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清宮私房事兒 > 第十章 香消玉殞為誰念 >

第十章 香消玉殞為誰念

后妃之死,雖不如皇帝之死那麼引人矚目,但是,為其舉辦的喪事活動也會因其生前地位的不同而大有差異。一般來說,皇室會禮遇死者,即使生前犯有這樣那樣的過錯,也會因為她的去世而一筆勾銷。

1.生命的謝幕

人固有一死,后妃也是一樣。雖然她們生前的寵辱經歷、生命壽數,以及是是非非都會截然不同,但是一旦她們合上雙眼,永遠地告別神秘而複雜的後宮,告別這紛繁而變幻莫測的大千世界,後人就會為她們的榮辱興衰而蓋棺定論,或揚或抑,或褒或貶,不一而足。

比如,就皇后而言,這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六宮之主,就有種種結論。清朝有皇后27位,但真正正位中宮,名副其實做過皇后的僅16位,其餘則為皇帝追封的皇后。對這些皇后,今人因其壽數、在位時間長短有過種種總結。

最短命的皇太后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皇后,她22歲守寡,做了2年皇太后,終年24歲;最長壽的皇太后,當屬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皇后,她受乾隆帝恩養達40多年;有當皇太后時間最長的順治帝孝惠章皇后,她14歲入宮,21歲守寡,做了56年皇太后,卒年77歲,丈夫在世時不被寵愛,丈夫死去,繼位的康熙帝備極孝順,她從此時來運轉;有當皇后時間最長的嘉慶帝孝和皇后,她小嘉慶帝16歲,為王府側福晉,嘉慶二年冊立為皇后,當了23年皇后,嘉慶二十五年,丈夫死後,她被尊為皇太后,直到道光二十九年才死去,壽74歲;也有一生中只做過1天皇后的康熙帝孝懿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正在重病中的她,已近彌留,心地善良的康熙帝企圖通過晉封其位號,來為她「沖喜」,當日封其為皇后,可是,並未起作用,第二天她即駕鶴西歸,只做了1天皇后;而道光帝孝靜皇后,為奕訢生母,因為咸豐帝與奕訢不合,遭咸豐帝猜忌,其母大受牽連,雖在咸豐五年七月初一,被晉尊為康慈皇太后,卻僅活了9天就崩逝了。

當我們運用大量史料,探討后妃死因,揭秘深宮最隱秘的事情時,就會發現,后妃作為宮中的女主,在守望皇帝的時候,或許會因為一點不值得一提的事情而命喪黃泉。她們的死亡和身後之事,也為她們的人生故事增添更多佐證。后妃的生活具有兩面性:一是富貴無比,應有盡有,要什麼有什麼,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這毫無疑問;另一方面,后妃也會有常人意想不到的困境,與世隔絕的生存環境,比之牢籠沒什麼區別,還有噤若寒蟬的政治環境,也讓她們無比壓抑。即使在萬人矚目的後宮,即使是皇帝那些富貴的女人,她們的死也是「容易」的。那麼,這些養尊處優的后妃,面對死亡都是怎樣的態度呢?

大妃「殉葬」之死

殉葬,這一野蠻的喪葬形式,多見於奴隸社會。然而,在文明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直到17世紀的滿洲貴族中,活人殉葬卻大為流行。不僅如此,平民百姓也有夫死妻殉的事例。這一制度的流行,是當朝統治階級提倡的結果。每有殉葬事例發生,報之於朝廷,朝廷會發佈旌表詔令,大大助長了殉葬風氣的流行。

努爾哈赤的大妃、多爾袞之母阿巴亥的殉葬,就是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殉葬的。當時,她年僅37歲,同時殉葬的還有兩個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但就大妃而言,她極不符合殉葬的條件,因為:

她身份高。自大福晉富察氏被休離後,努爾哈赤把後宮之權交給了大妃,她也就成了主宰大汗後宮的六宮之主。按例,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女人。

她有生育。為努爾哈赤生育了3個皇子,這在太祖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帝王最怕後繼無人,倘后妃為其生育了皇子,當為最大的功勞。3個皇子為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和皇十五子多鐸,多有戰功,在清初歷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其子尚小,需要撫養。大妃死時,其子多爾袞15歲,而多鐸只有13歲。阿濟格已21歲,長大成人。皇太極等人主持的這場大妃殉葬,在《武皇帝實錄》中有描述曰:

