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禮節雖繁,必不可少 >

禮節雖繁,必不可少

故宮前的中山公園有一座「習禮亭」,亭子很小,卻是赤紅色亭身、雕龍琉璃黃瓦,十分惹人眼球。這亭子便是朝貢體系的遺物,是當年貢使入宮覲見皇帝前學習天朝禮節之地。

朝貢禮儀煩瑣,虛禮甚多。禮多,是因為朝廷重視。中華帝國將「禮」上升到國際交往行為準則的高度,目的有二:一來維護自身中央大國的地位。其中核心是營造和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形象與地位。二來通過禮節強調朝貢關係,強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中華帝國對於朝貢體系中的禮儀高度重視、絕不馬虎。明朝官員初次接觸到葡萄牙人時,「以其人不知禮,令於光孝寺習儀三日,而後引見」。清康熙年間,朝廷以俄羅斯使臣「不知禮」,將之驅逐出境。不遵守中國的禮節,其他一切免談。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朝貢往來中,最重要的為冊封與朝貢之禮。還是以琉球國為例,說說其中的煩瑣內容。

藩屬國君主的更替,需要中國王朝的核准。老君主去世,需要稟告中國,中國再頒發詔書冊封新的君主。新君主在得到正式冊封前,不能稱王,暫稱「世子」。清朝,琉球老君主去世後,世子服喪期滿都會遣使赴中國請求冊封。只要不是弒君自立或者臭名昭著或者對中國態度傲慢、不遵守藩屬禮節的,中國政府都會承認,頒布冊封的詔書。

接到琉球世子的請求後,清朝會派遣冊封正、副使各一人(一般由給事中擔任正使,行人任副使)前往琉球。冊封使一行從北京出發,首先到達福建待命,等待冊封使用的「御冠船」的竣工和物資的齊備,同時也尋找適當的氣候條件。中國古代船隊的遠航能力有限,季風在中琉兩國的航運中就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中國船隊之所以不沿著緯度從浙江東行到琉球,而是南下福州再走海路折向東北方向,就是要利用夏季的南風漂行到琉球。返程則需要等待秋冬季的北風。這一等通常要一年有餘甚至更長。隨後,福建官員即在福州城南門舉行餞行儀式,既拜天又有祭典。一切準備妥當後,使團一行五百餘人揚帆出海,向琉球進發了。使團從福州出海,經花瓶、彭佳、釣魚各島北側,從赤尾嶼到達姑米山,就算進入琉球國境內了。航行時間長短不同,視天氣情況而定,一般需要十數日。

登陸後,正副使手拿詔敕,前往「迎恩亭」;琉球三品以上文武官員數十人要等在迎恩亭拜迎。正使將詔敕放在龍亭(裝有冊封詔書等文書的轎子)中,眾官行五拜三叩之禮。禮畢,一行人恭送冊封使團前往距港口約五里、準備停當的「天使館」歇息。天使館專門為接待中國冊封使而設:內設負責館內諸事的館務司、管理館內用品的承應司、負責肉食供應的掌牲司、負責與冊封使隨從們貿易的評價司、供應食物的供應司、負責安排宴席的理宴司和處理文書工作的書簡司,稱為支應七司。每司有紅帕秀才一人,雜役多人。

二十餘日之後,琉球世子、大臣陪同使團一行前往先王廟諭祭先君,宣讀祭文,然後將祭文副本投入惜字爐焚燒。琉球君臣行三跪九叩之禮,諭祭之禮乃成。

諭祭之後,擇吉日舉行冊封之儀。冊封儀式在王城首裡城的正殿前舉行。當日,天使館通往首裡城的路上,彩旗飄揚;冊封使攜帶著龍亭和放置賞賜五品的彩亭前往首裡城。首裡城的大門撤下平日的「首裡」二字匾,懸掛「守禮之邦」的牌匾;琉球世子要在大門口跪迎天使。

