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親密關係(第6版) > 第6章 相互依賴 >

第6章 相互依賴

如果你現在維持著與伴侶的親密關係,為什麼你還會保持下去?是因為某些原因讓你覺得有義務繼續嗎?還是你僅僅在等待出現更好的結果?當然,我們希望你當前的親密關係有足夠的獎賞價值,用不著考慮上述問題。不過,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本章關注的重點,即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待我們與別人的交往過程。

本章的主題是相互依賴。為了得到有價值的人際獎賞,我們會依賴他人,他人亦會依賴我們。我們將考察為什麼我們會離開一段親密關係而進入另一段,我們會思考親密關係能持續存在的秘密。我們不會討論愛情,它將是另一章的主題,相反,我們會仔細考慮人際交往收支平衡表中的盈虧。你或許沒有想過要做一名核算人際交往的會計師,但這樣做可以深刻地洞察親密關係的運作過程。

社會交換

相互依賴理論認為,人們就像購物那樣在人際商廈裡瀏覽。所有人都在尋找最合意的商品。我們在尋求以最小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獎賞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係(Rusbult et al.,2001)。不過,由於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親密關係中的伴侶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利益,否則親密關係不可能持續下去。

根據這種觀點,與他人相互交換理想的獎賞是社會生活所必需的,這一過程就是社會交換(social change)。社會交換理論有各種版本,不過由約翰·蒂博(John Thibaut)和哈羅德·凱利(Harold Kelley)提出的觀點(Thibaut & Kelley,1959;Kelley & Thibaut,1978)——現在稱為相互依賴理論——是人際關係學家使用最多的理論,所以我們這裡會特別地介紹。先來看看社會交換的核心要素。

獎賞和代價

人際交往中的獎賞指的是,我們與他人接觸時所獲得的令人高興的經驗和物品。人際獎賞的形式多樣,既有和個人感情無關的好處,如你迷路時陌生人為你指點方向,又有帶個人色彩的親密感,如從你愛的人那裡得到的接納和支持。我們用「獎賞」這個詞來泛指人際交往中任何值得擁有和受人歡迎的事物,這能給接受者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

與之相反,代價是具有懲罰性的、令人不悅的經驗。包括金錢支出,如為約會的飯局買單;或身體受傷,如鼻青臉腫。不過親密交往中最重要的代價是心理負擔:對親密關係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對伴侶的缺點感到的沮喪和因為身處親密關係而不得不放棄某些事物而感到的遺憾(Sedikides et al.,1994)。交往中所有令人沮喪或苦惱的後果都是代價。

某一特定的人際交往所帶來的獎賞和代價之和就是結果(outcome),即交往中一方綜合得到的淨收益或淨損失。把所有的獎賞和所有的代價相減就得到:

結果=獎賞-代價

顯然,如果某種人際交往的獎賞大於代價,就會得到正值的結果。但別忘了,社會交換理論宣稱人們總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結果。你的人際交往結果即便為正,並不表示這種交往就能好到足以使你繼續待在伴侶身邊。的確,相互依賴理論的一個深刻的觀點就認為,人際交往的結果是正還是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評價結果的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我們的期望,第二個標準是假如沒有現在的伴侶,我們認為自己會過得怎樣。

人際關係的期望收益

相互依賴理論假定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比較水平(comparison level,CL),即我們認為自己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應當得到的結果值。CL建立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之上。如果人們曾有過獎賞價值很高的伴侶關係,就可能有較高的CL,表明他們現在還期望並覺得自己理應得到非常好的交往結果。相反,如果過去經歷過困難重重的親密關係,那麼他們的期望和CL都會很低。

在人際交往結果從悲慟到狂喜這個連續變化的系列中,個體的比較水平只代表了他/她的參照點。CL是測量我們對關係滿意程度的標準。如果交往結果超過了你的CL,你會感到幸福;從與他人的交往中你得到了超過你所期望的最低結果。幸福的程度取決於你獲得的結果超過期望的程度,如果交往結果遠遠高於你的CL,你會感到非常滿足。相反,如果交往結果低於你的CL,即使這一結果仍然相當不錯,你的表現也比大多數人要好,你還是會不滿意。這個觀點非常重要:即使你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仍有所收益,如果這一收益沒有大到足夠滿足你的期望,你仍不會感到幸福。例如你是個富有而又被人熱捧的名人,你的CL就可能異常高,即使有一個能迷倒眾人的極品伴侶,你仍會相當不滿意。

所以,親密關係中的滿意度並不僅僅取決於交往結果絕對意義上的好壞;相反,滿意度來自交往結果和比較水平之差,即:

結果- CL =滿意度

人際關係的替代收益

不過,相互依賴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假設是,滿意度並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決定親密關係持續與否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無論我們是否樂意,我們都會用到第二個標準,即替代的比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CLalt),來確定我們在其他的親密關係中是否會更好。CLalt是指如果我們拋棄目前的親密關係,而轉投可以選擇的更好的伴侶或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結果。如果你是個聰明的會計師,就能明白CLalt就是我們可以容忍目前伴侶的最差結果。其原因在於:如果其他的親密關係有希望得到比目前的關係更好的收益,即使我們對現狀還滿意,也有可能離開現在的伴侶去追求更大的收益。(記住,我們總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結果。)另一方面,即使我們對自己目前的親密關係不很滿意,在沒有更好的替代選擇出現之前,我們也不可能脫離現在的關係。這個觀點特別重要,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仍會待在使他們痛苦悲慘的親密關係之中而不離去:儘管現實的處境非常痛苦,但置身其中的人們認為一旦離開情況會更糟。如果他們認為別處有更好的境況,就會選擇離開(Edwards et al.,2011)。對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並不是決定我們要保持或離開關係的主要因素,這一觀點是相互依賴理論的最有趣最深刻的發現之一。

所以,CLalt決定了我們對親密關係的依賴程度。不管我們滿意與否,如果我們認為現有的親密關係是我們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的關係,我們就會依賴現在的伴侶,而不會輕言離開(Ellis et al.,2002)。而且,我們當前親密關係的結果和更糟的替代選擇差距越大,依賴程度就越深。如果當前的結果僅比替代選擇好一點點,我們就不會非常需要伴侶,如果替代選擇不斷改善,我們就會離開自己的伴侶。

人們真的會離開幸福的親密關係嗎?如果CLalt真的比當前得到的親密關係的結果要好,他們很可能會離開。為了簡單而直觀地思考這個問題,可以把CLalt視為親密關係的全部結果,即個體認為把所有因素考慮在內,更換伴侶所產生的淨盈虧(Kelly,2002)。如果結束當前的伴侶關係、投入新的替代關係的整個過程有希望獲得更好的結果,個體就會放棄原來的親密關係。這只是經濟學的常理。

當然,問題是要算清這些盈虧非常困難。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一方面,存在外部吸引力誘惑我們離開現在的伴侶。我們需要權衡替代伴侶的合意性和得到的可能性,孤獨——一個人過——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如果其他伴侶或者僅僅獨居都貌似有吸引力,那麼CLalt就會升高。然而,離開現有的親密關係還會招致許多代價,這會極大地影響另覓新歡所能得到的淨收益。比如,社會心理學家已經表明,個體對現有親密關係的投入(investment),即親密關係結束時個體會失去的事物,也是決定個體是否持系關係的重要影響因素(Rusbult et al.,1994)。親密關係結束時個體失去的投入既包括有形的物品,如要與前配偶分割的傢俱和餐具等等,也包括無形的心理收益,如姻親和朋友的關愛和尊重(Goodfriend & Agnew,2008)。比如,不幸福的妻子可能克制自己不去提起離婚訴訟,這不是因為她沒有可選擇的其他好男人,而是因為她不想承擔可能的代價,如煩惱的子女、憤恨的前夫、失望的父母、不解的朋友。所有這些都會減少離開的整體意願,從而降低個體的CLalt。

另一個複雜之處是個體的CLalt是他/她主觀認識的產物,從而存在一系列因素影響著人們對它的認知。自尊就是影響因素之一。如果人們不喜歡自己,他們會懷疑自己的吸引力(Swann & Bosson,2010),從而會低估自己與其他替代伴侶相處的前景。習得性無助也有影響力(Ciarrochi & Heaven,2008)。如果人們過久地陷在糟糕的親密關係之中,他們會喪失希望,憂鬱地低估在別的關係中也不會表現出色。信息的獲取也會影響個體的CLalt。如果你是居家式的、不用工作的家庭主婦/夫,與每天到大城市上班相比,得到的替代選擇信息就非常有限(Rusbult & Martz,1995);因此,你的CLalt就會比走出家門、見多識廣時要低。

的確,只有在你意識到合意的替代伴侶時,你的CLalt才能提高。如果你對目前的伴侶感到滿意,你或許不會太多注意到那些對你親密伴侶具有強烈競爭力的對手。實際上,對現有親密關係滿意的人並不怎麼有興趣四處尋覓其他情侶。結果他們認為自己的CLalt比更關注替代伴侶的人低(Miller,2008)。這點可能很重要。留心自己的可選之人並密切關注替代戀人的大學生,相比於不太注意的大學生,會更頻繁地更換自己的戀人(Miller,2008)。