「(妃)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殉之』。」

可是,皇太極等人的理由並不充分,因為努爾哈赤是不可能下此諭旨的。努爾哈赤死前,急諭十分寵愛的大妃前去迎駕,說明還是十分信任她的。諸王命其殉葬,其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利益和政治上的。

首先,大妃及其三子勢力會危及皇太極的權威。大妃聰明機智,頗有雄心,將來把兒子培養成人,在她的指揮下,勢力會更為強大。

其次,努爾哈赤臨終時,只有大妃陪伴在旁邊。努爾哈赤若口傳遺旨,對諸皇子或封,或貶,或賞,或罰,或誅,只有大妃知道。不除掉她,諸王貝勒睡不安寧。

所以,太祖於八月十一日崩,八月十二日卯時代善等議立皇太極,不到兩個鐘頭,到辰時,大妃被逼自盡。這實際上是代善、皇太極等人策動的突然政變。

剛烈赴死的皇太后

在清宮中,也有一些后妃性格剛烈,不屈不撓,面對死亡毫不怯懦。

比如康熙帝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位分較低,直到十七年生皇四子(雍正帝),才晉為德嬪,又生皇六子,晉為妃。她一生有6個子女,說明康熙帝很寵愛她。她也非常謹慎謙恭,從不招惹是非,或人前顯勝,是個規矩女人。

可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她的親兒子皇四子繼承了帝位,她被晉尊為皇太后,確是無上的殊榮。然而,她卻表現得異乎尋常:

首先,不接受皇兒尊封名號「仁壽皇太后」。其實,這只是按制而行,如康熙登基,尊其母為「慈和皇太后」。

其次,不從永和宮遷至寧壽宮。寧壽宮為皇太后頤養天年的正殿,位置尊崇。

最後,對兒子繼位手段極不滿意,心中更偏愛小兒子。

孝恭太后的小兒子為允禵,小雍正帝10歲。雖同為兄弟,一母同胞,但為爭奪帝位,哥倆反目成仇。雍正繼位後,由於小弟不滿,便罰他去看守父皇的景陵,調離了繁華的京師。

孝恭太后對於兩個兒子的對立,十分頭痛。大的不聽話,小的又倔強。心中憂鬱著急,得了病。據皇九子允禟的太監何國柱說:「太后要見允禵,皇上大怒,太后於鐵柱上撞死。」

不知何太監說得是否真實,反正官方記錄孝恭太后在五月二十二日得病,雍正至前侍奉,第二天就崩逝了,距離康熙帝駕崩僅半年的時間。別人都是兒子做了皇帝,母親坐享清福,她卻因此而喪了命。

類似這種情況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順治皇帝的貞妃。

貞妃,董鄂氏。她在順治帝的後宮中極為普通,誰都不知道這個女子,大概是選秀女的時候,默默進宮的女子。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憂鬱成疾而又染上天花的順治帝死於養心殿,就在宮中忙亂不堪之時,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宮中女子,竟在萬分悲痛心情的驅使下,以身殉主。這位癡情女子,就這樣以一條性命換來了皇家的一紙封號——貞妃。

意外之死

人算不如天算,紫禁城中的女人在許多情形下只能聽天由命,即使這情形關乎性命。這裡的妃嬪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聽天由命」地丟掉了寶貴的性命。

比如乾隆的後宮中,有一位誠嬪,姓鈕祜祿氏,二等侍衛兼佐領穆克登之女。入宮時間為乾隆二十三年,被封為蘭貴人。入宮後,她曲意奉迎,雖地位不高,但也時常得到帝寵,尤其是乾隆每次出巡,所帶妃嬪中,她都榜上有名,說明她身體還是比較好的。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她晉為誠嬪,總算有所起色,因為封為嬪位,她就位列主位了。

過了八年,即乾隆四十九年正月,乾隆舉行他有生以來的最後一次南巡。因為乾隆已年逾古稀,身體原因而行動不便,以後不會再有南巡的機會了。於是,這次南巡特別隆重,後宮嬪妃、宮娥、太監隨行,浩浩蕩蕩,誠嬪也在其中。可是,在此次出巡的迴鑾途中,意外發生了。

