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清宮私房事兒 > 第十一章 最後的宮殿 >

第十一章 最後的宮殿

清代的后妃較之前朝來講真是太幸運了。不僅在入關之初就廢除了殉葬制度,使這些死於皇帝之後的女人得以壽終正寢,而且,歿後的喪葬也盡量做得風風光光,稱得上死後哀榮。后妃的陵寢或典制大備,或等級森嚴,使人深感皇家喪葬的威嚴、秩序和富有。這些生前盡心侍奉皇帝的后妃們,死後又規矩地來到各自的墓穴裡,靜靜地守望著、期盼著,使肅穆安靜的陵園裡更增加了一份唯美主義的淒婉。

1.皇后陵

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新皇帝的母親如果還活在世上的話,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太后了,被稱為聖母皇太后。這個時候的皇太后會覺得前所未有的威風,自己辛苦帶大的兒子如今成了萬民之主,真是名副其實的揚眉吐氣了。於是,在享受榮華的同時,開始像新皇登基後要為自己選擇萬年吉地一樣,也要為皇太后選擇墓地,成為百年後的永遠歸宿。

這個時候,新皇帝真的是心甘情願地為母后做事了。

其實,清代建造皇后陵是一個獨創。清代陵寢制度源於明代,可是,明代沒有皇后陵,那麼,死在皇帝駕崩以後的皇太后要葬在哪裡呢?原來,明陵地宮有三條隧道。可各自應時啟閉。如《明史·后妃傳》記載,「(明英宗孝莊皇后)成化四年九月合葬裕陵,異隧,距英宗玄堂數丈許,中窒之,虛右壙以待周太后」。1957年,發掘明定陵地宮,證實了這一記載。

和明陵地宮不同,清代帝陵地宮只有一條墓道,皇帝入葬地宮之後,地宮墓道就要關閉石門,永世不再打開了。所以,為健在的皇太后建陵,也是現實的需要。

寧靜的守護——昭西陵

清代在關外沒有建造皇后陵,包括死在皇太極後面的孝端文皇太后。順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后駕崩,終年51歲。遺體運回盛京後,火化為一壇骨灰,葬入昭陵地宮之中,這就為早已對漢文化感興趣的孝莊文皇后所不能接受了。因為,漢族士大夫很鄙視火葬,認為那樣把先人的屍體燒掉,野蠻而無情。所以,孝莊文皇后決定死後不要火化自己屍體。可是,如果要同皇太極葬同一地宮之中,既有骨灰罈子,還有巨大的棺槨,很不成格局。還是不要和皇太極葬在同一地宮中吧,這是孝莊文皇后的想法。於是,她臨終前很神秘地把康熙帝叫到跟前,商量解決的辦法。康熙帝聽從了祖母的意見,在東陵為祖母建了一處暫安奉殿。這個「暫安奉殿」一直延續了37年,直到雍正帝繼位,才將其改造為「昭西陵」。

這座昭西陵如同主人孝莊文皇后一般,默默守護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然而,昭西陵中的墓主人孝莊文皇后死後不歸葬東北昭陵,而葬在東陵,引來人們議論紛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於「太后下嫁」的傳聞。可以說,所有持「太后下嫁」觀點的史學家們都到昭西陵來尋找依據,好多史家認為這是「太后下嫁」的鐵證:

首先,孝莊所謂的臨終遺囑引來後世的諸多質疑。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諭:「太皇太后疾大漸時,諭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諄諄降旨,朕何敢違!伏思慈寧宮東,新建五間,太皇太后在日,屢曾向朕稱善,乃未及久居遽爾遐升。今於孝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

孝莊的這番話,是其死後由玄燁轉述的。可是,雍正即位之初,於雍正二年二月初五日,再次轉述孝莊這些話時,除了玄燁所述內容之外,又加入「若另起塋域,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的內容。同是一道諭旨,何以前後有如此大的差異?如果真像雍正所說「恐勞民動眾」,那麼,康熙在籌建暫安奉殿時,卻將禁城內新建五間特地拆運至遵化,擇地修建,其大殿為重簷廡殿頂,在東陵所有陵寢中規制為最高。而雍正在改擴建昭西陵時,添建了方城、明樓,又建其他後陵所沒有的小碑樓,這難道不是勞民動眾嗎?

