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朝貢原來是這樣 >

朝貢原來是這樣

在朝貢體系中,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首推朝鮮。

朝鮮和中國王朝維持關係的時間長達兩千多年,態度恭順,朝貢不絕。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影響也極深。這從如今的《大長今》等韓劇中還能看到蹤跡。為了抗日援朝,明朝曾兩次傾盡全力出兵朝鮮半島。明亡清興後,朝鮮仍舊奉行明朝年號幾十年,統治者們還暗中祭奠崇禎皇帝。

僅次於朝鮮,與中國關係密切,在朝貢體系中非常活躍的,就是不太為人所知的琉球。琉球,被日本吞併,國土大致相當於如今的日本的沖繩縣全部和鹿兒島的部分。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遣使攜帶對外通聘詔書前往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山北王攀安知先後受其詔,奉表稱臣。從此,中國與琉球開始了長達五百餘年的友好交往。中國稱讚琉球國「其虔事天朝,為外藩之最」,對它「恪盡藩守」、「恭順可嘉」的誇獎不絕於詔[1]。我們可以以琉球為例子,觀察朝貢的基本內容:

朝貢體系有著鮮明的政治色彩,朝貢關係首先是一種政治關係。其他國家進入朝貢體系,必須接受中國的政治規則:第一,中國朝廷的冊封是琉球國王統治合法性的來源。每逢琉球王薨,新王在沒有得到中國冊封前不能稱王,而稱世子。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琉球國世子就遣使入請求襲封。因為中國和琉球海途波折,來往需要不少時間,有幾位在位時間太短的琉球君主因為沒有得到中國的冊封,而終身都只是「世子」。第二,琉球要使用中國年號,奉行中國正朔。中國象徵性地向琉球頒發中國曆法,教諭皇帝年號。琉球對內統治,以及與朝鮮、日本及南海諸國頻繁交往時,都奉中國正朔,以中文為通商交流語言。第三,履行對中國皇帝的「臣子義務」。比如在中國皇帝生日、娶妻、誕子等,琉球君王都要上表慶祝問候。在重大政治問題、外交事務上,琉球更要唯中國馬首是瞻。

從順治六年到光緒五年的二百三十年間,琉球共向清朝派遣了三百四十七個來華使團。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表示歸順。那麼,周邊國家為什麼自願、積極地加入朝貢體系呢?從政治方面考慮,主要有兩種思路。「各國進貢中國時多言:一些恃強凌弱的國家知道小國『乃聲教所被,輸貢之地,庶不敢欺凌』。顯然,各國請求中國的冊封,是把中國當作它們的政治保護傘,同時,在穩定各國政局中也能起決定性的作用。」簡單地說一為御外,一為安內。

順治三年(1646),琉球向剛剛入主中原的清朝稱藩。順治十一年(1654),琉球上繳了明朝敕印,朝廷遣使張學禮往封琉球國世子尚質為中山王。琉球正式轉為清朝藩屬。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反。康熙十五年(1676),他遣游擊陳應昌來琉球國招降。琉球對此加以拒絕,卻在第二年派遣正議大夫蔡國器探問大清朝廷安危。康熙帝大喜,賞賜有加。

其次,朝貢關係是一種朝貢往來。除了政治往來外,清朝最重視的就是接待琉球的進貢。清朝規定琉球兩年向中國進貢一次,進貢人數不得超過二百人,進貢船隻三艘。琉球國常以耳目官、正議大夫充正副使。琉球貢品原本龐雜,有象牙、香料等本國不產之物。康熙年間定例為:硫黃一萬二千六百斤(福建省留用)、紅銅三千斤、白剛錫一千斤(後兩者押送進京,入內務府)。琉球使團入京,由福建官府遴選文武官員二三名全程陪同往返。琉球正副使臣及隨員(二十人)一行由鼓樂導行。使團官員乘轎,從者乘馬乘車,投宿公館;沿途各省地方官均派官員負責其境內的迎接、護送及交接,一切費用由中方負責。其住宿之地,中國官兵晝夜守護。琉球來華朝貢,中方也派人去琉球冊封或者宣慰——有人因此認為朝貢關係不如「朝貢—冊封關係」更準確。中方使團在琉球也會展開一系列的活動。這其中的禮節問題以及在朝貢幌子下的貿易往來,極其複雜,後面有專門章節論述。