四月十一日,誠嬪走出龍舟,到舟頭透氣,不知何故,卻失足墜入水中。太監、宮女在一片慌亂中,費了好大勁才將其打撈上來。而此時,她早已被淹死了。乾隆帝聞訊十分悲痛,命人買來彩棺,裝殮起來,給予恤典。當年九月,葬入妃園寢。

再比如道光帝的常妃,赫捨裡氏,道光在世時,僅為貴人,咸豐元年尊為常嬪。同治帝繼位後,再追封為常妃。

常妃,實際上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嬪御,因為她一生未有生育,只是默默無聞地熬度餘生。尤其是道光帝去世後,她百無聊賴,當天氣漸熱時,按慣例到圓明園去消暑。可是,咸豐十年八月,咸豐帝北逃承德,避難去了。常嬪只得戰戰兢兢地在圓明園等待命運的安排。當英法聯軍於八月二十四日焚燒圓明園時,常嬪受驚嚇而死。咸豐帝得報,十分氣憤,一面要求懲辦不利官員,一面命太監人等妥善安置。

可是當時,英法聯軍竄擾禁園,正在大肆焚搶,承辦人員想將置辦的彩棺舁進園內,都無法做到,急忙上奏咸豐帝,暫緩辦理。可憐常嬪屍體,在盛夏季節,卻陳屍園中,不能入殮。

咸豐帝一籌莫展,下諭旨曰:「從權將就,斷不准跡涉鋪張,致滋他變。」承辦人員哪還敢鋪張,連工部都沒有知會,便雇了幾十名人夫,也不設儀仗,只用大紅蟒緞罩住彩棺,匆忙入殮。然後,用32人夾槓,乘著夜色,抬到田村暫安處,草草掩埋。

這兩個女人都沒有什麼個性,對死亡的態度都是聽天由命的人。可是,她們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還有一個人需要提及,這就是慈安太后。

關於慈安太后之死,近年來的文藝作品中多有細緻的描述。

據傳,咸豐帝臨死前,曾留一道密諭給忠厚老實的慈安太后,以約束慈禧。慈禧太后知道此事。

慈安太后像

有一年,慈禧害病,太醫無計可施。薛福辰診脈後,開具了產後補養之藥,才得以康復。慈安得知後,便前往慈禧住處,和她談心。

慈禧花言巧語,哄慈安開心,並保證以後一定遵守宮中規矩,再不會做有損皇家顏面之事。慈安深受感動,便翻出一個黃緞小包,把咸豐帝密諭拿給慈禧看。慈禧一看,嚇得大驚失色。

慈安笑著把密諭燒了,慈禧感動得淚流滿面。

可是,慈安從此失去了控制慈禧的工具。慈禧後來設計,派人送去慈安愛吃的點心,在其中下了毒。慈安吃後,當日暴亡。這一天是光緒七年三月十一日,終年45歲。

大多數妃嬪盡情享受富貴之中,也會有許多高壽之人,如康熙帝定妃萬琉哈氏(97歲)、雍正帝純懿皇貴妃耿氏(96歲)、乾隆帝婉貴妃陳氏(92歲),都是壽終正寢的老壽星,是妃嬪之中最幸運的代表。

2.從皇宮到地宮

清朝後宮主位眾多,除了皇帝之外,還有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另外,還有皇太子、皇子、皇子妃、公主等。這些人死後,都要及時殮入棺具之中,以便保護好屍體,使其靈魂得到撫慰。不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清廷,在人死之後,都要根據禮部等擬出的治喪儀節,不斷地向棺具行各式禮儀,其繁文縟節難以盡述。

製作棺具

棺具在清廷的喪禮中至關重要,是整個喪事的中心環節。那麼,這些神秘的棺具從選材、製作到漆飾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清宮棺具所用板材只有兩種,楠木和杉木,具體用什麼,要根據亡者生前身份而定。皇帝至皇貴妃,其中包括皇太子和皇帝父母,俱用楠木,貴妃以下俱用杉木。這種材質的區別,明顯地將後宮中的等級區分開來。