這些結果表明,雖然相互依賴理論將滿意度和依賴性視為親密關係中相對獨立的影響因素,但它們實際上是相關的。正如一句俗語,家花沒有野花香。但如果你和目前的伴侶在一起很幸福,你就不太可能注意到。還請記住這個睿智的觀點: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對於伴侶的去留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想想離婚通常的發展軌跡:已離婚的夫妻在決定分手前,往往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痛苦中煎熬。是什麼最終促使他們採取行動?CLalt發生了變化:他們的CLalt最終超過了他們目前關係的結果(Albrecht & Kunz,1980)。婚姻狀況變得如此糟糕以致他們關係的結果下降到可獲得的替代選擇之下,這些替代選擇的結果過去常常是不足的。或者,結束婚姻的代價明顯降低了(這會提高當事人的CLalt):比如,因為夫妻在一起痛苦的時間太長,他們的孩子、父母和牧師都可能改變了觀點,開始支持他們離婚。又或者離開親密關係的獎賞明顯增加了,因為他們儲備了足夠的金錢或者找到了替代的伴侶。(這也能提高CLalt)歸根結底,人們不幸福時並不會去離婚;但如果在別處的前景最終看來更加光明,不管怎樣他們都會離婚。

所以,我們應該記住,計算CLalt是個複雜的評判過程,包括離開親密關係的代價——如投入的損失——和他人產生的誘惑,這樣就得到:

結果- CLalt =依賴度

總而言之,社會交換的三個重要因素是人們關係的結果、比較水平(CL)和替代的比較水平(CLalt)。人們在交往中得到的淨盈虧就是他們關係的結果。如果他們的結果超過期望,或者CL,他們就感到滿意;然而如果現有的親密關係結果不如他們的期望(即結果低於CL),他們就不滿意。此外,如果人們當前的結果好於從別處能得到的結果(即他們的結果超過他們的CLalt),他們就依賴於現在的伴侶,不太可能離開。然而,如果他們從現在的伴侶處得到的結果比他們從別處能獲得的結果更差(他們的結果降到CLalt以下),他們就會傾向獨立,很可能離開當前的伴侶。

人際關係的四種類型

我們來看看把這些算法結合在一起,怎樣來界定人們所面臨的各種人際關係類型。人們所體驗到的CL、CLalt和實際上的關係結果,這三個因素都是能高低變化的連續變量。相互依賴理論認為,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的變化時,就會產生四種不同的關係類型。

思考一下,如果人們的關係結果超出他們的CL和CLalt,會發生什麼結果。他們與伴侶的交往結果超過了他們的期望,並且他們相信現在的關係比其他替代的關係要更好。所以,他們會感到很幸福,(就關係的當事人而言)他們的關係是穩定的。他們不會移情別戀。這種令人愉悅的情形在圖6.1中表現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情況下,個體的CL高於CLalt,另一種情況剛好相反。在所有的這些例子中,個體感受到的滿意(或依賴)程度取決於CL(或CLalt)和個體當前的關係結果的差別幅度。不過在A1和A2這兩個圖形中——這正是我要闡明的觀點——個體是處在幸福、穩定的親密關係之中的。就圖6.1所示的簡單區分而言,在這兩個圖形所示的情形下CL和CLalt孰高孰低無關緊要。即使它們完全相同,也應分入這一大類;如果個體當前的關係結果超過了CL和CLalt,他/她就會感到滿足,不大可能會離開。

與上述情形不同的是,如果人們的關係結果低於CL但仍高於CLalt(圖形B),會發生什麼結果。他們是不滿意的。他們得到的關係結果要低於自己所期望的和認為自己應當得到的,但他們當前的關係仍要好於他們認為的替代關係。他們的親密關係並不幸福卻較穩定,他們不會棄現有關係而去。希望你永遠不會碰到這種情況。但是如果你的工作非常糟糕、工資也低,你非常討厭,但你不會辭職,因為這是你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的工作,那麼你就會理解我這裡所討論的情形。這就是這類人所處的困境。

圖6.1 相互依賴理論的人際關係類型

這些分類乍看起來有點嚇人,難以理解,但耐心地閱讀文字說明就能明白它們的含義。A1和A2是同一個關係大類裡的兩個亞型,D1和D2也一樣。正如你所看到的,也是我們要指出的,如果CL和CLalt都要好於或者差於個體當前關係的結果,這兩者孰高孰低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CL和CLalt各自與當前關係結果的相對位置。

相比之下,如果人們的CLalt比關係結果高,而CL比關係結果低,他們的情形就非常有利(圖形C)。他們對自己當前的伴侶感到滿意,但通盤考慮,他們認為在別處有更具吸引力的關係結果等待著自己。他們當前的親密關係幸福但不穩定,因為他們不太可能固守原來的親密關係。在職場中類似的情境是,如果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但從另一個僱主那能得到更好的工作,你就面臨同樣的情形。如果考慮所有的因素——包括你要丟下的朋友,搬遷的代價和新職位的不確定性——認為離開顯然更有利,你就會離職,不是嗎?

最後,人們的關係結果或許比CL和CLalt都要低。同樣的情形出現了,在這樣的分析水平下,CL和CLalt孰高孰低無關緊要,如圖形D1中CLalt更高,圖形D2中CL更高。只要他們當前的關係結果比這兩種比較水平都低,他們的親密關係就既不幸福也不穩定,可能持續不了多久。

當然在現實的親密關係中,由於人們的CL、CLalt和關係結果都可能在最差到最好之間變化,因而可能產生許多不同的組合。以上四種關係類型只是對各種可能親密關係的概況總結。CL、CLalt和關係結果三者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實際上,這些變量的變化是相互依賴理論進一步對親密關係進行更加有趣、微妙的探索方向。

與時俱變的比較水平

設想你找到了完美的親密關係。你的伴侶充滿愛心、迷人、聰明、富有、慷慨、不知疲倦。同時還是特級廚師、嫻熟的按摩師、汽車機械師。他/她提供你的關係結果超出了你最激情的夢想。每晚你回家的時候,伴侶為歡迎你例行地為你按摩、揉腳,還為你準備了精美的食物。你滿意嗎?當然滿意。但在連續幾個月都享受到這種幸福之後,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某晚你回到家時,因為愛人遇到交通堵塞而沒有早回家,你沒有了溫柔的按摩,沒有了美味的食物。「嘿,」你可能會想「我的美食呢?我的按摩呢?」你已經在期望這些美妙的待遇,這表明你的比較水平提高了。但當你的CL升高而關係結果維持不變,滿意度就會下降(見194頁專欄6.2)。一旦你習慣於完美的伴侶,就會發現你從他/她的嬌寵溺愛中得到的愉悅要比過去的少。

確實,相互依賴理論預測到這樣的模式。因為比較水平是建立在我們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所以它往往會隨著我們得到的關係結果而不斷波動。當我們最初得到非常好的關係結果時,我們會非常愉悅,但隨著我們開始把這些好處視為理所當然,CL開始升高時,我們的愉悅感會漸漸地減少。這樣一來,即使沒有任何改變(除了我們的期望),具有獎賞意義的親密關係也會逐漸變得越來越不滿意。

在美好的親密關係之中真的會出現上述情形嗎?嗯,有可能。你根本不應期望引領你步入婚姻殿堂的那種幸福會無限地延續下去。一項出色的研究追蹤了荷蘭5 500多名年輕人18年,結果發現他們開始約會、選擇同居和步入婚姻都與幸福的顯著增加有關。但這些人的快樂在幾年之後就會減少,14年之後就並不比他們遇到愛人之前更幸福(Soons et al.,2009)。另一項在德國的研究更令人吃驚,研究者追蹤了3萬多個人達18年之久;也發現步入婚姻讓人更幸福,但只能維持一段時間(Lucas,2007)。兩年之後,婚姻的快樂大部分都會減少,配偶們通常來看只與他們結婚之前一樣幸福。非常明顯,找到你生命中的真愛並不能讓你永遠幸福。

更糟糕的是,自打你一出生,社會文化的影響已經使我們的期望不斷攀升。美國人享受著經濟繁榮,有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他們現在期望的生活標準以過去的眼光來看都是驕奢淫逸的。一些觀察家認為,一種類似於天賦權利的感覺潛入了人們對親密關係的期望之中(Amato et al.,2007)。事實上,平均而言,美國人現在的婚姻並不如30年前的那般幸福,原因之一或許就是人們有著更高的CL(Glenn,1998)。

文化的變化也會增加我們的CLalt水平。女性更多地參與到勞動大軍中,一方面可以接觸到有趣的同事,另一方面擁有一定的經濟資源,從而能讓她們更容易離開不幸福的親密關係(South et al.,2001)。人們比以前更具流動性,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周遊世界、變換住所(Putnam,2000),所以他們的選擇更加豐富多樣。反對離婚的法律、宗教和社會障礙正在逐漸消除(Berscheid & Lopes,1997)。比如無過錯離婚(no-fault porce)[1]的立法使得夫妻們更容易離婚,直接引起了成千上萬的本不該發生的離婚(Rodgers et al.,1999)。總而言之,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有更多可得到的替代伴侶,同時離婚的代價在不斷下降。我們甚至進入了一個「永遠可得到」的時代,即使人們已經結婚了仍逗留在婚姻市場上,不斷地估量自己所遇之人成為未來伴侶的可能性(Cherlin,2009)!如果把所有這些影響因素結合在一起,並回顧圖6.1所示的情形,你就不會為美國社會自1960年以來離婚率的急劇攀升而感到驚訝了;當CL和CLalt都很高的時候,人們更加可能認為自己的親密關係既不幸福也不穩定。

