕地區,媽媽作為外來者進入一個家庭是孤立無援的,爸爸把自己父母放在第一位,兒女放在第二位,親人與工作再次,而妻子永遠是最末位的。特別是,當出現婆媳大戰時,男人們幾乎都會站在自己媽媽這一邊。在這種狀態之下,還要求新媽媽們做好媽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就太難為人了。

並且,不可思議的是,婆媳大戰,多數就是圍繞著新生兒開始的,而這時新媽媽是最無助最需要支持的,這簡直就是在要新媽媽的命。

既然丈夫靠不住,婆家也無愛,當有了孩子特別是兒子後,媽媽們便將注意力轉移到兒子身上,並且會把對丈夫的一些情感和期待放到兒子身上,這導致兒子從小就體驗到了被吞沒感。正常的養育,是媽媽圍繞著孩子的需要轉,而這些家庭的男孩,則是從生命一開始,就要學習圍繞著媽媽的感覺轉。

結果,這些男孩,在嬰兒期沒有體驗到被「好媽媽」照顧的感覺。女孩們的遭遇則更慘,她們容易成為媽媽「被討厭的內在小女孩」的投射對象。

戀愛,是對童年早期經驗的修正。童年早期的創傷和渴望,在戀愛中都會呈現出來。既然嬰兒期沒有得到好媽媽,這會導致在戀愛中,大家都會找媽。並且越是匱乏,找媽的慾望就越強,所以相對更匱乏的女人們,即便在感覺上被更雄性的男人吸引,但真到了要抉擇的時候,還是選擇更母性的男人。

所以蘿莉找大叔這種事情,在西方是偶爾出現,在東方則成了常見現象。

蘿莉總是嘟著嘴,這是在要奶吃。她們渴望被包容,想要安全感,而同齡人只有熱情,這熱情也常是巨嬰水平的,所以要找大叔。大叔不僅僅是成熟,甚至根本就不是成熟,而其實是具有母性的男人,沒有乳房的「媽媽」。

並且,大叔是被閹割的,面對成熟的女性,他們會有自卑,而像小女孩一樣的蘿莉,讓大叔有了被需要感。

按照正常的心理發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得到了足夠多的愛,那麼到了大學畢業的年齡,會去尋找激情和獨立。如果這時候有男人對你說,你不用工作,每個月給你多少錢,我來照顧你,正常女孩一般會拒絕,因為她不想被約束。但是蘿莉容易答應,因為她只是生理年齡成年了,而心理年齡還是一個小嬰兒,還渴望被一個媽媽養著照顧著。

每個時代的中國女性都有大叔情結。中國總體上是男權社會,女性缺乏安全感。一個來訪者跟我說,在潮汕地區,一些女高中生與大叔在一起,都不是要大叔的錢,只是希望從這些大叔身上獲得一些關注和愛。

這樣的女孩,常是多子女家庭中最被忽略的孩子,而在與大叔的關係中,還會重複她們之前被忽視的關係模式——那個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會將所有的關注傾斜在她一個人身上。

繼續談談大叔。很多大叔在小時候便是懂事、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他們少年老成,小孩子的天性過早丟掉了。他們與蘿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時,也滿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

中國人有七八成的婚姻是建立在安全感之上,這都是嬰兒在找媽,兩個人活成了親人,也許會非常親密,但很容易感覺到,兩個人的發展似乎被限制了,並且雖然很親密,但談不上精彩。因為精彩屬於個性化的部分。

我見過很多看上去理想的戀愛,一開始驚歎男女雙方的浪漫與投入,那真是全情投入無怨無悔,但不知為什麼,兩個人越活越苦,很多慘事不斷發生,並且兩個人的個性發展好像也停滯下來,最終像王小波所形容的,就像兩隻小老鼠在談戀愛。