為了否定合葬昭陵,雍正帝直言不諱道:「朕惟禮經云『合葬非古禮』,先儒又云『神靈有知,無所不通』。是知合與不合,惟義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於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義。」雍正的這些話,在清朝典籍,確實查之有據。儘管這些理由言之鑿鑿,可是,死於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六日的孝端文皇后,同是在關內,卻於翌年三月二十六日,葬入昭陵,與太宗合葬。孝莊即便不能與之合葬,但陪葬一帝卻是符合古禮的。

就孝莊而言,臨終找了兩條並不太重要的理由,就決定與丈夫異地而葬,顯然有些理屈,而康熙父子在轉述孝莊遺囑時,前後不一,也給孝莊葬地蒙上了神秘莫測的面紗。

其次,這樣的安排與傳統的夫妻合葬習俗背道而馳。西周時,諸侯國君的王墓出現夫妻合葬的現象。這種合葬,書中釋:「合葬之禮,非古昔之法,從周公以來始有合葬,至今未改。」所謂合葬,典籍解釋:「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即帝后墳墓只要在同一塋域,就是合葬,不一定同在一個墳頭之下。那麼,皇帝先死,皇后另建墳墓葬於旁邊,也屬合葬的範疇。所以,古禮中對合葬的解釋,就同孝莊、康熙、雍正等的看法大相逕庭。

孝莊在臨終遺言中,還曾提到「惟世祖之兆域匪遙,母宜從子」。這實際上是個荒唐的理由。若論捨近求遠,古禮所無;若論母宜從子,夫妻之宜則顯然相悖。就連對孝莊備極孝順的康熙帝對此也是顧慮重重。「奉暫安處至三十八年之久,蓋慎之也。」雖然玄燁遵遺命選擇遵化昌瑞山,但聖祖在以後的三十幾年中,遲遲未解決孝莊陵地,而只以暫安奉殿稱之,既遵循了祖母的遺囑,又沒有明確葬地,真是一個聰明的兩全之策。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康熙帝多次對臣子說「朕以孝治天下」,於是,選擇昌瑞山為其葬地,「以便歲時奠獻」。可是,玄燁為了盡孝道即將祖母葬於遵化,那麼此種做法對於太宗來說,使他們在九泉之下夫妻未能相聚一處,是否算是一種孝道呢?

康熙帝的心裡不可能沒有這種顧慮,也怕後人指責其做法荒謬,因而準備了許多理由備考後代追問,讓後人諒解其不得已的苦衷。

最後,許多觀點認為,昭西陵的選址沒有「風水」可言,孝莊葬地太將就。

順治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主峰南麓,始建於康熙元年九月,其規模從南至北達5公里多,佔據了這裡的中心至尊地位。按這種安排,順治以後的諸帝后陵及妃園寢,都要以此為中心,即所謂《周禮》中「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的葬法。孝莊要葬在這裡,確實為玄燁出了難題,即在孝陵的左右兩側,無法安排孝莊陵寢。

玄燁選擇了風水圍牆之外的左側為暫安奉殿,將孝莊陵寢與圍牆內的陵寢劃分成兩個體系。但即使如此,若以孝陵為中心,其東南左側位置仍低於孝陵的至尊地位,就不能說是一種孝道之舉。再者,玄燁所說暫安奉殿之地,是一處毫無風水可言的平坦之地。