親密關係的經濟論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相互依賴理論把浪漫的親密關係功利化了。這一理論在描述親密關係的微妙變化時,甚至將幸福、穩定的親密關係比喻成收益頗豐的好工作。但是親密關係的成敗真能庸俗化地貶低為僅僅是人際交往數據表上的盈虧嗎?難道親密關係的獎賞和代價,或者你得到的「酬金」數量,就是親密關係的一切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過於關注伴侶交往過程的獎賞和代價,會使我們忽視其他影響伴侶關係成敗的重要因素。比如,你在重要的親密關係中能否最終取得成功,有時或許取決於你適應外部不可控壓力的能力(Randall & Bodenmann,2009)。

另一方面來看,相互依賴理論強調人們彼此提供給對方的關係結果,這種商業化的模式的確非常重要。計算親密關係的獎賞和代價,能為關係的現狀和未來提供非同尋常的信息。從這類研究中得出的親密關係的正常形態有點令人感到驚奇。親密關係的刻板印象是慷慨大度、充滿愛心的,這種看法非常正確,彼此相敬如賓的伴侶比起那些彼此提供獎賞較少的伴侶更可能長相廝守(如Le et al.,2010)。例如,一項研究在戀人開始約會之時就測量戀人的慷慨、關愛和自我表露的程度,結果發現它們能準確地預測戀人在4個月之後是否還在一起(Berg & McQuinn,1986)。

但關係的代價也包含豐富的信息,並且出乎意料的是,許多親密關係確實存在大量不愉快的事件。在任何一天,44%的人很可能被愛人或者好友惹惱(Averill,1982)。根據正在戀愛的大學生的自我報告,每週平均會發生8.7次惱人的吵鬧,算起來每天都會有至少一件令人沮喪的麻煩事發生(Perlman,1989)。許多年輕人抱怨,就在上一周自己的愛人至少有一次表現得過於挑剔、固執、自私和不可靠(Perlman,1989)。而根據婚姻生活中配偶的自我報告,每月一般會發生一兩件不愉快的爭執(McGonagle et al.,1992)。長期保持的親密關係顯然會發生很多生氣和惱怒的事件,這點或許超過一些人的想像。的確,已婚伴侶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裡,對待彼此的方式可能比對待其他任何人更刻薄(Miller,1997b)。但這並不是說親密關係的懲罰性總體上多於獎賞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這樣的。但是,在一些場合下(希望很少),如果關係親密的人處在最糟糕的狀態,對待彼此可能比對待完全陌生的人更粗魯、無禮、慍怒、自私和麻木。

實際上,有研究比較了在問題解決的任務中,人們與自己的配偶及與完全陌生的人交往方式的差別(Vincent et al.,1975)。如果與自己不太瞭解的人討論問題,參與者顯得彬彬有禮、意氣相投;他們會壓抑批評、隱瞞異議並且掩蓋自己的受挫感。相反,與伴侶在一起時,人們就會表現得比較令人討厭。他們打斷愛人的講話,貶低其觀點,公開唱反調。親密和相互依賴看起來縱容了伴侶之間的無禮行為,而非表現出謙恭有禮、體貼周到。

這有什麼影響嗎?當然有影響。隨著時間推移,伴侶一方發脾氣或情緒化的行為會給婚姻帶來危險(Caughlin et al.,2000)。直接公開的敵意就更加有害(Renshaw et al.,2010)。當人們要求離婚的時候,往往能舉出一長串不斷發生的、給他們帶來巨大痛苦和憤怒的事件(Amato & Rogers,1997)。這些沮喪事件,即使為數不多也影響深遠,因為親密關係中的負面行為比相同數量的正面行為有著更大的心理影響力。看來,「壞的比好的更有力量」( Baumeister et al.,2001)。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上述觀點。設想你在人行路上行走,一張20元的鈔票吹到了你面前。旁邊沒有其他人,顯然你可以把錢留下。拾到錢的感覺好嗎?當然好了。現在再設想,你把20元放到了口袋裡,再拿的時候錢不見了,只摸到一個破洞。這令你失望。但哪一個事件對你的情緒影響更強烈?得到意外之財還是丟失已有的錢?答案是:失去通常比同等程度的得到對我們的影響更大;我們喜歡得到,但我們更憎恨失去(Kahneman & Tversky,1982)。

類似地,親密關係中的討厭事件比理論上同等程度的合意事件更引人注目、影響深遠(Baumeister et al.,2001)。比如,某天晚上你在家,愛人分別表揚和批評了你一次,它們的效果並不會彼此抵消。表揚能夠削弱批評帶來的打擊,但兩者加在一起你還是會略微有點苦惱。壞的比好的更有力量。

實際上,要保持滿意的親密關係,我們或許需要保持至少5:1的獎賞-代價比率。這一數據來自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和羅伯特·利文森(Robert Levenson)的研究(Gottman & Levenson,1992),他們觀察了已婚夫婦對上一次爭執的回憶。並對伴侶在討論中的行為仔細地進行了編碼,對每一個表示熱情、合作或和解的行為加1分,對每一個表示憤怒、防衛、批評或蔑視的行為減1分。一些夫妻彼此能以尊重和善意的方式向對方表示不同意見,他們談話持續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正得分就越高。戈特曼和利文森認為這些夫妻離婚的風險很低,他們正面交流和負面交流的比率維持在5:1或者更高(見圖6.3)。然而,另一些夫妻爭執中充滿譏諷和輕視,在這種情況下,談得越長得分越低。當研究者比較這兩組夫妻時,發現低風險組的夫妻比其他夫妻對婚姻更滿意。這個結果在情理之中。然而更令人難忘的研究結果是,高風險組的夫妻有一半以上(56%)在四年後會離婚或者分居,而低風險組的夫妻則只有不到四分之一(24%)的人分手了。短短一個下午的討論就包含了豐富的有意義信息,清楚地預測了婚姻持續的可能性。不能維持大量正面交流的夫妻,其婚姻失敗的危險要增加一倍。

圖6.3 低離婚風險和高離婚風險夫妻的爭執

這兩張圖真實描繪了配偶雙方回到他們上一次爭執話題時的會話情形。在他們的討論中,一組配偶大部分時間都能保持禮貌和合作,而另一組則更為輕蔑、諷刺和尖刻。4年之後哪一組的配偶更可能分居或離婚?[2]

(正-負=正面交流的次數減去負面交流的次數)

資料來源:Gottman & Levenson,1992.

所以,獎賞和代價對親密關係的滿足和穩定都有重要影響,要想親密關係興旺繁榮,需要更多的獎賞而不是減少代價。表面上看,這個結論非常顯而易見;我們都期望幸福的親密關係獎賞多於懲罰。例如另一項研究發現,93%的已婚夫妻報告做愛的次數遠高於爭吵的次數,而沒有一對痛苦的夫妻是這樣做的(Howard & Dawes,1976)。但既然這個結論如此淺顯平常,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不幸福的親密關係?一種可能性是,伴侶們彼此對提供給對方獎賞的含義及價值的理解存在分歧(見專欄6.2)。伴侶彼此為對方所做的一些意圖良好的事情,而在對方的眼裡好像並沒什麼特別體貼或充滿深情之處。此外,情侶們只不過注意不到他們的愛人表達愛心和溫情的行為。一項研究連續四周追蹤測量了伴侶們的知覺,發現兩性對其伴侶所說的正面行為的注意還不到四分之一(Gable et al.,2003)。疏離性或恐懼型依戀的丈夫和妻子尤其可能覺察不到伴侶為他們做的積極、關愛的事情(Carmichael et al.,2003)。(這暗示著一種非常有趣的可能性,這類人為什麼在相互依賴的親密中感到不舒適,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完全意識到親密感是多麼令人愉悅!)