對此,一位女子有非常好的形容,她說,她感覺和前夫的關係,就像是兩棵歪脖樹擰在一起。

這樣的關係中,兩個人都是在輪流扮演巨嬰和全能媽,一會兒你是巨嬰我是全能媽,一會兒我是巨嬰你是全能媽,都在全心全意考慮彼此,但同時,都感覺到對方沉重而脆弱,自己的發展被綁住了。

見過很多個這樣的戀愛關係後,我明白了,他們就是在竭力建立共生的關係吧。我只有你,你只有我,我們的世界完全重合在一起,思想統一……最終差異像消失了,而發展也消失了。

並且,很有意思的是,我見過的這些關係,多數都沒有孩子,因為有了孩子就會破壞兩個人的共生感。

養育孩子有三個階段:

6個月,是共生期,我稱為一個人的階段,嬰兒覺得和媽媽一體。

6個月到3歲,是分離與個性化期,兩個人的階段,我是我,你是你,我們在一起。

3歲後,是俄狄浦斯期,三個人的階段,我是我,你是你,我們中間還有我們共同擁有的另一個人。

愛情的發展,也需要這三個階段吧。的確有一個經典的愛情三階段論:第一階段,1+1=1,我們是一個人;第二階段,1+1=0,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為你;第三階段,1+1=2,我是我,你是你,我們在一起。

第二階段的憎恨很重要,活過這個階段還能倖存,才進入第三階段,是兩顆獨立的靈魂,彼此相愛。

最後再說說安全感。關於安全感,國人容易有單一的物質化界定,比如房子、車子。沒有房子就不能結婚,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丈母娘推動了中國的房價。並且,國人也總是在勸那些在婚姻關係中沒有愛情的人,別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但是,有一個基本的真相是,真正能夠製造安全感的只有愛。

媽寶男是怎麼形成的

媽寶男,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為對,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

——百度百科對「媽寶男」的定義

媽寶男,在中國,是一種很普遍的存在。

表面上,這樣的男人很聽媽媽的話,對媽媽很好,但其實,這只是他們的一個表象,內心深處,他們有不為人知的陰影。

用心理學術語講,他們有一個嚴重的分裂——將媽媽的形象分裂成「好媽媽」與「壞媽媽」,將好媽媽投射給真實的媽媽,而容易將壞媽媽投射給妻子。

因為這種心理機制,他們不能對真實的媽媽表達壞的情緒,但可以將壞的情緒投射給妻子。他們絕對不能疏遠媽媽,但卻可以看似毫無理由地疏遠妻子。

所以,女性在找戀人時,千萬不能使用僵硬的邏輯——一個人對媽媽好,對妻子也會好。如果這種好是流動而自由的,就是真的,但如果這種好,像是一種教條,帶著僵硬味兒,那麼這個男人對媽媽越好,對妻子會越不好。

對於媽寶男的形成原因,我們有一個常見的誤區。

大家很容易會認為,媽寶男之所以這麼黏媽媽,是因為媽媽對兒子很好。

其實,媽寶男的形成是因為兩個很不美好的原因:第一,在嬰幼兒時嚴重缺少母愛,而對母愛的渴求是所有人的頭號渴求,所以媽寶男會一直執著於母愛;第二,大一些後發現,可以通過對媽媽言聽計從而得到媽媽的關注,於是形成對媽媽的極度服從,但這樣做的同時,勢必壓抑了對母親的不滿和攻擊性。

通常,他們對母親的不滿和攻擊性之嚴重,把他們自己都嚇到了。這讓他們害怕和愧疚,為了防禦這份害怕與愧疚,他們更加不能將這一點表現出來。

然而,對於妻子,他們卻很可能不再壓抑,於是,他們對妻子容易有莫名的怒火,並且與妻子保持很隔離很疏遠的關係,稍強勢一點的媽寶男,還可能對妻子非常鄙視。

可以這樣理解:他們對妻子或其他女性有多鄙視多疏遠多憤怒,對自己媽媽就有多鄙視多疏遠多憤怒。

媽寶男因為和媽媽關係太過親密,會引發他們的性羞恥感,導致他們的性生活有問題。

不過,不要以為,他們就是沒有性能力。他們常常和妻子沒法很好地過性生活,但在其他性活動中卻可以有很好的性能力。其中的原因是,在性中,妻子像媽媽一樣,會喚起他們的性羞恥感。