關於棺具材板的來源,《清宮述聞》引用翁同龢的話:「向例,由江南織造采進,系捐辦,不具折,不開銷也。」這種說法是否確切,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查清季江南織造由三處組成,即江寧織造、杭州織造、蘇州織造。三處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宮廷及官員布匹的採辦,但也負責宮廷其他用品的採辦。「如皇帝所用的絹紙、筆、墨、硯、硃砂等等,以及交予採辦的一切物品。」在細目中,雖未引入板材的採辦,但翁氏所云想必有一定道理。

在清宮檔案中,確實留下了許多關於板材等物料來源的明確記載。檔案記載:誠嬪死後,由內務府、工部準備相應的杉木、楠木、檀木;循貴妃死後,需要準備杉木、楠木、檀木,同樣由內務府和工部準備;馬常在死後,其金棺的製作,需要內務府、工部準備杉木、檀木。

從這三條材料,我們清楚地看到,備辦板材是由內務府掌儀司或營造司,行文工部營繕清吏司備辦或取用。而在工部營繕司又有所分工,其所需楠木、檀木俱由都水司備辦,其所需杉木則由木倉備辦,大致如此。

因此,我們看出,翁氏所言板材系江南織造捐辦,可能屬個別特例。

板材備辦以後,一般要打製成型,以備不虞。但也有皇帝巡幸在外,倉促之間不能得到合適板材而感到尷尬。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正在熱河避暑的仁宗駕崩,當日小殮。因為正值酷暑季節,屍體急需早日成殮。可行宮並無良材,於是宣宗下諭:「梓宮為萬世藏之器,此間並無合制良材,朕心益覺難安。京城原有豫為儲備者,著留京王大臣、內務府大臣即派委妥員,設法運送前來,飭令晝夜行走,能早一刻務趕緊一刻。即將幫蓋、底拆開,用氈包裹。俟到此間,再行合成,均無不可,總以迅速為要,萬勿刻遲。」不久,宣宗得到回音:「查得內務府有乾隆年間備用楠木梓宮一分,向系拆散收存,便於包裹行走,並將梓宮外槨包妥,於本日午刻自京起程。」

由此可以看出,不僅板材早已備辦,而且已經打製成具,不過是尚未漆飾而已。

製作棺具神秘又神聖,需用材料十分繁雜。不僅需用必備的板材,一些在製作過程中所需的物品也要一一供齊,方可動工。清宮檔案中,留下了這方面的記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溫惠皇貴太妃薨逝,需為太妃製作楠木金棺,以成殮屍體。內務府立即擬出所需物品,開列在粘單上(楠木、杉木除外),內開:「松香250斤,黃蠟60斤,桐油80斤,煙子10斤,彩黃88斤5兩9錢,嚴生漆5斤,土子面4斤,白幹線布8丈,寧布20丈,廣膠17斤10兩1錢,木線柴200斤,魚鰾6斤15兩。五寸兩尖釘144個,三寸兩尖釘86個,三寸釘96個,二寸釘46個,頭號兩點釘164個,二號兩點釘260個。長3尺挺鉤8根,帶曲須,計重34斤8兩;長2尺挺鉤8根,帶曲須,計重23斤;長4寸鉤搭12個,帶曲須,計重4斤8兩;長3寸鉤搭16個,帶曲須,計重4斤;長4寸寬1寸5分葉子36塊。楠木匠366工半,鋸工102工半,雕匠3工。」

儘管在粘單中開列了所用細目,但是,我們看出,棺具製作過程中所需棺內襯布尚未列在其中。再查其他檔案發現,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初三日,漆飾壽祺皇貴太妃金棺需用高麗夏布十五匹;嘉慶八年,乾隆帝白太貴人彩棺漆飾十五遍,需用高麗夏布十五匹;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五日,道光帝常嬪金棺漆飾,需用高麗夏布十五匹,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金棺在漆飾過程中,每一次至少需用一匹高麗夏布。

以上所需這些物品,要根據等級,由內務府開出單據,詳列項目,然後再報工部備辦。

清代皇家棺具由內外兩重構成,內稱棺,外稱槨,統稱為棺槨。關於棺槨的製作情況,官書不見記載,而在《翁同龢日記》中記錄下了咸豐帝孝貞顯皇后梓宮的製作情況:「梓宮之木用楠木,其厚不過一寸八分,其色微黑,其兩旁立牆三塊拼成。其後和拼尤多,其上墳起脊,亦每邊三塊所拼也。……其中朱漆棺形如方匣,四周寫金剛經,俗呼金匱,此附身之棺。」