獎賞的作用不同於代價

獎賞和代價另一個更微妙的作用是,它們對親密關係的影響是各自獨立,彼此相異的。蓋布爾及其同事(Gable et al.,2008)的研究發現,在處理親密關係時我們會努力做兩件事。首先,我們想獲得獎賞;其次我們要避免代價——更重要的是,它們並不相同。尋求獎賞時,我們企圖滿足自己喜好體驗的慾望即接近動機(approach motivation)。也就是說,這種動機驅使下我們追求快樂,做事的動機是要讓自己感覺良好,當我們接近期望的目標時,我們感受到積極情緒,如熱情和興奮。例如,性愛的接近動機就讓人與伴侶相處感到親近,享受身體上的體驗(Cooper et al.,2008)。我們渴望逃避代價的是另一種不同的驅力,即迴避動機(avoidance motivation)。也就是說,我們同時還尋求避開懲罰或逃離痛苦,故而我們會努力逃避不合意的體驗,減少諸如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感。性愛的迴避動機就讓人迴避拒絕或者終止暴躁伴侶的挑逗。

關鍵是這兩種動機並不是一塊硬幣的正反面;實現了接近目標所帶來的愉悅,並不是迴避目標失敗所帶來的痛苦的對立面。相反,研究者認為愉悅和痛苦各自獨立地起作用,它們涉及不同的腦機制並且引起不同的情感和行為(Cacioppo &Gardner,1999)。有爭議性的結果是,在任何親密關係中愉悅和痛苦可以共存,也可同時缺失。而且,因為愉悅和痛苦並無關聯,安全可靠的親密關係未必就令人滿意,令人滿意的親密關係或許並不安全可靠。

我們結合圖6.4進一步考察這個觀點。在圖6.4中接近維度和迴避維度相交成直角。每一種親密關係都能根據這兩條直線確定它的位置,並且根據接近和迴避目標實現的程度可以確定親密關係目前的狀況。例如垂直線是接近維度;充滿正面事件的親密關係令人興奮而又爽快——所以它們位於這條線的頂端——而那些正面結果極少的親密關係則令人感到空虛和死氣沉沉(它們就處在底端)。更重要的是,枯燥沉悶的親密關係實際上並不痛苦,只是沒什麼樂趣罷了。水平線是迴避維度。不論是否具有獎賞,某些親密關係總會充滿衝突和危險(這樣它們就處在這條線的左邊),而另一些則更平靜安穩(位於右邊);不過如果伴侶關係只是安全和沒有負面結果,並不必然意味著就有樂趣。正如賴斯和蓋布爾(Reis & Gable,2003,p.142)所斷言的,「親密關係中即使不存在衝突和批評,也並不必然意味著關係快樂而充實,正如快樂和充實的關係中未必沒有衝突和批評。」

圖6.4 親密關係中的接近和迴避過程

人們都會尋求獎賞並希望迴避代價,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動機,結合在一起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情感。當迴避目標實現時,人們迴避了代價但未必快樂。當接近目標實現時,人們感到充實而興奮但未必感到安全可靠。只有這兩個動機都同時實現時,人們才有十足的幸福感。

資料來源:Reis & Gable,2003;Fincham & Beach, 2010.

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關注這兩種動機?有很多原因。首先,在真正美滿的親密關係中我們能同時滿足這兩種動機。美滿的關係充滿快樂卻很少有煩惱,這種伴侶關係可以稱為豐盛的(Fincham & Beach,2010)。(請仔細看看圖6.4。)顯而易見,在相反的情形下,兩種動機都沒有得到滿足,故而代價很大而獎賞很小,這種關係就令人痛苦。但因為接近動機和迴避動機各自獨立,所以一種動機可能得到滿足,而另一種則未必,這就可能出現一些有趣的組合。假設親密關係非常有吸引力(充滿激情而又令人興奮),但同時又充滿了疑慮和紛爭:伴侶關係非常富有戲劇性,但巨大的歡樂也充斥著危險,在高危的複雜情境中潛藏著不確定性。伴侶可能很喜歡彼此,但各自承擔的代價太大,故而伴侶對親密關係的感受波動極大,取決於當時何種動機佔據主導地位(Gable & Poore,2008)。

在兩種動機的相互作用下,還有第四種可能性值得我們探討。如果我們實現了迴避目標,我們的代價很小,煩惱也很少(因而對這種親密關係的確談不上討厭),但我們的接近動機沒得到滿足,所以對伴侶關係也談不上有多喜愛。這種伴侶關係消極因素很少,但卻缺乏新意和刺激;顯得遲鈍、陳腐和停滯,換言之就是沉悶。沉悶的親密關係特徵是單調乏味、漠不關心及缺乏活力,親密關係之中不再有新鮮事物或者不再迷人、有趣,就會進入這種狀態(Harasymchuk & Fehr,2011)。沒有思想的火花,沒有興奮點,沒有生理喚醒,沒有任何樂趣(Harasymchuk & Fehr,2011)。當然,這是一種不好的關係狀態:如果當前夫妻彼此都感到沉悶,他們後來很可能對關係不滿意。在婚姻早期歲月項目[3]中,結婚數年之後認為自己婚姻變得單調乏味的配偶們,較之不乏味的配偶在9年之後更不幸福(Tsapelas et al.,2009)。當前的沉悶與後來的不滿意有關聯。那麼,關係沉悶的有害後果提醒我們該怎樣做才能保證今後的婚姻幸福?片刻之後,我們在回到這個話題。

關注親密關係這兩種動機的第二個理由是,人們的接近動機和迴避動機的強度長期來看存在差別(Gable,2006)。正如壞的一般比好的更有力量,有些人對負面事件非常敏感,這些負面事件也許並不怎麼會擾亂其他人——這類敏感的人尤其易感受到與伴侶爭執或衝突所帶來的威脅。的確,強烈的、迴避代價的動機會使人們注意到伴侶所做的所有煩心之事,而接近獎賞的動機卻會使人們關注伴侶採取的所有體貼和慷慨之舉(Strachman & Gable,2006)。(你認為哪一個觀點讓人們感到更為滿足?)如果人們做出很小的犧牲來取悅伴侶(比如和伴侶去看一場自己不怎麼喜歡的電影),他們就有著接近動機,願意追求和伴侶更多的親密感;他們對自己的行動感覺良好,其親密關係也就能獲益。相形之下,具有迴避動機的人會努力避開衝突;他們很吝嗇,不願意做出些許犧牲,其親密關係也就會受損(Impett et al.,2005)。從這些現象你或許能推測出,有著較高接近動機的人一般也很少會有孤獨感,他們感到很滿足(Gable,2006)。他們進入社交情境時會熱切地結識新朋友,而有著高迴避動機的人只是想避開惱人的、冒犯人的和讓人不安的任何人。很明顯,關注親密關係中能獲得的獎賞,而不是傷人感情的代價更能帶來長期的好處(Impett et al.,2010b)。

最後,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接近和迴避動機彼此獨立的運轉過程,意味著親密關係的快樂和痛苦可能涉及不同的策略。我們當然希望能避免令人痛苦的衝突和其他代價,但如果親密關係要興旺繁榮、快樂充實,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避開痛苦的衝突和其他代價。我們還要還要克服沉悶的親密關係:必須盡力滿足他們的接近目標,為伴侶提供快樂的、有趣的、興奮的經驗(Strong & Aron,2006)。

這一結論也是人類動機的自我延伸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的核心思想,該理論認為,能擴展我們的興趣、技能和經驗的伴侶關係就能吸引我們(Aron & Aron,2000)。新奇的活動、新才能的發展和新的思想觀點的獲得都具有內在的滿足性(Nardone & Lewandowski,2008),這就是為什麼剛剛戀愛的人常常會快樂無比的原因所在:新建立的親密通常包含有知識的增加和能促進自我概念發展的相互關係(Tucker & Aron,1993)。

但一旦新的伴侶逐漸變得熟悉起來,自我延伸往往會變慢,這時許多人會開始覺得伴侶關係比起當初剛建立時顯得更為枯燥和平庸。根據自我延伸模型,保持快樂的關鍵是創造性地發現持續你個人成長的方法,從而消除關係的沉悶。因而,在繼續尋求新奇的活動和挑戰之外(Aron et al.,2000),請思考刻意創造搞笑和娛樂新方法的價值(Aune & Wong,2002),在日常事務中(Graham,2008)一起開心地大笑(Lee,2008)。單調平庸會讓任何親密關係變得了無生氣,而創意和新奇能消除關係的沉悶。

顯然,許多親密關係不幸福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在夫婦建立親密關係之時他們的交往還是有獎賞意義的,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改變。的確,儘管伴侶們有著良好的意願,但許多親密關係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變得不太讓人滿意。下面我們仔細看看獎賞和代價如何隨著親密關係的發展而變化。

與時俱變的獎賞和代價

有這樣一種情形:你和一位剛剛認識的伴侶約會,關係進展非常順利。你的滿意度上升得很快,你們兩人也迅速地變得非常親近。不久的未來還會有持續的幸福嗎?可能沒有。在最初的幸福階段(其特徵為滿意度快速地增加)之後,大多數親密關係——即使那些注定會成功和親密的關係——會遭遇一個平靜期,伴侶的愉悅程度在一段時間內會止步不前(見圖6.5)。這會令人擔憂,但不應感到奇怪。根據關係紊亂(relational turbulence)模型(Knobloch & Solomon,2004),隨著新伴侶開始習慣於他們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我們應該預期到會有一段混亂和調整的時期。具體來講,隨著伴侶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多,他們打斷了彼此的生活常規。比如伴侶一方可能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會待在家裡過週末,而不是接受邀請到外面去約會,這可能干擾另一方的計劃。伴侶還可能碰到來自朋友的阻力,因為新的親密關係佔用了他們太多時間,很少探望老朋友。在剛開始投入親密關係時也會伴隨有不確定性和懷疑;伴侶雙方都想知道親密關係將走向何方,未來會怎樣,他們越不確定,關係就可能越混亂(Knobloch & Theiss,2010)。總之,根據紊亂模型,在親密關係發展到中等程度的親密度時,隨著伴侶學會協調自己的需要和適應彼此,可能會出現調整和重新評價的動盪期。

圖6.5 親密關係開始階段的滿意度

在親密關係最初階段滿意度快速增加以後,許多配偶會進入一段平靜期,他們要調整以適應他們之間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成功的親密關係熬過這段重新評價的時期後,就會變得更加令人滿意,但增加的速度更平緩。

資料來源:Eidelson,1980.