關於風水,專家解釋:「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不沖冒四面之風;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使水近夫親膚。」清代,眾多陵寢均有龍脈、方向、砂山、案山、朝山、水脈等風水要素。以此看暫安奉殿的風水,除了方向坐北朝南之外,陵寢的其他風水要素均不具備。這裡既無後靠、前照、近案、左右護砂等山脈,左右前後又無河水夾流;其地勢南北高低一致,也不利於雨水的下瀉。可以說「暫安奉殿無風水可言」。

在清陵營建之初,朝廷都要派出精通風水的大臣相度踏勘,寫出詳細的風水說帖上報皇帝。同時,要選擇幾處,皇帝細心地加以對照,選擇十全十美的地點作為葬所,有時會因為一點小小的瑕疵而拋棄費盡心血選擇的吉地,乾隆、雍正等諸帝無不如此,就連妃園寢福地的選擇也是這樣。作為大清至尊而備受崇敬的孝莊太后的葬地卻如此將就,不得不使後人揣度議論。

為此,人們以昭西陵為依據,認為太后確實是下嫁了。

關於太后下嫁給睿親王多爾袞的故事,史學界歷來爭論不休,就連史學家孟森先生在其專著裡也論及此事。實際上,早期的滿洲婚姻的確比較自由,「婚嫁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母」。如果是丈夫死去,則「其家男子收為妻,父子兄弟不論也。他適,則人笑其不能贍其婦」。後來,滿洲的婚姻受漢文化的影響逐步走入正軌,但這種收繼婚還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所以,如果太后出於種種目的,或政治的,或情慾的,而下嫁(或曾私通)並不是一件十分新奇的事情,不過是這種事情出在皇家而有失臉面。加之後來多爾袞被論罪削爵,因而在皇家史書中此事隱匿不記。

那麼,太后如果真的下嫁給多爾袞,就太后本身而言,她留下遺言不合葬昭陵,其心情可以理解。將陵寢建於遵化而不歸瀋陽,這麼大的事情,都不是以懿旨的形式出現,而只由康熙帝在一次諭旨中順便指出,那麼,孝莊是否下過這道諭旨就值得懷疑。即使真的下過,孝莊出於面子上的原因,由皇帝下旨轉述,或許是出於某種忌諱?就玄燁而言,祖母下嫁他人,固然不便合葬昭陵。但由於清廷並不承認下嫁實有其事,所以,將二人分葬,於理不通。況且,死於順治六年的孝端文太后,已有祔葬昭陵的先例。這樣,分葬等於給後人留下了話柄或懸念。直至今天,這個懸念還沒有真正解開。

第一座皇后陵——孝東陵

清朝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皇后陵,其實是康熙帝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孝東陵。孝東陵是順治帝的后妃墓地,位於孝陵東側,內葬順治皇帝的29位嬪御。

清東陵孝陵神道石像生

墓主人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帝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她的入宮,其實是孝莊一手促成的,而順治帝並不喜歡她。後來,由於董鄂妃的進宮,孝惠章皇后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雖然有婆婆孝莊太后的極力維護,但還是被丈夫冷落了。順治帝死去時,她年僅21歲,成了年輕的寡婦。可是,漂亮的她卻從此時來運轉,康熙帝一直很尊重她,尊其為嫡母,每次皇帝出巡,都會帶上這位太后,以此為其消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太后崩,終年77歲。

孝東陵裡面還葬有順治帝的其他妃嬪:7位妃子、4位福晉、17位格格。這些女子,大都很年輕就去世了。有漢女恪妃、以身殉主的貞妃、宮中待年的悼妃等。這些可憐的女子,一生默默無聞地侍奉皇帝,一般沒有生育。空有美麗的容顏而沒人欣賞,當皇帝死去時,那些深感前途無望的妃嬪便也只能孤獨終老。

孝東陵坐北朝南,其主要建築從南到北依次為:陵前馬槽溝正中建三孔拱橋1座,西側石平橋2座,一座為9孔,一座為3孔。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值班房各3間。隆恩門1座、東西燎爐各1座,東西配殿各5間,隆恩殿1座,面闊5間。陵寢門3座,石五供1座、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方城前神道兩側各有兩行縱向寶頂,各14座,兩側共28座。神廚庫位於三孔拱橋東側。南牆外有井亭一座。孝東陵神道與孝陵神道相接。上述建築的規制、功用均與孝陵的相同。