此外,他們和媽媽多親近,就有多強的動力,渴望背叛媽媽。所以,他們對背叛妻子有時會有莫名的強烈衝動。背叛並非僅僅是為了背叛,而是為了尋求一種感覺——我可以離開媽媽,我渴望那種自由。

所以,若攤上一個媽寶男,女人最後會覺得像是噩夢。

可是,中國女性雖然說起媽寶男來恨得牙癢癢,會發誓不和這種男人攪在一起,可這種男人一開始有一種好處,對缺乏安全感的中國女人有致命吸引力——好控制。他們在戀愛中,會使用對媽媽的同樣招數——言聽計從,一切都圍著戀人的感覺轉,這也讓缺愛的中國女性覺得很美好。雖然她們很難欣賞媽寶男,但這份過分的順從讓她們割捨不下。

並且,媽寶男,不就是中國女人製造的?所以,比遠離媽寶男更重要的,是不要製造媽寶男。

【附錄:網上對媽寶男的一些描述】

一、當然,你不能就這麼以為媽寶男是個乖寶寶,是孝順的男人。我聽過有劈腿男以「媽寶」形象做擋箭牌,每次都說「對不起,我媽要我陪她」。所有劈腿對象的來電顯示都是「媽媽」,你以為他們母子倆感情真是好,其實你也只不過是他另一個媽媽。所以各位姐妹,千萬別誤把「媽寶」當孝順。

二、媽寶男,給人印象一般缺乏主見,沒有自信。

三、媽寶男的幾種表現:

1.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還完全像個小孩子一樣,嬌滴滴萌兮兮地撒嬌,尤其在媽媽面前。

2.對母親的稱呼和行為親暱,與母親互相親臉。

3.30歲出頭還與母親睡在一起。

四、如何識別媽寶男?

非常聽父母的話。如果你們的談話過程中穿插了無數個「我媽媽」「我媽說」,那你可要小心了,可以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還完全像個小孩子一樣撒嬌,尤其在媽媽面前。

對女人要求高。希望她們溫柔賢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不僅主外還能主內,那他就不是在找老婆,可能就是在找媽媽和保姆。

認為事業不重要。這樣的男人,不是習慣了享受父母的照顧,沒有事業心,就是為自己沒有能力找借口。

補充一句:避開媽寶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你會選聽話的男人?除非弄清楚這一點心理,否則媽寶男就是你的真命天子。

對於男人而言,若發現自己是媽寶男,一定要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問題,並且,從媽媽的乖寶寶變成一個真男人,需要走很長一段路。這是必需的,否則你的生命會有極大的空虛感,你還會覺得,自己內心有一個很大的黑洞。

認識媽寶男的兩個關鍵

一、媽媽更容易認可媽寶男,妻子不會。

媽寶男,即媽媽心裡永遠的寶貝,媽媽這樣看兒子,兒子也以此自居,結果這種關係一直延續下去。

孫隆基在其著作《美國的弒母文化》中,提出「大媽咪」主義,媽寶男就是大媽咪主義的信徒,「媽媽永遠都是對的」「這是我媽說的」「家母說的」「家母認為」……「我媽說的」成了他的口頭禪,媽媽的話就是聖旨。

所以,這樣的關係其實是失衡的,媽媽如女皇,而他做小寶貝同時必須得聽話。這是媽寶男的常見類型。

一旦婆婆和媳婦開始爭奪媽寶男,就有一個特別關鍵的點:媽寶男在母親面前容易被認可,而在妻子面前不易。

一次,我跟前女友探討媽寶男,她想到我們家的寵物,我們最多的時候養過7只加菲貓和3只鸚鵡。養寵物的時候會有這種感覺,貓和鸚鵡幹出任何一件新鮮事,我們都覺得是驚喜:「哇!太可愛了」「哇!好棒啊!真了不起!」