圖6.6描繪了紊亂模型的過程。親密關係開始時親密水平比較低,相互依賴程度最小,來自伴侶一方的干擾微不足道,對伴侶關係的未來也很少有懷疑。然而,隨著伴侶彼此吸引得更親近,他們需要調整以適應對自主權的限制、不確定性、還可能有朋友們矛盾情感的增長。這一階段——親密關係從隨意的約會過渡到更嚴肅的投入——是混亂無序的(Solomon et al.,2010)。如果親密關係變得更加確定並且親密感進一步增加,則隨著疑慮減少、朋友調整和伴侶在應對相互依賴上變得更嫻熟,關係就會安定下來。成功的親密關係在熬過動盪的過渡期後,伴侶作為配偶的新身份得到了認可。隨著親密關係繼續發展,滿意度開始重新但卻緩慢地增加(再看看圖6.5)。

圖6.6 關係紊亂模型

隨著新伴侶共處時間的增多,開始想知道親密關係的前景,彼此的生活習慣也會發生摩擦,這樣新建立的親密關係的動盪和混亂也會增加。當伴侶決定更嚴肅地投入時,這一動盪到達了頂峰,但隨著伴侶們彼此調整適應了他們新的相互依賴方式,動盪隨即減少。

資料來源:Knobloch & Donovan-Kicken,2006.

所以,隨著伴侶們調整以適應其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嶄露頭角的親密關係在一段時間裡會突然趨向平緩,這種現象很普遍。從長期來看,能否預測已確立的親密關係的滿意度變化趨勢呢?當然可以,但這種趨勢有好有壞。我們先看壞的一面,如圖6.7所示。圖中展示的是538對新婚夫妻對婚姻滿意度的年度報告,大部分人都追蹤了10年(假如他們的婚姻能持續這麼久)。如你所見,婚姻幸福的典型軌跡表現為歡樂逐漸衰退,導致數年後婚姻變得更不滿意(Kurdek,1999)。更糟的是,最近有研究深入地探查了結婚4年(Lavner & Bradbury,2010)和20年(Anderson et al.,2010)之後婚姻滿意度的不同軌跡,結果發現許多夫妻(約為六分之一)對婚姻的滿意度急劇下降。有些新婚夫妻發現他們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

好的一面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結果,儘管存在圖6.7中的總體走勢,但很多夫妻(約為五分之一)的婚姻滿意度根本不會下降。大部分婚姻並不會持續25年之久(Roberts,2007),但有些婚姻卻能歷久彌堅,顯然有些夫妻自結婚之後仍能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圖6.7 婚姻滿意度的平均走勢

有些夫妻婚姻滿意度的下降比圖中更快,但也有些人滿意度根本不會下降。此外,平均來看,同居的同性戀伴侶比異性戀夫妻滿意度下降更緩慢(Kurdek,2008b)。

資料來源:Kurdek,1999.

哪些因素能區分婚姻幸福與歡樂減少的夫妻呢?存在若干區分因素,用心閱讀前面章節的讀者不難發現這些因素。滿意的夫妻往往具有低神經症和高自尊的特徵;即使討論棘手的難題也帶著關愛和幽默,不會滋生憤怒;他們遭遇的應激源(如經濟困難和健康問題)也相對較少(Anderson et al.,2010;Lavner & Bradbury,2010)。久而久之,他們交往的結果毫無疑問更為積極,相形之下,另一些夫妻則更為煩躁、粗暴、不安全,麻煩不斷,不堪重負,相互依賴理論認為這就是前者婚姻更為滿意的原因所在。

研究還發現幸福的配偶會控制其期望,故而他們的CL不會太高。請記住如果你求全責備,期望過高,就很難得到滿足。果不其然,一般而言,婚姻開始時夫妻抱有極高的期望,夢想婚姻生活有多麼特殊和美妙,在結婚數年之後將變成最不幸福的夫妻。研究者追蹤了82對新婚夫妻4年(McNulty & Karney,2004),結果發現最幸福的夫妻是那些一開始就對婚姻生活有著最現實看法的人。相形之下,那些持有不現實的積極期望的夫妻一旦蜜月期結束,往往會非常失望。(事實上,該追蹤研究中僅在4年之後離婚的人就超過五分之一。)

的確,對親密關係之未來保守而慎重的期望遠比浪漫的理想主義更明智和理性,理由如下。首先,我們都知道怎樣才能顯得謙恭有禮和體貼入微,如果我們願意就能做到(Vincent et al.,1975),但這樣做需要花心思。比如一旦求愛成功、擁有了伴侶,人們或許不再會去努力一直保持風度翩翩。在盲約中從不大聲放屁的人,可能會在成為夫妻後就隨意地在餐桌旁放響屁,並且會說「對不起,我控制不了」,以此開脫自己的失禮。問題在於,如果他們願意,就能控制好自己——他們只是怕麻煩不想費力那樣做(Miller,2001)。

其次,相互依賴會放大衝突和摩擦。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與親密伴侶共處,依賴對方以得到獨特的、寶貴的獎賞,這就意味著他們肯定會比其他任何人帶給我們更多的挫折感——即使是出於無心的。比如我們更多地受到親密伴侶的情緒(Caughlin et al.,2000)或工作壓力(Lavee & Ben-Ari,2007)的影響,而來自其他人的類似困難則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頻繁的交往也意味著瑣碎的煩惱由於不斷重複,可能會漸漸引起真正的痛苦,正如夜晚你努力入睡時,慢慢漏水的水龍頭發出的輕微滴答聲會使你無比惱怒(Cunningham et al.,2005)。

第三,親密意味著伴侶瞭解你的秘密、缺點和劣勢。如果發生衝突,這些就是伴侶用來嘲笑和傷害我們的武器。但是,即使他們並非有意要傷害我們,由於瞭解敏感信息他們實際上時常會意外地洩露一些秘密(Petronio,2010),傷害我們的感情(Kowalski,2003),或者讓我們難堪(Miller,1996)。伴侶比其他人更可能不經意地傷害我們。

第四,即使人們在結婚之前通常瞭解他們的大多數矛盾和存在的問題,但婚後仍有意料不到的麻煩。這些麻煩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意外是,瞭解了那些我們自以為已知事情的真相。在第3章提到的「致命的吸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結婚之初你知道甚至樂見自己的愛人愛好玩樂、天真率直,但在婚後數年當你要疲於應付抵押貸款、養育孩子時,愛人同樣的行為就顯得不負責任、輕浮多變和不可信賴,你是不會欣賞的。說到孩子,就要談到第二種不受歡迎的意外,即獲悉了那些你根本不知道的令人討厭的事情。為人父母這一事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還沒有孩子,你或許想當然地認為做父母很有趣,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很可愛,養育孩子會讓你和伴侶更加親近。然而現實(如果你有孩子你會知道的)卻是,「孩子出生後,婚姻關係將明確無誤地走向黯淡」( Stafford & Dainton,1994,p.270)。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為人父母是非同一般的、而且常常是奇跡般的探險歷程,它毫無疑問嚴峻地考驗著年輕父母之間的伴侶關係。養育孩子是件無休止的工作,大多數父母會發現,一起快樂相處的時間急劇而意外地減少了(Claxton & Perry-Jenkins,2008)。當孩子出生,衝突會增多,對婚姻的滿意度(以及對伴侶的愛)會減少(Doss et al.,2009),這在全世界都普遍(Wendorf et al.,2011)。如果年輕的父母沒有預料到這些困難,將來肯定會大吃一驚。

最後,所有這些意味著親密關係與我們想像中的快樂無憂、親密無間的田園似的婚姻生活相去甚遠。我們的期望和所得之間的差距會讓我們感覺受騙和失望,當然有時並不一定會這樣(Amato et al.,2007)。在某種意義上,美滿的親密關係仍然需要努力奮鬥和無私奉獻,人們如果對親密關係抱持一種不切實際、美化誇大的期望,即使做得比其他人都好,其親密關係也只能以失望告終。

所以,由於(1)缺少努力(lack of effort);(2)相互依賴的放大鏡作用(interdependency is a magnifying glass);(3)對敏感信息武器的瞭解(access to weaponry);(4)不受歡迎的意外(unwelcome surprises)和(5)不現實的期望(unrealistic expectations),人們通常不能維持步入婚姻時的那種親密關係結果(Miller,1997b),在婚姻的頭幾年裡大多數配偶的滿意度的確在下降。這些都是親密關係正常的發展過程,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會碰到這些問題,那就太天真了。在婚姻道路上的煩惱和麻煩遠比你想像到的要多。

這樣看起來婚姻的前景很黯淡,但未必注定如此。的確,我一點也不希望這裡的分析讓人悲觀失落!相反,我們認為對這些問題的深刻理解,有助於人們避免不必要的失望,甚至有助於預防和避免親密關係結果的下降,否則真的會出現我們所擔憂的情況。如果這裡給出的告誡能讓你形成合理的期望,你對自己的親密關係的期望就應該是樂觀的;建立在敏銳見識基礎上的正面展望可能使長久的滿意感更易得到,而不是更易失去(Churchill & Davis,2010)。

重要的是,如果不考慮其他方面,這一觀點提醒了我們始終不渝的責任,要盡可能和藹愉悅地對待自己所珍視的伴侶。我們期待美滿的關係結果,伴侶也一樣,即使他們喜歡我們,如果我們不能給予他們足夠的獎賞,他們也會移情別戀。這一觀點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可以引申出我們尚未提及的社會交換理論的一些微妙玄奧的見解。