從建築的規模和數量上看,孝東陵比皇帝陵大為縮小,不建大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神道碑亭、五孔拱橋、二柱門、啞巴院。三孔拱橋僅為一座,方城、明樓、寶頂的體量明顯收小。孝東陵的規制為清朝後世皇后陵奠定了基礎,成為後世效仿的藍本。

由於孝東陵是第一座皇后陵,無前例可鑒,所以在規制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一是孝東陵未設下馬牌。二是方城兩側未建面闊牆,因此也就沒有寶城後院。三是妃嬪也隨葬在內,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園寢的格局。四是大殿月台上未設銅鹿、銅鶴。這些不足,在後來營建其他皇后陵時,都得到了完善。

孝東陵有三個特點:一是寶頂不是橫向排列,而是縱向排列,帶有關外妃園寢遺風。二是孝東陵後院全部鋪墁澄漿磚。三是孝東陵院落極為寬敞,即使皇帝陵也不能與它相比。

孝東陵建成後,初稱「新陵」,這是針對孝陵而言的。因為它比孝陵建得晚,是新建的,面貌一新。這「新陵」並不是由朝廷正式命名的,是臨時的,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初七日,孝惠章皇后入葬地宮,改稱為「孝惠章皇后陵」,這個名稱也不是正式名稱,只使用了不足一年的時間。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二十一日,禮部專為孝惠章皇后的陵寢命名一事,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本章,說:「古來帝、後有不合葬而自為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東,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擬『孝東陵』字樣,仰候欽定。」康熙皇帝表示同意,揮筆朱批「是」。從此,孝惠章皇后的陵寢正式稱為「孝東陵」。

禮部給皇后陵命名的方法,具體地講是這樣的:凡皇后陵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東旁或西旁(因為清陵都是坐北朝南),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屬陵寢,所以沒有必要另立陵名,只根據皇帝陵的名稱而命名。皇后陵的第一個字用皇帝陵的第一個字,皇后陵的第二個字用皇后陵與皇帝陵的相對方位字,位於皇帝東旁,則用東字,位於西旁,則用西字。用這種方法給皇后陵命名,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陵內葬的是哪位皇帝的皇后,這座皇后陵位於皇帝陵的哪一旁。以後,清朝所建的皇后陵均按此命名,成為定制。

孝東陵的產生,為以後皇后陵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做出了範本。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建制皇后陵時會增減相關建築,那要看實際需要。總之,要與時俱進。在清一代,共產生了7座各有特色的皇后陵:皇太極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順治帝孝惠章皇后的孝東陵、雍正帝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嘉慶帝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道光帝孝靜成皇后的慕東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

這些皇后陵與身邊的丈夫帝陵毗鄰而建,同樣的建築名稱,同樣的黃色琉璃,使人很難分清伯仲。這就是皇太后的特權,是其他宮裡女人很難企及的。

聲名顯赫的「鳳上龍下」

在清東陵的定東陵內,埋葬著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普祥峪定東陵和菩陀峪定東陵共同組成了這座特殊的皇后陵寢。

普祥峪定東陵內葬有咸豐帝慈安皇太后。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生於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初入侍文宗潛邸,咸豐二年二月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冊立為皇后。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崩,載淳即位,慈安被尊為母后皇太后。

慈安這個女人,世稱其「德容言工俱全」,堪為封建社會的婦女典型。那麼,慈安到底漂不漂亮呢?有她的畫像傳世,讀者可以自己下結論。有人說慈安懦弱,但據考證慈安並不像傳聞所說的那樣優柔寡斷,懦弱怕事。她為人賢德,待人寬厚,遇事忍讓,顧全大局。