冊封使直入王宮,將龍亭置於闕庭之上。禮樂齊鳴,世子登上闕庭,焚香伏拜,隨即下台與群臣對著龍庭行三跪九叩之禮,稱為拜詔禮。禮成,宣讀官宣讀冊封詔書,君臣人等伏聽。宣讀完畢,世子再行三跪九叩之禮,稱為謝封禮。接著,冊封使呈上中國皇帝的賞賜。琉球世子獲得郡王級別的賜品,包括郡王衣冠、皮服、彩幣等物。世子接過禮物,轉交三司官安放桌上,再三跪九叩,稱為謝賜禮。世子朗聲問道:「聖躬萬福乎?」冊封使答:「聖躬萬福!」琉球世子再次三跪九叩,稱為問安禮。隨後,世子接受冊封之詔,最後一次三跪九叩,稱為謝恩禮。場面肅穆。冊封儀式就此結束。有時,中國政府還有頒布給王妃的諭旨和賜品。王妃便在琉球王受封後,伏跪聽旨,三拜九叩,再由琉球王轉為收受賜物。從使團入住天使館起,冊封儀式為期一百餘日。

一直到秋天,冊封使才揚帆返國。其間,使節遍訪琉球山河,考察文物制度,交識琉球通文墨者,留下了許多原始資料。琉球君臣對使團恭敬如故,琉球王每三天派遣大臣到天使館問候。使團在琉球逗留期間,琉球國王會設七次宴會款待,分別是迎風宴、事竣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餞別宴和登舟宴。宴會不是簡單的吃飯喝酒,都有樂隊、歌、舞、戲等助興。每次宴請使臣,琉球國王都饋贈重金。使團返國時,琉球國王通常還要率大臣跪送。

天使館使用少,閒置多,修葺費用高昂。要用的時候,天使館又是不可缺少的。琉球世子都要等館舍修繕完畢才向清朝請求冊封,而不會實時遣使求封。服喪期的存在,福建船隊的修造,館舍的修繕通常使冊封儀式在世子繼位數年甚至十數年之後舉行。歷史上就有數位琉球世子由於在位時間短,尚未接受冊封或冊封後不久就與世長辭了,如尚忠王、尚思達王、尚成王等。

冊封是中國派人去藩屬,藩屬使團到中國來就是朝貢。清政府相應有一整套接待貢使的禮制。為了體現禮儀之邦、泱泱大國的形象,清朝不惜催發官吏,耗用重資,征動民力。

琉球朝貢使團以耳目官、正議大夫充正、副使,另有通事(翻譯)等官吏和隨從、水手等,乘坐多艘貢船來到福建。經過申報、停泊、檢查、封艙、會盤、驗看、勘合等程序,福建地方政府將使團一行迎入專門的驛館(琉球館,又名柔遠驛)歇息。這琉球館不僅接待琉球貢使、通事等官員,也是琉球商人、船員、難民等在福州的食宿館驛,成了琉球人在中國的主要活動據點。琉球人在琉球館中經商訪客,研讀經書,吟詩作對,甚至聘師學藝。隨著中琉交往日增,琉球館接待之人日眾,館舍自康熙朝後多有增建、修繕。

中方的接待工作在琉球館中就展開了,本著「厚來薄往」的原則高標準接待。福州官府按一百五十人的規模,無償供應琉球館的物資,其中琉球官員月給米五升,日給菜金銀五分;餘者月給米一點五升、一升不等,日給菜金銀五厘。另外每人每天給柴火費一厘銀子。對於貢使,地方官少不了招待慇勤,接風、餞行的宴席及饋贈自然是難免的。

琉球使團的最終目的是入京朝覲天子,進獻貢品。但他們不能私自進京,需要等候中國皇帝的聖旨。接到使團後,福建巡撫就向朝廷申報琉球入貢消息。皇帝允准使團覲見,回旨發到福州。福建巡撫按舊例,將硫黃貢品收儲在藩庫(琉球的貢品主要是硫黃,朝廷讓福建就地接納),給琉球使臣辦好進京的公文,一般委派五品上下的文官一路護送貢使和其他貢品進京。使團走陸地,路程大致是福州—清湖—杭州—蘇州—揚州—淮安—張家灣—京師。

進京的只是琉球使團的主要官員,大部分琉球人留在福建。他們攜帶為數不少的貨物,來和中國人貿易。這些人一般要做兩個多月的買賣,也不等進京的同伴返回,就攜帶從中國購買的物品、會合留華的其他琉球同胞,乘坐來時的船隻先行回國了。