這裡所記,基本正確。我們從清陵中已開放的棺具中調查得知,棺板最厚者為光緒棺,約11厘米,最薄的為乾隆帝烏喇那拉皇后棺,為8厘米,這與翁氏所記正相符合。翁氏所云外棺的形狀,實際上帶有濃郁的滿族特徵,因為漢材是前大後小,直幫平頂,而滿材則狀如屋脊,這一點記載也正確。但是,翁氏所云內棺形如方匣,則為錯誤。據東陵開放實例,其內棺與外槨形狀基本相似,不過是內棺略小而已。

內棺製作完畢,均油朱漆數層,油完後陰乾,在上面刻經咒。所刻經咒不分等級,一律為《金剛經》。如壽安固倫公主彩棺內「繕寫西番字樣」,道光帝常嬪內棺「繕寫四天王咒」,康熙帝惇怡皇貴妃「寫喇嘛字」,而清末慈禧太后的內棺同樣書「西番四天王咒」。四天王咒的擺佈形式,則是根據棺槨入葬地宮之後的實際方向而定,棺之南書「南方增長天王咒」,北書「北方多聞天王咒」,東書「東方持國天王咒」,西書「西方廣目天王咒」。

這些西番文字的雕刻,有陰刻有陽刻。據實際調查得知,乾隆帝內棺為陽刻,其他均為陰刻,刻完後填金漆,華麗無比。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棺具都有內棺,在清東陵裕妃園寢中埋葬的容妃金棺中就無內棺,但這絕不是等級的關係,因為,比她低下的乾隆帝誠嬪也有內棺。是否與墓主信仰伊斯蘭教的身份有關,目前尚未可知。

在屍體大殮前,還要在內棺之中按等級鋪以棺襯布,《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清楚地記載了各等級棺具內襯布情況:「列聖梓官,內襯織金五色梵字陀羅尼緞五,各色織金龍綵緞八,凡十有三層;列後梓宮內襯梵字陀羅尼緞五,各色妝龍綵緞四,凡九層;皇貴妃金棺內襯五色梵字陀羅尼緞五,妝龍綵緞二,凡七層;貴妃金棺內襯三色梵字陀羅尼緞五,綵緞二,凡七層;妃金棺內襯三色梵字陀羅尼緞三,綵緞二,凡五層;嬪金棺內襯綵緞三層;貴人彩棺,陀羅尼緞候欽賜;常在、答應彩棺內襯紅緞一層。」

外棺的製作,最重要的、最能體現等級的則是漆飾了。外棺漆飾,要等到大殮以後進行。漆飾時,要由欽天監根據亡者的生辰、死亡的時辰,以及其他因素(比如天氣因素)來確定漆飾日期。

棺具的漆飾,無論地位高低,都要擇得合適的吉時,方可動工。當欽天監已經選擇好了動工日期,但適值寒冬時,則要停工,要等來年春融再行漆飾。其具體操作是欽天監將吉期告知內務府,內務府再知會工部執行。在清宮檔案中,隨處可見這樣的記載。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1908年12月30日),擇孝欽顯皇后梓宮漆飾日期,「惟現值隆冬,氣候凝滯,漆飾不宜。臣等公同商酌,謹擬緩至明歲春融閏二月間,交欽天監擇吉敬謹漆飾。」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采答應金棺漆飾動工吉期,交欽天監擇得本月初九日午時動工吉,十七日已時漆飾金棺吉。」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初五日,漆飾壽安固倫公主彩棺事。「自三月十八日起,務於五日內選擇漆飾吉期……本監擇得三月十九日甲寅宜用,辰時漆飾吉。」光緒元年(1895年)二月十一日,漆飾同治皇帝梓宮,「經臣等交欽天監選擇吉期,現惟欽天監選擇得三月二十七日甲子宜用,申時吉,除知照工部照例漆飾四十九次,俟漆飾時,臣等會同工部堂官敬謹監視,將漆飾吉期恭折奏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