親密關係中的貪婪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親密關係中伴侶的探討,好像把他們都看成貪婪的享樂主義者,只關心自己有什麼樣的關係結果。這種看法雖然不帶褒揚色彩,但卻很實用,因為獎賞和代價在親密關係中有著非凡的意義。研究證據很好地支持了相互依賴理論的基本觀點(Le et al.,2010)。儘管如此,在這點上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描述並不全面。為什麼人們通常也希望自己的伴侶成功,存在很多其他充分的理由。

相互依賴的實質

你已經瞭解到:根據相互依賴理論,人們都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獎賞,總是想得到最好的人際交易。每個人都是這樣做的。當他們得到一筆不錯的交易時,又會怎樣做呢?他們會依賴自己的伴侶,不想離開他們。這一點值得注意,因為它意味著使自己的伴侶保持快樂與他們自己的利益攸關,這樣做伴侶才能繼續提供這些令人期待的獎賞。如果你想使珍視的親密關係繼續下去,確保伴侶對你的依賴和你對伴侶的依賴程度一樣,這對你是非常有利的。這樣做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是,為伴侶提供高水平的關係結果,使他們渴望維繫關係(Murray et al.,2009)。

奉行這一策略會影響人們與心儀的伴侶交往所產生的價值。某種行動如果付諸於陌生人,其代價是高昂的,但在親密關係中卻有很高的獎賞意義,因為它給伴侶帶來了快樂,使伴侶更易得到有價值的獎賞(Kelly,1979)。如果為伴侶提供美滿的結果能使稱心的親密關係持續,即使需要做出努力和犧牲,最終對自己也是有利的。的確,如果慷慨待人能增加自己的利益,貪婪的人也會變得樂善好施。正如某讀者給咨詢專欄寫信說,「擁有一位以悉心照顧我為樂的伴侶,這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作為報答,我也會竭盡所能使他快樂」( Mitchell & Sugar,2007,p.A6)。所以,相互依賴理論認為,在追求美滿的關係結果時,個體應經常對自己所依賴的人寬容大度,因為這樣做合乎情理(而且很有價值)。如果伴侶雙方都想親密關係持續,雙方都應該深思熟慮地保護和維持對方的幸福。如果人們需要彼此,寬容大度地對待對方是非常有益的,能增加伴侶的利益,從而使他/她留在自己身邊。所以即使人性本貪,在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中也可能存在充滿溫情的周到體貼和寬宏大量。

交換關係與共有關係

的確,當人們想親近他人時,通常是非常慷慨,付出遠比回報要多(Beck &

Clark,2009)。我們似乎認識到,只有在追求短期利益方面不貪婪,具有獎賞意義的相互依賴才更有可能得到發展。考慮到這一點,瑪格麗特·克拉克(Margaret Clark)和賈德森·米爾斯(Judson Mills)認為有必要區分兩種親密關係(Clark & Mills,1993),一種顯然是由外在的公平交換規範調節;另一種則明顯以關心伴侶幸福為特徵。在交換關係(exchange relationship)中,人們為他人付出期望得到同等的回報。如果他們得到別人的善意幫助,就覺得有義務回報別人,做到兩不相欠。如表6.1所示,交換關係中的雙方不喜歡欠對方人情;對共同做出的努力要分出各自的貢獻;只有在認為自己有所得時才會關注對方的需要;即使拒絕幫助對方也不會感到內疚。正如你所預期到的,交換關係多為陌生人或一般熟人之間的關係,其典型的特徵是膚淺、短暫、很大程度上是任務導向的。

相形之下,在共有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中,伴侶特別關注對方的幸福,彼此不期望任何回報地支持和關照對方(Beck & Clark,2010b)。因此,尋求共有關係的人不會嚴格計算自己付出的代價,他們不會熱切地希望自己的付出能立刻得到報答;即使沒有機會得到好處,也會密切關注伴侶的需要;如果能幫到伴侶則自我感覺非常好。在共有的親密關係中,人們常會為伴侶做出一些小犧牲,彼此幫對方的大忙,結果是他們享受到更高質量的親密關係(Clark & Grote,1998)。的確,人們喜歡這種關係的婚姻,伴侶彼此對對方表現的關注和慷慨越多,就越幸福(Clark et al.,2010),有價值的戀愛關係通常都是共有的親密關係,但共有和交換這兩個標準同樣適用於友誼,朋友關係也有這兩種類型(Clark & Mills,1993)。

人(和貓)通常對自己所依賴的對象慷慨大方。

B. Kliban (1935-1990), 「If I Had Two Dead Rats」, from the book Cat. Use by Permission Only. All Rights Reserved. c Judith K. Kliban

表6.1 交換關係和共有關係的差別

資料來源:Beck &Clark,2010b;Clark & Finkel,2005;Clark et al.,2010.

的確,對伴侶的需要表現出的慷慨大方在不同的親密關係間變化很大,米爾斯等人(Mills et al.,2004)編製了一份簡要的量表來測量共有強度(communal strength),即對伴侶的需要做出反應的動機(見表6.2)。隨著人們共有強度情感的增加,他們更樂於為自己的伴侶做出點犧牲(Kogan et al.,2010),夫妻對他們的婚姻也感到更加滿意(Mills et al.,2004)。對伴侶之幸福周到體貼的關心,明顯地與親密伴侶關係中的親近和滿足有關聯。

表6.2 測量共有強度的量表

資料來源:Mills et al.,2004.

在共有的親密關係中不存在明顯的貪婪,這是否表示我們上面提及的交換原理在這裡不適用呢?完全不是。舉例來說,針鋒相對的交換在共有的親密關係中也可能發生,只不過這一關係中獎賞表現出的時間更長、形式更多樣化(Clark,1981)。在較為事務式的親密關係中,人們期望交換能很快地發生,因而欠的債能馬上償還。代價和獎賞也應該具有可比性,這樣你的付出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而在更親密的關係中,存在更多變式。我們為滿足伴侶的需要而實施的行為或許與伴侶為滿足我們的需要而實施的行為相差很大。由於我們信任伴侶並預期關係將持續,所以我們也能等待更長時間以得到獎賞。在這個意義上來看,交換和共有的伴侶關係都是「交換」的關係,人們都期望自己得到的利益能配得上自己的付出;只不過在共有關係中交換的形式不同,表現得更不明顯而已。

此外,交換的觀點看起來似乎並不適合更親密的關係,因為當伴侶們進展順利時,他們享受到「盈餘經濟」,似乎不太在意對方做得怎樣(Levinger,1979)。如果伴侶雙方都美滿幸福,似乎沒有什麼必要去明確地計算各自的獎賞和代價,為細枝末節而擔憂。比如置身於幸福和穩定的親密關係中的人們,可能不會去想「伴侶最近為我做了什麼?」原因可能是伴侶已經做得足夠多或者自己很幸福根本不介意。然而,如果他們的關係結果開始變糟,令人陶醉的收益蒸發時,即使(曾經是)共有關係中的親密伴侶也會開始密切關注交換過程(Grote & Clark,2001)。的確,當出現不滿意時,處於(曾經是)共有關係中的人們也常常變得對關係結果的些微不公特別敏感(Jacobson et al.,1982)。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開始使自己的「賬本」收支平衡,開始算計「每一分錢」。

所以,對親密關係所作的交換和共有的區分和交換理論一點也不衝突。不過,共有的親密關係的發展過程確實表明,人們對想與之發展親密關係的人是多麼樂意提供好處,而一旦交往開始,人們開始考慮對方的幸福又是多麼迅速(Beck & Clark,2009)。正如相互依賴理論所揭示的,大多數人似乎認識到,如果想讓別人對你好,你必須先要對別人好。

公平關係

另一個觀點認為,你不僅要表現得好,你還會要求公平。公平(equity)理論擴展了社會交換的理論框架,提出人們只有在成比例的公正(proportional justice)前提下才對親密關係最為滿意,這就意味著在親密關係中,每個伴侶的獲益與他/她的貢獻是成比例的(Hatfield,1983)。如果你的關係結果對貢獻的比率和你伴侶的比率相似,關係就是公平的:

注意,公平並不要求伴侶雙方從交往中得到相等的獎賞;實際上,如果他們的貢獻不同,就很難達到公平。根據公平理論,只有在伴侶貢獻較多而同時也得到較多時,親密關係才是公平的。

看看下面幾個例子。這裡有三個公平的親密關係,關係的結果和貢獻都在0~100分之間:

伴侶甲 伴侶乙

(1)80/50 = 80/50

(2)20/100 = 20/100

(3)50/25 = 100/50

在親密關係(1)和(2)中,伴侶雙方都得到相等的結果,做出相等的貢獻,但關係(1)的質量要比關係(2)的質量高得多。公平理論強調的是公平,而不是人們得到的全部獎賞。因為關係(1)和(2)都是公平的,所以伴侶對它們都是滿意的。(你認為他們滿意嗎?稍後我們再來討論這點。)親密關係(3)也是公平的,儘管伴侶們並未做出相等的貢獻或者得到相等的結果。伴侶乙比伴侶甲更努力地維持他們的關係,但雙方得到的結果與各自的貢獻是成比例的——每個人做出一個單位的貢獻,得到兩個單位的獎賞,所以乙得到更高的結果是公平的。