比方說,鸚鵡第一次學會了打開它們的籠子,我們既覺得擔心,同時又會讚歎:「哇,這怎麼可能!它怎麼這麼厲害!」

由這個話題,我們想到,媽媽就是這麼看孩子的,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了不起的。孩子會說話了,會走路了,會吃飯了,會打滾了,會這樣那樣了,都會令父母充滿新奇。

但妻子對丈夫的態度完全不同。妻子需要的是成熟、負責的男人,他得有力量,能保護和支持她與孩子,至少是對等的。如果丈夫是媽寶男,妻子自然會容易生出各種不滿。

因為這個對比,如果婆婆和小兩口住在一起,那麼問題就出現了:在媽媽的眼裡,媽寶男很了不起,但在妻子眼裡,媽寶男令人失望。

二、媽寶男必然有「厭女症」。

世界是相反的,如果你看到了A,就必然意味著你看到了-A。

這是我最喜歡說的話之一,放到媽寶男身上,就意味著:媽寶男對媽媽有多崇拜,就有多厭恨。嚴重的媽寶男,內心必然有嚴重的「厭女症」,並且這份厭恨就是從對媽媽的厭恨而來,只是很難認識到。

我在《廣州日報》工作時,一位來訪者一來就說,武老師,我可能會成為你們報紙的頭條,因為我想殺我老婆。我問他,你還有其他什麼時候想過殺你老婆嗎?他說有。於是把這些時間段都列出來,總結其中的關鍵相同點。結果,我發現,都是他媽媽從老家過來,和他住了半年以後,他就對老婆起了殺心。

看到這一真相後,我問他:你到底想殺誰?他說:我媽媽。

在此之前,他從未對任何人表達過對媽媽的厭恨,相反,他一直在謳歌媽媽,還想請人為媽媽寫一部傳記,來描繪她的偉大。

嚴重的時候,媽寶男甚至都意識不到對媽媽的厭恨,他把媽媽視為該被崇拜的「好女人」,而把「壞女人」投射到妻子身上,並厭恨和遠離她。所以,做媽寶男的妻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要治療媽寶男,我一定會做一個假設——媽寶男病狀越嚴重,媽媽對他的控制越深,他對媽媽的恨意越重,到目前為止沒例外。

重到什麼地步呢?嚴重到都想過把媽媽殺掉。

其實,孩子從對媽媽的共生走向獨立,必然要完成心理上的弒母。不管媽媽多偉大,媽媽多痛苦,媽媽多需要他,他都要離開媽媽,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如果媽媽想死,那就死好了。得有這股勁。

當然,生生地這樣脫離,其實很難發生。除非是,媽媽實在是太糟糕了,於是孩子很早就把她視為壞媽媽,可以理直氣壯地逃離。正常情形下,孩子脫離媽媽的懷抱,需要父親的介入。

第一,父親像是一個敵人,把他從媽媽懷抱裡趕走,並且告訴他,這是我老婆!這會刺激兒子,但同時,兒子可以將壞投射到父親身上,可以去恨父親,這樣就減輕了對媽媽的恨。

第二,父親需要支持妻子,與妻子建立好的關係,這樣妻子就算失去兒子這個親密的人,還有另一個親密的人和她在一起。於是,這份分離就不至於那麼困難。

但不管怎樣,媽寶男都需要認識到,他對媽媽有多崇拜,就有多厭恨。特別關鍵的一點是,媽寶男們對媽媽普遍有一份深刻入骨、難以言明的內疚。他們會說,這是因為媽媽很痛苦很可憐。然而真相是,他們之所以對媽媽如此內疚,是因為他們潛意識裡對媽媽厭恨沖天,這份強烈的厭恨相當於攻擊了媽媽,所以他們會對媽媽內疚。甚至,他們還想殺死媽媽,那自然更要內疚得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