中琉關係的第三項重要內容是文化交流。琉球曾經先後十六次派人來華學習中國語言、文化、制度和技術。明清政府對琉球學生教育一視同仁,生活尤為撫恤。「照都通事例,日廩甚優,四時給袍褂、襯褲、鞋帽、被褥鹹備,從人皆有賜,又月給紙、筆銀一兩五錢,特設教習一人,另博士一員督課。」乾隆年間,留學生要早起沐浴、正冠衣,赴講堂聽講《小學》、《近思錄》等。午飯後,聽講經書,然後臨帖寫字。晚上則在燈下聽講四六古文、詩,要求翌日背誦。逢三日作詩一首,逢八日作四六古文或序文一篇。同時還有月考、季考、歲考,以查勤惰。同期,衣食住行卻待遇優厚。以食物為例:每人每天給白米二升,雞一隻,肉二斤,茶葉五錢,豆腐一斤,花椒五分,清醬油四兩,香油四錢,醬四兩,黃酒一瓶,菜一斤,鹽一兩,燈油二兩。同時有專用廚房;各官生從人另有衣食住行的安排。琉球留學生一般在華生活四載有餘,感慕華風,對中華文化向心力極強,在維護朝貢體系中起著中堅作用。1879年日本在琉球廢藩置縣,原官生林世功來華進京,長跪乞師求援。翌年,日本拋出分割琉球國條約,林在華自刎而死。

除官派外,一些琉球人不遠萬里,自費前來福州、北京等地求學、求藝。這些人被稱為「勤學」或「勤學人」,名垂史冊的蔡溫、程順則即其優秀代表。程順則於康熙年間留學、出使來華,自費引進了會稽儒生范宏註釋的《六諭衍義》。他將之進呈琉球王尚貞,建議作為國民修身和學習官話(中文)的課本。《六諭衍義》在普及文化、改進風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由程順則介紹到了日本

琉球人少國弱,文化相對落後。明朝時,中國皇帝曾賜閩南三十六姓與彼,也就是移民了一批閩南人到琉球居住,提高琉球的文化水平。這批琉球華人,居於那霸附近的久米村,領受俸糧,世世不絕。他們制禮法,通音樂,影響日益擴大。子孫承擔了政治、外交等重大職責和幾乎所有的文教職事。琉球來華使節幾乎都由華裔充任,登堂入相者也不在少數。第二尚氏王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鄭迥,堅決對日主戰。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五月,王城首裡被薩摩攻破,琉球王被擄往日本,鄭迥被投入油鼎慘死。漢人居住琉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漢語、漢文化在當地的傳播。

琉球主動引進中國先進文化和技術,掀起了興學漢文化的風氣。康熙十一年(1672)琉球國王令准,正式在那霸久米村泉崎橋頭建孔廟,照搬中國儒家禮節,實行春秋二祭,鮮明地樹起了尊儒學儒的旗幟。琉球國內則漸設文廟、明倫堂等,在全國設立國學、鄉學體系,傳播中華文化。琉球國通文理者也興辦私學。嘉慶七年(1802年),有眾多華裔居住的那霸港官民集資興建了四所鄉學,以滿足當地青少年學習漢字漢語的需要。學校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和考察制度照搬中國,並開始了一定程度上的開科取士。日本派遣人員來琉球學習儒學、醫學和先進的工藝。琉球學者鄭迥、魏士哲等名傳日本。

鑒於琉球的恭順,清政府對琉球賞賜尤多。日本那霸重修的首裡城公園入口處是一座中國式牌坊,懸掛有康熙賜之「守禮之邦」漢字匾額,稱「守禮門」。沖繩人敬之為「國寶」。琉球地區至今還遺留著許多漢文化的痕跡,包括廟宇、匾額、聯拾、風俗等。朝貢體系中的文化交往,塑造了今人所稱的「東亞儒家文化圈」,越來越受到後人的重視。