相比之下,在不公平的親密關係中,伴侶雙方的關係結果與貢獻的比率是不相等的。看看下面這些例子:

伴侶甲 伴侶乙

(4)80/50 ≠ 60/50

(5)80/50 ≠ 80/30

在親密關係(4)中,伴侶雙方都付出相等的努力來維持關係,但一方比另一方得到更好的結果。在親密關係(5)中,雙方的結果一樣,但他們的貢獻不同。上述兩種情況下,伴侶都有可能感到苦惱——即使他們得到滿意的關係結果——因為關係是不公平的。在這樣的情形下,一方過度獲益(overbenefited),得到的滿意結果超出其應該得到的;另一方獲益不足(underbenefited),得到的比應該得到的少。這有影響嗎?相互依賴理論認為只要伴侶雙方發展順利,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公平理論卻認為影響很大。

不公平帶來的苦惱

公平理論最有意思的一個方面是,它明確地認為處在不公平的親密關係中的任何人都是緊張的。我們都能理解為什麼獲益不足的伴侶會不快樂;他們受到了欺騙和剝削,因而會感到憤怒和憎恨。另一方面,過度獲益的伴侶雖然得到很多好處,但有一定程度上會有負疚感(Guerrero et al.,2008)。當然過度獲益要好於獲益不足,但公平理論認為,只有伴侶雙方都得到公平結果時,每個人才最為滿足。任何對公平關係的偏離都會引起苦惱,哪怕僅僅是因為這些情境內在的不穩定:推測起來人們會厭惡不公平,會想方設法改變或者逃避不公平的關係,特別是處在獲益不足的時候。所以,根據這一觀點,最令人滿意的情形是公平分享關係結果;公平理論預測過度獲益的人某種程度上不如公平關係中的人滿足,而獲益不足的人將更加不滿意(Hatfield,1983)。

恢復公平的方法

如果你獲益不足,你會怎樣做?首先,你可以改變你(或者伴侶)的貢獻或結果來恢復實際的公平(Canary & Stafford,2001)。你可以要求更好的待遇以便改善結果——「該我休息了,輪到你做飯了」——或者你減少自己的貢獻而希望結果保持原狀。你甚至會故意阻撓伴侶,減少對方的結果從而使其所得不再那麼出格(Hammock et al.,1989)。

如果這些努力都失敗了,你可以嘗試恢復心理上的公平(psychological equity),改變你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使你自己信服它畢竟就是平等的關係。你可以說服自己相信伴侶比較特殊,應該得到好的待遇。或者,你會開始懷疑自己,認為自己只配得到這樣糟糕的結果。

最後,也是不得已的手段,你可以放棄關係去別處尋找公平。真正地離開你的伴侶,或者僅僅尋找一段婚外戀情。

不論是上述例子的哪種情況,公平理論都認為,親密關係如果存在不公平,就會刺激人們重新調整以恢復公平合理。如果你獲益不足,這樣做當然有道理。但如果你過度獲益,你真的願意改變嗎?還是讓研究證據來說話。

多少才足夠?公平對待與過度獲益

有幾項研究評價了夫妻和戀人的滿意度,得到的結果都非常符合公平理論的預測(如Sprecher,1986;Stafford & Canary,2006):與關係結果公平的伴侶相比,過度獲益的伴侶並不舒適自在和心滿意足,而獲益不足的伴侶依然不幸福。不過,這些研究很少評價參與者的比較水平,也沒有注意他們的關係結果質量。(請記住,相對於伴侶的付出程度,你可能會過度獲益,但仍然得到劣質的關係結果,這就會引起某些不滿。)另外一些研究使用縱向(通常好幾年)追蹤的方法,廣泛地測量了參與研究的夫妻,其結果並不太支持公平理論(如Sprecher,2001;Sprecher et al.,2010)。沒有人喜歡自己獲益不足——這點上所有的研究都一致——但過度獲益並不總是和滿意度的降低有關聯。事實上,有些人過度獲益時感覺良好(Sprecher,2001)。而且,有幾項研究評估了伴侶關係結果的質量發現——正如相互依賴理論所主張的——人們得到的全部獎賞數量與他們所遭遇的公平水平相比,前者能更好地預測他們的滿意度(Cate et al.,1982;Cate et al.,1988)。在這些研究中,只要伴侶一方獲益足夠多,另一方給予或得到多少並不重要。如果人們認為自己從親密關係中得到的獎賞越多,就會感到越滿意。

這樣就顯得較為複雜。一些研究認為公平是親密關係運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些則不這麼認為。研究結果相矛盾的原因之一或許是,某些人較之其他人更關注人際關係中的公平。在不同的親密關係中,某些人始終比其他人更珍視公平,所以與其他人不同,這些人在存在公平時比不存在時更為滿意(Donaghue & Fallon,2003)。但令人好奇的是,這些人對他們親密關係的總體滿意度並不如那些不太關注公平的人(Buunk & Van Yperen,1991)。他們或許太斤斤計較自己的獎賞和代價!

但是,無論我們是上述的哪類人,公平在某些領域尤為重要。在家務勞動的分配和照料小孩這兩個敏感問題上,保證公平是明智之舉。如果這些雜務由雙方平均分擔,夫妻們往往都會對婚姻感到滿意:「當平均分擔了家務的重擔,夫妻一方都可能會欣賞另一方的貢獻,並且會有更多休閒時間來進行共同活動」( Amato et al.,2007,p.166)。相形之下,如果伴侶一方承擔大部分家務,「糟糕的情感就會肆虐,並影響到婚姻的質量」 ( Amato et al.,2007,p.166)。不幸的是,已婚女性在這些家務的分配上很難得到公平對待(Feeney & Noller,2002);即使她們在家庭之外和丈夫有著相似的工作職責,職業女性往往承擔著兩倍於丈夫的家庭雜務(Davis et al.,2007)。同居的情侶、男同和女同通常在這些雜務的分擔上更為公平(Coltrane & Shih,2010),所以婚姻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男人更少做家務。然而無論何時,這種不公平都會給親密關係造成相當大的壓力(Claffey & Mickelson,2009)。的確,婚姻專家對當代夫妻的告誡一般是,「男人要多做家務、照料小孩、維繫愛情,這樣才能擁有幸福快樂的妻子」( Gottman & Carrere,1994,p.225)。在這些方面的公平比夫妻交往其他方面的公平更有影響。

研究結果相互矛盾的第三個(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當人們不滿意時,公平問題才凸顯出來,而當人們滿足時,則會顯得微不足道(Holmes & Levinger,1994)。當親密關係獎賞充足時,公平或許無足輕重。親密關係進展順利時,人們很少關注交換問題,也會隨意地將自己注意到的任何不公平摒除掉。(當研究者提問時,他們也傾向於答覆自己的伴侶是「公平的」。)但如果代價上升而獎賞下降,人們就會開始十分仔細地追蹤自己的交換,關注各自應有的待遇。無論真相如何,感到非常不滿意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因為伴侶而獲益不足(Grote & Clark,2001)。因此,不公平或許並不會使人們感到不滿意;相反,感到不滿意會導致人們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總而言之,最合理的結論似乎是,人們得到的關係結果的總體質量和(出現的)獲益不足這兩方面,在預測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和持續性上起著重要的作用(Sprecher,2001)。過度獲益似乎不會太煩擾人們,而公平在已經具有很高獎賞價值的親密關係中其積極作用甚微。相形之下,伴隨剝奪和剝削出現的不公平——獲益不足——通常會帶來苦惱(Kuijer et al.,2002),而自私的表現不管怎樣都令人討厭(Allen & Leary,2010)。不過歸根結底,關係結果可能是比不公平更重要的因素;如果關係結果很差、令人不滿,即使公平也不會帶來太多慰藉,而如果關係結果完美,不公平也不是大問題。

小結

那麼,最終答案是什麼?單純的貪婪就是對親密關係中人們的行為最好的描述嗎?人際關係科學對此問題的答案是有保留的肯定。如果獎賞高而成本(和期望)低,人們最為快樂。但因為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尋求的獎賞取決於伴侶,所以滿足伴侶也與我們的利益攸關。如果我們希望親密關係持續,我們會很樂意保證親密伴侶的幸福,並且很少會剝削他們。這樣的行為或許受到自私動機的激勵,但它仍是周到體貼、寬容大度和充滿愛意的。所以,即使這類行為最終表現出貪婪性,但並不令人討厭,也不具有剝削性。

承諾的本質

令人欣慰的是,對親密伴侶的幸福依賴可以孕育承諾(commitment),即持續親密關係的意圖。既需要伴侶又感到滿足的人們,其心目中的承諾是與正面品質相聯繫的,如分享、支持、誠實、忠貞和信任(Hampel & Vangelisti,2008);他們溫情脈脈、體貼慇勤、彬彬有禮,而且還快樂地計劃未來的夫妻生活(Weigel,2008)。(你會明白為什麼這些人的親密關係堅若磐石。)令人不安的是,痛苦的伴侶也會忠於他們的關係,不是因為他們想要維持原狀,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必須這樣做。對這些人而言,忠誠可能更多地是一種束縛人的圈套,而不是正面情感。

研究者編製了一份簡易的承諾量表(Arriaga & Agnew,2001),承諾的不同組成部分在這份量表中非常顯眼,量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承諾的伴侶希望他們的親密關係能持續。其次,他們還有長遠眼光,預計了伴侶雙方的未來。最後,他們在心理上彼此依戀,從而能樂對方所樂。在承諾量表裡每方面的內容包含四個問題;請對照表6.3看看你是否能分清每個問題分別屬於哪一方面的內容。

把承諾視為一種複雜的決策過程,這一做法是與著名的承諾理論即投入模型(investment model)相一致的。根據投入模型,承諾來自於與人們的CL及CLalt有關的社會交換的所有要素(如Rusbult et al.,2001)。首先,滿意能增加承諾。人們通常希望伴侶關係能讓他們快樂。然而,高質量的替代選擇也很有影響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承諾。有誘惑力的替代伴侶容易引誘人們離開自己當前的伴侶,所以他們不太可能維持現有的親密關係。但如果離開當前的關係代價太高,即使有時可以得到這樣的替代伴侶,人們也不會總是尋求替代伴侶。故而,決定承諾的第三個因素就是個體在現存親密關係中的投入程度。無論替代選擇的質量如何,也無論個體是否幸福,高投入都會增加承諾。

表6.3 承諾量表

資料來源:Arriaga & Agnew, 2001.