這些性格特徵既是她的優點,同時也將她推入無盡深淵,因為忍讓在政治鬥爭中是不會佔優勢的。其實,慈安權力慾望並不小,無論是咸豐十一年,她決定發動北京政變(雖然受到了慈禧的蠱惑,但畢竟她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還是同治五年,她悍然下令秘密處死了慈禧的寵監安德海,都證明慈安並不是甘於擺佈的政治俘虜。不過是由於她的政治謀略遠遜於精明的慈禧太后,才在光緒七年突然暴崩於深宮之中,年僅45歲。

菩陀峪定東陵裡葬有舉世聞名的西太后慈禧。慈禧,姓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生於1835年,死於1908年,其父為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征。慈禧是一位「無冕女皇」,幾乎沒有哪一個中國人不知道她的。

咸豐元年大選秀女,那拉氏中選,咸豐二年五月初九日入宮,時年18歲,封為蘭貴人。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內閣奉諭旨;貴人那拉氏晉封為懿嬪;十一月命協辦大學士賈禎為正使、禮部左侍郎肅順為副使持節賚冊晉封貴人那拉氏為懿嬪。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時,葉赫那拉氏生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於儲秀宮,第二天便由懿嬪晉陞為懿妃。七年正月,內閣奉諭旨晉懿妃為懿貴妃;十二月命大學士裕誠為正使、內閣學士黃宗汗為副使晉封懿妃那拉氏為懿貴妃。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豐帝病危,召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右瀛承旨立載淳為皇太子;第二天咸豐帝崩,懿貴妃時年27歲。九月,大學士桂良等奏遵旨謹擬崇上母后皇太后徽號曰慈安,聖母皇太后徽號曰慈禧。這就是她發跡前的簡單經歷。誰也不會知道這個妖冶的女人,日後會成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而且,她的影響會至深至遠,直到今天。

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緒兩朝實際統治者,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她的權力慾望極盛,同治十二年,雖然載淳已18歲,開始親政,但慈禧仍然把持著朝政,這個傀儡皇帝當政不到一年就病亡了。同治帝無子,按清制規定,應在載字輩之下的溥字輩中選擇繼承人。慈禧為了攬權,竟將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之弟、自己的妹夫醇親王的獨生子載湉立為皇帝。載湉是同治帝載淳的堂弟,所以載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這樣親上加親,便於慈禧的控制。1875年,年僅4歲的載湉登基,年號光緒,成為又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由慈禧「訓政」,二度垂簾,至光緒七年,慈安暴亡,從此慈禧愈加大權獨攬,為所欲為了。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在慈禧的授意下,光緒帝之弟醇賢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繼承穆宗同治帝,兼祧德宗光緒帝。溥儀是光緒帝的親侄,也是慈禧的侄孫,溥儀之母為慈禧親信、後黨核心人物榮祿之女。溥儀進宮第二天,即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帝崩。次日,即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因痢疾而亡,卒年74歲。

定東陵的兩座皇后陵並列而建,這在歷代皇陵建築中絕無僅有。

慈禧一生垂簾聽政達48年之久,將晚清國柄牢牢操在手中。發動過兩次政變,鎮壓了三次農民起義,經歷了四次對外戰爭,在她的操縱下,清廷產生了許多離奇的謎案,直到今天,還很難解開。

慈禧陵為清東陵中最晚構置的建築,因此,它綜合了清代帝后陵寢的諸多特點,成為集大成的最為完備的後陵。寶城作長圓式,圍牆前寬後窄,取法於定陵格式。地宮構造為5券2門,取自道光帝慕陵規制。地宮廡殿頂用新樣城磚灰砌,取法於道光帝寶華峪慕陵和咸豐定陵。寶城與方城之間隔以卡子牆,並辟東西角門,則仿自昭西陵、泰東陵及除慕陵以外的各帝陵。隆恩殿前月台之上鼎、鶴、鹿,是循於泰東陵之成規。而神道碑亭的建立,則完全仿照了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