清政府規定:「外藩遣使進貢入關後,即飾該使臣趕緊起程並飾伴送官沿途照料妥速行走,務於12月20日以前到京以符定制。」限定這個日期的目的是為了讓貢使在元旦之日參加「隨班朝會」的盛典,讓他們能親自朝覲皇上,以睹「龍顏」;同時出席皇帝的盛大招待宴會,這既是清政府對藩屬使者的一種高規格的接待,也反映了清政府對藩屬的友好態度。若琉球貢使未能依限抵京,護送的福建官員將受到查處。就有多名官員因為護送延期而受到降級等處分。

琉球貢使到京,入住會同館。會同館是使團在京的主要活動場所,清朝設置了大使、提督等官負責接待。《大清會典》為我們勾勒出了琉球使團在北京的朝貢經過:

使團入住,會同館即著手協調,安頓使團在北京的日常事宜。貢使主要由禮部承擔接待,戶部、兵部、工部、內務府等部衙分別配合承擔財務報銷、安全保衛、館舍修繕、後勤保障等項工作[2]。會同館大使根據福建督撫的報文,查點核實使團人數,由提督官具文呈報禮部。提督在第二天率貢使到禮部,拜會禮部的堂官,貢使遞送琉球國表文章奏。琉球使節拜會禮部,要遵守一套禮節。使臣具表文、方物,來到禮部。「侍郎一人出立案左,儀制司官二人分立左右楹。館卿先升,立左楹西。通事、序班各二人,引貢使等升階跪。正使舉表,館卿祗受,以授侍郎,陳案上,復位。使臣等行三跪九叩禮,興。退,館卿率之出。禮部官送表內閣俟命,貢物納所司。」

確認琉球使團進京後,禮部儀制清吏司向皇帝具題報告進表的日期、程序、禮節和儀式,等候皇帝旨意。此時,貢使緊張的外交活動展開了:納貢,習禮,覲見,領賞,筵宴。其中的重頭戲為覲見皇帝。「屆日帝御殿,禮部尚書引貢使入,通事隨行,至丹墀西行禮畢,升自西階,通事復從之。及殿門外跪,帝慰問,尚書承傳,通事轉諭,貢使對辭,通事譯言,尚書代奏。畢,乃退。如示優異,則丹墀行禮畢,即引入殿右門,立右翼大臣末,通事立少後。賜坐、賜茶,均隨大臣跪叩,飲畢,慰問傳答如初。出朝所,賜尚方飲食,退。翼日赴午門外謝恩」。

禮部要奏請皇帝賞賜琉球國王和貢使,皇帝照例准許,賞賜物品。「所司陳賜物午門道左,館卿率貢使等東面立,侍郎西面立,有司鹹序。貢使詣西墀三跪九叩,主客司官頒賜物授貢使,貢使跪受。以次頒賜貢使暨從官從人,鹹跪受。贊『興,叩』如儀。退,賜宴禮部。」

賞賜之後,清朝允許琉球使團在會同館開市貿易,沒有日期限制。正、副貢使通常還要被皇帝詔對,赴國子監瞻孔等。覲見皇帝、參加朝賀典禮以及接受皇帝頒賞的物品等活動,使團均由提督官負責導引。貿易結束,琉球使團收拾行囊準備返程。兵部頒給使團關防。會同館將「採買銷算」等一切「支銷事宜」鈐蓋「禮部會同館監督關防」,「造冊送主客清吏司咨戶部核銷」。

使團返程,經過省會城市,該省官府都要出面宴請,由司道級別的官員主持,也是高標準接待。此時已是第二年,琉球國派出接貢船。通常,接貢隊伍由級別較低的都通事領銜,保持在八十人左右。使團和接貢船會合後,等到七八月,留一位存留通事和幾個隨從看守驛館,其餘人等都上接貢船回國。來華留學的、旅遊訪友和貿易的琉球人,想搭船回國的,也可以同行。

一來一往的禮節,甚是煩瑣。一方是反覆宣講,一方是一路叩拜,就在這一講一拜中,朝貢體系背後的思想內涵得到了鞏固。這一套禮儀牽連著中國的政治文明,貢使在習禮亭學的不僅是對中華帝國的敬服,多少深入了文明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