整體而言,投入模型認為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人們希望與現有的伴侶保持親密:感到幸福;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離開的代價太高(見圖6.8)。該模型假定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同等重要,承諾就來自所有三個因素的複雜組合。所以,隨著人們所處環境的變化:一方或雙方伴侶都感到不滿意,受到迷人的替代伴侶的誘惑,或者隨時可以自由地離開關係,親密關係常常要艱難地熬過這段時間。發生這樣的插曲會使關係變得緊張,削弱伴侶的承諾,但如果承諾的其他構成成分能夠將伴侶聚在一起,親密關係就可能繼續存在。

總的來說,研究結果都非常好地支持了投入模型(Le & Agnew,2003;Le et al.,2010)。滿意度、替代選擇的質量和個體投入的數量,每一項都能告訴我們個體承諾程度的有用信息,該模式同樣適用於男女兩性、異性戀和同性戀配偶(Kurdek,2008),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Lin & Rusbult,1995)。而且,投入模型的應用普遍支持了親密關係的交換理論。投入模型裡的經濟評估可以很好地預測親密關係的持續時間(Le et al.,2010),伴侶雙方彼此是否會保持忠誠(Drigotas et al.,1999),甚至備受打擊的妻子是否會逃離虐待成性的丈夫(Rusbult & Martz,1995)。

圖6.8 承諾的投入模型

滿意度與投入度都與承諾有正相關。我們越幸福,離開時失去的東西越多,我們對目前伴侶的承諾就越大。不過,高質量的替代選擇會削弱承諾;其他選擇越誘人,我們就越少承諾。

資料來源:Rusbult et al.,1994.

不過,投入模型將承諾視為整體單一的概念——即只存在一種承諾——而其他理論家認為承諾不僅來自不同的影響因素,而且有著不同的形式(Rhoades et al.,2010)。比如,社會學家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就宣稱實際上存在三種類型的承諾(Johnson,1999)。第一種個人承諾(personal commitment),即人們受到伴侶的吸引、親密關係令人滿意,而希望關係繼續時表現出的承諾。相反,第二種強迫承諾(constraint commitment),即因為離開關係的代價過高,人們覺得不得不繼續現有關係時表現出的承諾。在強迫承諾中,人們害怕結束伴侶關係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後果,即使他們希望離開但仍舊維持著關係。最後,第三種道德承諾(moral commitment)來自對伴侶或者親密關係的道德責任感。人們認為結束關係不道德,或者違背自己的誓言和許諾,而覺得應該維持關係。道德上承諾的夫妻傾向於信仰婚姻的神聖性,不管怎樣都認為維持婚姻是一種莊嚴的社會或宗教責任。

使用這種分類方法的研究表明,三種不同類型的承諾對人的影響各不相同,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做這種區分是有價值的(Givertz et al.,2009;Ramirez,2008)。個人承諾常常是這三種類型裡最強烈的,但強迫承諾和道德承諾也有影響力(Cate et al.,2002)。比如即使人們不幸福,個人承諾較低,但由於經濟或者家庭的壓力,他們的強迫承諾較高,所以仍會保持伴侶關係(Kurdek,2006b)。當人們開始著手漫長的愛情關係之旅時,道德承諾就比個人承諾能更好地預測伴侶關係能否艱難地度過分離的日子(Lydon et al.,1997)。顯然,即使個體對親密關係的熱情削弱,道德承諾仍能使親密關係持續。

承諾引起的後果

但是,無論承諾的起源或性質是什麼,它都會對親密關係產生相當大的影響(Rusbult et al.,2001)。承諾的特徵之一是指向長期發展,這能減少親密關係遭遇坎坷時產生的痛苦。如果人們認為他們的親密關係會長久發展,就能很好地容忍一時出現的低獎賞和高代價,正如有著長期眼光的投資者在盈利較低的時期也會持有某種股票(Arriaga et al.,2007)。此外,忠誠會使人們將自己和伴侶看成單一的整體,自稱「我們」而不是「他」和「我」(Agnew et al.,2004)。這會極大地減少為伴侶做出犧牲而付出的代價,因為取悅於伴侶的事件也會間接地使自己獲益。

不過,承諾引起的最重要的結果可能是,它會使人們採取行動以保護和維持親密關係,即使這樣做的代價很高。承諾於親密關係的人會運用各種各樣的行為和認知策略,這既能維持和提升親密關係,又能強化他們對關係的承諾(Etcheverry &Le,2005)。我們將在第14章詳細介紹這些關係維持機制。不過,本章就要結束,讓我們先預覽其概要。

先看一個例子,承諾會促進順應性行為(accommodative behavior),人們會克制自己不以憤怒來應對伴侶的憤怒(Rusbult et al.,1998)。具有順應性的人能容忍伴侶的破壞性行為而不還擊;他們吞下侮辱、嘲諷或自私的惡果而不報復。這樣做,他們就避免了爭吵和口角,有助於消除而不是加劇伴侶的糟糕情緒。這通常有益於親密關係。此類行為可能需要相當程度的自我約束,絕不是因為軟弱使然;相反,順應行為是要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以保護親密關係免受傷害。

承諾的人還表現出更大程度的犧牲意願(willingness to sacrifice),為了關係的融洽而犧牲自我利益(Impett & Gordon,2008)。為了使伴侶獲益和促進親密關係,他們會做那些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就不會做的事情,還會克制自己不去做那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最後一個例子,承諾會改變人們對伴侶關係的認知。承諾的人表現出感知到的優越感(perceived superiority)——他們認為自己的親密關係比別人的更好(Buunk,2001)。詳而言之,他們認為在親密關係中比別人享有更多的獎賞、付出更少的代價(Broemer & Diehl,2003)。

人們維持親密關係還有其他的機制,但以上三個足以說明承諾激勵人們保護親密關係。人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都會尋求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獎賞,但對伴侶的依賴使得他們行動時還得考慮伴侶的幸福。因而,承諾的伴侶常常做出犧牲、順應伴侶,做一些並沒有即時利益的事情,從而促進他們的親密關係。

如果人們盲目地採取這些行為,常常會招致自我挫敗。但是,如果在相互依賴的關係中這樣做,而且伴侶雙方都這樣做,這類行為就能有力地保護親密關係,並促進與他人的愉快交往(Ramirez,2008)。就這樣,即使我們的內心根本上是貪婪的,但我們對好友和愛人常常是無私的、體貼的和關愛的。

請你思考

巴尼喜歡貝蒂的原因之一是她做得一手好菜。當貝蒂請巴尼吃飯時,常常會準備精緻、美味的菜餚,這比他自己常常吃的快餐要好得多。巴尼喜歡保持整潔乾淨、井井有條,卻注意到貝蒂的房間邋遢擁塞、雜亂無章,但巴尼不太在意,因為貝蒂是個活潑、可愛的好伴侶。然而,他們一旦結婚,貝蒂就不常下廚了;兩人都要上班,她常常在巴尼回家前打電話,要巴尼中途捎上外賣當晚餐。貝蒂懶散的家務活也惹惱了巴尼。他能完成自己公平分擔的家務活,但臥室的沙發上一直放著成堆的未折疊的衣服,他們坐在一起看電視時不得不把衣服推到另一邊。貝蒂似乎並沒有注意自己隨手放置的、亂作一團的物件,巴尼開始感到憤憤不平。

你認為貝蒂和巴尼的未來如何?為什麼?

[1] 無過錯離婚是指離婚的配偶一方無需證明對方存有過錯,而只需簡單說明夫妻雙方無法繼續共同生活的原因,便可獲取法庭的離婚判決。1969年,美國加州成為美國(乃至西方世界)第一個適用無過錯離婚的州,在此之前,獲取離婚的唯一方式是證明對方存有過錯或因對方的不當行為而導致婚姻完全破裂。——譯者注

[2] 好吧,我承認這個問題有點簡單。結果不是很明顯嗎?

[3] 參見第2章44頁及第13章4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